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要兵的文官

    这些超出这个时代的事情,李云原本是没有必要去做的。

    他今年四十岁,到目前为止,帝制时代帝王能够做成的事情,他已经做到了八九成,剩下的事情,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往后的职业生涯,他只要保持这个国家不乱,甚至没有必要再像先前那样辛勤国事,只要找几个靠谱一些的宰辅,这个国家就能够很好的运转起来。

    往后余生,皇帝陛下只需要关心关心兵权这种要害的权柄,闲的时候给大臣们当当裁判员,然后吃喝玩乐就行了。

    说句直白的,想睡谁就可以睡谁。

    甚至不分性别。

    以新朝现在的底蕴,只要不跟杨广学,二三十年也败不干净。

    而且,不管是这个时代还是后世世代,不会有人要求一个帝制时代的皇帝去推动社会发展,推动生产力进步,也就是说,哪怕李云什么也不做,后世史书上,也会记载他是神文圣武的太祖高皇帝。

    后世子孙,也一样会对他顶礼膜拜。

    但是真要是那样,那个穿越过来的李云,实际上就是死在了这个世界里,被这个世界给同化了。

    或者说,当初的经历,真的就成了黄粱一梦,成了虚幻飘渺的梦境,两个灵魂,都被大唐的太祖高皇帝给无情碾碎,化作己身。

    此前两三年时间,李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把心思放在继承人身上,也是想看着他的继承人,将来能不能继承他的事业,想看看这个事情,能不能一直推行下去。

    毕竟,这是很艰难的事情,需要一代一代掌舵人,坚定不移的往前走。

    另一个世界里,如果不是被打疼打醒了,多半也很难有坚定往前走的决心。

    而这个世界,并没有经历那段惨痛的历史过程,因此李云很担心,后世继承人,能不能继承他的道路。

    不过前段时间,他已经想明白了。

    一代人做好一代人的事情,他只要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力教好下一代人,问心无愧也就行了。

    将来的皇帝,若是不听他的,依旧把这个国家带回到旧路上,那只能说是人力不敌天数了。

    谁也怨不得。

    现在李皇帝要做的事情,就是尽量多活几年,尽量多做些事情,如果能在他的有生之年,把生产力进步带来的好处,普惠大众,那么后世儿孙即便想要开倒车,也会被历史浪潮拍死在浪花里。

    而想要做成这这事情,就非要有帮手,伙伴不可,杜谦显然就是这个好伙伴,但是杜谦没有见过这些,因此,都要先看过试行的成效才行。

    即便是李云本人,也要看一看江东道的成效,才要考虑,要不要推行全国。

    治国不得不谨慎小心,彼之蜜糖,我之砒霜,要一步一步,如履薄冰的往前走。

    与杜谦密谈了大半个时辰,杜相公从李云这里接收了大量的信息,才心事重重的离开了甘露殿。

    皇帝陛下在甘露殿,处理了一个上午的政事,用了午膳之后,刚睡了个午觉,内侍顾常,才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低头道:“陛下,黄朝已经在殿外候见。”

    李皇帝活动了一番筋骨,醒了醒困,起身洗了把脸,然后看了一眼顾常,淡淡的说道:“着他进来见驾罢。”

    顾常恭敬低头,连忙下去叫人去了。

    皇帝陛下看了一眼顾常的背影,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随着当年那个江东集团的壮大,到如今成为执政势力,内部的利益纠葛,也越来越庞大复杂。

    甚至,已经牵连到了宫里。

    比如说,李皇帝这几年很喜欢用的这位顾内侍,几年前还是个贫苦人家出身的宫人,如今他虽然人在宫里,但是宫外的家人们。

    已经发了大财了。

    至于这些“财”是从哪里来的,一查就能查出一大拨人,只不过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去深追着这事情。

    如果对身边所有人都揪着不放,时间一长,也就没有什么亲信可言了,真正孤家寡人。

    只要不踩红线,不管是李云,还是其他统治者,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当是不知情就是了。

    片刻之后,一身三品文官袍服的黄朝,一路毕恭毕敬进了甘露殿,跪拜在天子面前,叩首行礼:“臣剑南道防御使黄朝,叩见陛下。”

    皇帝陛下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等到黄朝站起来之后,他才开口笑道:“方才在大朝会上,就应该说起你的事情,只是刚才朕同杜相有事商量,就把这事给忘了。”

    黄朝微微低头道:“陛下与杜相商议的事情,都是家国大事,微臣的事情,不要紧。”

    皇帝摆了摆手,问道:“吏部去过了没有?”

    “回陛下,前天臣到洛阳,昨天去的吏部报道。”

    李皇帝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那事情你应该知道了,朕准备调你去辽东道,任辽东道布政使。”

    黄朝站了起来,低头道:“臣…一定不辜负陛下重托,办好辽东道的差事!”

    李皇帝看着他,咳嗽了一声,开口说道:“剑南道的事情,你办的很好,不过到了辽东道,就不能一味再起刀兵了,辽东道已经失落敌手十年时间,当地百姓,不少人被契丹人蒙蔽。”

    “你去了之后,好生教化他们。”

    皇帝陛下顿了顿,补充道:“不必要时,不要擅启杀戮。”

    黄朝跪拜在地上,低头道:“陛下放心,臣素来宽仁,不到事不得已,臣绝不会杀人。”

    皇帝默默的看着他,然后有些哑然:“要不是西川已经改土归流,朕差点就信你了。”

    “听好了。”

    皇帝陛下正色道:“耶律訇已经归顺朝廷,上午大朝会上,你也已经听到了,等他北归,你与他同去,到了辽东道,先接手幽燕等州,然后与按察使一起,在辽东道好生将布政使司衙门,按察使司衙门给建起来,再编户齐民,替朝廷行政教化。”

    黄朝低头行礼:“臣遵命。”

    他顿了顿之后,抬头看了一眼李云,问道:“陛下,投降的两万契丹人,是不是要在辽东道安置?若要在辽东道安置,臣请借两千辽东王师的兵力,做布政使司衙门日常之用。”

    皇帝陛下揉了揉眉心,瞥了这厮一眼,无奈道:“你怎么不管到哪里,不管做什么官,都非要兵力不可?”

    “放心放心,那两万契丹人,准备安置到河北道,不用你管着,等你去了幽州,到时候拿着朕的手令,让赵成拨一个都尉营给你,用以镇压地方。”

    黄朝跪在地上,先是低头谢恩,随即正色道:“陛下派臣去的地方,都不太太平,行政地方,非要兵力不可,若陛下派臣去江东道,淮南道这些地方做布政使,臣一定一个兵都不要。”

    皇帝看着他,笑着问道:“派你去淮南道,你去是不去?”

    “当然去。”

    黄朝不假思索的说道:“臣是盐商出身,早年一直混迹淮南道,在扬州厮混,陛下若是派臣去淮南道,臣差不多就是回家了。”

    “而且淮南道富庶。”

    黄朝正色道:“臣也想去过好日子。”

    皇帝哑然:“早知去年,让你去江东管盐政了。”

    说完这句话,皇帝陛下伸手敲了敲桌子,默默说道:“你是个开拓的干吏,辽东道如果能做好,把地方衙门给建起来,朕这里就记你一个大功,往后,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黄朝深深低头,叩首行礼:“臣,多谢陛下!”

    君臣二人说了说建设辽东道的事情,黄朝便站了起来,开口道:“陛下,辽东道目前还只有一个名目,有哪些州县,都不分明,州县官有哪些,也都没有定下来,臣这就去吏部,与吏部商议此事了。”

    皇帝陛下点了点头:“你去就是。”

    黄朝毕恭毕敬,低头告退。

    李皇帝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想了想,随即哑然一笑。

    “真是个怪人。”(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贼天子不错,请把《贼天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贼天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