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你们的任务完成了!跟我走吧,去阳光之下!

    沈乐缓缓睁开双眼。左顾,右盼,长长叹一口气:

    他回来了。

    他终于回来了。

    精神力顺利展开,覆盖整座山崖,从上往下渗透——他触碰到了面前的小小石棺,甚至,这一次穿透石棺,碰触到了内部的甲胄和佩剑;

    精神力落到山洞当中,碰触到山洞里的陶俑、甲仗、车驾、旗帜,虽然久历时光,被岁月洗礼,却还能看见昔日的形状;

    触碰到了被他放在山腹中的古宅,黄玉桐甚至高兴地和他打了个招呼:

    【就说你在的啊!——他们都吓死了!】

    哈哈,没事,没事,我真的没有事。沈乐微笑起来,最后深深看了一遍面前的石棺,闭上眼睛,蹲身按上地面。

    石壁如水波一样流动,温柔地包裹住他,承托着他一点一点往地下落去,最后,把他平稳地安放在下方山洞当中。

    沈乐一落地,撒腿就往古宅方向跑,一头冲了进去:

    “我来了我来了我来了!我没事!”

    哗的一下,教授们全都迎了上来。沈乐自己的亲导师韩教授从台阶上站起,猛然一个转身,立刻痛苦地捂住了腰杆;

    眼睁睁看着沈乐消失的郭教授飞奔过来,在台阶上绊了一绊,向前踉跄两步,张开双手抱紧一根柱子;

    年纪最大的孟教授用力一撑椅子扶手,没撑起来,再撑,已经被学生们七手八脚按住:

    “孟老您别急!您坐着等一等!等一等!人都回来了!没事了!”

    沈乐用力向他们点点头。一边挥手,一边脚步不停,埋头就往侧面工作室里冲。

    几个老师跟着他冲进去,就看见他在一张大案前面站定,铺开宣纸。身边刷地围上几件罗裙,捧砚的捧砚,滴水的滴水,磨墨的磨墨,调颜料的调颜料……

    做织物方向的,做金属方向的,做木器方向的教授们来不及吐槽“这也是红袖添香啊”,高抬脚、轻落步,缓缓退出。

    几声压低嗓子的交谈之后,两个做书画修复方向的教授快步赶来,穿过人群,往画案上一看:

    “沈乐你……”

    沈乐眉头紧皱。抬手,画一笔,想一想;再画一笔,再想一想。看那样子,不是对自己要画的东西没把握,就是对自己掌控毛笔的水准,非常没有信心……

    想了一会儿,一袭罗裙干脆捧了笔记本电脑过来,切出图片。两位教授飞快扫了一眼,正是昭陵六骏的画像——

    一副石雕,一副绢本设色的画卷,相互映照。非常可惜,阎立本的手稿,已经在漫长的时光当中损毁,如今留存的,是金代画家赵霖的创作……

    沈乐画几笔,仰头回忆一下,再画几笔,再仰头回忆一下。曾经教过他一点绘画的张教授忍不住了:

    “你这用笔方法不对啊!国画里绘画战马,你不要老是想着素描,想着肌肉骨骼结构,你要抓线条,抓神韵!

    这里应该用铁线描……这里鬃毛飞扬,应该用游丝描……还有,注意笔锋的提按转折……”

    可怜沈乐有限的一点国画功底,刚刚够拿来修复古画,还是水准不怎么样、珍贵程度非常可怜的古画。

    像昭陵六骏画像这种东西,他就是再练十年,专职练国画,都轮不到他来上手。这会儿被张老师手把手一教,线条左一扭,右一扭,坏了!

    越画越糟糕了……

    沈乐头上冒汗。他定神想了想,索性扔下宣纸毛笔,抓了一块画板、一支铅笔,刷刷刷记录。

    记录他在战场上看到的青骓和什伐赤,骄傲飞扬,唯我独尊的状态;

    记录它们扬蹄飞奔,在战场上狂飙突进的样子;

    记录它们奄奄一息,还用温柔的目光看着主人,凝望主人到最后一刻的样子……

    记下来,赶紧记下来。虽然在瓷塔的记忆当中,他已经画过很多次了,甚至尝试刻过石雕了,但是,那些东西带不到现实当中——

    还是要趁着回到现代,记忆没有完全消褪的时候,记录下它们最鲜活、最真实的模样!

    铅笔在纸上刷刷移动。只挪了几下,张教授就已经闭嘴,全神贯注地看。

    看着沈乐的笔触,先是流畅,再是迟疑,一会儿又散乱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变成流畅,情不自禁嘀咕:

    “你画得,倒像是看到过这两匹马一样……”

    沈乐一声也不敢吭,完全不敢跟着点头,表示我确实看到过。两位教授看了一会儿,相互对个眼神,各自铺开一张大纸,开始泼墨挥毫:

    按照沈乐画出来的铅笔稿,想象、摹写,以唐代风格的笔触,画出那一匹匹奔腾的骏马。

    一个用水墨,一个用工笔重彩,画完了,再按照昭陵六骏石雕的线稿风格,重新细细勾勒一版……

    沈乐埋头画了足足两三个小时,才把他记忆中的图景,一张一张画出来。这边放下笔,那边,张老师便揪他过去看:

    “你看,这里的线条,如果用国画表现的话,应该是这样的用笔方式……这里……这里……这里……”

    “老张你先等一等啊!”

    工作室门口立刻响起了喊声。沈乐扭头,就看见之前指导他修复大辂,眼睁睁看着他消失的郭教授,火急火燎跑过来:

    “咱们先把外面的事情安排好吧!那些文物,要怎么处理,哪些要第一批带出去,哪些要放在后面,咱们先做个计划出来啊!”

    张教授遗憾地放下了手。沈乐一脸抱歉,快步出来,教授们已经吃饱喝足,学生们正在忙忙碌碌,和罗裙们、泥俑们一起收拾餐具。

    很显然,在沈乐专心致志画画的时候,这座宅子仍然在正常运转,宅子里的小家伙们,甚至还能顾着招待客人,让他们饿不着、渴不着、累不着……

    即便如此,也没有哪位教授,心大到这时候倒头就睡。沈乐一出来,他们就齐齐放下手里的东西,盯住沈乐,然而却一言不发。

    沈乐向他们微微欠身,扬起一个广泛的微笑,快步走向大厅边缘的特事局人员:

    “是这样的……”

    他拽着那几个人,转进边上的小房间,又是绘图,又是比划,给他们讲明白了这座山壁里封印法阵的结构。末了诚恳地说:

    “我个人建议,山壁当中的核心镇物,最好不要去动它——我们暂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顶上。

    山洞里的文物,可以尝试挪动,但一定要小心,要做好沟通,徐徐图之。兵符最好不要动,虽然那兵符窜到外面去了,我也不能确定,把它带走会发生什么……”

    几个完全是跟过来测量数据,确保专家安全,根本没有决策权的底层工作人员,这会儿也只能连连点头。点完头,愁眉苦脸建议:

    “沈先生,要不然咱们还是先出去吧。出去一趟,向上面提交报告,提请专家组讨论,做个决议出来,回头再慢慢执行?——您应该也不赶时间吧?”

    似乎也只有如此。沈乐耸耸肩,摊摊手,从善如流,退出去和教授们沟通情况。

    拉着特事局的大旗作虎皮,勉强求得教授们点头,他再一个人出去,把古宅收起,带着古宅手串奔出山洞。

    从水潭里冒出来,踏上岸边,再放出两个特事局小哥,由他们开着车一路狂奔,返回长安:

    开会!

    开会!

    召开文保专家和特事局的联合会议!

    开会这事儿,沈乐就帮不上忙了。他把情况和自己的意见讲讲清楚,又交出了所有在山洞里拍的照片、视频,直接退出,一头扎去景德镇。

    双方专家吵得天翻地覆的时候,沈乐埋头淘瓷土,配釉料,刻画瓷坯,开窑烧瓷。

    一口气烧出十二座瓷塔,按照十二元辰阵的形式,层层刻画、布置好阵法。

    等长安这边吵完,过来询问“如果把文物搬走了,山摇地动怎么办”的时候,沈乐胸有成竹地指了指这些瓷塔:

    “它们组成法阵,可以短暂镇住不祥,接引地脉,让山壁里的镇物发挥作用。要不然,我们先试一试?”

    试试就试试。十二座瓷塔搬到山顶,沈乐站在圈子当中,默默延展开精神力,与它们勾连。在一群特事局人员和仪器的环绕之下,轻喝一声:

    “起!”

    塔身上的符篆全数被激发。十二座瓷塔齐齐向下一陷,深入岩石半寸。然后,浅黑色的雾气,沿着塔身不断向上攀爬,深入七层瓷塔内部。

    剑光交织,切碎凝结的黑霾,阵法一层层亮起,分解、过滤、托举着雾气不断向上。

    雾气的颜色由深而浅,由重浊而清透,终于,从塔尖袅袅升起,被阳光一照,消失不见。

    “圈外A1点灵力指数75!灵力性质:阴秽!”

    “圈外A2点……63……”

    “A3点……81……”

    “1号塔塔底第一层,灵力指数……376!灵力性质:阴秽,等等,阳刚!”

    “2号塔塔底第一层……”

    “3号塔……”

    “12号塔第七层……”

    特事局到场的行动人员们,举着长长的探杆,不断测量,不停报数。最后,当塔顶飘出的烟气数值,全部下降到个位数,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微笑:

    “这东西太好了!”长安市的特事局负责人亲自带队,到这里来参与评测,这时候跨上一步,牢牢握住沈乐双手:

    “这种瓷塔,能够自动运行吗?能够量产吗?就算要手动,要手搓,我们也要先定一批,先来个二十四座——库房里脏东西太多了!有奇怪事情的地方也太多了!”

    沈乐眼前一黑。二十四座?

    长安要二十四座,北邙肯定也不会落后,接下来,你猜帝都要多少座?魔都要多少座?

    “这个,我回头把做法和景德镇那边同步一下,你们和赵先生沟通?”他露出了虚弱的笑容:

    “来都来了,我们先把洞里的文物搞定?”

    已经看到了瓷塔的封镇效果,特事局这边当然没问题。局长一声令下,自然有人在水潭上游落闸,截断水流,让上游来水再也进不了水潭;

    有人在水潭边上按下水泵的按钮,轰轰轰一片大响,潭中水位一点一点下降,终于见底。

    到了这一步,才有人打桩,铺设踏板,铺出一条通往潭底水池的、足够宽阔的路径出来。局长亲自弯腰进洞,细细看了一遍洞里的文物,满脸惊叹:

    “这……这真是太惊人,太不可思议了……这些文物,如果能重见天日,可以填补国内的极大一片空白啊!”

    至于填补的是历史的空白,还是考古、文物界的空白,抑或是特事局法器的空白,他没说,沈乐也没问。

    早有特事局的小伙子几个一组,几个一组,扛着连石崖顶部一起切下来一片的瓷塔进来,按照沈乐的安排,把它们放到山洞里:

    六座放进各个小洞,六座放进外面的大厅,小心调好位置。再次激发之后,沈乐才缓步走到执戈陶俑们面前,轻声祝祷:

    “你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终南山中,天裂之灾,已经有别的东西封住了,你们可以休息了……

    如果你们愿意,如果你们想要重见天日,想要平阳昭公主的事迹为众人所知,你们可以跟我一起出来,站到阳光下面吗?”

    他祝祷了一遍,两遍,三遍,陶俑们一动不动,只有身上的釉料反射着冷冷的寒光。

    沈乐沉吟一会儿,从特事局小哥那里要过山中抓到,牢牢封固的半块虎符,举过头顶:

    “你们的任务已经结束了!已经有人来接替你们了!——跟我走!跟我出去!”

    咔咔一片响动。陶俑们集体踏步向前,在特事局人员惊慌的闪避中,抄起武器,排成队列。

    冷气森森,直逼咽喉,沈乐心脏疯狂跳动,一咬牙,展开精神力,勾连了上方山壁当中的另外半块兵符:

    “军令!”

    咔——咚!

    陶靴踏步声响,马蹄踏地声响,整齐得犹如一声。沈乐高举兵符:

    “跟我出去!去到阳光之下,去让世人,知道平阳公主的威名!”

    几十个特事局的工作人员,贴墙站成一排,眼睁睁地看着陶俑们骑着马,执着鼓吹,引着大辂,一步步走进了——沈乐张开的古宅入口……(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不错,请把《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