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荣街,荣国府。
虽临近正月十五,依旧冷风萧萧,清寒刺骨,好在天气正好放晴,阳光明媚煦暖,消融几分凛冽。
园中花树萧瑟,冬青翠绿,修剪的低矮灌木,郁郁生机,冬阳炙烤,空气中弥散淡漠的草木青气。
蜿蜒曲折的风雨游廊,绿瓦红柱,色采轩朗,掩映满园草树之中,显得格外隽秀通幽。
游廊上几个人影穿梭而行,正朝着荣禧堂方向而去。
走在头前的正是三姑娘探春,身穿粉色折枝梅花刺绣圆领袍,纤腰袅娜,身姿玉立,眉眼俊俏。
秀发犹如墨染,挽成精致纂儿,点缀几枚珠花,簪一支红宝步摇凤钗,阳光下光晕闪动,异常清雅华丽。
身上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随风卷动,红艳璀璨,愈发衬托得人似娇玉,芳华醉人。
她身边跟着丫鬟侍书,身后跟个十三四岁少年,穿雨天青暗纹软绸袍子,相貌清秀,目光乱瞟,正是贾环。
他看着前面的探春,眨了眨眼睛,突然快走几步,挨近探春身边。
腆着脸说道:“三姐姐,现在时辰还早,我难得来西府一趟,我想四处逛逛,再去见琮三哥也不迟。”
探春听了这话,一下停住脚步,盈盈双眸透出锐气,让贾环心里发毛。
皱眉说道:“你又想打什么主意,我提醒的话都忘了,你要再起歪心思,我就一气告诉老爷。
老爷会不会打死你,我是不知道的,但你一辈子进不得西府,那可是一定的,你要不信尽管胡闹!”
……
贾环被探春叫破心思,神情颇为狼狈,一时诺诺不敢言,谁让自己姐姐太精明。
今日探春突然来说,带她去见见贾琮,让琮三哥指正功课,查缺补漏,入国子监也多几分根底。
贾环虽有些紧张,但进西府还是愿意的,本想借此去瞧瞧彩霞。
他虽和彩霞相好,不过从小一起长大,彩霞又生的好看诱人,少年知慕少艾,才做下血气风流之事。
原本不到纳房相守之念,没想彩霞被宝玉收房,反而激起他心中意气,愈发对她念念不忘,有些着魔似的。
自彩霞入了宝玉房头,他数月没见过彩霞,即便除夕酒宴,他也被拘在男席。
即便入花厅敬酒之时,正遇上彩霞离席走开,心中念起风流往事,多少有些抓心挠肺般。
探春又下了口径,入国子监前不让擅入西府,赵姨娘也看得死死,当真抓不住半点空档。
他见探春这般严厉,严防死守,也不由泄了半肚子气。
苦着脸说道:“三姐姐,我可是你亲弟弟,你对我也太凶了,动不动就整治我。
你对琮三哥哥这么上心,但凡对他的一半好,来对我这亲兄弟,我就心满意足。”
探春撇了贾环一眼,说道:“你比得上三哥哥吗,你有三哥哥一半出息,我就每天捧着你,保准你受用。”
贾环不服气说道:“三姐姐,你什么都拿琮三哥来比,你还让不让人活,摆明要作践自己兄弟。”
探春说道:“环儿,你要知道好歹,道理我都说了,趁早死了那份心,省的害人害己。
如今北边蒙古人兴兵,三哥哥多半也闲不住,在家的时间也有限。
你过了正月十五,就去国子监入学,他才叫你过去说话,多半还是看老爷情面,你可别稀里马虎的。”
……
贾环听了这话,对和贾琮见面,心里多少没底,心思却拐到旁的地方。
问道:“三姐姐,听说蒙古鞑子要打过来,琮三哥战功显赫,扫平过女真鞑子,他是不是也会出征。
老爷昨日还说起,琮三哥是天生名将,有先祖荣国血脉遗风,如今蛮夷犯边,皇上必定会让他出征。
老爷说琮三哥要再立功勋,贾家可又要风光起来了,老爷每次说起琮三哥,两眼都会放光,看着有点吓人……”
探春神情不振,说道:“这个我也不清楚,但老爷多半没错,三哥哥是火器大家,这等战事落不下他。”
那日在荣庆堂中,姊妹们一番闲话,提起九边战事突起,湘云便说三哥哥又要出征建功。
探春心思与迎春、黛玉等契合,内心深处不愿贾琮冒险,但也知道这种事,多半身不由己。
……
贾环神色憧憬,说道:“三姐姐,读书真的好吗,做个武将,立马横刀,那才叫威风,哪个看着不怕!”
探春斜了贾环一眼:“就你这个样子,松松垮垮,站坐没个正行,骑不得马,举不得刀,也想立马横刀。”
贾环脸色尴尬,说道:“三姐姐,瞧你这话说的,谁生下来就是武将,还不是当兵从军练出来的。
三哥哥小时也手无缚鸡之力,不然也不会被大老爷揍得半死,他的本事也是后来学的。”
探春大眼睛一瞪,训道:“你敢讥讽三哥哥,我看你戒尺挨得不够,这会子又想讨打!”
贾环吓了一跳,自己说其他的,即便被挑出毛病,三姐姐多半训斥几句,左右也是爱理不理。
唯独牵扯到琮三哥,但凡言语有些随意,三姐姐立刻就会翻脸,要被抓住痛脚,必定要整治自己。
……
连忙说道:“三姐姐,我可不是歪派琮三哥,我就说个意思,我也很佩服琮三哥,天地良心的话。”
探春哼了一声,说道:“环儿,我劝你不要好高骛远,从军为将,你以为这么容易的事。
三哥哥能冲锋陷阵,能出生入死,能临阵斩将,这些你也能做到?
别觉得三哥哥能做,旁人都能轻易做到,神京多是世家勋贵子弟,世袭罔替威远伯,可就三哥哥一个!
我劝你还是脚踏实地,你现在读书稍许进益,千万不要懈怠分心。
好生用功几年,只要能够进学,一辈子就有了根底,以后做什么事情,也就有了依仗。”
贾环有些泄气,说道:“我听姐姐的便是,要是真的进学,我再去从军为将,这该没话说了吧。”
探春听他还肯读书,心中松了口气,说道:“先顾好眼前读书进学,从军之事以后再提。”
她想想又觉不对,说道:“我看你也别想多,姨娘就你一个儿子,我怂恿你当兵,姨娘非翻脸不可……”
贾环不肯死心,说道:“三姐姐,姨娘都是听你的,她翻脸你也翻脸,她必定就依了。”
“你这是不孝,别想我跟着你胡闹!”
“三姐姐,我这是上进……”
……
荣国府,荣禧堂,东厢三间耳房。
阳光耀眼明亮,透过南向花格窗玻璃,带着温和煦暖,毫无阻碍涌入室内。
使整个耳房内光线明亮,书案上铺笔墨纸砚,小红和玉钏正临案练字。
两人被贾琮悉心教授几日,用笔运腕不像初时生硬,看着已像模像样。
阳光照在她们身上,映得婀娜身姿,一览无余,很是养眼。
贾琮在两人身边打转,看到那个行笔尚有瑕疵,或言语指正,或扶手引导,耳鬓厮磨,多生旖旎。
玉钏每逢其时,泰然处之,笑意盈盈,小红却忍不住脸红,灵巧劲斩去一半,有些晕晕乎乎。
……
今日一早贾琮便去城外火器工坊,这几日工坊人力和物力,集中在瓷雷和火弹营造。
比起火枪和火炮铸造,瓷雷和火弹营造工艺简单,营造速度也大幅加快。
因眼下大战在即,贾琮将所有工匠,分成早晚两班,日以继夜的赶工,库存瓷雷火弹数量,与日俱增,颇为可观。
随着营造速度加快,原材料耗费随着加大,工坊库存材料即将告罄。
贾琮便亲自去户部衙门,商洽营造材料征调,因其中其中硝石、硫磺等物,如今都是民间禁运之物。
只有户部广积库才有权征调储存,原本这类材料接洽事务,都是副监刘士振、管事钱槐等操办。
但如今面临残蒙战事,神京城外汇聚数万大军,九边军囤被劫,九镇粮草也捉襟见肘。
户部粮草征集之务异常繁重,官衙所有官员吏员,全都夜以继日操办此事,人力物流难以见缝插针。
贾琮担心让刘士振或钱槐出面,只怕说话份量不足,导致营造材料供给延误,必定会影响后续战事。
虽然嘉昭帝针对残蒙战事,还未筹谋火器用兵方略,但这不过是时间早晚,或许就在最近几日。
而贾琮在辽东平定女真,彰显的火器将兵才略,朝中不做第二人选,他必定会领兵出征。
按照他的战略意图,充分达成各类火器营造储备,决定火器应敌的生死成败。
对于此事他不敢稍有疏忽,能够亲力亲为,迅速达成营造目标,他就不轻易假手于人。
……
好在今日他去户部接洽,主事新任左侍郎是老成之人,清楚贾琮深受圣眷,更知晓火器应敌重要。
宫中对工部户部早有谕示,战时涉及火器营造,贾琮有专施之权,各部都需协同。
虽说眼下户部筹集粮草,十万火急,异常繁重,但人的名树的影,户部左侍郎还是给予最大协同。
他也是新官上任,事事谨慎,贾琮这种世爵勋贵,又是圣上倚重之臣,不说去溜须拍马,至少尽量不去得罪。
不然这少年办不顺当事情,在圣上跟前替自己美言几句,自己八成吃不了兜着走。
不仅将广积库库存硝石硫磺,除留下必要储备应急,另八成都划拨火器司营造之用。
还抽调少量户部人手,从原料产地征调不足之量。
贾琮在户部衙门不足一个时辰,相关核准公文及上书奏本,就全部拟定完毕,即刻就被送通政司核批。
库存硝石硫磺次日便运抵工坊,毕竟官衙相干程序,还是需要半日时间,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
因火器原料筹集乃当务之急,工坊营造事务由刘士振看护,他倒不用时时在场。
便告知户部处事官员,如有不尽之事,可随时传信府邸接洽。
……
他回府后正遇上探春,两人说起贾环入监之事,贾琮想到如今战事紧急,只怕在家闲暇时间不多。
心中顾念探春教导兄弟之情,便让她带贾环来荣禧堂说话,书经之事也好指正一二,也算尽一份心意。
趁着探春去东路院叫人,他便顺便查验小红、玉钏的认字功课。
他刚给小红纠正运笔窍门,守门丫鬟便来传话,说三姑娘带着环哥儿,已经入了正厅堂屋。
贾琮拿了一卷书册,独自去了正厅堂屋。
见探春正坐右首侧座,端着茶盅慢饮,贾环却直愣愣站着,神情有些窘迫。
他见了贾琮进来,神情局促叫了句琮三哥,举止着实有些发怵。
贾琮笑道:“我听三妹妹说起,近日环兄弟读书用功,颇为长进。
叫你来切磋几句,来日进国子监,也好有些助益。”
贾环战战兢兢说道:“琮三哥是翰林学士,我可当不起切磋二字,琮三哥有话尽管教训。”
探春见贾环虽神情畏缩,好在应答还算得体,心中松了口气,这弟弟还有些争气,不枉自己一番苦心。
贾琮见贾环神情紧绷,也不先问课业,只是说些日常闲话,等到他神情略微松弛。
这才挑经义要紧之处,由浅入深考教贾环,神情庄重,不再和蔼,隐隐凛然生威。
……
贾环虽有些紧张,好在这两月时间,时时被探春耳提面授,又常被贾政叫去考教。
面对这种考答场面也有些捻熟,倒不至于像以往那样溃不成军。
因贾政每次都叫宝玉贾环同来考教,宝玉因心中排斥经义,问答之时难免僵化敷衍。
贾环读书只有勤懒,心思也比宝玉简单,不像宝玉不愿读书,生生臆想禄蠹圣贤之言,大大削弱勤苦心志。
他这两月被探春鞭策,用的又是贾琮注释论语,心思简单,反复诵读,多少已经入脑。
回答贾政考教,之乎者也,颇有几分头头是道,比起宝玉词不达心,自然高下立判。
贾政因此常夸奖贾环,训斥斥责宝玉,贾环只要见宝玉被作践,他便越发自信得意。
对于考教竟多出许多笃定,此情此景探春也不知情,兄弟阋墙有此奇效,也算奇葩一桩……
…………
贾环面对贾琮考教,比起面对父亲贾政,却更窘迫三分,即便贾琮比父亲温和,那种威压却不由自主。
况且贾琮考教之法,比贾政探春高明许多,先浅取经义原文问答,入深便以引申之意考教。
这已是正统书院教谕之法,贾环只混读家塾而言,已经略有些难度。
好在贾环虽答问磕磕碰碰,但也都是有问必答,至于是否深邃,是否契合细密,自然另当别论。
探春听的时而颔首,又时而皱眉,对兄弟答问似不太满意。
贾琮笑道:“三妹妹,环兄弟功课学的不错,实在颇有长进,只要持之以恒,必定读书有成。
三妹妹教导有方,当真才量不俗,依我看只要用功几年,进学必是可以的。”
贾环方才答问战战兢兢,他虽经义学识不深,但心中也是清楚,贾琮方才所问,自己回答捉襟见肘。
没想贾琮竟夸自己有长进,贾环不禁两眼发光,浑身不由自主振奋。
毕竟堂堂翰林学士夸赞,比起自己老爷的赞许,让贾环觉得与有荣焉,实在体面太多。
探春听了贾琮赞许弟弟,虽也有几分高兴。
还是说道:“三哥哥,环儿方才问答,有许多不足之处,三哥哥不要姑息,免得纵坏了他。”
贾环一听这话,脸色不禁一垮,只是自己姐姐厉害,他可不敢半分放肆。
贾琮笑道:“三妹妹对弟弟严谨,自然是很好的,环兄弟毕竟才十三岁,对经义有这般领悟,已算很不错了。
年纪轻轻,来日方才,将来必定还会进益,我读了这么多年书,总不会轻易看错。”
贾环听了贾琮这番话,顿时精神有些抖擞,探春看他神色变幻,突然明白贾琮用意,嘴角微抿,不再说话。
……
贾琮取出带来的书卷,说道:“你入国子监读书,我没什么好东西送你。
这册时文集子,我院试时用过,上面八股我都做过批注。
如今你读着还有些吃力,等到用功一二年,熟读贯通四书,再拿出仔细揣摩,将来必有进益。
望你入监之后,用功读书,不要辜负三妹妹的苦心,将来为你姨娘和姐姐增光添彩。
探春听了此话,双眸微微湿润,但在弟弟面前,不敢多看贾琮。
郑重说道:“环儿,你可要记好了。
三哥哥批注的集子,是贾家文华秘传,务必好好保存,不得轻易示人,以免亵渎。”
探春会说此言,自然有她的道理,当今之时,科举之路,万众瞩目,士人改变命途唯一路径。
历来书香门第,文萃世家,比起旁门平户,更易出科举才俊,便是数代积累,家风熏陶,文华传承。
柳静庵号称文宗学圣,以一身惊人才略,在家坐馆十几年,悉心教授子弟,创下柳门八进士盛名。
文华家学传承,事半功倍之荣,可见一斑。
贾琮曾经三度登科魁首,春闱会元,榜眼进士,受封翰林学士之位,已是当世科举绝顶人物。
他亲手批注的八股时文,对于科举士人而言,是千金难求的无价宝。
身为贾家子弟,自然视同拱璧,以为学业依仗,延续文华家誉。
在探春看来这本集子,份量实在不轻,几有衣钵之意。
三哥哥日常没和环儿往来,堂兄弟情义普通,他却拿出批注时文相赠,这是念着和自己的情分。
探春芳心激荡,心中既是感激,又泛出无由酸楚,柔肠百转,才会这般慎重告知弟弟。
贾环虽然年少,也不是愚蒙之人,自然清楚这本批注集子,实在是上好的东西。
自己只要用功几年,将这本集子学透学精,多半能考个秀才回来,便能羞死宝玉这货!
贾环想到这里,不禁得意洋洋,虽克制住哈哈大笑,难免有些得意忘形。
他从贾琮手中接过集子,沾沾自喜,笑道:“三姐姐尽管放心,我懂你的意思,一定小心保存。
这好东西绝不能让人看去,不然他们上榜进学,我却要名落孙山,岂不是白白做了笨蛋!”
探春方才满腹情丝萌动,对弟弟学业更生出期望。
没想这不着调的东西,说出这等混账话,不禁气得俏脸通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