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垂青史,是许多人此生的追求。
有一些人,千方百计也想把自己的名字,记录在史书上,不管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所谓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就差不多是这个道理。
这个成就,李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事实上,当年他受封江东观察使,实际上割据了江南之后,就一定会被后人记录在史书上。
只不过那个时候,后人会怎么写,还很难说。
不过如今,他开国已经接近二十年,该做成的功业也已经基本上做了个七七八八。
现在,身为开国皇帝应该做的事情,他都已经超额完成,并且成功给这个社会更进一步,埋下了进步的种子。
到了这个地步,唯一不能确定的,只能是李云这个章武大帝的晚年了。
假使李皇帝现在突然崩了,那么不管李唐江山后续如何,他这一生写进史书里,绝对是众多同行里,排得进前三的皇帝。
听到了皇帝陛下的话,杜相公心中颇有些感慨,他站在李皇帝身旁,笑着说道:“这一次封禅之后,臣要是致仕归养,臣这一生,在史书上也算是有着落了。”
皇帝闻言,哑然道:“受益兄还年轻,可不能归养。”
杜相公摇头道:“臣哪里还算得上年轻?”
李云笑着说道:“我这个年纪,在皇帝里头,已经算不上年轻了,但是受益兄这个年纪,在古今的宰相里,却可以称得上是年轻。”
皇帝这个行当,通常来说,是靠血脉来决定的,但是宰相却不是,能靠资历爬到宰相这个位置,本来就差不多要五十岁左右了,至少也要四十岁。
而宰相干到六七十岁,乃至于八十岁的,也并不少见。
杜相公哑然道:“臣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二十好几年了,要说在任的时间,古今也少有宰相,及得上臣。”
“一码归一码。”
皇帝摆了摆手,装作没有听见,他叫来李正,跟李正说了会话,然后又唤来自己的三儿,问道:“出海的船队怎么样了?”
郑王连忙说道:“两个月前,已经出海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估计明年秋天差不多能回来。”
他想了想,又说道:“这一次不是直接去海外,而是要从南洋绕路。”
皇帝陛下点了点头,开口笑道:“你回洛阳之后,去找薛侯爷,跟他说,后面让他组建船队出海,到南洋去。”
“一来是搜罗当地的特产,带回咱们这里来,二来等找到了棉花种子,可以让南洋当地的百姓,替咱们种植棉花,到时候我们派船队去收购。”
郑王爷一怔,他看了看李云,问道:“父皇,要是当地人不愿意种呢?”
“先好好商量嘛。”
皇帝淡淡的说道:“要是实在商量不来,这两年你二哥也闲着没事干,回头让你二哥去,跟那些南洋人去谈。”
提到秦王,郑王爷立刻明白了李云在说什么,他笑着说道:“二哥要是去,恐怕是不会空手去了。”
皇帝拍了拍郑王的肩膀,然后伸了个懒腰,朝着兖州城里走去:“一路骑马,有些疲累了,我先进城里歇息一两天,受益兄。”
他喊了一声。
杜谦连忙走近两步,笑着说道:“陛下吩咐。”
“三天之后,咱们一道去爬泰山,先上去看一看。”
皇帝笑着说道:“也不必大张旗鼓,派人便衣随行就是了。”
杜谦连忙低头,应了声是。
李皇帝这才进了兖州城里。
皇帝在兖州的住处,是郑王一手安排的,郑王连忙一路小跑,跟在皇帝身后,去安排皇帝的住宿事宜了。
…………
三日之后,一身青色袍服的皇帝陛下,与一身蓝衣的杜相公,出现在泰山的山道上。
皇帝陛下身材高大,而且本来就强壮,这些年练功不辍,登山相当轻松,而杜相公年岁本来就大几岁,这二三十年又耗去了他太多精力,此时已经不复少年时,爬一段就要休息一会儿。
李皇帝也不着急,只是背着手看着泰山风景,等着杜相公歇息过来。
二人爬了一半,杜谦又坐在山道旁的石头上歇息,他叹了口气,苦笑道:“我拖陛下后腿了。”
皇帝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便衣出门,还叫什么陛下?”
杜相公抬头看了看天空,感慨道:“时光如梭。”
“当年咱们初相见的时候,还是旧周显德年间,如今一转眼,已经快三十年了。”
他感叹道:“当年,我还只有二十五岁,如今却已经五十多了。”
皇帝回头看了看他,笑着说道:“这三十年,咱们一道做了许多事情,也算没有白来这一遭。”
歇了一会儿之后,二人再一次往山顶攀爬,杜相公跟在李云身后,问道:“封禅之后,二郎准备做什么?”
李云想了想,开口说道:“本来,做皇帝做到了我这个年岁,诸皇子们渐渐长成,往后的时间,按道理说,我主要的事情,应该是要教育儿孙,教育后人了。”
说到这里,皇帝笑了笑:“不过我是个粗性子,这些事情多半做不来,后面如果可能,我还是想让大唐,再往外走一走。”
杜相公皱眉道:“再远的地方,就力有未逮了。”
“不必直接统治嘛。”
李皇帝神色平静:“可以派人过去,即便不能间接统治,也尽量弄些好处回来,让我心里的盛世,尽快到来。”
“比如说。”
皇帝笑着说道:“这几年,沿海的工场越来越多了,产出的丝绸等等,也越来越多,可以往东洋南洋去卖嘛,然后把当地的物资给运回来。”
“还有东洋那块土地,有机会的话,我想派个大将或者是皇子,去看一看。”
杜相公摇头道:“东洋使者,对本朝很是恭敬,这二十年多次来朝拜。”
李皇帝闻言,冷笑了一声,没有接话。
二人继续朝着山上攀登,走了一会儿,皇帝陛下也似乎有些累了,跟杜相公一起,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歇息。
皇帝陛下解下水囊,大口喝了口水,然后看向杜谦,叹了口气:“这几年,我多次有过退位的念头,想着退了位,过几年清闲的生活,往后养老去了。”
杜谦也在喝水,闻言看向李云,笑着说道:“我知道二郎后来为什么熄了这个念头。”
李皇帝笑着说道:“说来听听。”
杜相公笑着说道:“许多人不同意。”
李云神色平静:“依受益兄看,哪些人不同意?”
杜相公神色平静:“恐怕除东宫一系以外,朝廷其他的文武官员,都不会同意。”
“比如说赵尚书,宣国公等人。”
皇帝默然,过了一会儿,才哑然一笑。
“大概就是这样。”
做了皇帝,就身不由己了。
事实上,从李云做了江东之主后,很多事就已经身不由己了,当年就有许多人,迫不及待的想要把他推到皇帝的位置上。
从而让自己也飞黄腾达,享受荣华富贵。
如今,当年那批人大多还在,他们当然不想让李云退下来,毕竟跟他们有情分的是皇帝,而不是太子。
这里头,阻力非常大。
说到这里,李皇帝叹了口气:“后来我才想明白,这个位子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位置,上来的时候不是,想退下去的时候就更不是了。”
上一次天子出巡,在地方上见了不少人,私下里也问了些人,得到的反馈相当一致。
皇帝陛下眯了眯眼睛:“于是乎,我改了主意,想让权不让位,让太子接过国政。”
“而太子又不同意。”
皇帝看向杜谦,摇头道:“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从我当年领着一批人,推翻了旧周,塑造了一批新贵之后…”
“除非我死了,否则就很难从这个位置上退下去了。”
杜相公默默说道:“陛下威望太重。”
他看着李云,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便是陛下退了位,太子也坐不稳当。”
皇帝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看向山顶,默默说道:“所以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只好顺其自然了。”
“我也没有办法。”
杜相公笑着说道:“陛下这个皇帝,做的是极好的,很多事情陛下都是无师自通。”
“比绝大多数皇帝,都要做得更好。”
李皇帝没有接话,只是站了起来。
“走罢,我们继续往上爬,看一看山顶的风景。”
杜相公起身,跟在他身后,笑着说道:“山顶的风景,二郎不是一直在看么?”
李皇帝哑然一笑。
“那就再看一看。”
他看向泰山山顶,突然没来由的问了一句:“受益兄,你说…”
“当真有天命么?”
“有。”
杜相公点头,语气相当肯定,回答的也相当肯定。
他正色道:“我近三十年所见,这世间从旧周显德年以来,可以说是天命昭昭。”
说到这里,杜相公似乎回想起了这二三十年的所有事情,他看了看李云,语气更加坚定了。
“二郎你…”
“便是天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