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群蛟随龙

    章武十八年春,皇帝陛下率宰相杜谦及礼部尚书钟粲,以及一应官员,离开洛阳,一路北上。

    三月,皇驾在兖州停下,不过李皇帝本人,并没有停在兖州,他将仪仗以及随行家属,暂时安放在兖州,然后领一部兵马,直接骑马北上。

    三月下旬,皇帝领亲兵,抵达辽东道境内,辽东道防御使骆真,领着驻守榆关的一众将官,毕恭毕敬的将皇帝陛下,迎进了辽东道。

    此时骆真,已经六十好几岁了。

    他是当年平卢军的降将,年纪本来就比较大,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连当年的周大将军都已经故去,他自然也不再年轻。

    好在骆将军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子骨还很是硬朗,再领兵几年,也没有什么问题。

    在骆真以及辽东道官员的陪同下,皇帝陛下巡视了驻防辽东道的一众兵丁,自己修建好的榆关。

    相比较大唐其他的道一级建制,辽东道还比较年轻,此时才成立的七八年时间。

    好在某位姓黄的布政使,下手相当狠辣,此时的辽东道内部,已经与剑南道一样,服服帖帖。

    李皇帝在军中足足待了半个月时间,才在辽东布政使黄朝,以及一众官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幽州城里。

    此时的幽州,与当年李云见到的那个残破的幽州,已经大不相同,七八年的建设,幽州城已经基本上恢复旧貌,而且整体,比起当年范阳军手里的幽州城,还要更大了一些。

    皇帝陛下在幽州城里城外看了好几天,甚至在幽州城外的郊区以及村落里,也到处走了走看了看,一直到第四天,他才在幽州城里,对着黄朝笑着说道:“黄卿家手段了得,这辽东道在你手上服服帖帖。”

    “用不多久,就能彻底王化了。”

    黄朝先是低头,对天子称了声谢,他犹豫了一番,低头叹了口气:“陛下,臣已经六十多岁了。”

    “近年来,身体愈发不好。”

    “这一任辽东布政使做完,臣想告老还乡,回曹州老家养老了。”

    此时的黄朝,已经白发苍苍,虽然双眼依旧可以见到锐利的眼神,但是一眼看去,已经的的确确是个老人家了。

    他跟着李云的时候,就已经三四十岁,这些年东奔西走,到处替李云镇压地方,耗费了不少心力。

    已经苍老了。

    李皇帝看了看黄朝,叹了口气:“黄卿家这些年辛苦,我是瞧在眼里的,这幽州的确有些不好待,这一任辽东布政使做完,卿家就去洛阳休养罢,洛阳五十功臣宅,我给你留出一座。”

    洛阳的五十功臣宅,早已经住满,不过这些年,因为种种原因,又“空”出来了一些。

    这空出来的几间,背后自然也有着不少血泪。

    黄朝对着天子深深低头,行礼道:“陛下的恩典,臣记在心里了,不过臣…这些年名声实在狼藉,为了陛下的圣名,陛下不宜与臣过近。”

    “臣能返回老家,安养晚年,便已经心满意足了。”

    黄朝自在李云帐下听用以来,干的差事多是别人不愿意去做,或者是做不成的,开国之前倒还好,毕竟那个时候到处都在杀人,他名声还不是太差。

    开国之后,他先是去镇压西川,紧接着就到了辽东,如今两处地方,都已经服服帖帖。

    怎么服帖的?

    自然是杀出来的。

    民间对这位“黄老爷”有个评价,唤作血手人屠。

    这些年,直接间接死在黄朝手里的人,绝对已经超过了五万人,这其中大多数是西川土人,还有一部分就是辽东道的“叛贼”了。

    铁血镇压,自然就谈不上如何如何精细,黄朝杀的人里,大多数都是该杀的叛乱之人,但毕竟还是有错杀之人,以至于这些年他的名声的确不好。

    甚至可以说的上恶劣。

    别的地方不好说,在西川以及幽燕地界,黄老爷的名字,已经可以止小儿夜啼了。

    李皇帝哑然道:“我的名声也未必就好到哪里去了。”

    黄朝摇头道:“陛下圣名,四海皆知。”

    他看着李云,继续说道:“陛下,臣是个粗人,镇压地方的事情臣能做得来,治那些浑人,臣也有手段,但是富民之法,臣知道的实在是不多,臣从辽东卸任之后,祈盼陛下派遣个能够经济百姓的布政使过来。”

    “收拾辽东局面。”

    皇帝笑着说道:“看来,你也觉得,辽东不会生出战乱了?”

    “是。”

    黄朝低头道:“榆关落成之后,契丹人就很难入关了,至于更东边的辽东地界,臣看不见,也没有本事去打下来。”

    “就幽燕一带,东边有榆关驻军,西南还有太原将军,臣觉得,已经不太可能乱起来了。”

    皇帝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些年,卿家的确为朝廷,担下了不少恶名,这一任布政使做完之后,我许你致仕归养。”

    皇帝笑着说道:“只是你回了老家之后,要注意着些,可不要有什么仇家上门。”

    黄朝也跟着笑了笑:“臣的儿子,在老家起了庄子,臣回去之后,带上身边的一些部曲,安养晚年总是没有问题的。”

    李皇帝哑然:“朕还是第一会听闻,文官身边有部曲的,你恐怕是第一人。”

    皇帝陛下看了看他,开口道:“这些年让你背了不少黑锅,往后大乱结束,天下到了治平的时候了,你可有儿孙想要入仕,若是有,你让他直接来找朕,朕直接让他恩荫入仕,许他一个前程。”

    黄朝低头道:“臣已经许久没有回过老家了,身边只有两个侍妾,家里有没有人适合出仕,臣要回去看一看才知道。”

    皇帝闻言,心中颇有些感慨:“那好,过几天朕给你写个条子,你家里要是有后人想要做官,就让他拿着条子去洛阳寻朕。”

    黄朝跪在地上,叩首谢恩。

    李皇帝一把将他搀扶起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今天咱们君臣就说到这里,过几天,朕要南下去河北道巡视,然后就要去兖州,准备封禅事宜了。”

    “你老兄,多多保重身体。”

    皇帝语重心长的说道:“等我下一趟要是能出门,就去曹州寻你。”

    黄朝眼含热泪,跪地叩首谢恩。

    “臣,多谢陛下。”

    …………

    与黄朝深谈之后的第二天,皇帝陛下带着自己的亲兵,准备离开幽州,刚出幽州城,只见天空中雷云阵阵。

    在皇帝身前的两个年轻人,抬头看了看天色,都回头禀报天子。

    “陛下,似乎要变天了,咱们在幽州等一等,等天好了再走?”

    李皇帝看了看这两个俱都姓李,却不是一家的年轻人,笑着说道:“至多是下下雨,你们两个小子,害怕了?”

    这两个年轻人,一个是晋王府的次子李衡,也就是李皇帝的侄儿,这一次跟着皇帝陛下出来长长见识。

    另一个,则是宣国公府的大公子李衷,也就是孟青的长子,宣国公爵位将来的继承人。

    两个人都是十七八岁年纪,闻言立刻低头抱拳:“臣等不怕!”

    “只是怕陛下淋了雨。”

    皇帝爽朗一笑:“朕这些年,什么风雨没有见过,还怕变天?”

    说罢,已经年近五十的天子,直接飞身上马,一抖缰绳,胯下御马引颈长嘶,然后猛地加速,冲向了官道远方。

    两个李姓的年轻人吓了一跳,都连忙上马,朝着皇帝陛下追去,二人一边策马扬鞭,一边对着身后的天子亲军大喝了一声:“快!”

    “跟上陛下!”

    在他们身后,一众勋贵以及功臣的二代公子,以及羽林卫的精锐们,都轰然应是,数百上千人,各自翻身上马,沿着官道,策马奔腾。

    于是乎,一众身着黑甲的“帝国未来”,追随在天子身后。

    飞速奔往泰山。

    如群蛟随龙。(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贼天子不错,请把《贼天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贼天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