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字子明,又称吴少帝或吴废帝,三国时期东吴第二任皇帝,公元252年继位,公元258年被废,在位6年。
赤乌六年孙亮出生,是孙权最小的儿子。
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孙权废了原太子孙和,改立年幼的孙亮为太子。
凤元年(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年仅十岁的孙亮继位为帝,改元建兴。
因为孙亮年幼,辅政首辅诸葛恪执掌大权。
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十月,诸葛恪北伐失败,孙亮听取孙峻的主张,将诸葛恪诛杀,并任用孙峻为丞相。
此后,孙峻把持朝政、独裁专权。
五凤三年(公元256年)孙峻去世,孙亮顺从孙峻死前安排,以孙峻堂弟孙綝执掌朝政。
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十五岁的孙亮亲政,不满孙綝的肆意专权,于次年联合太常全尚、将军刘丞谋画诛杀孙綝失败。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九月,孙亮被孙綝废黜为会稽王,遣往会稽之地。
孙亮被贬为候官侯,前往封地途中离奇去世,年仅十八岁。
历史上如西晋史学家陈寿、西晋学者陆机、唐代史学家房玄龄等,都认为孙亮由于年幼继位,缺少贤良的理政者进行辅佐才导致最终失去帝位的结局。
赤乌六年,孙亮出生于东吴建业皇宫,是三国时期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第七子,也是孙权最小的儿子。
由于在孙权年老之时孙亮还很年幼,所以特别受孙权的宠爱与重视。
孙亮的姐姐全公主,曾设计构陷过太子孙和以及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为此心中很是不安,于想要通过拉近与孙亮之间的关系来赢得孙权的好感。
为此,全公主顺着孙权的心意,多次称赞全尚的女儿全氏,并且在孙权面前极力劝说与撮合孙亮与全氏成婚。
赤乌十三年,太子孙和被废,孙权新立孙亮为太子,并且在全公主的撮合之下迎娶全尚的女儿全氏为太子妃。
赤乌十四年(公元251年)孙亮母亲潘氏被册立为皇后,同年十一月,孙权病重,他担心孙亮幼弱,难以行使君权,于是着手为太子孙亮安排辅政集团与顾命大臣。
孙权任命大将军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会稽太守滕胤为太常、中书令孙弘为少傅,同时召见将军吕据、侍中孙峻交待托孤后世。
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四月,孙权病逝,十岁的孙亮继位,大赦天下,同时改元建兴。
建兴元年(公元252年)五月,刚登基的孙亮册封群臣,封诸葛恪为皇帝太傅,总揽军政大权;
封滕胤为卫将军同时兼管尚书事宜;任大将军吕岱担任大司马。
此外,朝中包括闲散人员在内的其他官员也都受到孙亮的封赏,晋升职级。
此时的诸葛恪虽说作为辅政首辅总揽大权,但在辅政集团的内部仍有很多人想要挑战其权威。
其中,代表宗室势力的孙弘就曾担心自己会受制于诸葛恪,于是在孙权刚去世的次日封锁了孙权去世的消息,
企图以假传皇帝诏书的方式除掉诸葛恪,后来诸葛恪还是通过孙峻的帮助才得以除掉孙弘。
因此,主政后的诸葛恪便急于通过兴兵北伐来提高自己的声望、巩固自己的地位。
同年十月,吴军在太傅诸葛恪的率领下扼守巢湖,修筑东兴城,派将军全端守东兴西城、都尉留略守东兴东城。
同年十二月,魏军大举进攻吴国,其中,诸葛诞与胡遵等魏将率七万步骑兵进攻东兴城;王昶攻打南郡;
毋丘俭出兵武昌。太傅诸葛恪率吴军于东兴与魏军交战,大胜魏军,斩杀了韩综、桓嘉等魏国将领。
建兴二年(公元253年)正月,孙亮册立原太子妃全氏为皇后,同时大赫天下,同年二月,对东兴之战中大胜魏军的将士大行赏赐。
同年三月,太傅诸葛恪率军征讨魏国并且于四月对新城发起进攻,然而突然出现的瘟疫让吴军死伤大半,诸葛恪只得于八月撤军回朝。
同年十月,孙亮采纳了武卫将军孙峻的建议,利用祭祀祖庙的机会,在酒宴殿堂内设下伏兵诛杀诸葛恪。
诸葛恪死后,孙亮大赦天下,任用孙峻为丞相,并加封富春侯,从此孙峻独揽大权。
同年十一月,有五只大鸟在春申出现,吴人误以为是五只凤凰,所以孙亮于次年改元五凤元年。
孙峻身居相位,掌控大权,把持朝政,在他主政时期百姓都怨声载道,与此同时,孙峻还奸淫宫女,甚至与全公主私通。
孙峻的专权使得朝中的公族大臣们感到忧虑,五凤元年秋,吴侯孙英谋杀孙峻,因事情泄露而自杀身亡。
五凤二年正月,魏国镇东大将军毋丘俭与前将军文钦率领淮南的军队叛魏讨伐司马师,两军在乐嘉城交战,结果淮南军战败撤离。
吴国丞相孙峻与骠骑将军吕据及左将军留赞率军赶往淮南,原本是打算攻打魏国寿春,但是途中得知淮南叛军已经战败撤走,
于是转而进攻魏国橐皋,而后魏国叛将文钦带领淮南地区数万人投吴。
同年二月,孙峻率师回朝之后,吴军在高亭与魏军相遇并交战,魏军败退。
但同时留赞在菰陂被诸葛诞的部将蒋班所率的魏军击败,留赞、孙楞、蒋脩等吴将被杀。
同年三月,东吴朝庭派镇南将军朱异攻打魏国安丰郡,没能攻下。
同年秋七月,吴将军孙仪、张怡与林恂等企图趁会见蜀汉来使的机会发动政变、诛杀孙峻,结果没能成功,朱公主也因此事被株连处死。
次年二月,孙峻采纳征北大将军文钦的计划北征魏国,然而这个计划随着九月孙峻的病逝而告终。
五凤三年九月,孙峻死后,其堂弟孙綝接替其位,被任命为侍中、武卫将军,统管朝廷内外军事大权,骠骑大将军吕据很不服气。
文钦、吕据等人上表推荐卫将军滕胤担任丞相,不过被孙綝给拒了,当时正好大司马吕岱去世,于是孙綝便作主改任滕胤为大司马接替吕岱驻守武昌。
吕据忍不了孙綝的专权,于是率军回京,准备联合滕胤讨伐并废黜孙綝。
对此,孙綝以皇帝孙亮的诏书逼迫文钦与唐咨等将领收押吕据,最后吕据被抓、滕胤被夷三族。
同年十一月,孙亮任命孙綝为大将军,加封永宁侯。孙綝完全控制了朝政,改孙亮年号为太平元年。
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四月,十五岁的孙亮开始于正殿之上亲理朝政,大赫天下。
亲政之后的孙亮对孙綝的作为很是不满,不断向孙綝发难与问责,同时开始调查并追究当初朱公主的死因。
此外,孙亮还征召了三千多十五岁至十八岁之间的兵家子弟组建了一支军队,让这支军队每天在皇宫内苑操练。孙亮表示自己组建这支军队的目的是要与他们一同成长。
同年五月,率淮南军队驻守寿春城的魏将诸葛诞不满于司马家擅权,决定叛魏投吴,司马昭亲率大军征讨诸葛诞。
面对司马昭对诸葛诞的征讨,孙亮命文钦、唐咨与全端等吴国将领率三万步骑兵进入寿春救援诸葛诞,而后寿春城被魏军围困。
同年七月,孙綝率军救援寿春,但两次从外围进攻都被魏军所击退,同时城内的吴军也多次试图突围失败。
同年九月,孙綝从外围进攻无果后便返回了吴都建业。
同年十二月,全端、全怿等吴将出城投降司马昭,再加上城中粮食渐渐枯竭,导致寿春守军人心惶惶。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三月,司马昭攻克寿春城,诸葛诞在出逃的途中被杀,孙亮派去增援的吴军将士也或死或降。
同年七月,孙亮封原来的齐王孙奋为章安侯,并且下诏命各州郡砍伐树木准备建造宫殿的木材。
亲政之后的孙亮内心厌恶孙綝,在追查当初朱公主鲁育被孙峻杀害的原委时,孙亮责备虎林督朱熊与朱熊的弟弟外部督朱损,
认为他二人不能匡正孙峻,于是命令丁奉诛杀死朱熊与朱损。对此,孙綝入宫劝谏孙亮,孙亮完全不理会孙綝的意见。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九月,孙亮因为不满孙綝的专权,于是与太常全尚、将军刘丞一起谋划诛杀孙綝。
然而,孙亮的妃子同时也是孙綝堂姐的女儿,将此消息泄露给了孙綝。
于是,孙琳一方面派兵连夜控制了全尚,另一方面又派弟弟孙恩在苍龙门外诛杀了将军刘丞,而后带人围困了皇宫。
孙琳派光禄勋孟宗祭告宗庙废黜孙亮,并且在皇宫门前召集大臣进行议事,他与群臣商议时,指控孙亮荒病昏乱,没有身居皇位、奉祀宗庙的资格,表示自己已经祭告过先帝要将孙亮废黜。
同时,孙綝又威慑群臣,说如果谁有异议就当下提出来。
对此,所有的朝臣都感到震惊与恐惧,表示完全听众孙綝的安排。
于是,孙綝便派中书郎李崇夺取了孙亮的皇帝印玺与绶带,将孙亮的罪状颁发各地,其中尚书桓彝因为不肯在孙亮的罪状上署名而被孙綝诛杀。
孙綝罢黜了孙亮的君主之位,立孙权的第六子琅玡王孙休为新君,改元年号永安元年。
孙亮被贬为会稽王遣往会稽之地,此时的孙亮才十六岁。
永安三年,会稽地界有谣言传出,说会稽王孙亮要重返朝堂再登帝位。
与此同时,孙亮的宫人又诬陷说孙亮让巫师向祖祠祈祷,并且还对现任君主孙休口出恶言。
地方官员将此事上报给了孙休,孙休于是将孙亮贬为候官侯,同时遣送孙亮去往新的封地。
就在去往新封地的途中,孙亮自杀身亡,护送他的人也都因此事被判处死刑。
西晋太康年间,经过原吴国的少府卿戴显的请求,晋朝迎其遗骨回建业,葬在赖乡。
孙亮是吴大帝孙权在61岁时生下的儿子,排行老七,是孙权年纪最小的儿子。
孙权为他取表字为“子明”,与孙权喜爱的名将吕蒙表字一样。
孙亮公私分明,当即命令侍卫对黄门施以髡刑和鞭刑,而后将他交付有司下狱审查。
经此一事,孙亮展现了与其年龄不符的聪颖,孙亮的左右侍臣无不心悦诚服。
然而,年少聪慧也并非好事。
孙权的长子孙登和次子孙虑英年早逝,导致三子孙和与四子孙霸相争太子之位。
孙权晚年昏聩,竟然废黜孙和,赐死孙霸,又偏宠年轻貌美的孙亮之母潘淑,并册立潘淑为皇后、孙亮为太子。
就这样,年仅9岁的孙亮作为孙权仅有的嫡子,在孙权死后,即位成为了东吴的第2任皇帝。
孙亮年幼,无法亲政,东吴朝政由托孤大臣诸葛恪把持。诸葛恪独断专权,朝野上下怨声载道。
10岁的孙亮就联合卫将军孙峻,设下鸿门宴,在酒席上将诸葛恪砍死,并夷灭三族。
但孙亮此举是前驱狼后遇虎。孙峻也是专权擅政之人,掌权后大肆残害宗亲,孙权的许多子孙都遭到毒手。
孙峻死后,其堂弟孙綝接掌大权,孙亮也只有12岁。
孙綝嗜杀,比孙峻更加残暴,孙亮与他的矛盾日益激化。
当孙亮14岁亲政时,孙綝亦没有丝毫还政的意思。孙亮心中愤恨,开始暗中筹划刺杀事宜。
然而,孙亮的岳父嘴巴不牢,将此事泄露。孙綝抢先下手,胁迫群臣将孙亮废黜。
孙亮无奈离开皇宫,次年在押送途中,莫名其妙地去世了。
可以说,孙亮的遭遇与曹魏的第4任皇帝曹髦颇为相似。
曹髦14岁即位,先后为司马师、司马昭兄弟逼迫,奋起反抗司马昭,最终命丧街头,终年19岁;
孙亮9岁即位,先后为孙峻、孙綝兄弟逼迫,暗中谋刺孙綝,最终被废身死,终年17岁。
两人均是少年即位,聪颖非凡,且心怀大志,不愿装傻充愣。
奈何权臣当道,君弱臣强,两人即使早慧亦无力回天(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