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雾散阴谋现

    李衍心念电转,口中咒文如沸。

    温灵官的分身刚一出现,便展现惊人威势,自虚空中凝聚成形,直接出现在“百鬼婴煞”身后,雷电交错、赤火翻腾。

    婴煞本是朱算盘以邪术炼化,吸食数百阴魂而成,还融合了妖眚之炁,可谓难缠至极,但终究还是邪祟,畏惧雷火。

    “呀——!”

    感受到温灵官雷火威势,婴煞发出凄厉尖叫,瞬间消失。

    再出现,已在百米开外。

    但温灵官的分身,几乎也同时出现。

    黑雾白影、雷火神影,在不同地方闪烁,快的反应不过来。

    终究,“百鬼婴煞”还是不够快,直接被温灵官分身擒拿。

    雷火包裹之下,滋滋炸响中邪雾蒸腾。

    婴煞剧震,疯狂挣扎,试图撕裂雷火光罩反扑,却难以逃脱。

    然而,李衍却依旧神色凝重,双手掐诀稳住法印。

    正如方才徐震山所言,斩杀“百鬼婴煞”并不难,难的是对方已融合妖眚之炁,不死不灭,一旦爆开后便会四处散开,侵染小半扬州城。

    蜀中之时,一队士兵被妖眚之炁侵染的景象,还历历在目。

    到时,不知会死伤多少。

    随着李衍手诀变换,吟诵《温灵官宝诰》,人形雷火又迅速变化,好似一尊熔炉,将“百鬼婴煞”困于其中。

    他竟要尝试“雷火炼妖眚”!

    这种事玄门也有记载,有成功者,却十分艰难。

    失败的例子有很多,比如金帐狼国即将灭亡时,玄门高道“玉虚真人”张元鹤于黔南尝试以雷火炼化一具千年尸王。

    彼时尸王乃战场所生,集冤魂十万而成凶物。

    张真人布下九宫雷火阵,倾毕生法力引动天威,却因邪物怨念太深反噬雷火。炼化半途,雷火失控倒灌,黔南那片山川尽化焦土,千里生民化为枯骨,张真人也遭阴火蚀骨而亡,徒留一地废墟警示后人。

    因此,玄门碰到这种难缠邪祟,往往采用更稳妥的方式,将其镇压于名山大川,洞天福地,借先天罡煞之炁磨灭。

    但眼下形势凶险,显然没这个时间。

    念及此处,李衍更加全神贯注。

    借着龙蛇牌、护臂千念、勾牒等宝贝,周围阴煞之炁疯狂汇聚,狂风呼啸,在他身边形成旋风,冰霜也在地下凝结。

    如此浓郁的煞炁,已能形成小型凶地,常人根本不敢尝试,因为肉体凡胎,肯定扛不住这么多煞炁。

    但李衍施展“阴神变”后,是用勾魂索作为承载。

    罡煞之炁疯狂汇聚,令他阴神之躯越发庞大凝实,又经过术法和“丙丁生鬼符”,维持温灵官的召唤。

    可以说,就是在走钢丝。

    就看对方先被炼化,还是他先扛不住。

    而在两股力量僵持间,王道玄和吕三也觉周身束缚一松。

    撤去五方罗酆旗,他们便看到了李衍的阴身。

    顾不上废话,李衍直接开口道:“道长,你留下毁了那幽冥戏台,这是妖人布局关键,三儿,速去码头支援传信!”

    说罢,便继续专心炼化。

    他言简意赅,但二人却瞬间了然。

    “幽冥戏台”自然不用说,他们也不会使用,留着就是祸害。

    而码头那边,必然是倭寇进攻重点。

    若其他人担忧前来支援,反倒会误判形势,顾此失彼。

    “好!”

    吕三也不废话,带着小白狐冲入街道,很快没了踪影。

    而王道玄则来到幽冥戏台前,仔细观察。

    此刻,这邪门玩意儿还在运转。

    其窃取了城隍庙那边的力量,王道玄虽不知如何做到,但见周围变淡却不消失的浓雾,知道必须将此物毁了才能解厄。

    他扭头看向王茂德府邸深处,只见一群仆人瑟缩角落,如惊弓之鸟,当即厉声喝令道:“尔等若不想死,便听我调度!”

    “寻黑狗血一桶、桃木枝三十束来!”

    众仆慑于其威,纷乱行动,往府外寻物而去。

    这些人之中,还有不少盐商们的护院,都算是扬州地头蛇。

    附近阴煞之炁被李衍抽干,因此也能正常通行,不到一柱香的功夫,便将东西全部凑齐,摆放在王家府邸外。

    哗啦~

    在王道玄指挥下,一桶黑狗血泼洒在幽冥戏台之上。

    戏台表面,立刻嗤嗤作响。

    随后,便堆起桃木柴火进行焚烧。

    至于王道玄,则摆起临时法坛,点燃香烛,抛撒纸钱,同时掐诀念诵道:“青帝护魂,白帝侍魄,赤帝养气,黑帝通血,黄帝中主,万神无越…”

    这是安魂定志咒。

    幽冥戏台虽强,但却离不开那些被残害致死的阴魂厉鬼。

    王道玄用咒法超度,实则是断其根源……

    ……………

    扬州城隍庙,位于城北。

    其始建于前朝,最初只是小吏立碑祭祀之地,后因水患频发,有乡绅捐出祭田,建成三进院落。

    此地历经数百年战火,始终香火不衰。盐运鼎盛时,富商们争相捐献金身,檐角琉璃瓦皆嵌明珠,白日生辉夜间流彩,号称“江淮第一神宫“。

    而今,却是阴雾如墨,门廊立柱渗出暗红粘液,似干涸血泪。

    徐震山率众赶到时,朱漆庙门赫然洞开,门楣上“护国佑民“金匾竟倒悬,裂开数道腥臭口子。

    “铛~铛~”

    檐下铜铃无风自动,响声却似婴啼。

    “呕“

    当即有年轻弟子扶住石狮干呕。

    庙门口那对镇宅瑞兽,眼窝里竟淌着黑水,爪下压着半截残肢。

    徐震山阴着脸左手掐诀,腰间桃木令牌顿时嗡鸣示警。

    “社令神坛被污了。“

    他声音冰冷,眼中满是怒火,“走,从偏殿绕!“

    哗啦啦!

    话音刚落,庙门口整条青石板路,便突然翻卷如浪。

    但见青砖缝隙之中,忽然伸出上百只枯手,有几名弟子一不小心,便被那些枯手抓出,惨叫伴着骨裂声闷响。

    枯手漆黑指甲上,还淬有剧毒。

    不过呼吸之间,一些弟子便脸色发青,倒地不起。

    “活人桩!”

    徐震山两眼一瞪,当即指挥弟子们,脚踏天罡步后退,同时齐齐剑挑黄符。拍向地面:“五雷猛将,火车将军,急急如律令!“

    滋滋~

    一道道电弧顺着青砖缝隙跳跃,恶臭浓烟升腾,枯手也没了动静。

    “哼!”

    徐震山一声冷哼,暗劲勃发,猛然跺在地上。

    轰隆闷响,砖石四溅,泥土中露出几个小木箱,形似棺材,周围以红绳铜钱捆绑,上面露了个洞,死人枯手正是从里面钻出。

    徐震山见状,脸色更加难看。

    这东西,肯定不是今晚才埋下。

    闹出这么大纰漏,即便今晚顺利渡劫,他也少不了回山受罚。

    想到这儿,徐震山当即看向漆黑庙门,咬牙冷声道:

    “这种邪门的鲁班法…是崔二娃吧!”

    他已猜出城隍庙中是谁在捣鬼。

    李衍这外来户不清楚,但他们与扬州城附近这个鬼戏班没少打交道,早已查清楚这些人底细。

    里面的叫“崔二娃”,乃是戏班子丑角儿。

    其天生脸部畸形,从小受尽嘲笑欺凌,被当成怪物赶出村子。

    在坟地捡食贡品时,遇到一名身怀“鲁班厌胜术”禁忌篇残页的老木匠,自此跟着学艺,虽被当成驴子使唤鞭打,但也学了一身本事。

    其心性阴毒,给人干活时即便东家给够银两,也会心生贪婪,暗中放一些邪门儿玩意儿,再让道士上门破解分钱,甚至还弄过几起灭门案。

    被执法堂通缉,走投无路加入鬼戏班。

    原本徐震山虽脾气火爆,但也不想跟这些个凶人打生打死,但今晚之事,已将他逼到绝境,心中杀心早已沸腾。

    “起七煞钉!“

    徐震山一声令下,立刻带着弟子们,将城隍庙正门包围,脚下罡步踏出北斗阵,同时从各自从怀中取出一枚枚枣核。

    雷击枣木是打造法器的上好材料。

    而雷击后焕发新生,又长出的大枣枣核,便可制作法器枣核钉。

    噗噗噗!

    在其命令下,七枚枣核钉破空钉入门前地脉之中。

    说来也怪,地面震动顿时停歇。

    但就在这时,大门黑暗处忽然走出一名矮子,头戴木质丑角脸谱傩面,手里还拎着一对斑驳梆子,梆梆梆敲了起来。

    “咯咯咯——“

    诡异的嘻笑混在梆子声里荡开。

    前排弟子听到,顿时眼神涣散,竟扔了法器互相撕咬。

    还有人狂笑割开自己咽喉,鲜血到处喷洒。

    “封耳窍!“徐震山当即怒吼结印。

    他知这崔二娃除去鲁班法,还有两种本事。

    一是戴着各种自己制作的怪诞面具,虽肢体夸张扭曲,动作滑稽可笑,但却擅于迷人心魄,经常扮演勾魂的无常或小鬼,到处害人。

    二便是那梆子法器,同样能扰人心神。

    其他弟子有样学样,掐诀在耳边连点,封住耳窍。

    “哈哈哈~”

    怪笑声从崔二娃口中传出。

    他将身后一口木箱甩出,力道十足。

    徐震山迎面而上,一掌拍碎。

    咔嚓!

    木箱炸裂,里面竟然全是人皮面具。

    这些人皮面具,有垂髫童子嬉笑面,有新嫁娘含羞面,更多的却是各种扭曲的怨毒面孔,在空中如蝴蝶翻飞,竟自行黏附在一些弟子脸上。

    那些弟子顿时痛苦倒地,肢体行动也变得怪异。

    “是封魂面…“

    徐震山瞳孔骤缩,只觉口中发苦。

    茅山古籍之中,曾记载过此邪术,需取死者咽气前一瞬的面皮,裹上坟头柳木膏才得成,厉鬼可借之轻松控制人。

    更让他憋屈的是,城隍庙被占据,俗神也对他们进行压制。

    满腔怒火,却是施展不开。

    呼~

    就在这时,一股狂风凭空而起。

    但见周围浓雾开始变淡,笼罩城隍庙的黑暗也渐渐散去。

    “李少侠那边成了!”

    感受到周围压力减轻,徐震山当即大喜,纵身一跃,同时掐诀念咒,“阳精之雷,炎火之精…“

    随着咒文声,右手法剑之上竟有电光闪烁。

    而崔二娃,则因城隍庙失控,心神震动。

    锵!

    剑光闪过,崔二娃脸上面具破碎,露出半张烫疤纵横的脸。

    他残破嘴唇蠕动两下,发出锯木似的沙哑声:

    “.脸.都.丑.“

    徐震山剑势不减,法剑直接贯穿其咽喉的瞬间。

    将崔二娃斩杀后,他立刻冲入城隍庙,

    “传讯各观.清点还能动的兵马!”

    “通知都尉司,随我去码头支援!”

    …………

    扬州城码头,往日舳舻千里的繁华景象荡然无存。

    浓稠如墨的黑雾仿佛活物,自城内汹涌扑来,遮掩了江岸方圆数里。

    似乎裹挟了江上水汽,这雾远比城中更甚,伸手不见五指。

    唯有远处江面上,燃烧的烈火将浓雾染红,还混杂了金铁交鸣、惨嚎怒骂和船只木板爆裂的声响。

    几艘漕船歪斜倾覆,官军的战船一艘接着一艘燃起冲天大火。

    李衍猜测没错,正是倭寇袭城。

    唯一猜错的,是这帮倭寇的目标。

    他们并没打算进城,而是要破坏水军战船。

    借着大雾,众多倭寇浪人如同鬼魅般从水下罅隙中钻出。

    他们身手矫捷,借钩索在桅杆和船舷间纵跃,身裹黑巾,只露出一双双充满戾气的眼睛和手中森寒的野太刀与短柄倭斧。

    同行者中不乏高手,动作间竟隐隐有罡煞之炁流转。

    这些高手目标明确,专挑战船要害下手。

    或斩断主桅,或用火油瓶砸向堆放在船楼的炮药桶,甚至有人以奇诡身法避开护卫,直接潜入水密舱凿穿船底。

    朝廷水军并非乌合之众,但在完全失去视野、突遭内外夹击之下,阵脚大乱。他们在浓雾中各自为战,往往刀锋未至,便已遭到偷袭。

    水面上漂浮着碎裂的木板、燃烧的杂物和尸体,将江水染成了红色。

    “喳——!”

    伴着一声嘹亮鹰啼,吕三从城墙处跳下。

    而与此同时,王道玄和城隍庙那边都已成功,浓雾已肉眼可见的速度散去,远远观望,就像是雄鹰撕开了雾气。

    浓雾散开,吕三也看到了码头景象。

    他们的那艘大船,也正遭受猛烈围攻。

    但围攻者不止是倭寇,更有不少操着江南本地口音的亡命之徒,手持鱼叉、分水刺、甚至淬毒的梭镖,打法阴狠刁钻。

    竟是当地熟悉水道、水性的江湖水匪!

    吕三心中一沉。

    内贼勾外匪!

    这次行动,怕是比他们想的还要复杂…(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泼刀行不错,请把《泼刀行》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泼刀行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