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利亚加比多连。
前执政官正在苏曜面前声情并茂的控诉着犹太人的邪恶,其目的自然只有一个,那就是阻止犹太人的归来。
而他之所以这么积极的推动此事,正因为他在来攻的汉军中看到了相当多的犹太人势力。
没错,如果说在这泰西之地,有谁对大汉西征的态度最积极,那绝对是非犹太人莫属了!
自他们被罗马人逐出这片“应许之地”,历经近百年的流散与苦难,犹太民族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一位强大的救世主降临,带领他们重返耶路撒冷,重建昔日的荣光。
苏曜及其大汉天兵的到来,以及他们摧枯拉朽般击败安息帝国以及罗马军团和其附庸的雷霆之势,在许多犹太人眼中,几乎与预言中的弥赛亚无异!
唯一问题大概就是这位弥赛亚东方人的身份了。这让很多闻此消息的犹太人社区和拉比们一时有些无法接受。
不过这个问题随着苏曜在安息的连番大胜很快就烟消云散。
庞大无比的安息帝国在短短的不到一年间就被毁灭,这位天皇陛下被无数东方宗教与人民奉为天上地下唯一的至尊,至高神祇在人间的代言,其威能远超凡人想象。
当“神迹”与“胜利”成为铁一般的事实时,血统与出身便显得无足轻重了。对于饱尝流离之苦、极度渴望重返故土的犹太人而言,一位来自东方的、战无不胜的“弥赛亚”,或许正是上帝旨意那难以揣测的证明。
于是,安息人在中亚的统治崩溃几成定局时,流散在安息帝国境内的一个犹太人社区主动向正在此地汉军发出了明确的靠拢信号。
一位年长的,胡子花白的老拉比,带着几位社区中颇有威望的长老,颤巍巍地捧着一卷古老的羊皮经卷,求见了当时负责埃克巴坦纳(已更名为安西城)治安与民政的安莫提总督。
老拉比以极其谦卑的姿态,献上了那卷据说传承自所罗门时代的《以赛亚书》抄本,并用带着浓重阿拉米语口音的希腊语(通过通译转述)激动地表示:社区中的贤者们经过连日祈祷与辩论,从古老的预言中找到了启示——那“从东方而来”的“胜利之王”,那“驾驭神秘巨兽”的“万国审判者”,其形象与眼前这位横扫寰宇的东方天皇陛下惊人地吻合!这绝非巧合,而是上帝宏伟计划的一部分,是祂伸出的拯救之手,哪怕这只手戴着东方的手套。
安莫提不敢怠慢,立刻将此事连同那卷古老的经卷一同上报给了坐镇此地的张辽和鲁肃。
张辽对此等神神叨叨之事不甚了了,但鲁肃却敏锐地意识到了其巨大的政治价值。
鲁肃亲自接见了那位老拉比,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并详细询问了犹太人的诉求与预言细节。随后,他便提笔疾书一封,连同那卷《以赛亚书》的抄本和译文一起,急送正与两位王妃享受短暂安宁的苏曜处。
彼时的埃克巴坦纳刚刚在伊斯帕布丹的命令下举城归降,被苏曜改名安西城。
无数周边的部族,往日安息的领主,都纷纷拜倒在苏曜脚下,乞求大汉的庇护。
按理说,一个不过区区几百人社区的请愿信,实在算不得什么紧要军务。但鲁肃却在信中附上了自己详尽的见解,认为此事“虽微,却可撬动万钧”。他指出,犹太人流散四方,尤其在商贸、情报领域颇有能量,且其重返故土的执念极深,若能善加引导,可成为大汉西征的一股重要助力,更可借此向所有被罗马压迫的族裔展示大汉“天命所归、海纳百川”的气象,极大瓦解罗马在东方的统治根基。
苏曜接到信报时,正与阿米娜和莎菲娅在装饰一新的安西王宫内庭漫步。他展开鲁肃那封言辞恳切的长信和那卷散发着古老气息的羊皮卷译文,不由莞尔。
“这些犹太人,倒确实有几分聪明。”
苏曜笑着将羊皮卷递给身旁好奇的两位王妃说道:“你们看,他们为了重返故土,连‘弥赛亚’的名头都敢往朕头上安。”
“陛下,犹太人一向顽固,他们恐怕并不会轻信您是什么神使,妾身以为他们不过是借个由头,找个能抗衡罗马的靠山罢了。”
阿米娜接过羊皮卷,秀眉微蹙。她身为安息前王妃,对于帝国的宿敌罗马了解颇多,深知罗马人对治下各族的压迫,自然也清楚犹太人流散的苦楚。
但同时她却也更懂得这“借力”背后的风险:“这些犹太人久居西域与泰西之地,心思活络得很。他们既敢借‘神谕’攀附,难保日后不会借‘神谕’生事,需多留个心眼才是。”
莎菲娅也在一旁点头,身为巴赫拉姆将军的女儿,她对罗马的霸道也深有体会,但同时她也听了许多在两大帝国间首鼠两端的部族的故事。
这些人借外力复国后常有反咬一口的例子存在,犹太人又是出了名的不服管束:
“陛下,我父的安息旧部中便有与犹太商人往来密切者,听闻他们极善理财,却也最是记仇——罗马人毁了他们的圣城,他们怕是恨不得生食罗马人之肉,若引为助力,固然能牵制罗马,可若控制不住,恐生祸端。”
“你们说得都对。”
苏曜微微一笑,知道犹太人后世故事的他如何会不明白这个民族的尿性?只不过:
“但正因为他们记仇、善谋,才值得朕用。罗马人在东方经营百年,奴役、分化各族、把自己塑造成高高在上的“文明灯塔”,实则吸髓敲骨,早已积怨甚深。”
“如今朕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想借朕的刀报罗马的仇,朕便借他们的手,给罗马人来一发‘皇恩碎地拳’。”
说着,苏曜走向庭中那幅挂在木架上的西域全图,手指从安西城一路划到耶路撒冷的位置,缓缓开口:
“子敬说得好,‘撬动万钧’,这犹太人来到倒正是时候。他们流散四方,商贸网遍布两河、叙利亚乃至埃及,情报比朕的细作还灵通;他们对罗马恨之入骨,只要许他们重返耶路撒冷,便会拼尽全力与罗马作对;更重要的是,他们如今是‘被罗马压迫者’的象征——朕接纳他们,便是向所有被罗马奴役的族裔宣告:跟着大汉,有肉吃,有冤报,有故土可回!”(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