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挖坟的一天

    苏醒等学生,按照老师们的吩咐,开始忙活起来。

    他们蹲在10号探方的东侧边缘,按要求先在探方壁用红漆标上“0-5Cm”、“5-10Cm”的刻度线。

    苏醒拿起手铲时,手心微汗,让木柄有点滑,她赶紧调整握姿:食指贴在铲头根部,其余四指握住木柄,手臂贴紧身体保持稳定。

    几人刚开始刮土时,手铲总不太听使唤,要么力度太轻,浮土刮不下来,要么用力过猛,土层被刮出一道深沟。

    旁边的高老师见状,过来指导他们,“手腕发力,要像用勺子舀粥一样,每次只刮一层薄土。”

    苏醒等人试着放慢速度,果然手感渐佳。

    黄土在铲头下形成细薄的“土片”,露出下方均匀的浅褐色土层。

    苏醒刮了快俩小时,在刮到8厘米深时,她发现土层颜色变深,还混着细小的炭粒。

    “停!”

    高老师立刻走过来,用竹刀小心拨开周围泥土。

    “这是‘扰土层’,可能是古代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

    他教几人用卷尺测量炭粒的位置,之后在记录表里写下“深度8.2Cm,土层灰褐色,含炭粒,密度约3粒/平方厘米”。

    “拿相机来,拍照片。”

    孙鹏飞赶紧拿过相机,拍了三张照片,分别是:探方全景、炭粒所在位置特写、土层剖面。

    老师们一边指挥学生们干活,一边进行现场教学。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

    晌午。

    大家坐车回到生活基地,开始吃午饭。

    苏醒吃完饭,就去看纪老师的记录册。

    他画的探方剖面图,土层界限用不同颜色标注,遗物位置精确到坐标,比如:E102.5Cm,N88Cm,深度10Cm。

    “猫儿岭古墓多是战国到汉代的,去年有人在附近探方挖出过陶鬲。”

    纪老师擦了一把汗,又说道:“下午可能会练‘布方’,你们最好都把袖子放下,别看现在天气不算太热,可这边紫外线却挺强的。”

    几个学生听了,都纷纷点头。

    “知道啦,老师。”

    “下午咱们几点过去呀?”

    “咱们午休到一点五十,两点开工。”

    晋省这边有午睡的传统,很多单位的午休时间都比较长,他们基地也不例外。

    大家吃完饭后,都先各自回宿舍去休息。

    京大的学生很多都没午睡的习惯,大家或凑在一起聊天,或在玩手机。

    一些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瞅那些学生精神抖擞的模样,都笑着摇头。

    他们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学生也会养成午睡习惯的。

    没办法,这边是高碳饮食,很容易犯困,午睡一会儿才能更好的进行下午的工作。

    苏醒十分精神,她打开电脑,利用午休时间,又画了一会儿画。

    下午,大家准备出发去工地了。

    苏醒、程秀宁等人,都摸出宽檐遮阳帽,戴在了头上。

    到了工地,他们开始学习布方,就是在新区域划分5米×5米的标准探方。

    苏醒和两个同组的同学,扛着全站仪,在指定点位架好仪器。

    纪老师教他们调整镜头:“对准基准点,屏幕上的坐标要和图纸一致,误差不能超过2厘米。”

    接着,他们用白灰粉在地面画出探方边界。

    苏醒负责扶着木杆,孙鹏飞和孟起航用线绳拉出台阶状的探方壁。

    猫儿岭的土层较松,探方壁要留一米宽的隔梁,防止坍塌。

    期间,孟起航的手套被木杆磨破了指尖,高老师递来一双新的。

    他说:“手套破了要及时换,万一被碎石划伤,野外处理可不方便。”

    “好的好的。”

    ……

    现在日落的时间是六点左右。

    五点多,工地开始了收工关键环节,工具收纳。

    学生们按照要求,把手铲、竹刀的泥土用硬毛刷清理干净,再在铲头涂一层薄机油,防止生锈;将软毛刷的刷毛理顺,套进专用布袋;卷尺收回时要慢,避免卡扣弹开损坏。

    所有工具分类放进铁皮箱,贴上“10号探方专用”的标签。

    大家回到生活基地。

    吃完晚饭后,开始做日志整理和总结工作。

    笔记本上,土层记录、照片编号、工具使用情况都要一一对应。

    高老师检查时,指着“扰土层”的记录说:“明天可以重点观察这片区域,说不定能找到更多遗迹痕迹。”

    苏醒点头应着。

    ---

    PS:大家点点【为爱发电】吧,一个账号可以点三次,谢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系统】不错,请把《我,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系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系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