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怎么可能会累

    里克-卡莱尔排这样一个抽象的首发阵容,实在也是迫不得已。

    因为在美国梦之队,教练如何安排首发阵容,并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来。

    大家都是明星,有些是联盟的老大哥,有些是NBA力捧的超级新星,你不论资排辈,不按照舆论意见排首发,大家就会有意见。

    比如在得分后卫的位置上,卡莱尔其实想让雷-阿伦首发,他精湛的射术和出色的跑位能力,绝对能给美国队制造很大的战术空间。

    但问题是,你让雷-阿伦首发了,基德、卡特、佩顿这三个大佬怎么办?

    基德是首发控卫的头号人选,他的实力和梳理进攻能力的确是球队最需要的。

    基德首发,佩顿就没办法占据首发控卫,可让他做替补,又万万不可能。

    因为佩顿是这支梦之队里资历最老的球员,是球队更衣室领袖。

    而且按照他的性格和大嘴巴,你让他坐板凳?他能唠叨到你精神失常。

    于是,卡莱尔只能让基德和佩顿搭档后场,让两个控卫占据首发位置。

    然后卡特怎么办?按理说卡特是得分后卫,后卫位置没了,你就坐板凳吧,你资历比雷-阿伦都差点呢。

    可卡特人气高啊,在梦之队各地打热身赛的时候,很多球迷慕名而来,就是为了看卡特扣篮。

    如果卡莱尔不让卡特登场,球迷就疯狂的喊,或者对卡莱尔嘘,赛后更有媒体抨击卡莱尔“将最大的明星摁在了板凳上”。

    就连美国篮协都说,“多让卡特登场,他的人气太高了”,没办法,卡莱尔只能强行把卡特排到了三号位,也就是FIBA前锋的位置。

    这个位置本来最合适的首发人选是史蒂夫-史密斯,他是本届梦之队唯一一个较为标准的三号位球员。

    实际上,史蒂夫史密斯本职也是二号位,实际梦之队一个标准三号位球员都没有,带了一堆后卫。

    这样,梦之队的板凳上就坐着雷-阿伦、史蒂夫-史密斯、阿兰-休斯顿等多个得分后卫,投篮准的全放在替补席了。

    这是外线的问题,内线梦之队同样有漏洞,凯文-加内特+阿隆佐-莫宁的组合看起来不错,但一个瘦一个偏矮,且重守轻攻,在技术上都有比较大的短板,关键时刻的持球攻击力一般。

    这样一套整体上防守强于进攻,防守端逼抢能力强大,而进攻端缺少箭头的阵容,明显和里克-卡莱尔的战术执教理念不符。

    反而更像是拉里-布朗捣鼓出来的玩意儿,事实上这确实是拉里-布朗推崇的“防守反击”阵容。

    布朗坚持认为,美国队最大的优势就是防守,全场紧逼是他们轻松制胜的法宝。

    至于进攻?有球员的个人能力就够了,只是投篮不太准而已,又不是不会投,再说我们还能突破上篮。

    总之,拉里-布朗是球队中资历更高的那个,他看似是助理教练,实际上统领全局,可明面上遇到问题,背锅的都是主教练卡莱尔。

    没办法,谁让卡莱尔太年轻呢,梦之队这趟子水实在太深,他把握不住,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现在,就这个破首发面对中国队,如果只看纸面,美国队竟隐隐劣势。

    别的不说,三号位就没有人能对得上打三的甘国阳,卡只能让加内特去防。

    可加内特去防了以后,四号位王治郅怎么办?这家伙在老鹰队表现不错的。

    布朗给出的策略是外线的延误和夹击,毕竟他们有佩顿和基德这两个防守、抢断能力极强的后卫。

    问题是,基德是佩顿的小弟,而佩顿又是阿甘的小弟,两人登场比赛,面对阿甘气势和心理上就弱了一头。

    尤其是佩顿,大嘴喷八方,逮着谁都能一顿输出,而且他输出垃圾话完全是下意识,不用过脑子,仿佛流淌的水龙头,完全不影响他打球发挥。

    可一遇到阿甘,水龙头自动关上,嘴巴的唯一作用就是嚼口香糖,连和队友喊话、喊战术都要温柔很多。

    仿佛怕惊扰到阿甘,过来给你来一下,没办法,像佩顿这种缺少投射,依赖背身技术的控卫,甘国阳就是完全的克星。

    而令甘国阳比较困扰的三号位高大投射型前锋,梦之队是一个都没有,卡莱尔对中国队的这场较量,充满了焦虑。

    果不其然,双方比赛开始后,中国队迅速得分取得领先,球队的第一分来自王治郅的投篮。

    甘国阳在高位接球吸引防护注意力,分球给到底边王治郅,王治郅接球直接两分中距离出手命中。

    他的手感相当柔和,在大个子算得天独厚的天赋,在老鹰的一个赛季里,王治郅听从甘国阳的建议,没有死练肌肉,而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投篮技艺。

    其中提升最大的就是出手速度。

    王治郅在国内比赛时,投篮出手速度稍微有些慢。

    因为他个子高,臂展出色,运动能力在国内球员中算很出众的。

    所以他的投篮很难被干扰,他有足够时间做动作,以最稳妥的姿势把球投出去。

    可是到了NBA就不行了,防守人的身体素质普遍比他强,速度快,力量强,弹跳出众。

    一旦出手速度太慢,就会被盖,或者被干扰,命中率大大下滑。

    在NBA必须快,一切都要快,跑动快,出手快,反应快。

    经过一个赛季的磨练,王治郅的接球投篮出手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开局,他成为了中国队得分的头号利器。

    一个中距离,一个反击中的接上篮,还有接球冲击篮下造成加内特犯规,两罚全中。

    王治郅连得了6分,帮助中国队6:2的领先,给了美国梦之队一个下马威。

    而美国队发现,中国队内线防守相当可怕,三个高塔在内线,进去就是吃帽。

    姚明和王治郅一主一副,就蹲在篮下,你就进来吧。

    卡特开局就吃了姚明一个大帽,显然他准备不足,对姚明的身高没有做充足准备。

    攻击内线变得异常困难,而低位单打,莫宁和加内特的背身,在缺少空间,以及三秒区是梯形的FIBA赛场,实在缺少威力。

    结果,美国队开局使用最多的进攻方式,就是球员自己拿球中距离扔,扔进了就算进了,没进,就回防阻止中国队反击吧。

    过去两次奥运会,美国队真正杀人的武器,就是他们的防守。

    在FIBA受到联防,梯形三秒区以及小场地的影响,NBA球员的拉开单打能力受到遏制。

    所以,防守反击是他们的法宝,往往一个时间段的高强度全场紧逼防守,逼迫对手连续失误打反击,不仅能很快打开比分差距,还能极大的打击对手的比赛士气,可谓杀人诛心的不二利器。

    这次美国队同样按照这个思路去打造阵容,拉里-布朗在防守上确实很有造诣,他对阵型的把控在整个联盟都是有名的。

    佩顿+基德的后场双鬼紧逼抢断能力更是惊人,当下放眼全球很难找到比这两个家伙更厉害的后场防守组合了。

    但问题是,中国队是有甘国阳的。

    甘国阳的强壮和娴熟的运球能力,让外线对他的包夹、紧逼往往无功而返。

    想当年皮蓬+乔丹的防守组合都难以遏制他,佩顿和基德这俩小弟和小弟的小弟,就更难了。

    中国队进攻时,甘国阳就在后场跟着李晓勇,一旦包夹李晓勇,李晓勇马上把球给甘国阳。

    甘国阳接球就迅速开冲,一冲,梦之队的防守体系就乱了,他从中路切入,不管是分球给侧翼的王治郅、胡卫东,或者吊球给内线姚明,进攻威胁都非常大。

    更不用说他自己还有很强的进攻能力了。

    结果,首节打了5分钟,中国队竟然完全压制住了美国队。

    开局打了美国队一个13:5,领先了8分,让人大跌眼镜。

    如果不是中国队球员终结能力稍差,美国球员单防能力确实强,双方的差距还会更大。

    凯文-加内特在三分线内的防守能力尽显无遗,他可以在高位盯住甘国阳,然后冲到篮下,盖掉王治郅的上篮。

    这种移动协防速度,已经有巅峰甘国阳85%的水准——现在甘国阳已经不再这样防守,没那么多精力了。

    美国队逐渐收紧防线,他们的状态在好起来,又防下一次中国队的进攻,基德策动了一次快攻反击。

    精准的传球到前场,文斯-卡特接球冲击篮下,甩开防守人,单臂扣篮得手!

    经典的美国式防守反击,甘国阳知道美国队已经缓过劲儿来,而中国队开局的这一波攻势已经到了尽头。

    此时,要么叫暂停,要么就自己进行调整,甘国阳当然选择后者,他要逼着美国队叫暂停。

    “我去低位,大郅你到弧顶来,小姚你到弱侧去,假装抢前场篮板,给我球,给我球!”

    甘国阳自己运球过半场,指挥队友走位,然后球给胡卫东,胡卫东在强侧和甘国阳打Inside-out。

    甘国阳接球,美国队包夹立刻上来,甘国阳再分,胡卫东接球直接三分出手,但没有命中。

    姚明牵制住了莫宁,甘国阳在篮下和加内特角力,抢占位置后拿到篮板球,运球往里挤,转身上篮命中。

    虽然是三号位,但实际上甘国阳在内线依旧有着绝对的力量和技术优势,他的前场篮板一如既往的凶猛。

    卡莱尔见状知道阿甘要开始发力了,他马上叫了暂停断甘国阳的状态——美国队的暂停比以往来的早的多。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鲍比-贝尔曼只在决赛用了暂停,其它比赛一次暂停都没用。

    卡莱尔则是没辙了,虽然球队攻防逐渐有了起色,但这个进攻是真的不能看啊。

    佩顿两次中投出手全部不中,基德就没投过,只靠加内特的两次中投拿下4分,卡特快攻拿下2分。

    和1992年相比,中国不再使用纯联防,而是半联防半盯人,因为球员能力上来了,同时甘国阳没办法在三秒区一人镇天下。

    姚明固然高,力量和经验还有很多不足,联防纯依赖他,会有风险——今年的中国男篮更加团队。

    暂停中,卡莱尔换人,他想上雷-阿伦,但一思量,还是上了资历更老的阿兰-休斯顿,这就是梦之队论资排辈的现状。

    阿兰-休斯顿顶替下佩顿,佩顿嚼着口香糖嘴里骂骂咧咧,他开局的表现相当糟糕,面对阿甘和高大的中国队,突破受限的他打得很难受。

    而休斯顿登场后,马上有所斩获,接到加内特的策应,右侧接球急停跳投命中拿下两分,美国队进一步迫近了比分。

    中国队则不紧不慢,围绕着甘国阳为核心打阵地,甘国阳知道不能急不能快,否则进入美国队的反击乱战节奏,就很难打了。

    中国队最重要的就是成功率,一旦不中被美国队打反击,仅靠甘国阳一个人,退防阻挡有难度。

    上半场比赛20分钟,在没有各种暂停的干扰下,比赛进行的非常顺畅,中国队进攻成功率确实相当高。

    甘国阳节奏把控已经到了化境,什么时候该怎么打,进攻从什么地方发起,如果打不中后招怎么办,他脑子里都想的很清楚。

    他确实没有伯德、魔术师约翰逊那样灵光一现的超强的传球天赋,但他的赛场感知力和大脑计算力是历史顶级的。

    而且他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赛场经验,很多时候他的传球、转移,已经不再依赖战术套路,而是下意识。

    贝尔曼在训练中心给中国球员上课,让大家背战术是有效果的,中国球员的战术素养有显著提升——前提甘国阳来掌舵。

    他接连看到王治郅在侧翼,姚明在篮下,胡卫东在三分线有机会,他会做出最好的选择:自己中路突破。

    连着打几个,再传球,再策应,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弄得美国队摸不准中国队的进攻路数。

    就这样,中国队开局5分钟建立的优势,竟然一直勉强维持到了半场结束,中国队54:50,领先美国队4分。

    美国队后面经过调兵遣将,逐渐找到了比赛状态,他们利用中国球员个人能力相对不足的弱点,不断打反击,不断打错位。

    中国队这边也不夹击,因为不知道夹谁,美国队阵容均衡,每个点都能抗一定进攻量,所以包夹谁都不行,干脆就坚持联防和单防。

    当然,在中国队的比赛预案中,是有包夹策略的,而且对谁包夹如何包夹有细致的研究,只不过小组赛第一场,教练组不准备用这些招数。

    和1992年不同,这次奥运会甘国阳回归,男篮兵强马壮,秣马厉兵,目标就是奥运会金牌!

    在准备会,热身赛阶段,甘国阳反复和大家强调了,我们的目标就是金牌,美国就是最大的对手。

    不过在通往最终之地前,中国队需要讲究一些战略,毕竟论整体实力,中国队在各支球队中并不具备绝对优势。

    下半场比赛开始后,美国队进行了策略上的变化,佩顿和基德不再盯着中国队的持球人进行紧逼、压迫,转而合力去围攻王治郅、姚明这些内线。

    这一招的目的就是断中国队的阵地进攻,让中国队高成功率、慢节奏的阵地战打不好。

    果然,中国队接连几次进攻不中,美国队抓住机会反击,打了一波6:0的冲击波,反超了比分!

    但甘国阳马上进攻中在右侧45度角回敬了一个三分强投,没有任何战术配合,纯个人能力。

    中国队重新取得了领先,不过从比赛势头看,美国队已经重新掌握了节奏和局势,他们的整体实力确实强。

    但令美国球员和教练组心惊胆战的是,每当美国队抓住一两次机会,就要一波拉开比分了,甘国阳总能很轻松的站出来,用三分、中距离或者前场篮板给予回应,并很快将比分追上。

    双方的比分犬牙交错,卡莱尔在一次暂停中,终于决定对甘国阳展开包夹。

    然而包夹用处不大,个子高的出来包夹他就突,矮的直接就投,他三分神准。

    从动作速率看,甘国阳明显比巅峰期慢了,他更依赖节奏和感觉。

    外线连续的运球戏耍美国队的包夹紧逼防守,在外线大范围的移动。

    时不时一个背后运球,胯下运球,灵活的指尖挑球,篮球像小狗一样拴在甘国阳手中,谁都抢不走。

    虽然这样导致中国队好几个回合进攻不畅,甚至出现了超时的情况,但甘国阳这种类似足球比赛里的精彩盘带表现,还是赢得了现场球迷一片欢呼和掌声。

    里克-卡莱尔不仅感慨,阿甘的状态似乎比退役前更好,放松,身体充满弹性,运球更是灵性十足。

    这家伙,难道会逆生长吗?还有他在这种身高、体型下,运球却如此精细,如张飞绣花,李逵起舞,有着惊心动魄之美。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甘国阳这是在留力,没有和美国队拼命,只是在进行反复的试探,甚至调戏美国队的防线。

    凯文-加内特一整场都在盯甘国阳,他感到疲惫,比赛还剩五分钟,暂停的时候,加内特感到小腿有些酸。

    他宁可和阿甘在低位硬刚,也不想在外线被甘国阳秀得脚踝发麻。

    “幸好他退役,这家伙打法越来越靠外,越来越难防了。”加内特大口喘着粗气。

    此时美国队领先中国队2分,双方差距毫厘之间。

    美国队一个巨大的优势在于,他们能打球的人非常多,可以12人轮换,然后进行全场高强度的攻防对抗。

    这东西卡莱尔熟啊,当初波特兰开拓者就是这样,所以越到后面,美国队打得越顺畅,优势越大。

    他们的体能和压迫式防守,能给对手造成巨大压力,如果不是阿甘撑着,中国队在上半场后半段就崩盘了。

    暂停结束回来,美国队上下打起12分精神,卡莱尔使用了卡特、基德、加内特、麦克戴斯、史蒂夫-史密斯的阵容。

    这无疑是个更加合理,战斗力更强的组合,他们要在最后阶段扛住阿甘的爆发,拿下比赛。

    然而令美国队感到意外的事,阿甘在最后阶段并没有爆发,他只是正常的进攻攻防。

    该传球传球,该投篮投篮,没有变节奏,也没有强行攻击篮下造犯规,始终四平八稳。

    结果,美国队抓住机会,轰了中国队一波16:5的进攻冲击波,中国队只有甘国阳进了两次罚球,胡卫东进了一个三分。

    靠着这一波反击潮,美国队在最后时刻占据了优势,领先扩大到了两位数。

    全队逐渐放心下来,基德甚至敢于去问甘国阳:“桑尼,你是不是累了?”

    甘国阳笑道:“还没到真正干你们的时候,怎么可能会累。”

    基德是个聪明人,他知道阿甘的意思,这家伙要为决赛做准备。

    真是自信啊,基德心想,要是我们进不了决赛,阿甘你不就白准备了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篮球之黄金时代不错,请把《篮球之黄金时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篮球之黄金时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