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5 章 状元、榜眼、探花

    “这里有个人的,也不错。”

    萧嘉穗也举起一份卷子。

    “哦?几号?”

    “二号。”

    萧嘉穗说道。

    “二号?”

    任原想了想,好像刚才自己也看到了这个二号。

    “二号这个,我刚才好像看了一下,但我没记住……”

    任原表示,他刚才咋没啥印象呢。

    “哥哥,二号的这个,你得细看。”

    萧嘉穗表示,此人的东西粗看确实平平无奇,但细看之后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

    “哦?”

    听了萧嘉穗的话,任原再次详细看向了二号的卷子。

    这一看,确实让他发现了一些不同。

    二号的卷子,切入的点都非常的基础。

    比如战争的那题,二号从粮草的角度切入,论述了收回燕云时粮草补给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富有针对性的建议,任原刚才没有细看的时候,还以为此人是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老话作为破题点,现在看来,确实是自己失误了。

    而且非常难得的是,此人对收回燕云的战斗表示了非常大的支持和尊重,而且明确提出要以燕云为跳板,北上攻打辽金的战略方针。

    至于第二个经济,此人以民生的角度出发,讨论一个国家的经济提高应该如何从百姓方面入手,他甚至还提出了一个想法,叫“节用宽民”,这让任原越看是越喜欢。

    不过嘛,此人的写作风格有点儿问题,没有把重点在一开始就讲出来,而且一开始就举例子,所以任原刚才真得以为这人就是个死记硬背的举例分析型选手。

    “此人有想法,虽然文笔略微稚嫩,但不难看出他是有思考的,而且不夸大,不鼓吹,一切实事求是,我看好他。”

    萧嘉穗给此人投下了自己的一票。

    “我得感谢老萧,不然这一个好苗子就被我错过了。”

    任原也表示,确实这人的东西,得细看,就像一坛老酒,越来越醇厚。

    “节用宽民,这个想法好,虽然他提出来的东西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打磨打磨,将来肯定不差。”

    朱武也对这份卷子中的内容表示称赞。

    “王爷,此人可以为前三甲。”

    刘敏直接摊牌。

    “李助,你怎么看?”

    “我觉得可以,此人如果背景没问题,再跟着闻先生历练一两年,今后必定是一位重臣。”

    李助给的评价也很高。

    “那就,暂定第一吧。”

    任原把二号的卷子,放在了第一的位置,至于九号,目前坐三望二。

    “七号。”

    “七号。”

    又过了一会儿后,萧嘉穗和李助一前一后报出了同一个号码。他们有些惊讶地对视了一眼,笑了。

    “能让李兄推荐的,必定是大才。”

    “萧兄客气,看重才是此人的福气。”

    两人相互吹捧了一下后,同时把七号的卷子推了出来。

    “哥哥,七号这人,在兵事上,有想法。”

    萧嘉穗觉得,此人在军事领域上的天赋,是可以值得提拔的。

    “我看看。”

    任原是按顺序看的,所以现在还没看到七号的呢。

    “这人不一般,你看他说‘燕云虽好,但中原才是天下的根本,希望修葺中原之地,以此为今后的根基’。”

    萧嘉穗对任原说道。

    “在他看来,咱们的下一步,一定得攻打如今蔡京的老巢汴京,以汴京之地为基,才方便今后对西边用兵。”

    “而且,他还说出了‘中兴当自关陕始’,取中原之地后,一定要先取陕地和蜀地,东南一带在他看来反而是最末。”

    “哥哥,这人的思路,和咱们的大致差不多啊。”

    还真别说,任原看了也点头,这个思路是对的,因为目前东南地区的方腊是最菜的,菜到任原完全可以不管他,半残废的明教已经翻不起浪花了。

    但占据汴京的蔡京不一样,作为国都,汴京城内不管是粮草还是钱财,数量都是惊人的,蔡京有汴京在,就足以支撑他造反。

    所以如果大益接下来要统一,也是先打蔡京,然后挟破敌之势威逼西军,逼降他们,最后收拾方腊。

    先啃骨头再吃肉,打赢最强的,剩下的可能会望风而降。

    “北边他怎么说?”

    任原对这个策略表示有兴趣,于是继续提问。

    “北边的情况他认为比较复杂,他不够了解,不能随便说。但他说一定不能让辽金联手,而是让他们继续争斗,咱们坐山观虎斗,等待时机成熟,再一箭双雕!”

    “那这个也是前三甲?”

    任原表示,这么看的话,这人还真是个军事天才啊。

    “可行。”

    众人也是纷纷点头,从军事这一题上看,此人的能力绝对不一般,不过对经济和科举,此人的东西不如二号,和九号相比,两人反而是伯仲之间。

    “还有十号,一看这布局,这就是一个老人写的。”

    朱武翻出了十号,对十号也进行了点评:“此人三策中,经济一策提到了改钞法,通商旅,免横敛以宽民力,能看出来应该有着曾经为官的经验,应该是赵宋的老人,就是不知道是想要重新出山呢,还是想要来这儿过个瘾。”

    刘敏也跟着挑了一份出来:

    “四号,能看出来此人非常用心,辞藻华丽,文风优美,字也好看,战争一策中同样主战。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此人文章中透露的战意不够坚定,文章也有一些取巧讨好的意味。这种文风应该是曾经赵宋科举最受欢迎的,此人必定在赵宋学府学习过,或者参加过赵宋的科举。”

    ……

    伴随着军师们不断提出意见,任原和众人经过再三讨论之后,终于把最后的顺序给定了下来。

    一甲的三位,正是,二号,九号,七号。

    “哥哥,其他人已经排好了,这三个人,你怎么选?”

    其他名次中,排名最高的是五号,最低的是六号,这是众人经过刚才多次商讨后的结果。

    “我之前就说过,咱们这次科举,一甲前三名正式固定名称,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刚才也听了大家那么多意见,那我就来亲自点了。”

    众人把前三甲具体的顺序留给任原,在大伙儿看来,这是非常应该,也是非常必要的。

    “哥哥,前三甲,就应该你来。”

    萧嘉穗表示,这是君王应该做的,哥哥你可别怂。

    “好,那就二号状元,九号榜眼,七号探花!”

    任原也不纠结了,大笔一挥,定下了三个人的名次!

    而当所有名次都决定之后,裴宣起身,他作为公证人,要亲自把三人的名字揭开。

    “大益第一次科举,探花——汉州张浚!”

    “榜眼——歙州吕将!”

    “状元——信州陈康伯!”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水浒:开局悟性拉满,震惊周侗不错,请把《水浒:开局悟性拉满,震惊周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水浒:开局悟性拉满,震惊周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