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劳动突击队支援,钱主任再造学习室

    五月上旬的天气最是温和。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土坯房抹上一层金箔,公社铁皮喇叭里刚播放了《社员都是向阳花》,又热烈的播放起《我们走在大路上》。

    然后公社主街的土路上确实响起了胶皮底布鞋踢踢踏踏的动静。

    钱进摆平了请愿的知青后,先要求知青们回去继续干农活,到了傍晚下工时分,他们开始前往空置仓库进行收拾以用作自习室。

    空置仓库暂时选了两座,一座是供销社所属、一座是公社所属。

    其中供销社所属仓库在公社居住区域外围,四周都是歪脖子槐树,时间到了,老槐树新槐树晃着新发的绿叶,空气中还残留着槐花香。

    好些知青是提前下工了,他们兴致冲冲来到公社集合跟着钱进和王振山去忙活。

    等他们赶到供销社仓库的时候,此时附近农田里正有生产队正式下工。

    负责核算工分的会计把工分簿往胳肢窝里一夹,推了推断了腿用麻绳缠着的眼镜,冲着扛锄头的后生们喊:

    “二队把铁锨都码齐了,明儿个浇麦子!”

    “下工!”

    人群轰然散开。

    知青队伍则在仓库门口前再次集合,人数不少,基本上上午来请愿的青年全到了,怕是得几十人。

    有个叫蒋兴旺的青年带头,他清点人数后跑来向钱进敬礼:“钱主任,到了六十二人!”

    钱进看着这些青年。

    士气很足。

    另外还有更多知青在正式下工后骑着自行车驮着好友闻讯而来。

    声势很大。

    这吸引了其他社员们赶来看热闹,公社也有不少人想看热闹,包括李卫东和于振峰。

    两人跟着人群来到这座仓库,脸色都不好看。

    这是马家军的秘密基地。

    韦全民关了回购站的门也急匆匆到来。

    他看着仓库门口整齐列队的知青后急忙问李卫东:“他们怎么来这里了?”

    李卫东给他使眼色。

    他们不敢说话。

    人多耳杂。

    钱进看向蒋兴旺。

    青年很壮实,身上挎着个干净的绿挎包,穿着一身蓝布褂子,肘部打着补丁,但胸前的团徽擦得锃亮。

    钱进说道:“各位朋友、各位同志,没什么好说的,我已经给泰山路劳动突击队打去电话,明天他们会乘坐卡车到来。”

    “他们会带来桌椅、带来维修工具,你们今天的任务是把咱们未来的学习室打扫干净,剩下的工作会由来支援的劳动突击队同志们负责。”

    “明白了吗?”

    青年们兴奋大喊:“明白!”

    王振山示意钱进开门,钱进自如的说道:“这仓库早就被弃用了,我下午问过了,钥匙早就丢了,直接砸锁吧。”

    蒋兴旺闻言要来一把小锤头。

    他看了看仓库的铁锁,说:“挺好的锁,看起来不像是长久没用的样子。”

    韦全民三人互相对视,心里有些慌。

    锤头砸在铁锁上,随着脆响,门锁打开,大门彻底推开,先有一股霉味混着化肥尿素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

    “这里面还有肥料?”知青们闻到这股熟悉的味道后大感奇怪。

    钱进走进去看了看。

    夕阳西下,光线昏暗。

    仓库里堆满破麻袋、生锈的农具和积灰的货架,北墙区域有几十袋尿素堆积,墙角则摞着几十个印有“战备粮”字样的木箱。

    “这能当自习室?”王振山捂着鼻子连连摇头。

    知青们倒是不挑地方,他们也没有资格去挑选环境。

    蒋兴旺带头走了进去:“收拾干净了,在这里学习比在我们的大通铺上强!”

    他踢开挡路的破草席,“来一队人,先把这些破烂清出去。”

    钱进过去在尿素袋子上踹了一脚。

    有些硬。

    蒋兴旺掏出把小刀划开袋子,吃惊的说:“还真是尿素!”

    钱进冷笑着看向人群。

    先前在人群里探头探脑的于振峰不见了。

    有个女青年指着上面喊:“这地方还有煤油灯呢,不止一盏,看这里还有个嘎斯灯呢。”

    一张老旧的八仙桌被抬过来,蒋兴旺上去划亮火柴,点亮了仓库顶悬挂的三盏灯。

    这下子所有人都看出不对劲来了:“这仓库不像是荒废好些时间的样子呀。”

    钱进笑道:“没错,那我们供销社的工作报告上怎么说这仓库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报废了?”

    没人能给出答案。

    昏黄的光线下,知青们开始搬运杂物。

    男人们扛麻袋时肌肉绷紧了的确良衬衫,女知青们两人一组抬着货架,齐耳的短发随着动作飞扬。

    不知谁带来了半导体收音机,正播放着《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歌声混着年轻人的说笑声在仓库里回荡。

    有人扫地,有人收拾垃圾。

    蒋兴旺收拾了一些烟头给钱进看,低声说:“看烟灰痕迹,最起码这个礼拜还有人来过这里吸烟。”

    钱进拍拍他肩膀笑道:“我知道了,别声张。”

    他出去围着看热闹的人群转,李卫国和于振峰站在暮色里张望。

    等他从仓库出来,两人一个假装抽烟,一个佯装系鞋带,好像都跟这仓库不相干。

    钱进故意走过来说:“怪了,这仓库不是说两年没用了么?怎么还有新烟蒂?”

    李卫国讪笑道:“可能被哪个生产队给当了临时仓库用。”

    钱进说道:“我看未必吧,你们说会不会是敌特分子利用供销社对资产的不敏感性,选了这仓库当据点?”

    说着他自己点头:“这个可能性很大,得安排治安员过来仔细调查。”

    旁边的于振峰猛地一抖,手里的烟蒂扔了出去。

    钱进立马问道:“老于,你怎么回事?”

    于振峰急忙解释:“我我那个,我刚才烟蒂烫着手了。”

    “抽的是什么烟?”钱进问他。

    于振峰讪笑道:“是大前门。”

    钱进一拍手说:“巧了,里面收拾出来的烟蒂也全是大前门。”

    韦全民鄙夷的看着两人,说道:“还装什么装?钱主任又不是傻子,他还能不知道怎么回事?看你俩这死出!”

    然后他又对钱进说:“钱主任,我向你检讨,这就是我们几个人以前瞎聚的地方。”

    钱进说:“那你们都知道里面有尿素?这些尿素是怎么回事?”

    李卫国和韦全民急忙看向于振峰,脸上有幸灾乐祸的神情。

    于振峰继续装聋作哑、装疯卖傻,他急匆匆离开:“坏了,合作商店的大门没关!”

    人多力量大。

    几十号人收拾个破仓库太轻松了。

    随着里面杂物全被抬出来,十多个女同志在里面挥舞扫帚,赶在天黑前收拾干净了。

    王振山这个公社书记并非无能之辈。

    既然答应要帮助知青们复习备战高考,他下午从各单位和各大队协调来一批桌椅。

    在他带领下知青们已经摆好了第一批课桌到仓库前,只等着收拾好卫生搬进去。

    另外在他安排下,公社政府还贡献了一块大概能有一百寸面积的木质黑板。

    两个办事员踩着凳子在墙上砸钉子,将黑板挂了上去。

    王振山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字迹。

    钱进摇头。

    应该写高考冲刺倒计时的。

    不过这时候他不能多嘴,否则就成了抢风头。

    粉笔灰簌簌落在地上,夜风送来不远处生产队里爷爷奶奶呼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

    南风吹来袅袅烟火气,混着蛙鸣虫唱,在五月温暖的夜晚格外清晰。

    钱进敲打了三人后准备离开。

    李卫国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钱主任,借一步说话。”

    他带着钱进走到仓库后一棵几十年树龄的老槐树下。

    树影里,李卫国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恳求:“钱主任,我过去犯了错,我一直没有向您进行彻底的自我批评,请您给我个机会。”

    “我现在想通了,我要跟过去的自己彻底分割干净,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和政府的改造,您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愿意亲自出面指认马德福!我要送马德福去坐牢!”

    说完这番话,他垂手站在树影中,像个等待宣判的犯人。

    此时的他不复刚跟钱进打交道时候的桀骜,整个人颓丧苍老。

    而就在旁边的仓库里,知青们正在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青春的声浪震得仓库后窗窗户纸一个劲颤动,老槐树的树叶也在颤动,不过这或许是被夜风吹动的。

    紧接着歌声停下,仓库前面突然爆发出欢呼。

    蒋兴旺兴奋地跑过来:“钱主任,去收拾公社仓库的同志回来说那边发现了一批木凳子,怕是够我们每人一张……”

    一口气说完这番话,他这才注意到树下的诡异气氛,这样声音戛然而止,只剩下满脸错愕。

    钱进对李卫国点点头:“我可以向你保证,你所享受的一切待遇,会是你们这些人里最好的。”

    李卫国没有听到想要的答案有些失望,但这一步走出去了那就不能回头。

    他相信这是自己最好的出路。

    于是他点头离开,临走时强笑着拍拍蒋兴旺的肩膀:“青年,好好复习,争取考回城里去。”

    钱进望着他消失的方向,蒋兴旺迷茫的问:“钱主任,怎么了?”

    “没事。”钱进转身走向灯火昏黄的仓库,“走,桌椅都有了,咱们先把那些旧货架摆起来,以后当书架,我争取找单位出资支援你们一批学习资料。”

    蒋兴旺急匆匆的跑去将消息告知这些人。

    青年们很高兴,连呼‘万岁’。

    仓库里的光线越来越好。

    很多知青带来了家里的煤油灯,放在临时拼成的讲台上,有些灯罩上还有“奖”字。

    钱进站在门口,望着这群埋头擦桌子、搬书的年轻人。

    说年轻也不对。

    他们中最大的得奔着四十去了,最小的才十六七岁。

    但不管年龄,如今他们眼里都跳动着同样的光——对未来的希冀之光。

    自习室的出现增加了他们应对高考的信心。

    他们相信自己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他们相信自己会离开农村去往城市。

    自习室简单收拾出来后放进了桌椅,然后知青们当即就决定今晚来复习。

    他们很开心,对于当下条件已经满意。

    有多才多艺的青年摸出口琴,吹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琴声飘出仓库,钱进踩着歌声离开。

    他的年纪在知青里头都不算大的,可他就是感觉和这些人格格不入。

    社会上的阴谋诡计让他性情变化很大。

    这样他更痛恨马德福了。

    都是马德福这种人改变的他,本来他也是个阳光热血的少年郎!

    必须得狠办马德福。

    现在天色还不晚,公社挺热闹。

    下工的社员们急匆匆的来到供销社和分销站采买,一些人家泥墙根蹲着抽旱烟的老汉,他们看着孩子聊着天,神情很轻松。

    穿着粗布褂子的女人们挎着柳条筐,或者进供销社买点东西,或者里面有东西在公社路上看看能不能碰到人做个生意。

    钱进看到有卖槐花饼的,用槐花和地瓜面蒸熟的食物。

    他买了一摞,热乎乎、甜滋滋、香喷喷,独特的槐花香很有春天的味道。

    路上碰到从公社食堂出来的政府职工,都在开展饭后经典话题:

    “罗师傅今晚是用脚炒菜的吗?”

    不知道谁家窗户里飘出炝锅的葱花香,这香味引得职工们骂声尤甚。

    还好路上还有公社的猪圈,旁边沤肥的酸臭味儿很独特,有种神奇的魅力,总能打消职工们抱怨晚饭难吃的心思。

    钱进都怀疑公社是故意把猪圈建在路边,领导们就是让不满食堂饭食水平的人知道,其实罗师傅的厨艺不错了,起码比猪屎好吃多了。

    猪圈里头饲养员敲着搪瓷盆沿猪圈转悠,裤腰带上拴的仓库钥匙和顶针碰得叮当响,嘴里不干不净的骂着偷吃猪食的狗。

    钱进走过后回望这一幕。

    他还没有好好看过自店公社的夜晚呢。

    第二天上午,两辆卡车一前一后赶到自店公社,车斗里全是人、全是物件。

    泰山路劳动突击队来了!

    看到两辆卡车——还是车头上绑着红旗的卡车先后到来,亲自带队来接待突击队的王振山一挥手,自店公社的广播喇叭里播放起了《工农兵联合起来》:

    “向前进,万众一心!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消灭敌人!”

    “我们勇敢,我们奋斗,我们团结,我们前进,杀向那帝国主义反动派的大本营,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工农兵……”

    欢快的旋律飘荡在五月的暖风中,钱进笑着挥手。

    王振山对待劳动突击队很认真,毕竟这是来给他帮忙的。

    再一个他知道这是钱进的兵,他必须得给钱进面子。

    于是他今天特意换上了前两年评先进时发的新衬衫,不过这两年他体态越发丰腴,脖子上肉挺厚实,领口的扣子系上后勒得脖子发红。

    卡车在院门前刹住,带起一片黄土。

    打头的是以前四队队长米刚,他现在是劳动突击队队长了,石振涛则暂任治安突击队副队长。

    不说别的,突击队成员都有一副好卖相。

    以前下乡劳动,回城之后又得给街道劳动,他们一直在劳动,养成了健美强壮的好体格。

    最近半年多来,自从跟着钱进他们吃的好喝的好,一个个不缺营养长得棒,大小伙子和壮汉子在车斗里并排,有看热闹的老农评价:

    “像是秋后的高粱杆,齐刷刷的高挺!”

    尽管卡车奔驰起来有风,可五月的风是暖风,加上一群小伙子塞在一起跟一堆炉子在一起似的,他们那古铜色的脸上沁着汗珠。

    突击队统一的工装,统一的左胸口袋别着一支钢笔,劳动跟文化相结合,让看热闹的人群赞叹不已。

    “报告钱总队,泰山路街道劳动突击队前来报到!”米刚跳下车后向钱进敬礼。

    钱进指向王振山:“这是我们公社的书记,王振山同志。”

    米刚立马又冲王振山敬礼,声音洪亮:“书记同志,海滨市城南区泰山路街道劳动突击队前来报道!”

    其他突击队员一个个利落的翻身下车,他们娴熟的整队,列成方阵站到了米刚身后。

    米刚报数,王振山很是高兴,一个劲鼓掌。

    等到队伍完全站定,王振山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挨个握手,很热忱的直摇晃:

    “可把你们盼来了!路上辛苦了!”

    “快快快,同志们快去我们食堂坐一坐,那里已经收拾好了,咱们过去歇歇脚,喝口凉茶缓口气。”

    这是支农项目。

    还是街道针对公社进行的项目,那怕只冲着这一点王振山也得好好接待。

    他通过钱进之前拉赞助的表现算是看出来了,泰山路有钱有资源,自店公社要发展,少不得得沾这条街道的光。

    所以在他看来,劳动突击队过来修没修好学习室不重要,把人招待好了、把街道和公社的关系搞好了,这个才重要!

    但在劳动突击队员眼里不是这样。

    他们只听钱进安排。

    既然钱进说了是来整修教室的,他们就要赶紧下手干活。

    正好上午知青们劳动,两个仓库都空出来了。

    钱进安排米刚跟王振山沟通,让石振涛带队针对两个自习室进行维修改造。

    如今有了小集体企业的财政支持,劳动突击队鸟枪换炮,人才多、工具全。

    尤其是正月里刚改造了泰山路的学习室,有经验也有材料。

    学习室是供销总社支援改建的,那物资保障力度强悍,当初光水泥送来五十袋,根本用不上。

    这次钱进安排突击队带过来十袋,要修修补补也要搭配炭黑给两间仓库各抹一个黑板。

    结果米刚还挺尿性,他坚决要求亲自带队劳动,并且还对王振山说:

    “书记同志,非常感谢您的热情款待,可我们是受到组织的委托来劳动的,我们也都是劳动好手,咱们就不休息了,直接上吧。”

    石振涛补充:“一路上已经在卡车上休息够了。”

    说着他从随身背的绿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王书记、钱总队,您二位看看安排谁先带我们去看看仓库?”

    “昨天接到电话后我找工程师请教了一下,根据电话里介绍的环境琢磨了几个改造方案,现在想去看看哪个方案更合适。”

    钱进满意的点头:“行呀,你小子现在做事够全面。”

    “王书记,你看咱俩一起去看看吧?”

    “急什么!”王振山还想客气,但钱进跟他说都是自己人。

    这样他便说:“那我安排人把凉茶送过去,咱们干活喝茶两不误!”

    石振涛说道:“这样最好,早干完早安心,听说你们这儿要参加高考的知青有上百个?要改造两间自习室?”

    钱进带路,在路上把情况介绍了一下。

    仓库还是老样子。

    斑驳的土墙,漏风的屋顶,参差不平的泥土地面。

    最大的变化是蜘蛛网和灰尘垃圾被收拾的干干净净,窗户也被打扫过了,房间里更是整整齐齐码着多套桌椅。

    钱进介绍:“这全是王书记的功劳,他将公社的一批桌椅贡献了出来,又号召我们这里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贡献了一批。”

    王振山面有得意之色,说道:“应该的,都是我应该做的。”

    进入仓库,米刚一抬头就是各:“豁!”

    屋顶有破洞,阳光从那里直射进来,照在他眯起的眼睛上:“这要赶上雨天,准成水帘洞。”

    这是昨晚知青们的杰作。

    本来屋顶有孔隙但没漏成这样,有人拿着长竹竿绑了扫帚去扫屋顶。

    哪知这屋顶已经酥了,扫帚使劲一撞,便是一道口子。

    钱进笑:“所以你们今天劳动任务很重,需要把屋顶给补好。”

    跟着电工学电力的黄旭日沿着墙壁转悠一圈:“得预留出电线进入口,这次最大的任务怕是在架设电线上。”

    钱进拍拍他肩膀:“这就得靠你了,你得给我好好表现。”

    黄旭日笑:“钱总队你这话说的,看我表现行了,咱泰山路突击队不拉胯。”

    “魏主任可说了,六月份评77年的市优秀劳动突击队,咱队伍十有八九能获奖!”

    听到这里王振山立马对手下人说:“赶紧准备感谢信,一定送到市里相关部门。”

    “定制一面锦旗,要给泰山路的居委会送到位!”

    钱进笑道:“还是王书记考虑周到。”

    曹有志的解放鞋踢开一堆杂草,露出几个黑黝黝的鼠洞:“这边得先用水泥抹平,好家伙,这些地方不收拾好,后面耗子得来开运动会!”

    石振涛的笔记本上已经画满了草图:“我们可以在这里开两扇大窗,采光好。那边墙刷白,贴学习标语。”

    他挠了挠头:“咱们在学习室改造时还剩了半桶蓝漆,我带上了,正好给黑边边缘上画个课程表。”

    不到十分钟,突击队就分好了工。

    石振涛从帆布包里掏出几把闪着寒光的新工具:“这是区里特批给咱突击队的,专门支援农村文化工作建设。”

    接下来的场景让王振山等人看的连连点头:

    米刚像变魔术似的从卡车驾驶室里卸下几块玻璃,有懂木工的青年当场测量窗户尺寸要安装新窗。

    有人挑水有人和泥有人搅拌水泥,各司其职。

    还有人拿出主席画像准备找地方挂上,突击队经常刷标语,毛笔、红漆等工具一应俱全,只剩下选择标语内容,到时候用剪刀裁剪报纸刷红漆就行。

    “同志们,加油干,今天的活不多,咱们人多。”石振涛使劲挥手,“咱们争取太阳落山前完工,争取不给公社的同志晚上增加负担!”

    多项工作同步进行。

    五支突击队互相配合,各自忙活工作,干的得心应手。

    墙壁泛黄的旧报纸被撕下,露出原本的土坯墙。

    队员们将墙壁找平,刷浆糊重新贴上新报纸。

    队员龚广和着水泥,动作麻利地堵上一个个鼠洞,嘴里还哼着《咱们工人有力量》。

    “上面小心!”米刚大声招呼。

    众人抬头,只见梯子已经在外墙架上了,一些队员跟古代攻城战士一样往屋顶爬。

    和泥修补缺漏加上盖一层新茅草、铺设新瓦片,很快仓库里光线黯淡了起来。

    缺漏被补上了。

    但没多久,仓库里光线重新亮堂起来。

    老式格棱木窗被卸下来,木工带人将新窗户镶嵌上去。

    检查了合页没问题,再把一块块玻璃装进窗框里头,顿时,阳光透过崭新的玻璃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块明亮的光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不错,请把《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