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利帆的业务调整与停牌。

    “当然不会卖给闪驰了,山城这边摩托产业很是庞大,我们也不愁卖家。”

    “再说了,跟闪驰交易的话还得被严查关联交易,在时间线上来说也比较长。”

    作为两轮电动车行业里的龙头,在业务上闪驰肯定是有电动摩托业务的,只不过占比并不高,属于非核心业务,且做的是以高端为主。

    檀锦程点了点头:“那你就选一家吧,或者说再卖给尹家也可以,不过他们应该没有这个能力。”

    从补充产业链角度来说,对现有的摩托车业务完成收购也未尝不可,只是没有这个必要,不必要把什么钱都赚了,把摩托车业务归于山城本地,更有利于新利帆以前尉来在山城站住脚根。

    “我们之前跟隆兴通用有过接触,他们确实有这方面的想法,但就是没钱。”

    作为行业龙头之一,隆兴的财务状况还是非常不错的,上半年他们经营现金流余额为25.73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高达3.12亿元,主业造血能力稳定。

    隆兴在中东以及拉美方面有着稳定的出口渠道,收购利帆业务能够快速扩大其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出口布局方面,另外双方均以山城为主要生产基地,合并之后可通过关闭冗余产能降低成本,如现在的蔡家工厂。

    此外,在zf方面,市里的两大企业业务合并,也有利于产业整合,避免恶性竞争,作为本地纳税大户的隆兴,能够获得更好的政策倾斜,在这一点上隆兴其实是非常动心的。

    这是双方合并业务之后对隆兴有利的地方,对于新利帆而言,出售摩托车业务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得到了笔近20亿元的现金流不说,最主要的是从此完成了轻资产运营模式。

    至于说在出售摩托车业务之后的营收增长路径,其实也非常的清晰。

    车型放量加上三电供应链再加上资本运作,三级跳的模式来替代现有摩托车业务,完成产业升级,若是执行顺利,三年之内新利帆可以实现营收翻倍,恢复百亿营收企业也未必不可能。

    哪怕是执行不顺利,新利帆也可以成为尉来的代工厂,虽然丧失了成长性,但是胜在营收稳定,并且风险很小,只要是尉来的车子能够卖下去,作为尉来产业补充的一部分,哪怕只是沦为代工厂都无需担心生存问题。

    曾纪祥跟着檀锦程还是学到了不少资本运作的,除了不想在摩托车业务上浪费精力之外,他其实更希望的新利帆能够保持轻资产运营。

    利用赚到的钱来做投资,来给尉来科技做出贡献,而不是成为尉来科技的一个负担,这就是曾纪祥对于新利帆的定位。

    “需要我做什么吗?”

    正常情况下,曾纪祥可以独立完成这些出售与并购,不过既然来了山城,能够提供一些帮助檀锦程也不介意,也就是多停留几天而已。

    “老板肯提供帮助那再好不过了,我这边正在跟隆兴谈呢,就是山城zf那边老板你出面的话能够更好说话一些。”

    按照山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打造世界级摩托车产业集群的条款,其中就有强调山城摩托车企业数量占据全国的25%,但是产值仅仅只占18%。

    25%的企业数量,仅仅只创造了18%的产值,散小弱是目前山城摩托车产业最大的问题所在。

    “隆兴加上利帆合并之后,产能的集中度能够提升至35%左右,可以对标一下本田在他们本土的工厂模式。”

    “合并之后对于两家企业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新的利帆能够聚集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隆兴在合并利帆摩托车业务之后,采购成本可以下降12%,在技术协同方面,隆兴的无极大排量发动机,能够与利帆的v缸专利形成互补,可以填补山城在400cc以上机型的空白。”

    要想说服山城zf,其实也挺简单的,无非就是从产业优势,就业以及gdp等等方面给出有说服力的数据。

    山城目前的大领导是从浙省调过来的,与檀锦程也算是有些渊源,他的任期到明年结束,在任期结束之前能够有一次促进产业升级的机会,这可真是大大的惊喜。

    “尉来在电动化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不知道檀总能不能承诺帮助市里的摩托车企业完成一定程度上的电动化转型?”

    包括帝都,沪市等超大城市持续限制燃油摩托车上牌,当年火遍大街小巷的摩托车,如今在国内大部分城市,已经很少能够见到他们的身影了。

    曾经红极一时的燃油摩托车,在国内多多少少已经算是夕阳产业了,传统的摩托车企业以及用户转向电动两轮车是社会的必然,这里面其实也包括一部分电动摩托车以及轻便摩托车。

    山城以及长安等摩托车产业重镇,依旧保留一部分燃油车路权,为的就是延缓转型的压力,闪驰科技虽然摩托车业务占比很小,但是却是纯粹的电动化摩托车。

    去年以来,闪驰推出的闪系列电摩,采用智能中控以及ota升级的方式,主攻一二线城市,超过4000元的均价,虽然制约了放量,但是依旧还是受到一部分消费者的欢迎。

    电动摩托车的优缺点跟电动自行车实际上是差不多的,不需要过多说明大家也懂,但是对于一些追求时尚,想要体验科技感,预算又有限的用户群体来说,闪驰科技的闪系列电摩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更新的电池管理,动力输出,与尉来汽车类似,首款搭载汽车级中央控制器的电摩,从设备联动以及ai自适应等等功能,外加三重卫星定位以及4g联网,防盗追踪能够精确到米级。

    这些优势都是摩托车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这一个系列是闪驰与尉来以及橙子集团三大团队联合打造的,请的是欧洲的设计师,实际上也是为了在摩托车身上验证尉来在电动化以及智能化方面的技术。

    尉来这种两轮,三轮,四轮的全生态出行工具,从不到两千元价位的普通出行工具,到售价几十万欧元的路特斯豪华跑车,能够全面实现技术的普及。

    当某种技术在汽车身上落伍之后,尉来就会试着下放到闪驰科技里的高端电动车身上,直到把成本降下来,普及到售价更低的车型身上。

    目前闪系列电摩分为轻便化与高端化两大产品阵营,轻便化的起售价2999元起步,适合于日常出行,而高端针对极客群体的起售价就要高得多了,14999元起步,毛利率可以做到35%。

    比起轻便化15%的毛利率,显然高端化的毛利率要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所有消费领域的企业都在追求高端化的原因。

    消费者更为关注尉来汽车的热度,但是产业链以及一些地方领导,却是对尉来这种模式非常感兴趣,尉来去某个城市开设工厂,带动的可能就是在出行工具方面的全产业链模式。

    看看甬城这些年的发展就知道了,除了在新能源汽车整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之外,包括像托普,旭申,海天,力劲等等企业都成长速度,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知名供应商。

    而下游的电动出行工具领域,北仓以及周边的区市当地同样获益良多,一大堆大大小小的厂子依附着闪驰的产业链生存,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地方zf引进尉来汽车带来的优势,甚至是要大于一家大型合资车企。

    汽车的门槛高一些,参与难度大一些,但是两轮车,三轮车就不一样了,产业链参与的门槛就要低得多了。

    山城地区对于当年留下了尉来,还是非常满意的,仅仅解决掉利帆这个大麻烦,就值得他们自豪。

    “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市里的摩托车企业都可以与尉来还有闪驰以及橙子谈合作,我们十分欢迎跟山城地区的企业达成更多的合作机会。”

    如同曾纪祥说的那样,檀锦程亲自出面,那谈判的进度自然是不一样,受到的待遇也不同,因为檀锦程的权限更多的,很多事儿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

    出售摩托车业务又不代表着尉来要退出山城,曾纪祥后续也要跟当地的企业家打交道,与产业链企业达成更进一步的合作,无论对于旗下的哪家企业都是有利的。

    除了这些合作之外,檀锦程出面需要帮助曾纪祥解决最大的问题就是针对利帆闲置土地的处理,现有生产摩托车的蔡家工厂有近200亩的土地。

    曾纪祥的意思是希望zf以产业用地置换的形式,变更规划为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从而引进尉来的电池项目,发展后续的三电供应链。

    哪怕最终沦为代工厂,也要保证代工厂的成本优势,这200亩的工业用地,曾纪祥希望有一部分能够保留。

    “这个没什么问题。”

    分管这方面的领导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合作多年,都知道檀锦程的性格,能够保证的就没必要过多的研究,直接爽快答应就是,这样还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其实当檀锦程代表尉来科技出面,提出要出售新利帆旗下的摩托车业务之时,他们的内心还是有些吃惊的,该不会是准备跑路了吧?

    不过随着谈判的进行,领导们也打消了这方面的顾虑,这哪里是跑路啊,根本就是要在山城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投入。

    隆兴的代表也参与了这次会谈,他们与檀锦程没有过接触,一时之间有些不太适合檀锦程的节奏,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一次也只是旁听,探探市里的态度。

    真正的谈判是在曾纪祥那边。

    此次利帆出售的标的资产为摩托车业务全链条资产,包括利帆摩托车商标使用权,十年加可续期,产能方面,有一家年产30万辆的工厂以及配套设备。

    渠道方面有海外23国经销商网络,47项发动机技术,其中就含有v型双缸专利。

    对标的资产的估值,新利帆团队的底线是15亿元,上不封顶,能谈到20亿元以上就更好了,因此在谈判方面,有很大的空间,

    以曾纪祥还有隆兴总经理为首的双方谈判团队,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价格方面的谈判,而是先聊到了关于人员以及债务方面的问题。

    隆兴要接手利帆的工厂,就需要接手目前近2000名左右的在岗员工,这其中肯定有部分员工是要离职的。

    “资产的并购肯定会影响到部分工人,离职员工的补偿由利帆承担,不知道曾总意下如何?”

    “没问题,利帆可以承担,不愿意离职的也可以转岗到新能源汽车产线去。”

    曾纪祥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之前破产重组之时他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知道如何跟山城这边的利帆员工打交道,另外在债务方面,利帆承担所有已知债务,如供应商欠款等等。

    隆兴则需要承经销商的保证金以及海外市场售后索赔基金,此外在竞业禁止方面,利帆还需要承诺五年之内不得自建摩托车产能,禁止向第三方授权摩托车技术。

    这两点主要是针对檀锦程旗下另外一家企业闪驰科技,在两轮电动车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闪驰科技,如果要生产摩托车,加上利帆现有的技术,其实并非什么难事。

    隆兴极度害怕利帆把这些传统燃油车项目的产能甩给他们,然后自己再重新建设工厂,那他们就真当了冤大头了,企业并购过程当中,这种事儿也不是没少发生过。

    “哈哈,这个协议我们可以签,贵方无需担心,新利帆要做的是尉来汽车的产业链补充,无意摩托车业务,这也是我们出售的主要原因,至于说闪驰科技,他们会不会扩大摩托车业务,这点我们管不了。”

    “但是我可以保证我们不会向包括闪驰科技在内的第三方转让摩托车技术,除非是在你们的允许情况下。”

    “当然,这也仅限于闪驰科技。”

    曾纪祥曾经也在闪驰科技工作过多年,对闪驰科技了解很深,其实在他接管利帆,梳理完公司之后,就已经与闪驰科技达成了一些合作。

    利帆虽然从事的是低端燃油摩托车业务,但多年下来的技术积累还是不少的,有一些对于闪驰科技还是有补充作用的,双方其实早就已经签下了协议。

    当然,这里面并不包括利帆的一些核心技术,两家公司都是上市公司,需要公开透明,无论是檀锦程还是曾纪祥,都没有必要在这些事情上做手脚。

    而这些,隆兴也是知情的。

    9月20日,来利科技停牌,摩托车业务占据着来利科技今年75%以上的营收,出售摩托车业务已经构成了重大资产出售,必须强制停牌。

    一般情况下,第一次预案披露前的停牌需要五到十个交易日,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在复牌后也可能因交易所的问询二次停牌。

    摩托车产业在投资者眼里已经是明日黄,对于这两家市场加起来都没有200亿元的上市公司之间的交易,如果不是因为檀锦程的关系,在a股市场根本是激不起多大水。

    来利科技停牌的同时,隆兴也同一时间选择停牌,虽然对于隆兴来说,并没有强制停牌的要求,但为了股价稳定,隆兴还是选择了停牌。

    隆兴停牌的时间一般为三到五个交易日。

    隆兴与利帆的协关键生效条件,需要得到山城国资委的批准整合以及来利科技股东大会的通过,国资那边檀锦程已经谈妥了,而股东大会上,曾纪祥代表尉来集团投了赞成票,持股20%的两江新区对于此次交易自然是没什么可说的。

    停牌的两家公司公告当中,分别表态了对于此次交易的看法,隆兴在完成收购之后,市占率将从12%提升至18%,坐稳国内第三的企业。

    而来利科技则宣称,通过出售摩托车业务获得现金流,能够让来利科技聚焦新能源产业,但同时面临丧失年30亿元的营收基本盘,也因此明年的来利科技在营收方面会有大幅度下滑。

    “中小股东的权益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害,这一点监管层肯定会问询的,你们要给出合理的政策出来。”

    没有了30亿元的营收基本盘,来利科技的估值短时期之内肯定会大幅度下滑,股价下挫是必然的,在应对证监会问询及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时,需要从业务替代性,补偿机制以及治理优化等三方制定策略。

    “首先是业务持续性,新能源业务替代计划,可以披露到2023年尉来汽车会提供意向订单5万辆以及三电供应链业务,预计营收上在50亿元。”

    “另外,山城两江新区的运营车辆采购补贴也可以同步公布。”

    为了帮助这一次并购案快速完成,檀锦程让成林峰带着巨量引擎专业的并购团队来帮助曾纪祥,5万辆埃安系列的订单,到2023年也没什么问题。

    网约车业务肯定是会下滑的,但短时间之内埃安系列的销量不至于下滑到那么严重的地步,能够支撑起新利帆的业务体系。

    若到了某一个时间段,埃安系列真到了卖不动的地步,尉来科技可以注入其他资产,甚至借壳上市并入到来利科技的上市融资平台当中,依旧能够保证上市公司体系的营收安稳。

    与监管层多次打交道的巨量引擎团队,显然十分的专业,几乎把证监会问询的流程都模拟出来了,从业务替代以及估值合理性,还有关联交易的审查都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另外对于中小股东的补偿机制,无非就是现金分红承诺以及在股价下挫之时的股份回购计划,还有对于资产注入的承诺。

    “出售所得的资金将有30%用于未来三年的特别分红,每股累计分红不低于0.3元,相较于今年的分红增幅在50%以上,如果未能冲刺,控股股东尉来科技承诺现金补足。”

    在中小股东大会上,曾纪祥信誓旦旦的代表尉来科技承诺,尉来科技其实也就是尉来集团,仅仅只是这个承诺,就让中小股东打消了大部分的顾虑。

    其实中小股东也很无奈,尉来科技持股比例33.33%,两江新区持股20%,两者的持股比例超过了50%,中小股东很难对这次出售资产构成什么影响。

    “檀老板还是挺厚道啊,他承诺兜底那就没什么问题。”

    当年乐视资产出售,未建立补偿机制,导致中小股东的诉讼,这些a股的投资者还是记得的,巨量引擎作为国内专业性很强的团队,他们出的方案自然是不会犯这种错误。

    “主要还是檀老板有钱,他敢兜底。”

    说起兜底这个词,檀锦程在山城的这段时间在互联网还是很红火的,汽车论坛上对于大嘴的针对性发言,引发起尉来以及檀锦程打压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嫌疑。

    然而,在山城机场檀锦程通过媒体的一番表态,彻底让这种质疑声停了下来,如今已经四天过去,愣是没有哪家企业敢针对兜底这一词做出任何的回应。

    以往的汽车厂商,无论是哪家搞出点动静出来,其他厂商都会做出一些相应的回应以及反制措施,或是互怼,或是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针锋相对。

    但是,这一次没有一家敢回应,包括大嘴在内都是如此。

    他们比任何人都明白,尉来是真的敢兜底的,真回应的话用不了多久檀锦程就敢对外宣称尉来就智能驾驶过程中出现的非人为因素事故全面兜底,无需通过保险公司理赔。

    尉来要是真用上这一招,对于包括菊在内的以自动驾驶为卖点的车企,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四天过去,友商们没有任何的反应,其实也间接说明了就自动驾驶而引起的争端,菊与尉来这两家企业的隔空互怼,尉来已经胜了一筹。

    “菊怎么可能兜底,他们不是不造车嘛,一个供应商凭什么代表车企,也不知道大嘴跟檀老板争什么,还是说大嘴不听任总的了?”

    四天之前,对于尉来以及檀锦程打压自动驾驶技术的质疑,尉来的公关部门可没有忘记,当舆论反转之时,他们同样会进行反击。

    全面进入汽车业务的大嘴,在九月份之前拳打特斯拉,脚踢尉来,舆论风向方面无往不利,而檀锦程的第一次正面回击,就让他头痛不已。

    (本章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2003:从外贸开始不错,请把《2003:从外贸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2003:从外贸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