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实验室对于迎回李颜这件事,表现出奇一致。
怕你不来,又怕你乱来。
在李颜“消失”的这一年里,各路科研大拿算是深刻体会了“挫败感”这仨字的滋味。
大的科研项目,往往是需要带头人的。
把一群各有所长的科学家集合起来,分配任务,又让他们能理解自己领域范围外的东西……确实非常难。
能做到这点的领头人,往往需要两大特质:
一是在最关键的技术上有独到的、正确的理解,所以才能压得住其他心高气傲的合作人。
二是对完成整个项目的各方面知识都有不错的理解,才可以顺利带着整个团队往前走。
而在后世的评价中,这位带头人往往会被简化为整个项目的创造者,这不免会让一些负责攻克同样关键难点的科学家或者团队感到不满。
只是大多藏在了心底。
李颜带队完成的“天穹”,涉及知识范围之广,带动资源之多,都是超乎想象的。
光是一个量子计算机,几乎就让全国的相关科研团队倾巢而出。
而且不少研发工作到最后,需要解决的大部份问题并不是科研问题,而是制造问题。
所以完成全国多条天地量子通信干线的团队、搞定微型无人机大批量生产的恒星科技、研发出各种新型材料的科研所等等,各自也觉得在“天穹”项目中承担着居功至伟的角色。
李颜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经典的“带头人”。
没有他,大家确实很难集合起来搞定如此庞大的项目,但这里是华夏,拥有全世界独一档的组织能力,真要做了,或许李颜这个位置也能被多个大佬组成的智囊团替代。
所以当李颜“消失”之后,各大科研团队都在想尽办法消化“天穹”项目留下的财产。
消化的结果是同一句话:
李颜真他妈牛逼啊。
新材料怎么搞出来的?李颜突然给了配比与条件给搞出来的。
微信无人机是造出来了,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联动算法,怎么可能快速拉动百万数量级的蜂群?那么算法怎么来的?李颜写的。
常温超导的LY99咋来的?甚至是李颜自己完成的实验,明明可以量产,大家却还只是跟着他留下的流程机械执行而已——就这样,良品率都远不及李颜亲自操作。
至于李颜留下的加密信息,更是没人能看出个所以然。
跟着完成项目的内部人员都搞不定一点,遑论外边的情报组织了——他们甚至不认为李颜留下的那些鬼东西能算是加密信息。
研究来研究去,大家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专业细分领域”,最关键的那一步还特么是李颜搞定的。
所有的难点,都离不开这个神人。
搞半天敢情这些研究团队都不过是高级流水线工人。
大领导是发了话的,要“学习”要“吸收”要“转为己用”,不能“依赖”不能“懒惰”不能“不思进取”。
现在的问题不是懒惰不思进取啊,是他妈的做不到啊。
物极必反,带着“李颜不过如此”的想法研究了一番,把几乎所有科研团队的大佬都研究成了李颜的粉丝。
他们比牛顿还更早爱上神学,不是因为研究到最后发现世界太过精密不得不用信神来对冲自己对世界的疑虑,而是有一个堪比神仙的人让他们不得不承认双方应该不是一个物种。
于是他们天天在期待李颜回到实验室,以解答他们心中滚雪球一般膨胀的疑惑。
如果时间真有信众念力这种东西,地球上最聪明的一波人怕是已经用念力让李颜正经成神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李颜再次出现在实验室,然而这时候的李颜还在逐步回复,也正处在“重新认知世界”的状态,所以做的实验都很小,也很……莫名其妙。
这让大家想起了被李颜支配的恐惧,“看不懂”可以说是科研工作者最害怕的状态之一了。
李颜回来了当然是好事,很多谜题有人解释了,大领导的压力也会变小,天穹的维护也有人能做……但他要是又搞什么大家都看不明白的研究呢?
“雷院,”李颜现在正坐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专项组的领导办公室,跟项目负责人雷空院士聊天,“超导材料LY99出来也有好一阵了,核聚变项目有什么进展吗?”
“你这小子,刚来就给我上强度,”雷空院士一头白发,一年前还坚持染黑的,现在看来是彻底放弃了,“他们没给你汇报吗?”
“汇报了,只是想听听您这边有没有什么新思路。”
“新思路?”
“是啊,”李颜说道,“之前我们以为,达到某个条件就能完成可控核聚变,现在条件达成了,聚变却还是停留在实验点火阶段,可不得换换思路吗?”
“你之前就跟我说过托卡马克不行,我记得那是你跟我第一次见面。”
“大家似乎没有对LY99进一步优化?”
这话说出来,雷空院士就有点绷不住了。
大哥,这玩意儿你不优化谁优化得了啊……现在抄你的作业都抄得不够好。
“呃,你是希望它能产生更强力的磁场?”
“当然,常温超导不代表这个材料能在高温情况下表现得更强力。”
雷空感觉今天的对话对他来说会很有压力,不自觉端正了坐姿。
“我听完汇报了,目前偏滤器的研究倒是没啥问题,冷却系统已经务必成熟,超导线圈回头我给升级一下,改一下等离子体束缚装置的方式,算力方面没啥好担心的,那就只剩下两个问题了。”
雷空对着一句话的信息量有点把握不准。
什么叫“我给升级一下”?
什么叫“改一下”?
什么叫“没啥好担心的”?
哦不对,算力确实没啥好担心的,连天穹这套系统都能搞定,可控核聚变装置那点需求算个球。
这一年李颜是干嘛去了?托卡马克否掉了,还真能搞个新的装置出来?LY99还能进一步升级到LY100吗?
你这是拿着天大的信息差跟我对话啊李颜同志!
但他还是非常配合地问了出来:“什么问题?”
“第一壁还是遭不住中子冲击,目前发电效率始终太差。”
“确实。”
哪怕目前最好的一次点火实验,输入也远远大于输出,与其说是可控核聚变发电实验,不如说是等离子体束缚实验。
对外公布是燃烧了多少秒的“喜讯”,只有雷院他们知道第一壁被干得千疮百孔。
“所以,干脆就走一下别的方向嘛。”
“嗯?”雷空精神了,眼睛狂眨。
“别烧开水了,搞磁流体发电;第一壁也别硬扛了,搞点新材料疏堵结合,再搞套中子回收系统就可以了。”
雷空感觉整个人都在微微震颤。
他好像说点什么正常情况下可以说出来的话,例如:
“可真会想”、“说起来一套套的谁都会”、“新材料是说研发就能研发的吗”、“中子回收系统你说能做就能做”……等等。
但,这是李颜,对话是不正常的。
这可是一个说搞光刻机就当玩具拼了,说搞常温超导就研发出来,说搞“天穹”反导系统就能搞出来的神人。
质疑他,可能会有很大的代价。
在诸多反应中,雷空院士突然抓住了一个非常正确的方向:
“李颜,你是不是已经对新的束缚装置有想法了?”
谁知道李颜却是一摊手,“那倒是还没有,这不是跟你讨论思路嘛。”
原来如此,那压力小很多。
雷空想着,整个人的自信也回来不少,不过他还是果断忽略了李颜自己认为“不算问题”的问题,转而问道,“磁流体发电这事儿,之前世界层面其实都有过研究。哦……”
回忆起这个实际上并不新鲜的概念,雷空突然就理解了李颜的想法。
这个至今都没有良好研究成果的发电技术,因为当前糟糕的循环效率而被主流抛弃,但它所需要的超高温气体还刚好就完全契合核聚变的产物。
“你的意思是,我们无需额外加热电离气体,只要直接利用等离子体就行?”
“对的。”李颜笑着点头。
就是他这眼神吧,看着实在是太像弟子开悟时欣慰的老教授了……
“但问题还是一样的,我们目前并没有像样的磁流体发电研究成果,在高温等离子体的稳定束缚还难以突破一分钟的情况下,去考虑如何将其利用到磁流体发电机身上……实在是有点困难。”
“您是核电专家。”李颜说着,四处张望了下,从办公室的书架上拿了几张A4纸,又随手拿了一支笔,突然就开始画起了图,“对于磁流体发电缺少认识,很正常。”
尽管李颜让人惊叹的地方已经很多了,但亲眼看着一个人徒手画出尺规作图一般的工程图纸,依旧是难以置信的。
尤其是,当这个人画得手都出现残影的时候……
这么一画,就是十六分钟。
李颜先画完了磁流体发电机,后来又索性把新的束缚装置示意图画了出来,然后又写了三套中子回收系统的可能配置,最后干脆把第一壁可能的材料与具体配比条件都列了出来。
你他妈管这叫“先讨论一下”?
而且长达十六分钟的时间里,李颜一直保持着快出残影的手速,画图是精准的,写东西是不需要停顿的,看着相当骇人。
难怪要一把拿这么一叠A4纸。
李颜一边写写画画,雷空一边拿过去看,越看越是心惊。
这图纸根本就不是草图!
完全就是最终生产图纸,他拿了尺子对照比例尺量了一些数据,竟然全部都是准确的。
诗人握持啊!
等李颜写完最后一张,雷空脑子已经在发出爆鸣了。
“这……这些,就这么写在A4纸上,好吗?”
“您可得保密咯。”李颜笑道,“不过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真按这套图纸跟配比来,会遇到几个非常难搞的问题,解决那些问题涉及到的就需要保密了。雷院,您看看找谁落实落实,有问题可以找我。”
诶?
雷空又是一激灵,“你这是,准备参与可控核聚变项目了?”
“图都给你画了,姑且搞搞吧。一步步来,从基础开始,逐步提升。”
雷空笑了,发自内心地笑了。
李颜管这玩意儿叫“基础”。
他管“可控核聚变发电”叫基础!
“这些信息,我还得消化消化。李颜,干脆我下午就组织个会议,你帮忙讲讲思路,我们会上提点问题。理解了,就去找一下领导,让他那边拍个板。毕竟核聚变是大项目,到时候示范堆选址也是个问题……”
“当然要跟领导们说说。”李颜点头,“有的是要他们帮忙协调的事儿。”
“还有,这个项目……真要启动的话,现有的研发资金肯定是不够的。”
“你预估要多少?”
“不知道,我看至少追加四百亿吧。”雷空说道,“不过看在你的面子上,我相信上面会愿意批的……”
“才四百亿?”
……也对,雷空重新意识到一个很显眼的事实,眼前这个人富可敌国。
不只是敌小国的那种。
“不批也没关系,想做的话未来科技可以支持。干脆搞个未来核能算了……”
这种决定是可以如此随便做出来的吗?
两人又谈了几句,李颜便表示自己“还有别的研究要跟一跟”,准备跟雷空告别。
临走了,雷空终于还是没忍住问出自己最想问的问题:
“李颜!我实在是好奇,你是从什么角度,认为可控核聚变应该这么做的?这一年,难道你做了一些核聚变实验吗?”
李颜笑了笑,“我没做实验。过去这一年,我重新认识了一下这个世界,至少从这一年的学习看来,可控核聚变的思路,就应该是我所说的样子。”
这是何等离谱而强势的发言啊。
根本不知道怎么回应这句话的雷空选择继续问个更简单的问题:
“那你,为什么想参与这个项目了?”
他依稀记得以前对李颜发出邀请,李颜一直兴致缺缺来着。
“两个原因,一是现在时机成熟了,二是我想试试,驾驭太阳的能量,能不能让我有所进步。”
雷空还是不知道怎么回应。
不知道是正常的,因为李颜在寻求一个,超越人类的瞬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