第603章 我的区长爸爸

    【终于,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诞生。】

    【不论出身,不论社会关系,只论考试成绩。】

    【从理论上讲,这对老百姓是好事。】

    【但不管什么事,一扯到理论上就要完蛋。】

    【科举制度坏在哪里呢?】

    【坏就坏在其考试科目太多。】

    【科举制度在最初诞生的时候,考试科目包含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算术、时事政治等等五六十科。】

    【甚至,就连人身板直不直,相貌怎么样,气质怎么样,长得帅不帅都要考。】

    ......

    此时,各朝的大部分古人不由得感到诧异万分。

    科举制度刚刚诞生的时候,平民子弟虽然可以通过考试入仕,但早期科举名额依旧有限。

    所以,早期科举参与的人数也不多。

    因此,只有极少数古人才知道早期科举的真实情况。

    此时,他们感到很是不能理解。

    若是一位富家公子,吃得好,穿得好,住的好。

    自幼养尊处优,生得白白净净,一进考场就占尽优势。

    而农民的孩子,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空闲的时候才能学习一下。

    十八的年纪,却看着像八十。

    这样的农家子弟,可能连考场都进不了。

    科举制度的创立,本意是要打破门阀对朝堂的长期垄断,为寒门子弟开辟一条晋升的通道。

    让真正的人才,能够入仕。

    那为何科举制度还会对人的相貌产生偏见?

    这不妥妥的还是更加偏向门阀嘛。

    不过,他们突然联想到了唐朝的著名落榜生黄巢。

    貌似就是因为长相不佳。

    所以,以貌取人这事,并非无迹可寻。

    ......

    【而且就算考生形象好、气质佳,可科举考试那么多科目,每一科都要花钱。】

    【作为老百姓的孩子,根本无力承担。】

    【况且家里那么多农活要干,学一科都得忙里偷闲。】

    【那么多科目,根本就没时间学。】

    ......

    各朝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对此深有体会。

    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若是想在科举中杀出一条血路。

    真的是难如登天!

    ......

    【除了这些,还得考虑一个问题,判卷老师的主观性。】

    【主考老师在阅卷时直接说,你的观点我很喜欢,但你的文笔太烂。】

    【不好意思,你没通过。】

    【又或者,你的文笔特别好,但你的观点我不喜欢。】

    【那你也照样也别想上榜。】

    ......

    杨坚也逐渐看出问题在哪了。

    文笔、观点,这些都是很主观的东西。

    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标准。

    ......

    【即使夏洛的作文写得再好。】

    【袁华只要写一句,我的区长爸爸。】

    【直接就把判卷老师的主观性干爆了。】

    ......

    夏洛、袁华是何人,各朝古人不知道。

    但是,他们都能猜测到,区长爸爸是何意。

    袁华的爸爸,必定是位高官啊!

    所以,夏洛即使再妙笔生花,也不如一句“我有一个区长爸爸”,给判卷老师的印象强烈。

    ......

    【所以在科举制度诞生后的几百年里,老百姓的孩子还是很难通过科举翻身。】

    【就连黄巢这种土财主的孩子,进了考场也照样吃瘪。】

    【不过人类是会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

    【哪里有问题,就改善哪里。】

    【于是,到了明清两朝,八股文闪亮登场。】

    ......

    洪武年间。

    朱元璋微微颔首。

    这才对嘛!

    八股文是吸取了无数经验教训的产物。

    哪里会有后人说的那么不堪!

    ......

    【科举考试的科目不是多吗?】

    【简单!】

    【那就把杂七杂八的内容都砍掉,主要就从四书五经里面出题。】

    【对老百姓的孩子来说,这就等于直接降低了学习成本。】

    【明清两朝的印刷技术已经比较发达,随便哪家书店就能买到完整一套四书五经。】

    【不必再花钱去买其他书籍。】

    【判卷老师不是有主观性吗?】

    【这也不难解决。】

    【所谓八股,就是破题、乘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说白了,八股就是答卷的格式。】

    ......

    李世民此时是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八股文就像是给考生画好了框框,考生只要按照这个框框往里填内容就行。

    所以,那位袁华只能老老实实按照这个格式写,无法炫耀其区长爸爸。

    判卷老师也只能老老实实按照八股文的标准去判卷。

    不能以这个人不符合胃口,那个不符合爱好为理由来判卷。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

    【当然,八股文不能完全消灭判卷老师的主观性。】

    【但它也并非毫无作用,大体上有个相对稳定的控制区间。】

    【当今高考语文的作文题,评分也存在着一定的主观因素。】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对古人要求那么苛刻。】

    【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八股文了吧?】

    【不可否认,八股文存在着诸多弊端。】

    【它限制了考生的思想,使文章变得刻板僵化,缺乏创新和活力。】

    【但在古代,八股文是对老百姓的孩子最公平的一种录取制度。】

    【也是最高统治者在权衡各种利弊之后,所能想到的最好办法。】(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不错,请把《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