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7章 杨东的大局观不行?

    杨东跟着大伯一起走进老宅的中堂,立马暖和很多。

    茶几上面的茶水都是热的,已经有人准备好了。

    “坐下聊。”

    “晚上你二伯会回家,你三伯和你四伯都会回来。”

    肖建国坐在主位的太师椅之后,朝着杨东说道。

    为了杨东回家,肖家主脉是很重要的。

    其实说句实话,杨东现在虽然级别才副厅,但他已经是肖家分脉的家主了,虽然大家都没有说过这回事,可实际上就是如此。

    二叔肖天的这一脉,现在杨东是主事人。

    所以杨东回来,按照家族礼仪,那必须要提高规格对待。

    这是一个成熟的家族,应该有的规矩。

    “我这个小辈回来,还要麻烦长辈出面,实在是太受宠若惊。”

    杨东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大伯,只是有些‘惶恐’

    “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

    肖建国笑着摆了摆手,没觉得这么重视有什么不对的。

    现在不把杨东的心捂热,等以后杨东彻底崛起,再去捂热杨东的心,一是显的刻意,二是太晚。

    “继续刚才的话题,如果是你的话,你有什么办法治理京城的雾霾。”

    “你不在京城,你不知道,现在的京城雾霾太严重了,还记得奥运会之前,筹备组甚至提出把奥运会迁出京城举办,改为津门市或者眉山市。”

    “要不是国际奥委会不同意,可能已经迁出京城举办了,就是因为雾霾严重。”

    “我住的这里雾霾还算可以,周围都是绿植,能够吸收不少。”

    “但是三环之外,雾霾实在厉害,汽车要是不停到地下停车场,早上一看车盖上面一层黑灰。”

    “坊间笑谈,说牵绳遛狗,狗看不到人,人看不到狗,当然这是夸张,但也说明雾霾的问题很大。”

    肖建国说到这里,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只是笑容里面隐藏着一些复杂情绪。

    “发展啊,为了发展牺牲太多了,尤其是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要发展不要挨饿,这是我党必须要做的事情。”

    “总不能因噎废食,为了保护环境不发展经济了吧?”

    肖建国说起这个,也是深深的无奈。

    谁不想有一个碧海蓝天呢?谁不想要碧绿青翠呢?可是没有那个资格的时候,只能先吃饱饭,再去想其他。

    “大伯,想要治理京城空气质量,其实没有那么难。”

    “真正难的是,如何克服心理层面的不情愿。”

    杨东皱眉开口,朝着大伯出声。

    “怎么说?”肖建国看向杨东,问了一句。

    “如果国家下定决心把京城设定为国家第二城,不去赶超尚都市,我相信雾霾是可以治理的。”

    “意思就是京城要主动节能减排,以环保高质量发展为主,放弃传统的重污染重煤炭的产业,花大力气治理空气质量,减少碳排放,减少煤气排放,发展新能源产业,去掉或者迁移高污染集群产业。”

    “但是这样一来,就意味着京城这个首都,这个政治中心,可能以后永远都没有机会赶超尚都市。”

    “可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政治中心是特殊的,没必要什么都争什么都抢。”

    “尚都市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就应该保持绝对的至尊地位,不可撼动,一心发展经济。”

    “京城就作为四大直辖市的第二市,我觉得是完全合理的。”

    “这样一来,没有那么重的心理包袱,发展包袱,就可以轻装前行。”

    肖建国听着杨东的话,忍不住皱起眉头说道:“可是你说的这些根本不现实,取缔所有高污染工厂,取缔所有不合理的煤炭相关产业,高污染集群产业,一旦这么做了,会有无数的企业接受不了,更是会出现无数的下岗职工啊。”

    “你一句话,减少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就业岗位,打击甚至覆灭成千上万的相关企业。”

    “这可不是小事情啊,小东。”

    肖建国听到杨东说到这里,觉得杨东的大局观还是太缺乏了,如果这么简单就可以做的话,为什么过去几年国家不去做呢?

    真以为没人想过这么做吗?

    这又不是什么高明的办法,大家都想过要发展绿色能源,以环保为主,节能减排。

    但是以前的怎么办?全部拿掉?取缔?

    传统经济不要了?民生就业不要了?舆论阵地不要了?

    杨东的这个办法,没新意,不得行。

    肖建国摆了摆手,突然有些忧心起来。

    杨东如果大局观不提高的话,未来的成长上限只怕…

    “大伯,我话可还没说完呢?”

    杨东见肖建国这么急迫打断自己的发言,顿时有些无奈。

    自己刚才说的这些,当然是没什么新意。

    可自己后面还有话啊。

    “说下去!”

    肖建国点了点头,示意杨东继续说,他也想知道杨东能说出什么新意。

    “大伯,京城治理空气质量的同时,要搭配国家大战略,如此才能够让京城的损失降低最低,甚至变废为宝,未尝不可。”

    “我觉得国家要启动京津翼协同发展,成立京津翼城市中心群,以京城和津门市两大直辖市的职权和功能性,带动北翼省的发展,从而实现京津翼地区的全面发展。”

    “另外对于京城的高污染企业,高风险企业,可以外移,逐步转移到津门和北翼省,但不得超过五年,就要一步步走向海外,走向东南亚地区。”

    “不是我坏,也不是我损,我是觉得污染这个东西虽然是全球性的,但首先要保证我们自己有碧海蓝天,然后再去想其他国家的污染问题。”

    “不把自己做好,不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就去管全世界的发展,得不偿失。”

    “因此,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杨东说到这里,便笑着看向肖建国。

    而肖建国此刻已经吃惊的望着杨东,有些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经京津翼发展已经在人大内部开很多次会议了,政事堂也是召开过好几次的协调会,在之前的三年之内已经有一个内部的意见。

    但很明显,杨东这个级别和层次是绝对不可能知道的,就连杨东的岳父苏玉良也没资格知晓。

    杨东的师公肯定知道的,但问题是这种八字没一撇的战略,杨东师公也不可能随便说出去。

    因此,肖建国此刻肯定,杨东绝对不是提前知道京津翼协同发展,而是他自己想到的战略。

    肖建国这回吃惊了,杨东的大局观竟然这么强吗?

    刚才他还满心的失望,但现在他就忍不住激动。

    如果杨东真的如此有大局观,那么未来杨东的成就不可限量啊。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肖建国忍不住开口问。

    “是我结合京城与津门市,北翼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的考量,觉得应该要发展城市集群建设,以此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其实就算没有上辈子的记忆,杨东现在的政治素养也提高很多,眼光也是如此。

    毕竟当了很多年领导之后,你接到的各种信息和周围的成长环境,肯定跟老百姓不一样。

    信息差,地位,权力,这三者加起来,就是成功的基本必备因素。

    而现在的杨东,有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不错,请把《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