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在一个小房间里见了一面,苏翔没想到,第一个来探视他的,竟然是苏宇。
“你母亲那边,你不用担心,妇女主任已经去安慰过你母亲了,生活上你也无需操心,稍后我会送去一些粮油,保证在你出来之前,你母亲不会饿肚子,如果病了你也无需担心,有我呢。”
“好好改造,就几个月,就当去体验生活了,投机倒把,不算什么大罪,放心好了。”
苏翔看了苏宇一眼,终于开口了。
“你这么帮我,目的是什么?”
俗话说,低谷之人从不相信天使,要是有天使,也不会跌入谷底了。
那更愿意相信,酒换酒来,茶换茶。
朋友也是如此啊,人家拉你一把,你也要拉人家一次,有来有往,才是朋友,要是让对方吃一次亏,那你这个朋友就不可交了。
苏宇能把生意干那么大,他可不信,苏宇那么天真,会那么好心,交朋友。
何况他们年龄相差很大,也玩不到一块,苏翔比他哥还大,跟他的沟通就更少了。
要说为了虎子,苏宇做到这一步,他不奇怪,就冲一块玩到大的发小情意,苏宇这么干那也是心甘情愿的,可这里面绝不包括苏翔。
苏宇还在是小屁孩时,人家已经为下一顿饭忙碌了,压根不是一路人。
“目的?我能有什么目的?”
苏宇像是自问自答,又像是在回答对方的话。
“如果非要说出一个理由,好吧,我觉得你脑子挺好使,以后或许我能用的着,到时候过来帮我,如何?”
“这算是交易吗?”
“不算,你不答应,我刚刚说的,也会照做,你知道我的,不差这三瓜两枣。”
“呵,也是,本地大善人,大富豪,确实不差这三瓜两枣,行,我同意了,到时候用得着我,而我又有能力帮忙,一定还你这个人情。”
“呵呵,翔哥讲话,我是信得,我带了两条烟,等你去劳动改造时,公安会交给你,烟在里面可是硬通货。”
“拿去应付里面的人吧,不然你可能要吃苦头,好好改造,能忍则忍吧。”
“知道了。”
二人一问一答,时间很快十分钟了。
出来后,苏宇对魏队说了一下,掏出十块钱递给对方,让他帮忙买两条烟。
这烟他要是去送,未必带的进去,但魏队肯定有这个面子。
“不必,两条烟而已,再说,再好的烟送进去也没用,不如便宜的,两条烟也花不了那么多钱,我来吧。”
“就当是感谢你对我徒弟的厚爱了,放心,苏翔只是改造,里面的人也没什么狠人,安心好了。”
“好,那我撤了,到时候送烟的事,你多上心,别忘了。”
“放心好了。”
二人说定,苏宇骑车离开了派出所,返回村中。
老支书正在等待苏宇,他没回来,老支书坐在座位上,正在逗几个娃娃。
也就是苏宇的弟弟,苏宁,苏宇的侄儿,苏向东,儿子苏向阳,女儿,侄女等。
老支书的辈分,刚好是他们的爷爷,所以这属于爷爷逗孙子。
其乐融融啊,黄夙娥给老支书斟满茶,也就去忙自己的了,剩下一老多少,在逗着玩。
苏宇抵达家里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哎哟,老支书,您怎么有空来我家了?稀客啊。”
“你小子,别贫嘴了,听说你去派出所了?刚好,我也想了解一下苏翔的事情,他母亲正为此事担心的。”
“行,屋里请,向东,带着你弟弟妹妹,去老院玩,二叔要跟你村长爷爷谈事情。”
“晓得了二叔。”
向东大手一挥,向阳,苏宁,苏莹莹,苏玉玉,紧随其后,直奔老院。
“来来来,我亲自给您斟茶,有什么话,您慢慢说。”
“得了吧,我喝人家夙娥倒的就行,你斟的茶,我消受不起。”
“嘿,你这老同志,怎么还搞区别对待呢?”
“行了,别臭贫了,我问你,苏翔怎么判的?”
“劳动改造三个月呗,买家不是第一次了,判了一年,苏翔也就是赶上了投机倒把不严了,这要是前几年,没有五六年,他想也别想。”
“三个月,还好,还好,只是,苏翔不在,他老母可怎么办啊?”
现在是吃工分的时代,你不上工,就少一天粮食,一个月不上工,那就少一个月粮食,这粮食可是一个月一分。
没有了苏翔,他家就分不到粮食,他老娘起码五十出头了,真要自己挣工分,自己吃,怕是有些难度啊。
三个月,一天不停,停一天就少一天的粮,换你你试试?
两个人还有个换岗的,今天他病了,他娘去,他娘病了,儿子顶一天,虽然一顿口粮,娘俩分有些少,但总比饿肚子强吧?
可一个人,那就是一年到头,不能生病,你生病三天,没病死,先饿死了。
“这样,我捐三百斤粗粮,再给一桶油,五十块钱,由村里出面,就说是村委给的照顾,如何?”
“咦,你这是弄啥嘞?整得好像村里要占你便宜似的。”
“哈哈,急得老支书都说上他地方言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出面,那不是不太好吗?才让村里出面的。”
“那村里也不是很方便啊,这场意外事故,起因是苏翔吧?”
苏宇点头,不可否认,起因确实是苏翔。
“那你想,村里死了两个人,这就是两户家庭,咱们村集体给苏翔捐粮,捐油,还捐钱,虽说是看他老母可怜,一个人无依无靠。”
“但这两户受害者咋办?人家招谁惹谁了?死了家里顶梁柱,村委还给对方捐粮,对受害者不闻不问,这像话吗?这有损本支书的形象啊。”
这老支书讲话口音都变了,一口山西话,为人更是颇为精明,要不是从小熟识,他都以为老支书被夺舍了。
“老支书,你少看点电影,是不是看【柳暗花明】看多了,学了一嘴山西话。”
“一副聪明过人,又算不明白的既视感。”
“你这样,我很不适啊。”
“咦……你这娃,咳咳……我的意思是说,我讲的是事实,你管我哪里口音呢。”
附近几个大厂,轮流给农村放电影,提高认知和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说白了就是解放思想,很多人思想还没解放,这也是许多人,遇到有钱人,喜欢叫人家爷的原因,骨子里透露着卑微。
这老支书,想一出是一出,肯定是粉上电影里的和耿长贵了,电影里这个生产队的队长确实聪明,但你学人家聪明就行了,咋还连口音都变了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