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贾琏之外,贾赦的膝下的确还有贾琮这个庶子。
但荣国府这种,除了贾宝玉外,就连贾琏这个嫡子都不怎么受重视的态度,长房的贾琮和二房的贾环,早就被养废了。
十几岁的年龄,心性早就根深蒂固了起来,即使是想要重新培养也没有时间了。
这种情况下,贾赦一蹶不振,也就不难理解了。
无论贾赦再怎么丧心病狂,但贾琏那都是他视为希望与未来的儿子。
现在这个儿子不但沦为太监,更是连一个子嗣都没有留下。
明明同样知晓贾琏的遭遇,但贾母和贾政,却是一门心思的只想着,通过给罗浮送女,不但可以度过灭顶之灾,甚至还可以通过枕头风,依旧让贾家安享荣华富贵。
如此态度之下,也就难怪,贾母和贾政,与贾赦之间有着如此大的区别了。
贾母的脸上带着几分得意的微笑,道:“敬儿不用担心,我贾府无忧了。”
微微一顿,贾母道:“赵王后宫之中,几乎尽我贾府女眷,我那玉儿更是赵王正妃,就连咱们贾府的诸多老亲女眷,现在也在赵王后宫占了位置,不看僧面看佛面,咱们虽然要摘了这敕造荣国府的牌子,但日后富贵,怕是比现在更甚!”
贾政一副假正经的样子,轻抚着的长须,平日里总是以忠君爱国自诩的他,此刻却是毫无半点为北庆即将覆灭而悲伤的情绪,甚至还有着几分迫不及待。
仿佛,恨不得现在京城马上被城外的罗天军攻破,让赵王罗浮,完成最后的一统大业,他也好尽快当上皇亲国戚。
只是贾母的话,却是显然无法安抚贾敬内心的不安。
理论上,贾蔷其实是以宁国府这支,甚至算得上是宁国府的正派玄孙了。
可偏偏,肩负着宁荣二府之责的贾蔷,在去了金陵之后,传讯沟通上却是一直以荣国府为主了。
其实这也难怪,谁让这次送到了罗浮后宫之中的贾府三春,全都是出自荣国府呢?
贾元春是荣国府二房嫡女,贾迎春则是荣国府长房庶女,贾探春也是荣国府二房的庶女。
三个贾家的女儿,全都是荣国府的。
以贾蔷那种捧高踩低、根红顶白的性子,当然会死死地巴结着荣国府了。
被富贵迷了眼睛的贾蔷,却是根本判断不出,荣国府俨然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了,全都是一群眼大心空的家伙。
唯一能够算得上是清醒的,只有宁国府的贾敬。
但贾敬却是很早之前,就因为废太子的案子,明明是进士出身,却不得不躲在玄真观中,炼丹修道,贾蔷对于贾敬的认知,全都是这位宁国府曾经的大老爷,突然脑子糊涂了,有官有爵的,却偏偏辞官让爵的躲到道观里炼丹。
这种认知,让贾蔷下意识的忽略了,贾敬才是现在贾家,真正有撑起大梁智慧的人。
就连贾敬自己,也不曾想到,明明是宁国府正派玄孙的贾蔷,在去了金陵之后,竟然会一门心思的巴结荣国府,甚至连跟宁国府传递消息这样的事情都懒得做了。
逼的贾敬每次都不得不找上荣国府来。
在罗浮誓师北伐到现在围困京城的两个月时间里。
贾敬也不是没有派过人前往江南金陵,去和贾蔷联系,只可惜,两个月时间,以现在的交通情况,远隔千里的情况下,派出去的人,一个月能够跑一个来回就不错了。
两次交通,贾敬得到的也只是贾蔷的搪塞而已。
除了让贾敬知晓,贾蔷王八吃秤砣切了心的巴结荣国府外,同样也让贾敬知晓,赵王罗浮,似乎对于贾府的女儿,有着让人无法理解的占有欲外,更多的却是让贾敬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原因很简单,要知道,贾敬可是宁荣二府之中,唯一一个考上了进士的人。
他可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
在大庆,科举考试之中,除了最为显赫,名额只有三人的一甲进士及第,状元、榜眼和探花外,二甲的进士出身,才是常态,也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进士,至于说三甲,那是同进士出身。
要知道,正经进士出身,是看不起同进士出身的,甚至还有一副专门嘲笑同进士的对联。
上联如夫人,下联同进士。
什么叫做如夫人?
如同夫人一般,受宠的妾。
没错,如夫人就是妾的一种美称。
同进士出身,都被嘲笑成和小妾一般了,可见,真正二甲进士出身的显贵了。
尤其贾敬还是以承爵的勋贵,一路从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才拿到了进士出身。
这样的经历,放到现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经历了百年承平之后,文武之间的对立,早就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了。
科举几乎成为了文官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插手的自留地了。
贾敬的经历,几乎已经是绝唱一般了。
可以说,若不是当初被卷入了废太子的案子中,贾敬绝对是能够将宁国府,再次维系数十年的人才。
可惜因为废太子案,贾敬被迫不得不辞官让爵,这却是让宁荣二府的所有人都小觑了这位曾经的宁国府之主。
两次派人前往金陵去跟贾蔷沟通,贾敬所得到的,充其量也就是罗浮这位赵王,对贾府女眷有心思。
但正是因为如此,才让贾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来。
当初宁荣二府,一门双公,其显贵,甚至超越了王爵了。
可饶是如此,废太子一案,却是瞬间让宁荣二府,一蹶不振。
时至如今,堂堂开国二公,真正能够上朝的,竟是只剩下一个自命清高的假正经的贾政。
两府都找不出一个能够在朝堂上说的上话的人。
若非如此,贾家宁荣二公的人脉香火,也不会便宜了王子腾。
有过如此经历的贾敬,却是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件事。
伴君如伴虎,君心不可测。
在贾敬看来,赵王罗浮,绝对不可能轻易的放过贾府的。
一旦等到罗天军攻占京城,到时候,宁荣二府的末日转瞬即至。
一门双国公的时期,贾家尚且因为废太子的案子,短短时间里一蹶不振。
更别说现在改朝换代,宁荣二府,从国公宅邸,沦为前朝旧臣了。
就算是罗浮现在收用了贾府三春,甚至将贾府的女眷,尽数冲入宫中。
可一个即将富有天下的开创之主,又怎么可能会被美色所动摇心智呢?
别的不提,一旦罗浮攻占京城,彻底覆灭北庆,完成革故鼎新的大业,那么罗浮就会一跃新朝开国之君,届时天下间,有多少人,眼巴巴的期待着将自己女眷,送到罗浮宫中。
的确,贾府三春,确是姿色出众,但那又如何?天下间,绝色何其多,以罗浮开创之主的身份,燕瘦环肥,几乎应有尽有。
到那个时候,贾府三春怕是只会沦为其中不起眼的几个妃嫔罢了。
宫外,贾府作为没落的前朝勋贵,不被清算就不错了,宫内,贾府三春又无法得到家族的支持,同时贾府又和罗浮有破家灭门的仇恨。
这种情况下,稍微有点脑子的,就会明白,贾府的情况根本就不是这几个女眷所能够解决的。
只可惜现在的宁荣二府,都是没脑子的,一门心思的只盯着曾经的富贵,浑然不知道,这所谓的富贵,即将随着京城告破,而彻底烟消云散了。
唯一有脑子的贾敬,反而连消息都只能得到二手的。
这种情况下,贾府不灭,真的是没有天理了。
在明知道,一切已经来不及的情况下,现在贾敬也只能寄希望于,罗浮真的是对三春,包括贾府女眷们,情有独钟吧。
若不如此,那么宁荣二府,就真的没有半点延续下去的希望了。
当满朝文武,都开始为了自己接下来的荣华富贵而努力的时候,北庆已经彻底没有了任何翻盘的可能了,
更何况,现在的北庆,几乎就是一座孤城了。
在围城的第七天。
九座城门,在夜色下,几乎是以前后相差不足一刻钟的时间,同时打开了。
随着罗天军蜂拥而至的冲到了京城内。
身处于皇城的今上和太上皇父子,到底没有坠了身为帝王的尊严,太上皇直接吞金,而今上,则慢了一步,在准备安排,宫中女眷自杀守节之前,就先一步被那些巴不得拿皇帝当投名状的大臣抓住了。
杀宫中女眷的想法,不但没能够顺利实施,就连今上自己,也落在了这些叛臣的手中。
不过今上到底刚烈,在被抓的第一时间里,明白自己已经没有了任何反抗的可能后,他却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自刎。
今上的死,的确让几位想要拿他这位前朝皇帝博取富贵的大臣失望。
但事实上,他们逼死今上,本身对罗浮来说,反而也是一种功劳了。
毕竟,不管是哪次改朝换代,新朝为了维护吃相,也会被前朝皇室,敕封一个不错的封号出来。
就算是要清理后患,那也是新朝坐稳江山之后,用阴私手段。而不是直接动刀动枪。
哪怕是有着当年司马家当街弑君,可后续几千年下来,也没有多少的朝代是效法司马家的。
但如果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前朝皇室,选择了殉国,那么不但前朝皇室不用受亡国之辱,新朝也能够顺势大方的给死人一个盖棺定论,也能够进一步的夯实自己的天命所钟。
罗天军的精锐,乃是得到了罗浮赐予元能之种,个个都掌握了足以让他们以一敌百的血脉元能的属下。
对罗浮忠心耿耿的同时,更是拥有着堪比智能AI一般的纪律性。
攻入了京城之后,罗天军首先抢占皇城四门和京城九门,紧接着则是开始了在整个京城内,维系秩序。
也知道,改朝换代的攻城战,真正被使士兵作战造成的破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最小的。当然了,这不包括那些本身就有意放纵军纪的情况。
绝大多数情况下,一座城池易手过程中,最大的破坏,实则是城内,那些趁火打劫的青皮混混之流。
这也是为什么,只要是自诩王者之师的军队,一旦完成攻城,进入了城中,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维系秩序。
现在罗天军,也同样是这么做的。
整个京城,进行了严格的军管,街面上根本不允许任何人行走,凡是趁火打劫,趁乱为非作歹的,俱都会遭到毫不留情的雷霆打击。
往往会以斩立决的刑罚,来杀鸡儆猴。
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罢了,整个京城,因为被罗天军攻入而造成的混乱,就彻底平息了下来。
而皇城内,则是比京城平定的更快。
毕竟,今上和太上皇,接连勋贵,那些后宫女眷们,除了极少数,选择了为国尽忠,以身殉国外,更多的则是在惶惶不安中等待着新朝的安排。
而能够处置他们这些前朝皇室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罗浮了。
没错,在罗天军即将完成对京城的围困时,消息就已经传递到了身处于金陵的罗浮耳中。
之所以围城这么长时间,并非是北庆在坐困孤城的情况下,真的扛得住两万百人敌精锐大军的围攻。
恰恰相反,真正造成这个一切的是因为罗天军需要等待罗浮这个赵王的到来。
无论如何,京城可是北庆的象征。
什么时候进攻,以谁来发号施令,这可是都有讲究的。
实在是,攻占一国京城,宣告前朝彻底覆灭这样的事情,功劳太大了,大到了,以现在的罗天军中,只有罗浮这个赵王有这个资格。
围城的时间,虽然持续了好几天,但实则,双方之间并没有进行有一定强度的交战,完全是因为罗天军需要等待罗浮的到来。
而当罗浮到来的第二天,京城九门,就在内外交流之下,被京城中的前朝叛臣们打开。
在罗天军完成了对其整个京城和皇城的清理之后。
象征着罗浮这个赵王的仪仗,也终于在次日,正式踏入了前朝的故都。
大街御道的两旁,跪满了前朝文武勋贵们。
贾家,同样也在其中。
宁国府的贾敬、贾珍等人,荣国府的贾赦、贾政、贾宝玉、甚至包括庶子出身的贾琮、贾环,整个京城贾府八房的男丁,几乎尽数在列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