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良机否

    河东,安邑。

    刘璋这段时间以来,于安邑静候,坐观天下时局。

    至于如今,袁曹结盟,共同引兵西进的危局,在刘璋幕府诸将的应对下,落得草草收场的结果。

    南面,引军攻打河南尹的曹操,施展出来的虚实之策,为毒士贾诩所窥破,大军只得在雒阳八关外徘徊,却是不得兵临雒阳城下,达成收复河南尹的意图。

    至于当下,曹操派遣到宛县据守的夏侯惇,为吴懿设伏击败,在许都南面出现危情的威胁下,曹操引大军返回了许都,并遣送于禁统兵三千前往宛县助阵夏侯惇,以防宛县为秦军所破,许下不宁。

    南面之忧,解矣。

    北面,袁绍自领大军攻伐滏口关,又派袁谭发兵河内,然袁谭为伏波将军马超所破,河内之地尽失,唯余一座朝歌城,且河内为秦军所得,邺城人心惶惶。

    在大本营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袁绍留张郃殿后,自领大军返回邺城,加强邺城的守御力量。

    上党之忧,去矣。

    此外,太原郡的张任、张绣突入常山国,欲断绝冀州和幽州之间的交通,袁绍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着令幽州刺史袁熙南下击退张任和张绣,保证邺城北面的安宁。

    可现下,河东太守法正自门外踏入,面带喜色的向刘璋通禀道:“大王,张骁骑先诛乌桓,后破袁熙,且杀的袁熙是仅以身免,如今袁熙窜逃回了幽州,心绪惶惶,只屯兵于涿郡,却不敢逾界南下。”

    道完常山国的战事,法正拱手进言道:“大王,我军连战皆胜,此天赐良机也。”

    “哦?”刘璋面色淡然,只嘴角微微弯出一抹弧度,表达出他对当下时局的高兴之意。

    “大王。”法正接着言道:“如今袁谭、袁熙皆为我军所破,不敢同我军对敌,当此之时,合当命张骁骑南下,马伏波北上,同时大王可倾国之兵前往上党,统甘辅汉所部人马东出,三面夹击邺城。”

    “倘若时运在我,或可一举破邺城,定河北。”

    “讨定河北,夷灭袁氏后,大军主力挥师南下,兵发许都,同时分遣两路人马,黄镇东自河南尹出,吴镇西自新野北上,亦是三路夹击许都,倘能这般行策,破曹易尔,盖举手而已。”

    “再后,以破袁灭曹之威,荆州、江东可不战而下,如此,天下一统,宇内安康。”

    法正说的豪迈,词无滞感,可见他在面见刘璋之前,就已经根据当下的时局,腹中斟酌好了一套说辞,如今在刘璋面前道出,自是行云流水,无有滞然。

    刘璋微微颔首,他先是肯定了一句:“孝直之言,与吾心相类。”

    没有说是相同,而是想法类似,接着刘璋续而言道:“然孝直所言,此中有一二微小的忧虑,一则邺城为袁本初经营多年,深根固本,必然是一时间难以拔除,二来曹孟德引军返回许都,手握数万兵马,不知动向如何。”

    “夫今,袁曹结盟,虽是真情少假意多,可袁曹到底是唇齿相依,这个道理袁本初知道,曹孟德也是知道,是故曹孟德必然不会坐视我等讨定河北,夷灭袁氏。”

    “若是我大军倾出,合围邺城,曹孟德必将引兵北上施救于邺城,而正如孤前方所言,邺城城坚,难以易下,我等一时半会拿不下邺城,顿兵坚城之下,倘曹孟德抵至邺城,与袁氏内外夹击我军,局势只怕不妙。”

    “那依大王之意,放过这次的机会。”法正眉宇锁起,语气迟迟道:“可我军好不容易连战皆胜,士气正旺,将校望着建功立业,就此撤军,恐于将校的战心不利。”

    “不。”刘璋否决了一句道:“孤意非是错失良机,而是稳妥行事,如今三面夹击邺城的战机已现,自当挥兵邺城,试一试邺城的守御力量。”

    “但孤无意倾国之兵攻打邺城,盖因许都曹孟德那里,还需要防上一手,所故孤心下计较,以张任、甘宁、马超三路人马尝试攻打邺城,三万后备兵力,且先不动,用作防范曹孟德。”

    “大王所定之策,稳妥非常,当如此行事为上。”法正称赞了一句刘璋的计策。

    接下来,数支骑卒队伍从安邑出发,有的北上,有的东进,有的南下,但无一例外,这些骑卒都是给对应方向的将校,带去刘璋号令进军的命令。

    上党。

    “大王有令,着我等东出攻打邺城。”甘宁语气雄迈,声震大帐,向一众将校言道。

    “终是等到大王的这一道命令了。”有裨将出声道:“某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了,非得饮上一饮袁军将领的鲜血,方才能够安歇下来不做异动。”

    不少将校出言附和,他们早就望着东出,建立一番功业。

    此外,邺城作为河北的大本营,倘若能在攻城战中打出不凡的战绩,封妻荫子自是少不了的,自家的爵禄也是少不了的,这里不少人在想,如果能先登邺城,少说能升个侯爵,食邑增加两三百。

    想到这里,一众将校纷纷磨拳擦掌了起来,对于功名的渴望,遮蔽了对战争的畏惧。

    河内。

    马超收到进军的消息后,将消息告知了庞德。

    庞德闻之雀跃,他向马超请命道:“伏波,德请为先锋,必为伏波扫清前路,得直趋邺城城下。”

    马超笑了笑道:“先锋之任,非令明你莫属,何必相请。”

    常山国。

    张任读罢刘璋的命令,转手递给了张绣,同时出言道:“大王着我等临阵见机,把握南下的机会,与甘辅汉、马伏波会于邺城城下,三面夹击邺城。”

    “大王这是要一举荡定河北吗?”张绣语气中露着兴奋之意。

    “不好说。”张任半眯着眼睛摇了摇头道:“大王只着我、甘辅汉、马伏波三路合击邺城,却是没有声言他将来到邺城前督军作战,也没有涉及后备兵力的调动。”

    “或许,大王多半是想让我等先试试邺城的水深几何,然后据此再做应对。”

    ……

    许都。

    “袁本初诸子,也太过庸碌了吧。”明明是袁绍的儿子不堪用,但曹操神色却是不怎么见好。

    毕竟如今袁曹结为盟友,两边按常理来说需要守望相助,对于友军的困难要出手帮忙,而当下,袁谭兵败于河内,袁熙大溃于常山,邺城将陷入三面被围的危局。

    袁绍落难,河北危殆,曹操不能坐视不管,就算他不顾盟友之义,也要看在唇亡齿寒的份上出手救援何必。

    而对于救援河北一事,曹操心下却是不太情愿,他向来只盘算着袁刘相攻,两败俱伤,他就可从中渔利,享受渔翁的身份。

    可袁谭、袁熙接连败仗,河北为之大震,袁氏似有倾覆之状,这般危急的情况下,曹操须早早出兵救援袁氏,不然袁氏若是为刘璋所灭,下一个就是许都了,也即是他曹操了。

    曹操思来,当是等不上几日,来自河北的求援使者,就将登临他的丞相府了,或将临庭哭泣,向他请求伸出援手。

    不出曹操的意料,数日后,袁绍派遣南下的使者郭图,于曹操面前请求道:“曹丞相,今秦军凶暴,河北危急,还望丞相念及盟友之义,早日北上救援。”

    “郭君勿需如此。”曹操摆了摆手道:“你我两家即为盟友,施救一事,自然是无可争议,且待孤整顿兵马完毕,来日就引军北上,与本初兄共抗秦军。”

    “丞相言必行,行必果,果大丈夫也。”郭图见曹操爽快的应下,他拱手赞颂了一句。

    曹操宽言抚慰了几句情急的郭图后,挥手让郭图退下,而后同一众谋士商谈了起来。

    “卿等以为,是否施救于河北。”曹操发问道。

    “救,当然要救。”荀彧肯定道:“正如丞相所言,今袁氏与我,是唇齿的关系,虽说谈不上一荣俱荣,可一损必当俱损,此行北上非是救援河北,实是挽救自身尔。”

    “丞相,荀令之言是也。”郭嘉跟着道了一句:“夫河北,与我不过隔河相望,渡口极多,地势通便,倘若为秦军所得,秦军大举南下,我军恐是无力御之。”

    董昭上前,跟着附和了一句:“丞相,诸君所论是也,虽是袁氏旧日与我有怨,可今时我等与袁氏结为盟友,又秦军势大,非携手袁氏不可抗也,断不能坐视河北为秦军所得。”

    一众谋士议论纷纷,多以为应当抛弃旧日仇怨,北上救援袁氏,不使己方落得形单孤影的境况。

    当然,此中少部分谋士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以为袁氏非良善之辈,或可趁袁刘大战,略地于河北,取河北膏腴之地为用,来日以之对抗秦军,这般就不用在对抗秦军时,分出力量防备一手袁氏。

    不过这等背刺盟友的计策,为一众重臣所驳斥,出谋之人灰溜溜的缩了回去,不敢再出言献计。

    曹操心下早定北上救援袁氏的念头,如今见一众谋臣多是这般态度,他点了点头:“诸君之意与孤同也,袁氏为我盟友,念及义理,会当发兵救援,不做小人之举。”

    接下来,曹操就发兵救援的时机,同一众谋士再度商谈了起来。

    这里谋士的意见呈现多端的情况,有人以为应该尽早北上,有人以为不必急着北上,且等观察一下时局再出手,又有人以为不必北上救援,或可通过攻打河南尹吸引秦军主意,减少邺城面对的压力。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曹操敲定北上救援,至于时机的话,他决定先行遣兵北上,于大河之畔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定夺,若邺城危急则急速北上,若是邺城安稳若泰山,那就等到袁刘各自筋疲力竭再行北上。

    ……

    荆州,襄阳。

    “吴懿此人,孤素来未闻其名,不料其人临战设伏,一战攻破夏侯惇,几近擒杀夏侯惇。”刘表感慨的啧啧了两声,他以刘璋麾下多有将帅之才,生出了羡慕之意。

    且知道,如今的荆州,数得上名的大将,有蔡瑁、张允、黄忠、刘磐等人,这其中以黄忠为一流武将,其余不过二三流。

    可刘璋随手从囊袋中一掏,就是吴懿这等智略之将,一流人物,这教刘表怎能不心生羡意。

    尤其是如今荆州面临来自江东的压力,江东孙策,无岁不战,每年都会兴兵进犯荆州,让刘表白发滋生,时不时诵唱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对着吴懿喟叹的同时,刘表思及当下的局势,袁曹岁初定盟发兵西进,可如今袁绍屡败于秦军,曹操则退还于许都,且河北瞧着为秦军反击,打的有些力不从心,眼见着邺城就要落入危殆之中。

    ‘天命是在关中吗?’刘表心下轻叹,早些年刚入主荆州的时候,他也有过宏图大愿,可随着身体的衰老,不足以支撑他征讨四方,先前的志向也跟着降低了标准,现在的他只想着守住荆州,保全一方。

    而如今见着刘璋不断坐大,甚至于有天命在其的征兆,刘表岂能不叹!

    ……

    江东,吴郡。

    “河北战况怎么样?”孙策向着急匆匆赶赴过来的周瑜问道。

    周瑜先是舒缓了下呼吸,而后回应道:“袁谭兵败河内,袁熙溃于常山,在滏口陉攻伐的袁本初,见状只能引兵退还邺城,而秦军看上去打算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孙策疑虑了一声。

    “是的。”周瑜点了点头道:“张任自常山南下,马超由河内北上,甘宁从上党东出,瞧上去是打算三路围攻邺城,对今岁袁军进犯一事予以报答。”

    “三路围攻,邺城岂不是危矣。”孙策眉目低垂,忧思了一句道。

    依孙策看来,如果邺城被秦军拿下,河北之地,就只在秦军掌中,而秦军得了河北,中原的曹操怎么也抵抗不了刘璋,毕竟秦军可从河北南下,又可从关中东出,中原四战之地,骁骑驰骋之所,如何对抗凉州和幽州的铁骑。

    若如是,河北和中原都将落入刘璋的手中,而荆州刘表,坐守之贼,多半会以刘璋势大无力对抗,直接归降刘璋,到时候,就单只有一个江东抗衡刘璋。

    可江东一隅之地,如何对抗天下?

    “不好说。”周瑜斟酌道:“邺城到底为袁本初经营多年,秦军就算三路人马合击,恐怕也不是轻易能拿下邺城的,攻城战少说也要打个一年半载吧。”

    “只是不管怎么说,这一次,河北袁氏有一个槛要过,说不好河北就将落入秦王刘季玉之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季汉刘璋不错,请把《三国:季汉刘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季汉刘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