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碧空无云,一支车队行驶在前往敦刻尔克的公路上。
7月14是法兰西国庆日。
原本法兰西应该要在巴黎举行一次阅兵鼓舞士气,但因为“巴黎大炮”不间断的轰炸让当局最终取消了这个计划。
在炮口下集结人群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坐在汽车上的夏尔听到这消息时开了个玩笑:
“如果巴黎大炮恰好命中凯旋门把它炸开一个口子甚至炸塌,会出现什么情况?”
“法兰西公民会因此感到沮丧吗?”
“还是就此投降?”
坐在旁边的提贾尼很肯定的回答:“不,将军,他们不会。”
接着他解释道:“因为你才是法兰西公民心中的凯旋门。”
夏尔“切”了一声:“你在战场上的本领要是能有奉承的一半功力,德国人早就投降了!”
提贾尼笑了起来:“我说的是真话,不过还有另一个原因。”
“你是说美军?”
“是的!”提贾尼点头:“美国的宣战并决定派兵,让所有人都相信这场仗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夏尔点了点头。
这对夏尔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美国为了帮助夏尔扩大产能,一口气提供了2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
这使夏尔瞬间拥有了足够的收购国内优质资产的资金和设备。
夏尔这是暗戳戳的公权私用。
一旦夏尔控制的煤矿、钢材、电站等拥有大批来自美国的设备扩大了产量,就意味着夏尔国内资产的份额增加,夏尔的“宏观调控”就成为可能。
坏事是,因为美国对德宣战,所有人又对胜利满怀信心。
这造成资产价格再次回升,还因为夏尔的抢购使其“紧缺”导致其瞬间翻了两倍。
夏尔当机立断暂停收购,此时正位于高位,买进显然不划算。
他打算利用这次机会再让资本家吐点血:
此时的资本家普遍以为美军加入这场战争后就不会有悬念了,协约国肯定将迎来胜利,于是迫不及待的大量买进。
夏尔认为,恰在这时应该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资本家操盘是依靠资金和利好消息。
而夏尔操盘,依靠的则是控制战争的胜负!
这妥妥的是“幕后交易”和“操纵股市”,是无耻的犯罪。
但夏尔却能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毕竟战场是瞬息万变的,谁能说夏尔在主导它的胜负?
正想着,汽车逐渐减速。
“到港口了,将军。”司机提醒道。
夏尔一抬头,公路两侧站满了英军士兵和前来欢迎的民众,他们有的手里拿着鲜花,有的拿着小国旗,各国的都有,在海风中飘扬抖动。
今天是首批美军登陆的日子,两天前潘兴极力邀请夏尔到现场。
“您是他们的偶像,将军。”潘兴为此赶到比藏西训练基地:“如果您能在场,我相信会让他们士气倍增!”
夏尔无法拒绝,毕竟那些美国大兵将来用的都是伯纳德生产的武器和装备,也可以算是夏尔的金主。
用户是上帝,不得不讨好!
汽车在路边缓缓停下,夏尔打开车门探步下车。
当人们看清是夏尔时,瞬间发出阵阵惊叫拥挤过来,完全忘了这是欢迎美军的仪式。
好在英军士兵早有准备,他们赶忙拉起人墙努力将人们挡在警戒线外。
潘兴快步迎上来,热情的与夏尔握着手:“欢迎您的到来,将军,我代表所有士兵向您表示感谢!”
“这是我应该做的,将军。”夏尔回答得谦逊得体:“欢迎走上战场的勇士,正如照亮前进道路的烽火,我很荣幸能成为他们的引路人!”
潘兴发出爽朗的笑声:“说得好,您这个引路人当之无愧!”
基钦纳和黑格两人随后上前,他们与夏尔握了握手,表情不是很自然:
“久仰大名,中将。”
“很高兴见到你,中将!”
夏尔目光停留在基钦纳身上:“元帅阁下,我可能需要一些翻译,英国远征军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割爱?”
潘兴差点没忍住笑,装作咳嗽掩饰过去。
好家伙,夏尔一句话挖了基钦纳两个痛点:
“借翻译”是挖苦基钦纳失去了对美军的训练权。
称“英国远征军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则是暗指英国远征军打仗不行。
基钦纳和黑格两人都是老江湖,哪会听不出夏尔话中的意思,霎时脸上一道道黑线,却又无法发作。
基钦纳强忍着怒火,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当然,中将,这是我应该做的。”
夏尔很有礼貌的表示感谢。
等待时,潘兴抓紧时间向夏尔请教:
“是这样的,我知道需要扩大队伍以保证火力优势,但我不打算增加编制。”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步兵师2.7万人左右。”
“这比你们的1.7万人更多,您认为这可行吗?”
夏尔给出了答复:
“当然,将军。”
“这很好,这是很有创意的想法,它在保证部队火力的同时又简化了指挥。”
“就像我说的,这符合美国的国情。”
得到夏尔的肯定后,潘兴乐开了花:
“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
“我们的士兵或许能得到训练,装备也能购买。”
“但中基层指挥官却对作战毫无经验,因此需要尽量简化指挥。”
这想法很对,这也证明了潘兴在军事上的才华。
同样是2.7万人,编成两个师与编成一个师相比,在指挥和协同上会复杂得多。
前者会涉及到师与师的协同,需要一个军级指挥部才能统一作战。
后者只需要一个师的指挥人员。
更重要的是,要保持“火力优势”的战术,并不需要太多的指挥官,而是需要更多的士兵更多的装备集中力量对某一点发起攻击。
哈伯德也抓住这个机会通过翻译向提贾尼请教后勤补给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与交谈甚欢的几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站在一旁的基钦纳和黑格。
他们冷冷清清的无人问津,就像是被晾在一旁站岗,大眼瞪小眼脸上写满了尴尬。
幸运的是,高台上的瞭望员大喊:“它来了,‘利维坦’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