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两天的两场智能驾技术发布会,两家国内知名企业的针锋相对,在业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在两者粉丝群体之间引发了巨大的争论。
双方就技术特点做出全面的对比分析,两者在配件配置方面差不多,但是在算力方面,升级之后的尉来NOP+显然要更高一些,另外就是尉来可以用英伟达的芯片,而菊花则不可以。
对比起来,很多消费者以及吃瓜群众均认为这是尉来的优势所在,消费者以及吃瓜群众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当面临外部因素之时,大家可以选择支持菊花。
但是到内部竞争之时,他们又能够很客观的分析优劣,而在感知方案以及算法特点方面,在大部分人看来尉来也是要优势明显。
在感知方案这一块儿,尉来采用的视觉与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相结合的方案,跟菊花的纯激光雷达方案相比,要多了一个视觉感知。
而在算法特点方面,菊花强调的是规则驱动,而尉来则是以数据驱动为主,尉来更加注重数据迭代效率,考虑到尉来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已经有超过百万级别的总销量。
在真实道路数据收集方面还要加上一个自家的高德地图以及国内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消费者是更愿意相信尉来数据处理能力的,规则往往意味着相对刻板一些,而真实的道路数据迭代,往往要更加的符合当下的环境一些。
“在高速场景方面,尉来95%的变道成功率也是要高于菊花的,还有极端天气的抗干扰能力尉来也是要更强一些,你们看看他们放出的这些测试视频还有什么话可说?”
除了在发布会上放出的一些测试视频,在发布会之后,尉来又在官网以及官博等社交渠道上放出了大量针对核心应用场景的测试视频以及数据。
同时汽车之家也放出两者之间的测评对比,在羊城机场高速的实测当中,尉来的NOP平均接管里程156公里,而菊花的ADS为108公里。
在沪市金桥示范区的城区场地试运行当中,菊花的功能受限,而同一路段之下,尉来能够支持红绿灯识别,而在我国特色场景之下,菊花在面对加塞之时的表现是要优于尉来的。
而施工路段则是尉来表现要更好一些,在面对两轮车混行方面,菊花虽然识别率更高,但轨迹预测要更弱些,尉来则刚好相反,避让成功率要更高一些。
而在车企以及用户最为看重的商业价值方面,显然尉来的NOP+全面吊打菊花的ADS,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在搭载车型方面,尉来最多可以做到下放至星河P1这种10万元级别的车型身上,而目前菊花的ADS高阶版本,仅仅只对极狐阿尔法S车型开放,这款车的售价为38.89万起,用户的使用成本明显增加。
另外在买断制的费用方面,尉来也要更便宜一些,而无论是企业还是用户最为关心的数据安全问题方面,菊花的ADS要求数据归属于菊花全权掌控。
这种无论是用户还是车企,在当今注定数据安全的时代都十分的警惕,相反尉来就要开放得多,用户可以选择不共享数据,这让无论是实际购买的用户还是想要与之合作的车企,都要放心不少。
尉来开放的态度,用户用起来放心不少,不至于担心出现事故时车企锁死后台数据,而无法了解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影响理赔。
车企就更用不说了,尉来公布的最新方案也对其他车企开放采购,还提供定制化的服务,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更加开放式的HI模式。
一个要求所有的数据加上解决方案都归于他们,一个可以谈定制化服务,如何选择还用得说吗?
而对于车企来说,菊花全功能一次性释放与尉来分阶段OTA的方式相比,也是后者盈利模式要更高一些,至于两者之间的好处也各有差异。
对于用户来说,菊花一次性释放功能的方式,能够让他们获得更好的体验,虽然贵了一些但实际成本相比起尉来分阶段的方式也高不到哪里去。
而尉来分阶段OTA的方式,对于车企的盈利要更加的有利一些,分阶段的OTA,可以为车企提供更为稳定的现金流,整个2021年,尉来预期对预装的车主进行12次推送更新。
二者在技术短板上也非常的明显,菊花的ADS痛点是对于高精地图的依赖,城市道路更新滞后,沪市部分路段数据已经过期三个月了,遇到压实线车辆时只会直接刹停,而尉来则会模仿人类绕行。
与车企合作的阻力也非常明显,虽然与多家国有车企合作,但广汽,长安等等毫不掩饰对于合作的担忧,数据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车企就失去了灵魂,这是目前车企最害怕的。
也就是赛力斯这种无路可走的小车企,才会选择直接答应菊花的方案,而尉来的技术短板也很明显,那就是依赖于数据的尉来,对于算力的要求非常高,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尉来目前的算力肯定还会像上一代一样成为短板。
另外就是激光雷达利用率相对较低,在极端天气的情况下漏洞明显,一旦大雾天气视觉失效,而雷达增强模式又尚未实装,那么就会非常的危险。
“无论是什么样的技术,都有技术短板,尉来并不否认自己的技术短板,但是这些并不影响NOP+的使用,在以后的OTA更新当中,我们也会让技术更加的完善。”
“在2022年,我们会让我们的智能驾驶方案转向于无图化,另外将激光雷达利用率提高到90%。”
“在技术路线上,激光雷达加上视觉融合再加上数据驱动,这将会是全行业的技术共识,单纯的视觉或者激光雷达方案,都有着一定的缺陷。”
这是尉来对于菊花在智能驾驶供应链的第一次反击,尉来拿出了在2021年全方面的碾压技术,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来推广NOP+系统。
在量产落地速度以及用户体验细节方面,尉来更是优势明显,十月底,尉来对外公布上了NOP+系统将于11月1日凌晨零点时分正式对现有购买用户推送,届时还请用户注意更新时间以及行车安全,在更新时保障车辆处于安全状态。
同时,尉来还对外公布了,截止2021年十月份,尉来NOP的选装率已经达到了75%以上,是目前市场上智能驾驶方案选装率最高的。
相比起阿尔法S HI版的期货,尉来大量量产车的先装,让余大嘴心生不安。
“这么下去,我们的推广进度要受到很大的影响,项目组必须做出回应。”
尉来优势明显,这一点余大嘴一直深知,因此他除了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快速度之外,更多的还是以舆论的方式来树立起菊花ADS系统的技术优势。
本就是科技型企业,在通信领域菊花一直营造出技术实力断层式第一的形象,进入到汽车行业,大嘴也是通过一直以来的技术形象,极力营造出ADS技术第一的形象。
几个月的大范围饱和式营销,大嘴公开场合的各种碰瓷,ADS的技术形象确实也已经建立起来了,尤其是这次发布会之后,他们的通稿都已经写好了。
遥遥领先,各种遥遥领先,就是余大嘴的营销方式,虽然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但确实很管用。
然而,仅仅只开心了两天,尉来的技术发布会就来了,而且就连大嘴都不得不承认,尉来新的智能驾驶系统确实是非常的优秀。
余大嘴自己都有这种感觉了,市场的反应就更加的明显了,尉来的智能驾系统要优于菊花的解决方案,逐渐在用户心目当中建立起来。
对于菊花来说,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紧急启动ADS 2.0计划,抽调2012实验室专家,组建特种作战组,我们要在六个月之间跟上尉来的进步。”
作为非常懂营销的高级管理人士,余大嘴非常清楚他营销背后的核心是什么,遥遥领先虽然仅仅只有四个字,但这就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说白了,技术才是他们的核心营销,用遥遥领先的方式来占领用户的心智,让用户在选择产品之时,但凡只要提到技术,就会不自觉的想到菊花。
如今,尉来动摇了他们的营销根基,可以说檀锦程这一招属实是釜底抽薪了,菊花以技术第一来营销,而檀锦程的回击就是技术。
“打蛇打七寸,这小子一点都不简单啊。”
时间紧迫,余大嘴虽然工作繁忙,目前他最为关注的就是鸿图X5的销量,鸿图X5明年上市,必须一炮而红,不然的话对于菊花的汽车业务将是致命的打击。
而HI模式同样是菊花在汽车领域的核心资产,他哪怕再忙也必须对尉来做出回击。
回到深城的余大嘴,紧急召集团队人员开会。
“我们必须要从高精地图直接跳到无图化升级了,跳过高精地图阶段是我们最好的反击方式之一了,我们只有六个月的时间。”
目前来说,对于智能驾驶系统,高精地图与无图化哪一个方案更优已经没有争论了。
高精地图的采集需要极高的成本,传统高精地图需配备激光雷达测绘车,单公里采集成本超过1000元,以全国高速公路30万公里来计算,仅仅采集成本就需要三亿元。
另外在动态更新方面,也相对滞后,施工改道等变化需要48小时以上才能更新,特斯拉今年就曾经因为地图未更新在杭城高速误闯封闭路段。
另外在数据合规风险方面的要求也是极高的,除了要符合今年新发布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规定之外,还要面临资质上的壁垒,全国仅20家企业拥有高精地图甲级测绘资质。
小朋的智能驾驶方案也不弱,甚至于说同样也要优于菊花的ADS方案,但余大嘴丝毫不把小朋放在眼里,一则是小朋体量太小,二则也是小朋汽车自身没有甲级测绘资质。
甚至于特斯拉都不被大嘴放在眼里,根据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外资车企在高精地图方面,需要与本土图商合作,多了一个中间商流程,更新速度显然是不一样的。
尉来就不一样,除了高德地图拥有甲级测绘资质之外,尉来自身也有,另外与尉来合作的四维图新,同样也拥有测绘资质,虽然菊花也有,但尉来的体量显然要更让人头痛。
有规模,有背景,有实力,现在还有技术,这就是大嘴目前面对的最大竞争对手。
比尉来先一步推出无图化升级,是目前他们能想到的第一个反击方案,相比起高精地图方案,无图化升级并非是完全抛弃地图,而是将地图降级为辅助校验工具,如人类驾驶员既依赖记忆也依赖实时观察一样,这是一场技术革命。
檀锦程最近对外也一直在宣传尉来的无图化,尉来计划于2022年推出无图化升级。
画饼嘛,不是只有大嘴才会的。
比尉来先一步推出无图化,除了技术保持领先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单车成本上,从高精地图到无图化,硬件方面可以减少一定数量的激光雷达,单车成本能够从8000元下降至5000元。
另外每年2000元的地图年费也可以直接节约,而不同于尉来与高德之间的关系,在地图服务商方面,菊花的成本也要更高一些,菊花推广的车子卖得更贵,根本原因还是在成本上。
“这样会加大我们的亏损啊。”
“那也没办法,亏损也得提前上啊。”
菊花的车BU项目,目前还处于一个亏损状态,年亏损大致在50亿元左右,而一旦加速ADS2.0的推出,亏损预期至少会提升至80亿元。
这点钱对于菊花来说,算不了什么,大嘴并不是特别的在意,相信在内部也很容易通过,30亿元如果能够买到比尉来优先发布无图化升级方案,对于ADS方案是绝对值得的。
整个十月末,菊花车BU项目组在余大嘴的带领之下动作不断,先是对外宣传启动ADS2.0计划,另外目前正在推进的鸿图X5车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硬件方面,鸿图X5可以说是自杀式的升级了,原本刚刚发布的MDC 610,200TOP S算力的计算平台,已经有免费升级的方案正在策划了。
余大嘴计划将计算平台升对于MDC 810,算力能够达到400TOPS,而激光雷达方面的成本,也做了极致压缩,当前激光雷达业内单颗成本均价大概在500元左右,大嘴希望通过压缩成本的方式让X5预装更多的激光雷达,以供应链优势来碾压对手。
按照大嘴的计划,在激光雷达上他们预期将单颗成本压缩至100元。
而在11月1日,也就是尉来正式向全体预装用户推送NOP+更新方案的当天,大嘴突然对外宣布开放他们的感知算法库,允许车企调用激光雷达云处理模块,但前提是绑定他们的智能座舱。
“用战略上的亏损来换取生态控制权,这是菊花手机击败HTC,菊花通信设备碾压爱立信的同一种模式,你们看着吧,后面的攻势会更加的猛烈。”
菊花在十月末的动作,还有今天突然的变化,引起包括尉来在内的一众竞争对手关注。
尉来内部今天的重要事项是关于NOP+系统的更新,车机系统不同于手机系统,手机更新时出点问题最多也就是漏接几个电话,而车机系统更新可能会导致车辆安全事故。
檀锦程最怕的就是一些神经大条的驾驶员在行驶过程当中脑子一热去更新车机系统,他可以肯定的说,有这种行为的司机绝对不少。
行驶中更新车机系统,会存在功能中断,稳定性下降以及分心风险,尤其是涉及到核心模块的更新可能影响驾驶体验甚至安全。
车企的核心逻辑是安全优先,也因此在这种大规模更新的情况下,一向对外以安全为宣传点的尉来全体非常的重视,除了在技术手段上降低风险之外,还准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大嘴选择在今天突然宣布感知算法库,也就是看中了尉来此时无心应对,通过绑定智能座舱的方式,能够在智能座舱领域抢战尉来的市场份额。
而尉来内部也确实没有这个时间,与市场份额相比,尉来最近一段时间更害怕出现如特斯拉一样的公关事件,更新过程当中不管是不是用户的问题,闹大了对企业都不是件好事儿。
“我们也要加快无图化的研发更新速度,争取在速度上跟上菊花。”
对于哪家企业率先发布,檀锦程并不想刻意的去争那个第一,就像是这一次菊花公布全系方案,尉来在两天之后应对一样,只要两者之间的时间差距没有拉开太多,就代表着尉来一直保持着第一阵营的位置。
2023年,智能驾驶领域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在智能驾方案上,只有菊花的ADS与其他,并且市场上很大一部分的消费者都认可这种。
特斯拉的FSD技术也不错,同属第一阵营,但是他们在国内的使用有限制,这无形当中延缓了他们的推广速度,一个阉割版本的智能驾驶方案,在用户心智占领上总要是差了那么一些。
大嘴入主之后,菊花汽车制造起势明显,选择在这时候提前公布NOP+,就是要防止出现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上让市场形成只有菊花与其他的共识。
技术上紧紧咬着菊花,营销宣传上也紧紧跟上,让尉来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始终保持着知名度与竞争力,这样的话哪怕后续大嘴宣传得再是厉害,也只能保持与尉来分庭抗礼之势。
“今年下半年,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占据用户心智的关键一年,很大程度上,谁在今年还剩下的两个月里让用户更加的了解智能驾驶,今后至少五年的市场份额都不用愁了。”
“尉来有自己的销量基础,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我们的现有用户以及老用户增加对NOP+的理解,让他们像是买手机一样能够放心有选装NOP+。”
以现有超过百万辆的销量基础,尉来推广优势明显,加上星河P1以及星途S01这两款爆款车型的持续交付,形势对于尉来而言比菊花要好太多了。
哪怕是不跟其他车企合作,尉来也能够保证自己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
但是前提是必须保证技术上的优势以及用户心智的占据,市面上优秀的产品不少,纯纯技术领先并不足以保证用户能够在购车之时第一时间就选装。
这就像买手机一样,用户购买了你上一代手机产品,当要换机之时,新一代的手机技术参数以及体验等等不足以让用户满意,那用户就会选择放弃这个品牌。
诺基亚的用户基础大吧?优势明显吧?但是在技术上走错了方向或者说是不思进取,在营销宣传上也跟不上,用户放弃这个品牌也不过一两年的时间。
汽车产业里其实也是如此,换购老用户,新用户未必会一直忠诚于一个品牌,一切都要看品牌自身能不能跟得上市场。
如果某一天,尉来车主都不选装自己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那大量的用户就更像是一个讽刺了。
大嘴选择在这个时间闪击尉来的供应商体系,在檀锦程看来威胁并不是很大,目前尉来新能源汽车选装智能驾驶方案高达75%,在新增用户的基础上,尉来至少要一直保持住这种选装率。
“始终维持在70%以上的选装率,无论竞争对手如何攻击都没有用的。”
如同特斯拉毛豆3以及毛豆Y还有热度上来的星途S01以及星河P1一样,市面上对于这几款热销车型的攻击并不少,但只要始终维持住销量,就无惧这种攻击。
反倒是会让黑粉破防,骂得再多还越卖越好,能不气么?
“其实余总有点着急了,尉来在技术领域里始终是一个挑战者的身份,他这么急匆匆的反倒是失了方寸了,也或许余总在他们内部的压力也很大吧。”
在檀锦程看来,菊花至少要搞出一款爆款车型出来才能够推广他们的技术,任何技术都必须建立在销量的基础上。
一切要看明年的X5了,檀锦程对于这款车型还是相当期待的,或许改了名字以及改了方案的鸿图X5,这一次可能会给消费者不一样的惊喜?(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