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怎么办

    潘筠拿着宝钞去钱庄兑钱。

    因为她是生面孔,所以钱庄的伙计不敢给她兑,而是直接去叫管事。

    管事笑吟吟地打听潘筠宝钞的来历。

    潘筠道:“陛下赏的。”

    一旁的朱祁钰脸都红了,谁家赏赐用宝钞啊?

    他记得他赏给潘筠的东西都是黄金或是白银,不过,国师也有俸禄,好像发的是宝钞。

    食君之禄,换算过来,也算是他赏的吧。

    管事上下打量潘筠,斟酌的问道:“姑娘是拿着家里的赏赐来的?不知家中父兄在哪里高就?”

    “不是父兄的赏赐,是我自己的,”潘筠微笑道:“我在宫里做事。”

    一听她是宫里出来的,管事便收回目光,收敛了许多,他略一斟酌便道:“那便以五兑一的汇率给你兑吧。”

    他笑道:“要是别人来兑,是没有这个价格的,最少需要六兑一。”

    也就是五两面值的宝钞才能兑一两银。

    潘筠也不争辩,随手把钱袋里的一沓宝钞都给兑成了白银和铜钱。

    潘筠抛着两块小银锭,左手还拎着一串铜钱,扭头和朱祁钰道:“走吧。”

    朱祁钰尴尬的跟在她身后出去,陈循和于谦站在门边。

    为免钱庄管事认出他们来,潘筠不让他们跟进去,但几人交谈声音不小,他们靠在门外也听到了。

    皇帝还在尴尬中,陈循和于谦却已经反应过来潘筠想做什么了。

    果然,潘筠用换来的钱请他们去饭馆吃饭时,特意要了二楼一个包房,推开窗,既可以看到大街上的热闹,也有包房的私密性。

    潘筠将左右手上的钱放在桌子上,和皇帝道:“陛下,这是臣三个月的俸禄。”

    皇帝看着面前的钱,一脸迷茫,所以呢?

    潘筠问他:“陛下做王爷时,每月俸禄是多少?”

    朱祁钰道:“因我未就番,所以岁禄三千石,哦,还有两万五的宝钞。”

    潘筠:“宝钞要换成实银吗?”

    朱祁钰:“这种事交给管事便可,两万五的宝钞,怎么也能换五千两银子吧?”

    朱祁钰做郕王时并不奢糜,加上皇帝就他一个兄弟,平时赏赐也多,所以他不缺钱。

    不缺钱的人是领悟不到潘筠把三个月工资放在他面前的意义的。

    但,他也不是傻子,一路走下来,他也意识到了:“民间对宝钞很不信任……”

    潘筠:“那不是不信任,而是相当的不信任啊。”

    朱祁钰脸微红。

    潘筠就问他:“陛下知道为什么吗?”

    朱祁钰点头,小声道:“因为朕印的太多了。”

    潘筠:“因为没有信誉,因为宝钞的背后没有储备金。”

    “宝钞价低,是洪武年间就开始的,根由不在陛下,但,陛下年前印的那一批宝钞,让它贬值得更厉害,更没有信誉,”潘筠点了点桌上的钱道:“宝钞背后没有储备金支撑,印再多的钱,市面上的钱都没变,陛下,我大明官员俸禄本来就低,俸钱用宝钞发,本就折去四成,你这一印,直接折去了五成、六成。”

    “这人呢,有活泼外向的,自也有腼腆内向的,所以官也分人。”潘筠指着于谦道:“于大人刚直,所以甘于清贫,但他是兵部尚书,又是内阁大学士,领着两份俸禄,即便俸银发的宝钞大打折扣,也可养家糊口。”

    “但官位比他低,甚至京中那些只有八九品的小官怎么办呢?”

    朱祁钰张了张嘴巴,艰涩地问道:“他们贪?”

    潘筠道:“机灵却又有正直之心的,灵活一点也能无伤大雅的活下去,但总有些鲁直或腼腆的官员,他们就只能饿肚子了。当然,其中也不乏荣华富贵,最后苦了百姓的官员。”

    皇帝看了看潘筠,又看了看陈循和于谦,问道:“所以国师今日是为官员们请薪吗?”

    “不,”潘筠缓缓摇头道:“我是为了告诉陛下,国家拥有信誉货币有多重要!”

    潘筠指着窗外道:“您看,那是我们刚出来的钱庄,隔着两家店铺,还有一家,两家都是三十年不到的资历,可你看来往的人多不多?外面的人是否认他们的银票?”

    朱祁钰往外看了一眼后道:“两家的银票我都用过,在外头可当足额的白银使用,没有贬值。”

    “为何两家三十年不到的钱庄都可以做到的信誉,国家却做不到?”

    朱祁钰脸色微红。

    说起来,这都是他祖宗的锅。

    建国后,朱元璋在第一次印宝钞之后,发现宝钞还挺好用,于是就哐哐印,然后市面上就没人喜欢用宝钞了。

    潘筠道:“因为宝钞背后没有储备金,也因为朝廷在货币发行上失去了信誉。”

    “但纸币真的很重要,”潘筠道:“商业要发展,手工业要发展,整个国家的经济要发展,纸币就必须得做起来。”

    “如今有信誉的银票、钱庄,全是民间的,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朱祁钰:“可宝钞已然如此,曾祖、祖父和父亲及皇兄都做不到的事情……”

    “陛下可以做,”潘筠打断他,鼓励他,坚定地道:“天下能人无数,我相信,陛下一定能找到可以做成这件事的能臣。”

    朱祁钰眼睛噌的一下亮起来,问道:“国师说,谁是这个能臣?”

    潘筠摇头:“贫道一时看不出来,陛下可以用心再找一找。”

    朱祁钰就看向于谦,觉得是于谦。

    于谦却道:“臣于经济上略逊,户部尚书陈大人就在此处。”

    陈循一脸菜色,宝钞的问题,怕是天降奇才都办不定吧?

    这信誉都掉到底部了,还能怎么办?

    依他看,还不如废除宝钞……

    咦?

    念头闪过,陈循一愣,猛地看向潘筠。

    朱祁钰一看他就是有主意的,连忙催问:“陈爱卿有主意吗?”

    陈循斟酌道:“或许可以废除宝钞,再另外创一纸钞?”

    汪皇后忍不住道:“信誉如此,前车之鉴,只怕另创之后大家也不会相信的。”

    朱祁钰失落的点头:“是啊,民间若听说是朝廷发的纸钞,怕是不会相信。”

    于谦一脸严肃:“所以陛下当改变信誉,让天下人知道,陛下是守信之人,皇室和朝廷皆有信誉,此局可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剑走偏锋的大明不错,请把《剑走偏锋的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剑走偏锋的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