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楚汉争霸 第十五章 下邑画策

    很多人喜欢假设历史,比如彭城之战,假设让韩信来指挥的话会不会输。其实谈论这些也没多大意义,历史没有如果,如果的事情谁能预见到呢?就算韩信来指挥,一定就能守住彭城吗?也未必,我们只能沿着历史的进程继续探索。

    彭城之战中刘邦死里逃生,带着残军逃到了下邑(今安徽砀山),回想起近期的大起大落,刘邦捶胸顿足,因为自己一时麻痹大意,错失了打败项羽的好机会,还葬送了自己辛苦经营的汉军主力。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没用,刘邦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惨败,而且是惨得一塌糊涂。

    不过刘邦有点好,作为领导他没有甩锅给别人,总结了自己的错误后,刘邦也很沮丧,向大家宣布:“城里太可怕了,我要回老家。关东地区你们谁能拿下来,我就给谁,谁来帮帮我打败楚国呀?”众人都低头不说话,都被项羽给打怕了。关键时候张良站了出来,对刘邦说:“大王,我给你推荐三个人吧。只要用好这三位,打败楚国指日可待。”

    刘邦听了张良的话,眼睛里充满了希望,拉着张良说:“还是军师给力,快告诉我这三人是谁?”张良回答:“第一个是韩信,大王您手下的将领很多,但能指挥大军,独挡一面的只有韩信。”刘邦说:“这个简单,我接下来就把韩信叫来,让他全权指挥。”

    张良又说:“第二个是彭越。项羽分封的时候没彭越的份,彭越肯定对项羽不满意。彭越可是个猛人啊,田荣反楚的时候他也参加了,还打败了项羽的手下箫公角。”“这个也好说,之前彭越不是也帮我们的吗?接下来我再对他好点。”彭越还算是比较讲义气的,没去投靠项羽,在彭城之战后带着他的部队在黄河沿岸驻守。

    “还有个是谁呢?”刘邦问道,张良缓缓说道:“英布。”刘邦诧异地变成了问号脸:“你说啥?英布怎么可能啊,他可是跟着项羽混的。”张良回答说:“试试呗,英布现在和项羽未必是同一条心。”张良为啥这么说呢,之前英布可是项羽手下的主力马仔,又被项羽封为了九江王,他怎么可能投靠刘邦。

    事实证明张良是正确的,乱世里哪有稳固的关系,都是利益罢了。在项羽攻打齐国的时候,就去请过英布出兵相助,英布直接装病,随便派了几千人去应付一下。到后来彭城之战时,英布继续装病不帮忙。项羽被惹毛了,派了好几波使者去骂英布,责令他赶紧出兵,但项羽越催,英布越不敢去了,他怕一去就回不来了。

    问题又来了,英布为什么不去帮项羽呢?说白了就是坐山观虎斗,在乱世中保存自身实力,英布可不是一个忠心奉献的小弟。这样一来,项羽和英布之间的信任危机就产生了。不得不说,张良的眼光确实犀利。

    张良的这番论述史称“下邑画策”,是韩信“汉中对”之后的又一个关键对策。通过张良的计划,刘邦看到了重新和项羽对抗的希望,为了收拾残局,刘邦退到了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驻守,后勤总管萧何把关中剩下的老弱病残都调拨到了荥阳增援,另一边,韩信奉命整合残军后到荥阳与刘邦会合。为了稳固人心,在这一年刘邦将嫡长子刘盈立为太子,让他驻守在关中。

    没过多久,楚军追兵杀了过来,韩信不亏是兵仙,指挥着残兵败将在京、索两地之间击退了楚军,并依靠地形优势形成了一条防线,把楚军逼退到荥阳东边。京索之战后不久,关中又传来了好消息。废丘终于被攻破了,雍王章邯死守了十个月后,最终兵败自杀。这下刘邦就没了后顾之忧,重新站稳了脚跟,楚汉之争也进入到了拉锯阶段。(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千古苒苒不错,请把《千古苒苒》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千古苒苒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