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场?
关于这一点,乐园中相关的资料跟描述可以说是异常繁多。
有说主场是能让自己肆无忌惮地使用某些常态下会遭到限制的大招的特殊区域的,也有说主场是能让自己不眠不休持续作战到精力耗尽为止的……但事实上,如果严格按照学术教派对主场的定义的话,正儿八经的“主场区域”,其实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定义——
那便是能将自己当前阶段的优势最大化到极限的区域。
就如同掌控飞行能力的体系在面对走地鸡的技法系时会优先以无落脚点的环境作为自己的主场一样,根据个人能力、招式、体系,所处的时间、地点乃至敌人的不同,每个人对主场的需求也是截然不同的。
以他们自身的经历为例,在他们闯荡过的一个个世界进度中,他们也曾数次布置过自己的主场。
其中黑四世界那次是提前在主场中积攒魔力并用魔法活化周围的岩石,以此保证他们在其内的法力消耗跟机动性;噬神者世界那次是优先聚集大量土元素,追求极端的杀伤力;而地错世界的那次则是将自己掌握的魔法尽数融入到了周围的环境里,以此来让他们能倾尽所有地去跟极刃渊影拼死一搏。
可以说,几次的主场布置,虽然都是围绕元素魔法为核心来进行,但在细节上却完全不同,这一特点放在学术教派的理论中,也被称做‘主场的时效性’。
因为基于客观因素的不同,即使自身的实力没有发生变化,但受各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不同时间段下的他们需要的主场肯定也是完全不同的。
换而言之,如果从严格定义出发的话,这世上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主场。
而相对的,既然只是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主场’的话,那就意味着‘相对完美的主场’,在这个世上是切实存在的。
这也是各种领域跟结界类能力被开发出来的目的,不需要做到十全十美,但只要能做到让自身在本来只能发挥出六分实力的环境中发挥出九分乃至十分的实力,就已经是一门异常成功的领域跟结界类能力了。
以执死者的‘幽冥领域’为例,在常态下,对方的幽冥死气以及幽冥化在遇到阶位足够高的禁疗豁免跟足够强悍的空间震荡时,都会受到一定的克制,而幽冥君主核心的‘即死’手段也只有在面对不死系敌人时才能发挥出作用。
可当对方将敌人拉进‘幽冥领域’后,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届时对方的幽冥死气不但能无视各种豁免,造成判定阶位高到哪怕有五阶禁疗豁免跟重剑宗师在身的他们都禁疗效果,还能对敌人的时空间手段形成绝对性的压制,甚至就连原本需要斩杀敌人时才能触发一次的即死,也能增强为只要敌人的幽冥侵蚀度涨满就便直接判定一次。
虽然最后一点哪怕是他们也没真正尝试过就是了,平日切磋的时候,要不就是他们完全不给执死者在幽冥领域内把他们身上的幽冥侵蚀值叠满的机会,要不就是幽冥侵蚀值叠到99.9%的时候自动触发训练场的保护机制,提前判定他们认输了。
毕竟对方的幽冥即死在判定深度上实在过于恐怖了,那可是连整个世界都能进行赐死的能力,真挨上一发的话,谁也不敢保证那玩意会不会顶着保护机制给他们留下些永久性损伤之类的东西。
而从上面这些例子,也能看出执死者的‘幽冥领域’在‘相对完美的主场’上做的有多么优秀了,虽然有消耗过于巨大这个缺陷在,但对方的‘幽冥领域’是切切实实地保障了其只要一开启领域,便能直接进到一个最适合自身发挥的环境内的。
同时,在身边就存在着这样一个活生生的竞争对象的情况下,无论嘴上承不承认,但执死者的‘幽冥领域’毫无疑问还是在强度上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刺激的。
——哪怕做不到那么完美,至少也得开发出一门有潜力追赶上其的领域类能力。
尽管没有人点破,但辛莱莱很清楚,这或许才是他如此执着于主场型领域的真相。
否则的话,以他们的法术水平,完全没必要如此执着于追求能照顾自己法术体系的顶尖主场型领域,而是应该退而求其次,选择效果上没那么全面的常规主场型领域,或是效果足够全面,但无法自由挪动的主场型结界才对。
就像同流冰的冰狱结界,或许在灵活性上无法同领域相比,但展开后持续提升自身冰元素法术伤害跟持续对领域内敌人施加降低全身体速度的冰元素侵蚀的效果,其实已经足够保证其在固定区域内的作战中处于绝对的优势了。
但他们却并未选择这样的做法,亦或者说,正因为一路以来他们都在以近乎变态地要求苛刻着自己,他们才能凭着这样的资质追赶上执死者等人的脚步。
放低要求或许能让他们变得轻松上不少,可倘若是追求轻松的话,早在地错世界时,他们就可以尽情选择那条更轻松的道路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压榨跟逼迫着自己。
还是那句话,既然选择了以‘最强’为目标,那就必须做到极致,而非打着什么‘尽量’‘尽力’‘试一试’‘这样也不错了’的借口,这就是辛莱莱的风格。
而回到正题上,在见识过近乎完美的幽冥领域跟相对没那么完美的冰狱结界的情况下,究竟要怎样的主场型领域,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先前困扰辛莱莱的,便是这一点。
而当时的他想到的路线,是寻找一种能将自身全部的法术统合起来的方法,也就是寻找一种能同时对噬灭术、引力术、缝合术这些原理上截然不同的法术进行增益的全能型领域。
事实上,从结论上来讲,这并没有错。
如果想要研究出一门有潜力追上幽冥领域的领域型法术的话,那么上面的这些条件,充其量只是最基础的一步,因此从要求上来讲,在以幽冥领域做为对比对象的情况下,上面的这个要求其实并不苛刻。
重点在于出发点。
最初的辛莱莱,其实是单纯地想按照幽冥领域那样,让自己创造出来的领域能全方位地对他们创造出来的那些法术进行增强,简单来讲,就是让晶元缝合术的治疗深度再深上个一两个数量级,让乱星术引动的引力再多时的千来倍什么的……总之就是得做到上限上的全方位提升。
可当进行实践后,他们便很快发现这样的想法根本就不可能行得通,甚至辛莱莱的思路也一度陷入瓶颈当中,无论翻阅多少资料,都始终无法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直到他在克拉伏特无意间的自言自语下,猛然反应过来他们陷入的误区为止。
他们的出发点错了。
想要让他们的全部法术得到增益,正确的方式从来不是像幽冥领域那样让其具备提高自己全部法术上限的能力。
亦或者说,或许这世上确实存在那样的领域,但那绝对不是现在的他们能创造出来跟驾驭得了的。
执死者的幽冥领域能产生那般变态的增益,是因为对方身上封印着跟整个幽冥界挂钩的幽冥本源,是因为对方在底蕴上天然就比他们庞大得多,因此才能承载得住如此变态的领域类能力。
而从头到尾几乎一路白板走过来,传承底蕴上比钱兜还干净的他们,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潜力,这是必须面对跟承认的客观事实。
换而言之,他们要的全方位法术增益,绝不会是提高全部法术在效果上的上限,因为这根本不是他们现在能承载得了的东西。
那么,该从哪里入手?
在放弃提高法术本身的效果上限这条路线后,究竟还有什么能让他作为切入点的?
是施法速度跟施法精度吗?
显然不是,在有一体双魂+灵魂宗师在身的情况下,他们的施法速度跟施法精度,毫无疑问都已经达到了当前阶位能够达到的极限水平,甚至理论上,同阶中就不可能存在有比他们更快更准确施法的法爷。
毕竟正常的法爷哪怕再强悍,其在战斗时也不可能将时时刻刻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施法上,必然得分心去考虑身体操纵跟近身战斗的一些事情,反而是他们,在有一体双魂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做到一个人负责身体操纵,另一个全身心地投入到法术释放上去。
当然,关于法爷的这个缺陷,实际上从五阶往后,就有很多的手段可以进行缓解了,比如最经典的‘人造法灵’,就是用类似他们一体双魂一样的方式来解决战斗中需要分心操纵身体的问题。
不过,这跟他们现在并没有什么关系就是了,或者说这并不是他们现在需要考虑的东西。
而回到正题上,在法术效果、施法速度、施法精度都不适合作为提升切入点的情况下,他们究竟还有什么能够入手的地方?
是施法距离?
这个明显也不是,以他们现在的星罗领域感知范围跟精神力体量,单论施法距离的话,现在的他们哪怕在三阶论外级法爷当中,也绝对是最顶尖一档的存在。
要知道星女跟道法等人的极限施法距离基本都还在2km附近呢,而他们只要想的话,完全可以做到在方圆4km内的任何一个位置上精确释放出自己的法术,比三阶论外级梯队法爷的3km施法距离标准还足足多出1/3。
甚至真让他们凝聚领域的话,到时候领域本身的范围有没有他们的施法距离大估计还得两说,这种情况下去谈用领域增益他们的施法距离,明显有些不切实际了。
那么,是施法数量上吗?
乍一看这个方向似乎很有道理,但很可惜,就实际情况而言,依旧不是。
首先要明白一点,一个法爷的施法数量,是可以细分为同一时间能操纵的最大法术上限跟自身精神力与体魄能够承受的最大施法次数这两个内容的,前者跟精神力强度与大脑算力挂钩,后者则跟精神力韧性跟身体强度以及法力储备量挂钩。
从精神力上来看,他们的精神力强度跟精神力韧性,这段时间在燃魂炼心仪式的作用下,都已经开始趋近于当前阶位的极限值,而大脑算力在有通灵加速术的情况下,也能轻松达到当前身体能够承载的极限。
肉体强度方面就更不用说了,过80点的身体防御力,两万点的生命值,五门宗师被动带来的护体能量,可以说整个三阶论外级梯队里面都找不出几个比他们更肉的,更遑论论外级梯队的法爷里面了。
至于法力储备?对白魔那种活在轮回乐园,被那边糟糕的市场环境折腾到增益药剂都弄不起几瓶的人来讲或许是个问题。
可对活在圣域乐园且有小荒神这名炼金药剂师作支撑的他们来说,这个问题问出来就有点招笑了。
就这么说好了,那种每秒恢复400点法力,持续20秒,同一时间内恢复效果最大叠加10次,放市面上1瓶就得卖20万乐园点数的传说级法力净化萃取液,他们储物空间中足足放着300瓶。
并且这还只是小荒神为他们这次的茶话会准备的数量,换做战争世界或异常世界的话,这个数量只会更加夸张,这就是有一个优秀的后勤的好处,当然,其中乐园环境的关系也很大就是了。
因此,想从施法数量上入手,同样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或者说如果只是单纯让他们将现在能够释放的这些法术多释放个几次的话,对平常的战斗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那么,究竟还有什么是能够作为切入点的?
究竟还有什么是能够满足同时增强他们掌握的全部法术,并且还有足够的发展潜力的?
答案很简单,就跟他们从克拉伏特的话语中猛然领悟到的一样:
法力。
亦或者说……是‘法力的利用效率’。
这就是辛莱莱领悟出来的答案。
至于这个答案究竟是如何作用在他们全部的法术上的,首先得明白一个问题:
在法力总储备量为10000点的情况下,连续释放法力消耗为1000的法术,理论上最大能够连续释放多少次?
正确的答案是“无限次”。
是的,并不是10次,而是无限次。
这并不是什么逻辑漏洞,也不是什么文字游戏,而是在法术的理论当中,任何一门法术,在使用者位于封闭系统内时,只要其内部的法力总储备量达到能释放这门法术一次的程度,那么这门法术在这个封闭系统当中就必然能无限次释放。
至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则要在此基础上再去明白一个问题:
那就是释放法术过程当中的法力究竟都去了哪?
是被完全消耗掉了吗?还是转化为了其他形式的超凡能量?亦或者是发生了别的什么无法用理论跟逻辑来解释的事情?
答案是更微小的法力。
是的,法力的终点仍然是法力。
无论是正常用法力做燃料的法术也好,还是用法力做参与物的法术也好,其法力在法术效果结束后的最终归宿,永远都是法力。
以他们的晶元噬灭术为例,就效果而言,晶元噬灭术的过程会给人一种将他们的法力都转化为了噬灭能量的感觉,但事实上这只是…也仅仅是一个过程罢了。
或者说,虽然他们晶元噬灭术的终点是将法力转化为了噬灭能量,可事实上当这些噬灭能量爆发完,对敌人造成了符合计算结果的真实伤害后,其结构便会在这一过程中重新瓦解为更小单位的法力。
就如同物质界当中的原子、质子、电子跟夸克的区别一样,在正常状况下,没人会将法力、魔力、青钢影能量这些当做同一种东西,就像没人会将铁跟碳当成同一种物质一样。
可如果将这些能通过法力转化而来的超凡能量进行无止境的拆解的话,那么当其小于某个单位后,组成其的结构便会直接崩解,回归到最原本的法力粒子状态,就如同将铁与碳从原子层面再拆解时只会得到一堆质子中子跟核外电子一般。
当然,按照这样的逻辑,或许会想,既然魔力与青钢影能量这些超凡能量拆解到一定次数后便会发生结构上的瓦解,失去原本的效力,回归最基本的法力粒子,那么法力本身呢?
如果对法力也进行永无止境的拆解,是否也会得到一个法力都失效的微观量级出来?
答案是并不会。
没错,无论对法力进行多少次细化跟切割,乃至将其切割到超出物质界可观测极限的夸克级以下,其性质依旧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依旧能发挥出法力该有的“法”与“力”的特性。
法力在理论上不存在临界极限,这就是无数学者们研究后得到的结果。
包括所谓的1标准单位的法力也是,许多法术之所以对使用的法力有单位体积上的要求,是因为构成其的法术模型只能用‘粗糙’到这种程度的法力。
就如同20cm深的洞必须用20cm以上的玩意才能插到底一样,是法术模型本身需要的法力精度就那么高,所以才用那么大一颗的法力粒子,而不是因为法力粒子只有聚集到那么大的时候才会具备法力的特性。
在法术模型的转化下产生现象,在运行法术的过程中同外界环境结合为需要重新提炼才能再次使用的游离法力粒子。
事实上,不光是法力,作为灵界层向本源方向的边界而存在,无法用法力直接转化得到的灵魂能量,其实也具备着同样的特性。
无法凭空产生,也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被永久性地消耗掉。
这便是基于灵界层层面上的“超凡能量守恒定律”。
而按照这一理论,就能再提出一个全新的问题:
假设存在一种法术,能做到让自身法力在参与完法术后不立刻转化为游离的法力粒子,而是重新聚合为跟自身体内的那些法力一样的可操纵法力,甚至更进一步,直接创造出一种能够将附近区域的游离法力…乃至一切游离的超凡能量全都掌握过来的法术,又会发生什么呢?
是的,就跟想象的一样。
到那时,凡是位于这道法术影响范围内的敌人,都将无法再调用任何游离的超凡能量,甚至其本身攻击他们时消耗的那些超凡能量,也将反过来被他们利用。
而他们……则将永远近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源泉!
这就是辛莱莱自顿悟中领悟出来的答案。
从法术的效果入手,除非他们永远不创造新的法术,不然等待他们的只会是永无止境地完善跟填补,而从法力乃至超凡能量本身入手,除非他们彻底舍弃术法这条道路,不然无论什么样的法术,最终都逃脱不过他们的掌控。
就如同他们当初在突破法术与法力大师LV.50的瓶颈时领悟到的那句话一般:
万法皆殊途,众道当同归。
这一次,他们要掌握的,不再是走向殊途的世间万法,而是那归向一处的通天大道!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