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襄说道:“楚怀名跟楚延平两人是一个鼻孔出气,这次他回江城难保不会对大哥的生意发难。大哥,江城是陈家铺子的根据地,还有宋县的训练大营也在那里。大哥是不是应该做些准备?”
“江城既然是我的根据地,我当然早有安排。”林风早就让花影和残影回了江城潜伏在了梁王府和楚怀名的世子府中,一有风吹草动她们就会知道。
“既然大哥有安排,我就放心了。”韩云襄说道。
“老大,你既然还要去西川国,带我们走吧,我们也好保护你。”石宽说道。
“不用,你们就把楚都给我守好了就是了,别忘了以后你们可能跟着我林风干大事呢。”
“放心吧大哥,我们又训练了一些厉害的兄弟,队伍更壮大了。”谢宏说道。
“不是说让你们先不招人了吗?以免太过招摇。”
韩云襄说道:“雪影队长来的时候说,泉州郡那里扩建的军营可以容纳三万人,因此把新训练的兄弟们都带走了,说是去那里训练最好。届时如果我们招了人训练后觉得很出色的人就送到那里。
现在宋县大营也是如此,训练好的特种士兵都去了泉州郡。一是为了集中训练,二是为了让他们更熟练地使用大哥发明的枪械和火炮等。”
还得是雪影啊,林风莫名的非常想她,在泉州郡的时候,雪影就去了南蛮异族境地的月朗城侦察,从那到现在还没有见过她。
“这样挺好,以后就这么干,不过以后训练的地方改到青河岸那里,我们这里的训练大营就改成普通的操练场。”林风说道:“主要是我发现百姓不怕我们北镇抚司了,街上多了很多行人。”
崔护笑道:“还有不少人想来风华街买房子,不过现在所有的房子都让老大买了。”
重要的事情也算说完了,几人开始喝酒,好久不见,自然开怀畅饮。
喝了很晚,除了韩云襄,其他人都走了。
“妹妹,你怎么还没走?”
“大哥,你莫非忘了我也住在林府?”韩云襄有些气恼的说道。
忘了这事了。
“青衣,水灵儿,你俩出来吧,跟云襄一起喝酒。”
两人这才又端着几盘菜从后门走进前厅,“云襄姐姐。”
“两位妹妹一路上保护大哥辛苦了。”
“他现在厉害得很,根本就不用我们保护。”水灵儿撕了一个鸡腿美美地吃了起来。
“是的,云襄姐,大哥没说吗?这次招亲大会武比的比试他都是非常轻松赢的。”
“你俩赶紧吃吧,”林风对韩云襄说道:“刘野的事情查得怎么样了?守着他们我也没好问你。”
韩云襄眼中泛起寒光,“这刘野以前在燕州简直是无恶不作,他在那里利用职位便利欺良霸善只手遮天,有一部分清正的官员对他非常不齿,其中就有朗廷郡的郡守单明。”
“朗廷郡郡守单明?就是大烈国余孽案时被砍头的郡守?”林风问道。
“是的大哥,当时单明手下的两个县令就是诗雨嫂子的父亲莫从生和凝雪嫂子的父亲梅笑同。他们都是单明提拔的人。”韩云襄继续说道:“朗廷郡在燕州是个比较繁华的地方,而且临海,刘野自然想用自己的人当郡守,只是单明是个清官,而且深得民心,让刘野一时无法下手。”
水灵儿说道:“莫非大烈国余孽案是刘野故意栽赃嫁祸?”
韩云襄笑道:“灵儿妹妹真聪明,现在也会推理了。”
水灵儿一脸得意的看了林风一眼,让你再说我小笨蛋。
“这时正好皇上要黑衣卫全力调查大烈国余孽案,于是刘野借着大烈国余孽案把曾经跟他不对付的人都弄进了大牢,像单明这样的对他尤为不爽的人直接就在大牢里弄死了。”
林风说道:“既然查到了刘野的动机,那么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张恒,单明他们就是因为跟张恒吃了顿饭被打入大牢的,只要能找到张恒这个人就可以了。”
“张恒已经死了。”韩云襄一叹。
“没有张恒这个关键的人证,那此案就不好办了。”水灵儿也摆出一副愁眉深锁的样子。
林风说道:“你调查清楚了吗?你大哥是什么原因跟刘野在这个案子上结仇的?”
“我大哥看到燕州牵扯到大烈国余孽案子的人太多,就专门去了朗廷郡调查,他觉察很多案子都不明不白,于是要求刘野重新审理案子,刘野肯定不愿意,当即跟我大哥闹翻了。”
水灵儿伸出大拇指,“韩大人好厉害。”
韩云襄说道:“没过几日南镇抚司的人突然介入了此案,大哥就把他的怀疑告诉了南镇抚使祝融,可祝融根本就不理会大哥,于是大哥又跟他吵闹了起来,甚至还打了祝融,当时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差点在燕州火并。
上头知道此事后十分震怒,很快就命令大哥去调查其他案子了,后来干脆所有的大烈国余孽案都没有让大哥的北镇抚司插手。”
“当时到底是不是黑蛇大人下的命令?”林风问道。
“这个就不知道,但黑蛇大人是指挥使,肯定知道此事。”
看来还得问黑蛇啊。
“黑蛇大人从平州回来了吗?”林风问道。
“回来了。”
“明日我去见见他。”林风说道:“关于刘野,你还调查到了什么?”
韩云襄说道:“暂时没有了。大哥,以后该怎么办?”
“还是要调查刘野的各种主要来往关系,第一,要调查单明死后,接任朗廷郡郡守的人跟刘野是什么关系,两人存不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罪恶勾当。第二,调查一下,刘野在朝廷中有什么关系,他这么快就从一个州郡镇抚使短短几年级当上楚都黑衣卫的指挥同知,我不信没有一点关系。还有……”
“还有什么?”韩云襄问道。
“燕州是南宫世家的地盘,刘野在燕州这么肆无忌惮,有没有南宫家的原因?”
韩云襄点点头,“我知道了。”
“还有,调查一定要秘密进行,不能打草惊蛇。”
“放心吧大哥。”
--------------------
“上朝……”
“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皇上!”
楚帝说道:“宣大夏国使者觐见。”
“宣大夏国使者觐见……”
大夏国使者昂首挺胸地走进殿内,微微抱拳,“大楚陛下,你今日再不做决定,本使可就要回去了。”
“那就回去吧。”楚帝淡淡说道。
大夏使者微微一愣,“大楚陛下,这可是你说的。”
“这就是朕说的。”
“大楚陛下,半年前你可是亲自答应我们大夏国和亲的,你这是言而无信!”
“半年前朕是答应了,可你们派了个李元庆就过来了,连求亲文书都没有,就算朕答应了,可这也不符合规矩,因此这不算数。”
“求亲文书?”大夏使者眉头一皱,“当时我们李元庆皇子来的时候,你可没有提求亲文书的事啊?”
“朕没提,你们大夏国就不按规矩来了?是看不起我们大楚国,还是你们自己不懂,你们大夏国跟别国和亲也是连求亲文书都不下,就让人家的公主郡主得去你们大夏国吗?”
“那……我可以回大夏国取求亲文书……”
“不用了,既然你们没诚意,我们大楚也不伺候了。”
“大楚陛下,你可想好了,一旦大夏国招亲成功,我们将会多了一个盟友,届时我们大夏国的铁骑会踏过平州边境……”
楚帝哈哈一笑,“你何以肯定你们大夏国能招亲成功?”
大夏使者傲然道:“我们大夏皇子李元昊乃文韬武略的天下第一皇子,而且西川国对我们李元昊皇子也非常满意,我们相信李元昊皇子必然不负众望!”
“不负众望的是我们大楚国的林风!”楚帝说道:“你大概不知道吧,招亲大会已经结束了,大楚得了第一名,我的孙儿楚逸名成了西川国的帝夫!”
“父皇,这是真的吗?!”太子高兴地问道。
“朕还能胡说不成?”
“真是太好了!”
“我就知道楚逸名没问题。”
“楚逸名乃我大楚之荣光!”
“……”
朝堂众人高兴的议论纷纷。
“这不可能!我们李元昊皇子怎么可能输给楚逸名!”大夏使者不敢相信。
“不相信是吧?”楚帝说道:“宣西川国使者觐见。”
丘和高声道:“宣西川国使者觐见……”
“什么?西川国使者来了?”
“这说明招亲大会已经结束了吧。”
“……”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西川国使者上官虹走进殿中。
“西川国使者上官虹拜见大楚陛下。”
“免礼。”
“谢大楚陛下。”
楚帝说道:“贵使前来大楚,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
“是的,大楚陛下,我这次是带着我们西川国的结盟国书来的。”
大夏使者说道:“什么?结盟国书?你们西川国疯了吗?竟然跟大楚结盟?!”
上官虹说道:“现在大楚的楚逸名世子已经成了西川国帝夫,我们西川国跟大楚国如今是亲上加亲,我们不跟大楚结盟,难道跟你们大楚国结盟不成?”
“这是真的?!”
“是真是假,今日你就知道了,我相信很快就会传来招亲大会最后一日的消息!”
“报……”一个太监高声道:“皇上,大内侍卫传来消息。”
“宣!”
一个人冲进殿中跪下,“恭喜皇上,我们大楚招亲成功了,楚逸名已经成为西川国帝夫,并且已经跟西川国千叶女帝成婚!”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天佑我们大楚啊……”
“皇上万岁万万岁……”
朝堂众人山呼万岁!
“众卿平身。”
“谢皇上!”
上官虹对面色铁青的大夏国使者说道:“你可知道,林风只是助阵之人,在得第一名只有三分,并且楚逸名世子一分未得的情况下,大楚国仅凭他一人之力便力挽狂澜得了第一名!”
“原来都是林风一人之力啊!”
“天佑我们大楚有如此栋梁之才。”
“真乃大楚福星也!”
“……”
“那又如何?”大夏国的使者冷哼一声,“就算如此,我大夏国也不怕。”
“怕不怕不是你这说了算。”楚帝说道:“告诉你们皇上,我们大楚还有几个世子还未婚配,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公主郡主的跟我们和亲吗?我们可不会这么没规矩,届时一定会奉上求亲文书的。”
大夏国使者抱拳道:“告辞……”说完头也不回地灰溜溜地离开了大殿。
朝臣们都哈哈笑了起来。
“西川国贵使,你肯定是招亲大会比试完就赶着过来了吧?”
“是的,大楚陛下,我西川国女皇陛下非常在乎两国的同盟,连夜写了结盟国书还有一封信,让我马不停蹄地赶紧来楚都带给大楚陛下,也是为了尽快让陛下知道招亲大会的好消息。”
“你们陛下有心了。”
楚帝对丘和点了点头,丘和下去接过上官虹的结盟国书和信。
“念。”
丘和展开国书,高声道:
西川国七十二年,千叶女皇致书于大楚国开国帝君麾下:
夫天地之道,贵在协和;邦国之务,重以亲睦。昔者,我二国世代通好,商旅往来,文化交融,情谊深厚,此乃天地之德,万民之幸也。今者,两国联姻已成,亲上加亲,此乃两国之幸。
而四方依然不宁,强邻环伺,边境屡受侵扰,黎民不得安枕。为保疆土之完整,护百姓之安康,特申同盟之好,共图长久之策。
我二国既结为同盟,当戮力同心,患难相恤。若有外敌来犯,一方有难,另一方必举倾国之兵,星夜驰援;于内政外交,亦当相互扶持,互通有无,不私相授受于敌国,不背盟而自利。今于此,设祭坛,备牺牲,歃血为盟,告于皇天后土、列祖列宗,明我二国结盟之志。
西川国千叶女皇谨封
大楚国开国楚帝谨封
楚帝眉眼舒展,“皇天鉴之,我大楚必遵结盟国书,佑我二国结盟之谊,历万世而不衰;祈盼后土证之,保我二国百姓,享太平而乐业。自此盟约既成,永以为好。”
“吾皇万岁万万岁!”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