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车圈年底最大的悬念就是尉来今年到底会创造怎样的销量纪录。

    “200万辆太夸张了,没这个必要。”

    按照12月份过半年趋势,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破千万辆了,占全球市场份额14%,而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将逼近700万辆大关,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当中的70%。

    近几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速显著要高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仅仅几年的时间就从“边缘”角色,发展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之下,国内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只能做低端市场的边角料,到能够在高端市场给BBA造成威胁。

    无论是从经济利益,还是从士气上来说,新能源汽车战略都符合国情利益的,而尉来汽车,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象级产品星途S01,10万元至15万元的区间售价,代表着我国纯电技术的成熟,而L系列在增程式上对于BBA造成的冲击,更是近乎毁灭。

    自八月底,九月份开启交付以来,L9的表现极其亮眼,九月份单月交付超过一万辆,十月份与十一月份的交付量也均在9000辆以上,12月份的交付量同样也能够上到一万辆以上。

    4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市仅仅四个月,销量就能够奔着四万辆而去,哪怕是BBA,都很难创造这样的成绩,更何况在L9身上,体现的不仅仅是这款车型受欢迎这么简单。

    绝大部分新款车型的推出,都需要经历一个产能爬坡,哪怕是星途S01也是如此,在星途S01正式开启交付之前,尉来做出了一个极其冒险的举动,那就是备足了大量的库存。

    这种举措是非常冒险的,一旦星途S01上市遇冷,这批库存车将会成为极不稳定的因素,以尉来的体量,虽不至于如同小朋G9那样对公司造成致命的影响,但也够尉来喝上一壶的。

    库存,新增的生产线,在上市遇冷之后,这些都会成为尉来的负担,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给尉来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大部分新势力品牌,之所以这么脆弱,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在此,产品在上市之后,热卖与遇冷都是极大的考验。

    启用星途子品牌,也是因为这个,而一款现象级的产品,星途S01在很长一段时间的交付量也只能维持在单月1.5万辆至1.6万辆的区间,无非也是因为产能爬坡的原因。

    而L9上市之后,在库存有限的情况下,能够稳定的保持在月交付8000辆至一万辆之间,产能从一开始就拉满了,仅仅这一点,就足够让其他车企侧目不已了。

    尉来在L9身上体现的,不仅仅是其极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还有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实力。

    “额,确实是有点困难,也多多少少有些不够现实。”

    作为国产新能源龙头,尉来在场外受到的关注同样不小,这一次庐州智能汽车峰会,除了参与产业讨论之外,尉来还得到一定的暗示,就是看看能不能通过什么方式,把今年的销量做到200万辆。

    这里面就包括销量掺水,尉来通过一定的促销手段,在保证销量提升的情况下,再配合上一定的掺水,例如零公里二手车之类的。

    每年的12月份,很多车企销量都大幅度上升,与全年平均销量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区间,基本也是这个原因,冲销量最大的一大手段,就是零公里二手车。

    所谓的零公里二手车,从字面解释就能看懂,车辆完成了登记手续,但实际行驶里程极低甚至为零的车辆,从法律属性上讲,零公里二手车由于已经完成首次登记,属于二手车范畴。

    从经销商手里购买零公里二手车,通常要比新车便宜个10%至30%之间,部分车型降价幅度更大,且可能不用交购置税,能为消费者节省不少购车成本。

    另外车况较新,能给消费者带来准新车的体验,加上交付速度快,可以直接提现车,这些都是他们在二手车市场上的优势。

    当然,既然是二手车,那二手车的劣势他同样是一点都不缺,质保缩水,车辆来源和真实车况难辨,售后可能遇到麻烦以及车辆残值低等等。

    部分黑心的商贩甚至把这批车子当新车来卖,不明就里的消费者根本发现不了,论起二手车市场的黑心程度,甬城的消费者可以说是再清楚不过了。

    零公里二手车,这个在业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了,早期基本是厂家与经销商清理库存用的,19年到20年期间,国五升国六标准,就有大量的零公里二手车流入市场。

    2019年,政策开始鼓励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一些车商将国内新车进行上牌后再以平行出口的方式卖给海外客户,这些车辆也属于零公里二手车。

    尉来也不是没有干过这事儿,拿北美市场,尉来没有自己的整车业务,但不代表北美市场没有尉来的电动汽车,这里面就有一部分是以零公里二手车的形式流入北美市场的。

    从客观角度上来说,零公里二手车有一定存在的必要性,是厂商以及经销商在销售形式上的一种补充,对于懂行的用户,也较为友好。

    不过,檀锦程清楚的明白,冲销量不是这么冲的,如果大量的依赖零公里二手车,企业势必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任何歪招用久了都会上瘾的。

    尉来现在的车子根本不愁卖,地位也稳固,根本没有必要在意这些虚名,檀锦程也只是装作没听明白一些暗示。

    整个12月份,尉来保持着既有的产销节奏,单月拿下23.52万辆的全球销量数据,连续两个月保持23万辆以上的销量数据,全年以186.35万辆的销量拿下全球销冠。

    “怎么样,还记得咱们年初打的赌么?”

    李响略显尴尬的点了点头,尉来今年的销量大幅度领先于市场,也超出原有既定的预期销量太多,但是L系列的销量却没有达到预期。

    “哈哈,认了就好,都拿来吧。”

    李响看了一眼L团队在座的高管,翻了个白眼道:“都拿出来吧。”

    说罢,从口袋里掏出100元现金,其他高管也哭笑不得的拿出早有准备的100元现金,老板还真就是记得当初他们几人之间的赌约啊。

    “嘿嘿,倒是很久没见着现金了。”

    打量着到手的几百元现金,崭新的红色纸币,生硬的棱角,但是没有人会嫌弃这种手感。

    支付模式的改变,已经很少能看到现金了,更何况他们这些人。

    李响叹道:“可不是嘛,我还是专门找人去取的呢。”

    去年L系列表现不凡,在市场上保持着绝对的地位,这让李响以及L团队对现在今年销量预期都表现出极强的信心,20万辆,甚至25万辆都有喊出来的。

    而檀锦程则是知道,市场远非他们想象当中的那样,不过也不好定得太低打消团队的积极性,因此在内部还是按20万辆销量预期来计划。

    但是檀锦程也表达了自己的心理预期,那就是15万辆,预期上的分歧促成了他们之间这次赌约。

    “确实是我们过分的膨胀了,也小看了赛力斯以及菊花的影响力。”

    李响也带头反思起来,增程式汽车市场在2022年经历了快速扩容,竞争加剧,产品定位细化的核心变化,成为市场当中增长最为迅猛的细分领域之一。

    去年整体20万辆,尉来不仅一家独大,还占据着利润最为丰厚的高端领域,然而今年的变化,是L系团队没有预料的,或者说是没有完全做好准备的。

    从单一价格到全价格的覆盖,赛力斯在高端市场上的崛起,也打破了尉来一家独大的格局。

    “不用反思什么,我这次来也不是给你们挑刺的,想要增程式保持着健康良性的市场,一家独大是不可能的,没有了赛力斯或者说菊花,也有别的厂商出现。”

    赛力斯在2022年度拿下了13.91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鸿图系列两款增程式车型拿下了其中7.5万辆的好成绩,是2022年市场最为风光的新势力品牌。

    最为关键的,赛力斯通过鸿图系列介入到了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里利润最大的板块,X7也让赛力斯有了介入高端市场的勇气。

    上次庐州峰会上,其实主要的一大议题,就是庐州ZF想促成江淮与菊花之间的合作,在闻界代工减少,与大众合作不够明朗的情况下,江淮汽车的市场定位相当的尴尬。

    不得不说,亲儿子真的就是亲儿子。

    “确实是这样,需要把市场做大,需要更多的玩家入场,不然永远就只能是小众市场。”

    L系列全年的销量为13.3万辆,甚至还没有达到檀锦程的预期;当然,这其中也有一定客观的因素,除了赛力斯崛起之外,还有就是L1的换代。

    为了保持竞争力,L1系列在下半年经历了换代升级,中间销量中断了几个月,不然的话15万辆的销量预期是没有问题的。

    “你们明白这点就好,我们要做的不是垄断,是联手其他企业把市场做大,大家保持着良性的竞争环境,做垄断永远不是我们要做的。”

    垄断确实是赚大钱的最好途径,但是垄断一个小众市场又能如何?

    “想要良性竞争,可没有那么的简单啊。”

    李响略带深意的笑道,L系列与鸿图系列,争夺的都是增程式最为赚钱的高端市场,增程式今年整体的销量都不过50万辆,双方之间的竞争天然难以避免。

    自打鸿图系列开始交付以来,尉来汽车,尤其是L系列的负面新闻就多了起来,加上尉来在高端系列的全系降价,虽然对老车主都有补偿,但是却也导致二手车价格暴跌,影响了二手车商的利益。

    尉来在今年下半年,在舆论环境里远没有从前那么的“友善”了,尤其是在刺刀见红的增程式市场,L系列身上的一些问题,被刻意放大。

    而也有有心的媒体,利用调研来对比L系列以及赛力斯之间的优势,而拿出来对比的就是用户满意度,L系列的用户满意度为55%,而鸿图系列的满意度则为70%。

    这玩意儿尉来还真没办法说理去,55%的调研数据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搞来的,但尉来用户满意度低于赛力斯那是肯定的,庞大的用户群体与粉丝意向更为策略的区别他还是知道的。

    “呵呵,这才哪到哪儿,看着吧,等小米入局之后,咱们的口碑肯定还要进一步恶化。”

    小米汽车的外观以及配置虽未曝光,但是业内通过一些渠道以及路测的信息还是能够分析出小米首款汽车的定位的,那就是轿跑。

    而从他们宣传当中也可以分析出,这款车的售价也不会便宜,定价绝对是在20万元以上的,与ET5以及尉来以后推出的ET系列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其实不用分析也能够知道,小米对于品牌形象提升一直在努力着,在手机市场很难有突破之下,首款汽车他们不可能把价格定在20万元以下,这样对品牌形象毫无好处。

    哪怕是分析有误,把价格定在20万元以下,也会与星途存在竞争关系,别看这几年大家对标的都是特斯拉毛豆3与毛豆Y,但说实话这两款车子在市场上是相对独立的。

    真正的竞争,其实还是在国产品牌之间。

    “在我们稳固市场定位之后,相应的负面舆情只会越来越多,我希望大家明白这一点。”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尉来要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就要接受来自竞争对手的各种攻击,也要适应这种环境,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受到一点刺激就回应。

    当然,也主要是檀锦程对手机行业了解,手机行业里攻击竞争对手是家常便饭,当手机行业厂商跨界进入到汽车行业,他们必定把最成熟的营销手段带进来。

    在赛力斯以及L系列身上,增程式爆发的元年,已经初具端倪了。

    “我希望的是大家不要把精力放在跟对手打嘴炮身上,而是放在提升产品力身上,对手攻击我们车子上的毛病,那我们接受并且改进就行。”

    任何一款车型都不可能一点毛病都没有,但是高端市场车型的小毛病,往往会放大数倍。

    “消费者花了大几十万买你的产品,不是听你狡辩的,也不是听你跟竞品打嘴炮的,L5上市之后,我们一定要注意这点,吸取在L9身上的教训。”

    对于L系列,在L9推出,L1升级之后,尉来做了内部优化,命名上也重新进行了调整。

    新款L1为六座中大型SUV,作为换代产品,在产品力升级以及降价的情况下,L1依旧是销量支柱,另外L1命名也换成了L5.

    而之前L1的名字,则被即将开启交付的新车型定位,全新的L1,定位家庭五座旗舰,是一款五座中大型SUV,分为三款车型,起售价分别为29.98万元,32.98万元,35.98万元。

    对比起老款L1,价格上又有了一些调整,同时也是L系列将价格首次下调至30万元以下,29.98万元的起售价也是尉来对鸿图X7的反击。

    不过,改版之后重新命名为L5的L1,价格上也有所调整,相比起老款L1,L5的售价提升至32.08万元,比老款价格要贵上两万元,这是为了消化老款库存而定的。

    改名,提价,还有L9身上暴露的一些毛病,一定程度上也引发了车主的不满,尉来面临着竞争对手以及消费者的双重压力。

    “都听到了吧,按老板的意思来吧。”

    当销量不及预期,说什么都不够硬气,为了提振销量,L系列甚至于李响本人,在下半年没少做一些较为抽象的事儿,檀锦程也不可能事事都盯着。

    当发现之时,已经晚了,一定程度上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一些影响。

    尤其是在处理用户反馈上,销量上升带来的售后压力,以及地位稳固产生的傲慢,也慢慢体现出来,这让檀锦程有些不满。

    “不要觉得我们是龙头,是高端形象的代言人就有所松懈,我们之所以在高端市场上有品牌影响力,核心是产品力与服务,而不是外界说的营销,我希望大家记住这一点。”

    “除了L9系列,L1与L5未来价格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何维持高端形象,我希望大家认真考虑考虑。”

    L系列销量不及预期,也让檀锦程意识到,一味的降价其实没有什么用,对于高端品牌更是如此,所以在接下的ES以及L系列身上,尉来不会在价格上有多大的变化,至少两三年内是如此。

    而L系列唯一能够有降价空间的,其实也就只有L9了,L9未来会通过市场变化而调整,将价格降低至40万元左右,进一步降低用户购车的门槛。

    但是40万元的起售价还要是尽量守住的,29.98万元,32.08万元,40.98万元,这就是L系列未来三年的起售参考价,具体看市场的表现而定。

    “行了,就这样吧,你们下去对新款L1交付做一些调整吧,另外就是今年成绩不错,该有的奖励不会少的。”

    打一棒子,给一甜枣,虽然老套,但是有用,听到奖励不会少之后,团队成员的脸色好了不少。

    不过,他们也知道,今年的优秀团队应该没他们的份了。

    全新命名的L1,将在2023年2月8日开启正式交付,L系列的三款车型全部上市,也正式确定了L系列未来的产品矩阵,今后L系列不会再有新车型推出。

    待到檀锦程离开之后,李响嘿嘿一笑:“都看到了吧,咱们老板的心大着呢,这点成绩你们就飘起来,多多少少有点跟不上老板的格局了。”

    李响多多少少也有些恼火,如果不是L团队的一些骚操作,L9上市之后应该可以保持连续四个月交付过万的成绩,这是何等的荣耀,又对品牌形象产生何等的影响。

    首款起售价超过40万元,连续四个月交付过万啊,想想都难受,L团队在四季度的骚操作很多,包括对待售后服务傲慢,在媒体面前胡说八道,还有股票减持等等。

    L9是李响接任CEO以来,亲自上阵操刀的首款新车型,几乎所有的运营都参与其中,全年更是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营销宣传之下,可以说倾注了所有。

    虽然上市之后大获成功,但如果能够连续四个月交付过万,那就更加的完美了。

    “说到底,咱们只是尉来体系之下的一个团队,全年超过13万辆的销量对集团虽然很重要,但也并非重要到不可忽视,如何提升自己,你们自己好好考虑吧。”

    在车型确定,今后也不会再推出新款车型之下,要想保持市场竞争力,维持住增程式市场上的高端形象,就是L团队今后要重点考虑的。

    说到底,尉来的核心还是在纯电上,增程式是尉来主品牌主打的混合动力车型,但也确实并非不可代替,要知道星河P1的混合动力,也已经渐渐被市场接受了呢。

    虽然是集团整车业务里盈利能力最强的,但是在其他团队渐渐跟进之后,这种优势也只会越来越小。

    L系列并非不可放弃。

    “不过呢,大家也不要灰心,2023年度咱们继续努力,至少不能让埃安系列给比下去。”

    除了稳定输出的ES/ET团队,尉来汽车旗下的三大团队星途,埃安,L都存在着内部资源争夺的处境。

    E系列算是尉来品牌的亲儿子,地位不用多说。

    而星途更不用说了,作为尉来旗下最年轻的品牌,自上市以来就成为现象级的产品,这待遇几乎就是“小儿子”的存在,十月份以及十一月份北仓地区的环境,星途的生产却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就证明。

    而L团队与埃安团队,虽然对集团同样是重要定位,但相对地位要弱一些,想要争取资源,就需要自己的努力,也因此在内部资源上,这两者虽分属不同市场,但是竞争最为激烈。

    比起高调的L团队,埃安团队可以说是把闷声发大财贯彻到了极限,也因此在内部一鸣惊人。

    PS:这几天家里有亲戚去世了,要帮忙,更新有点不稳定,抱歉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2003:从外贸开始不错,请把《2003:从外贸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2003:从外贸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