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征地

    张秘书长本来是想让陈青峰过来应个急。

    结果没想到陈青峰来了之后,效果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其实如果站在台商那边的角度来看。

    中国人自古骨子里对权力就有一种畏惧感。

    现在一个一市之长,能够放下身段,跟你们在这边称兄道弟,更何况对方还曾经在联合国担任过官员,还是哈佛毕业的高材生,以前参与的活动很多都和美国政要有关。

    这样的人物,现在跟你们把酒言欢,最重要的是还能和你们一起唱,爱拼才会赢。

    想一想,有陈青峰在,似乎在安城就有了几分保障,起码人家是真正放下身段热情的欢迎你的。

    至于首都那边,虽然说对他们也是持欢迎的态度,但是热情的程度肯定不一样。

    人心都是肉长的。

    今天这场宴会,虽然不能一下子扭转局面,但是很多投资商的心理天平却也逐渐倾向于安城这边。

    一直折腾到夜里十二点,陈青峰才终于可以脱身,其实他这走得都算早的了。

    张秘书长还得陪着这些人,陈青峰明天还有事情。

    所以,就以此为借口,先一步离开了。

    ……

    回到了家里之后,陈青峰抠着小舌头,终于把喝到胃里的酒全都吐了出来。

    这段时间他修身养性,身体也逐渐的变得健康了起来,不过今天这一顿酒,确实也没少喝。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人在一定的场合,往往身不由己,就算你是市里的领导又如何。

    有了这些人的投资,明年安城的gdp肯定能够上一个大台阶。

    Gdp这个东西,很多老百姓都觉得和自己没关系。

    但其实gdp这个东西也不全是官员自己升迁用的。

    想象一下,你有一笔钱,扔在一个城市,结果一年的收益是负的,甚至都不动,那明年你还会把这笔钱扔在这个城市吗。

    这就是gdp存在的意义。

    它仿佛提供了一个中位数,告诉别人来安城这边做生意,一年的收益率是多少。

    当然,在蛋糕做不大的情况下,这个中位数其实也只是少数人能赚钱。

    可是现在全国的城市中,像安城这样的城市多不胜数,而那些外资和台商选择的余地却很多。

    ……

    第二天,陈青峰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躺在沙发上。

    浑身上下一身的酒气。

    于是他换了一身衣服,把衣服丢进了洗衣机,最后自己去浴室冲了个凉。

    昨天晚上喝了太多的酒,早上陈青峰不想吃什么。

    到了办公室之后,陈青峰自己冲了一杯奶粉。

    喝完之后就开始研究他搞的那个报警中心的技术资料。

    这一次前来应征的,全国各地的技术公司比较多,不过这里面鱼龙混杂,有的甚至还想混水摸鱼。

    其实最早之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开放的地区,搞过幺幺零报警中心。

    但是那个年代技术条件有限。

    陈青峰要搞的可不是接个电话线那么简单。

    计算机的发展,这几年突飞猛进,包括数据库系统还有服务器,都有很大的提升。

    陈青峰希望在安城搞的这个,可以把这些年发展的新技术结合起来。

    这就叫后发优势。

    好在陈青峰还是懂技术的,经过研究之后,最终敲定了四家。

    然后他就打电话,告诉公安局那边项目的负责人,联系这四家企业来安城参与竞标。

    ……

    上午,陈青峰,照例来到了广播电台这边。

    接听群众反映的热线。

    其实广播电台这边来一趟成本不低,毕竟人家有自己的节目,现在硬生生的挤出来一档节目,而且因为是陈青峰参与,连广告都不能插。

    这对于广播电台来说其实是一个负担。

    陈青峰想着要是在安城把电子政务建立起来,只要老百姓会上网,就可以直接去网上反映问题,而且问题还能直接面向人民群众。

    这可比电台这边好多了,毕竟这边的节目播放完之后,基本上就没有记录了,后面的人要是错过了想要再听,那根本不可能。

    心里这么想着,陈青峰开始接听电话。

    “喂!陈市长,我们反映一个问题,我们是……环城安城县的,去年,市里面开始对我们征地,按照村里的补助,我们每亩地的标准是五百块钱,可是我们实际到手才一百块钱……”

    “五百块?”

    陈青峰迟疑的重复了一下。

    因为安城这几年,城市的更新面临着新的问题。

    这些年,安城这边人口增加了一些,尤其是城镇人口,虽然不多,但是在叠加以前居民的居住环境。

    安城这边有不少单位都筹划着在市区之外的新区筹建新的住宅项目。

    当然这些都是好单位。

    以前安城这边很多人都住在筒子楼里,现在已经九十年代了,这些筒子楼已经完全不适应老百姓的生活了。

    不过全是一窝蜂的,自己搞,其实也是有坏处的。

    因为缺少统一的规划,而且对于市政系统来说也是有负担的。

    所以市委前几年就定下了一个政策,打算把城区的范围向东推进,这样一来就面临着东边城市的扩张,和土地的征用。

    不过按照标准,陈青峰依稀记得的是每亩地一千块钱。

    怎么到了村民那里就剩一百块钱了。

    “你确定到手的是一百?”

    “就是一百,啥也不够,俺们在城里租房子都不够……”

    “那个,具体的政策,我可能得回去查一查,这样,你留一个联系方式,到时候我派专人把政策跟你跟进一下!”

    对面的电话里,老乡是千恩万谢。

    陈青峰觉得这些人也太狠了。

    其实一千块都不算高了。

    只不过因为征地的问题,市里没有钱,再加上,这些项目本身就带有一些福利政策,有一些还是解决市里财政人口的住房问题,比如很多年没有分上房的老教师,还有市里一些医院的医生和护士。

    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于村民的补助确实不算高。

    不过一亩地一千块钱再加上补偿的住房,算上这年头的工资收入基本上也算合适。

    只是,为什么到了下面,九成的收入就都没有了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不错,请把《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