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兄争弟斗

    平原县。

    夜色晦暗,月黑风高,袁谭所在的居所内却是灯火通明,郭图、辛评、辛毗等心腹谋臣一一入坐,今夜他们要商议一件大事-——北上河间征讨袁尚,使河北只剩下一个主人。

    袁谭目光如炬,自信满满,神色间有说不出的豪情。

    通过和秦王刘璋使者崔琰的交谈,袁谭得知了秦王刘璋愿意同他结盟,并推他为魏公的事情,再加上秦王刘璋送还他的家小,如此的心诚,让袁谭对于和秦王刘璋结盟一事,是理所当然的应了下来。

    在袁谭的谋划中,先期同秦王刘璋结盟,然后剪除袁尚,伺机再从秦王刘璋手中夺回邺城,也即是夺回本应归属他的一切,作为袁绍的长子,河北合该是他的,邺城也合该是他的。

    当然,这里同秦王刘璋先行结盟,然后再行背盟,从道义上有些说不过去,毕竟不管怎么说秦王刘璋先是进伐邺城,解开了袁尚对平原县的围困,然后又送回了他的家小,可谓是仁义非常。

    但这就是乱世,没有仁德,没有道义,袁谭狠下心来,虽是秦王刘璋待他不错,可河北是他禁脔,魏郡更是他的心头肉,所故若是等他荡平袁尚,发兵邺城的时候,秦王刘璋让出邺城也就罢了,若是秦军不让出邺城,则他和秦王刘璋之间,一场大战避不可免。

    抱着这个念头,袁谭同一众谋士商谈道:“卿等以为,北上征伐袁尚一事,如何可得功成,且战事不会去拖延日月。”

    郭图捋着胡须,斟酌着说道:“公子,今次北上征伐,理当全力以赴,当尽起平原、渤海之兵北上为宜,但求一举荡定河间,擒获少公子,如此自幽州以南,魏郡以东,当莫不宾服于公子。”

    作为刘璋的内应,辛毗拱手附和道:“公子,郭君所言,实为正理,狮子搏兔,亦当全力以赴,何况如今宇内群雄虎视眈眈,这等境况下战事不宜拖延,不出手则矣,一出手就当旬月决出胜负。”

    “嗯。”袁谭闻言动心,他本意就是不希望北上征伐袁尚的战事不要拖延太久,以免影响他后面的举措,而今郭图和辛毗的言辞,实是契合他的念头。

    辛评担忧道:“尽起平原、渤海之兵,而不留士卒守御,倘若秦军同我们结盟的事情有所变故,在我等北上后遣兵袭取我等的后方,那我等岂不是要成为丧家之犬,无家可归。”

    不同于郭图和辛毗对秦军的信任,辛评到底是担心秦军违背盟誓,做出掩袭平原的事情,尽管秦王刘璋是个有信誉的人,但难保在重利下秦王刘璋出现动摇,毕竟若是掩袭攻克平原,到时候河北就是秦王刘璋的囊中之物了。

    “兄长无需多忧。”辛毗出言宽心道:“秦王刘季玉,素以仁德信义著称,这样的人物,怎么会做出背盟的事情呢?小弟念来,只需我等不作出违背盟约的事情,秦军当是无有动静。”

    郭图点了点头道:“辛君,你却是有些多虑了,秦王刘季玉一贯行事昭然,说好的结盟那就是结盟,不会有什么变故,不然岂不是徒然惹天下笑,此非秦王刘季玉行事的风格。”

    辛评追忆了一二秦王刘璋过去的行事,不得不说,秦王刘璋的信义昭昭,是个可以信赖的对象,因而辛评点了点头,不再发声质疑起秦王刘璋的信用。

    “既是诸君所见略同,那来日出兵,北上征伐。”袁谭下了决断,同时他暗自起誓,河北之地,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他袁谭袁显思,而非袁尚袁显甫。

    定下了来日出兵北上的决策,袁谭却是没有那般迅捷的出兵,他一边募集士卒,征缴粮草,做好出征的打算,一边遣人探查魏郡中秦军的动向,数万秦军屯于魏郡,他心下还是有些担忧的,不敢在秦军卧榻身侧时发兵北上。

    如此过了数日,袁谭在整顿好兵马的同时,他收到了邺城间细的消息——魏郡中的秦军人马,甘宁返回了上党,张任返回了常山,马超返回了河内,而今唯有黄权领万余兵马屯守于邺城。

    “善,大善。”对于这桩消息,袁谭闻听后喜笑颜开,即是秦军自邺城撤离,也就到了他出兵的时间了。

    不一日,袁谭派遣的先锋人马踏上了北上的征途,向着河间国而去。

    河间国,郡治乐成。

    遣使平原请和的袁尚,见到了从平原县返回的使者,并从使者口中的得知了袁谭拒绝了他请和的消息。

    ‘给脸不要脸。’袁尚闻言大怒,面色阴晴不定了起来,在他的眼里,他这位正牌子的魏公,河北的主人,纡尊降贵向袁谭请和,袁谭合该应下才是,而非敢于拒绝他的好意。

    接着从使者口中,袁尚得知使者是为袁谭着人驱赶而出,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得到,他心头怒意更甚,袁谭哪里是简单的驱赶使者,分明是通过驱赶使者打他的脸才是。

    不同于袁尚的怒意翻腾,田丰和沮授二人列于席间,听到了袁谭拒绝请和的事情,二人各自面露忧色,如今邺城被夺,魏郡失陷,袁谭不念及大局,反倒拒绝兄弟和睦,这让田丰和沮授深以为忧。

    不过田丰和沮授心下也能理解袁谭为何干脆的拒绝请和一事,毕竟前面袁尚发兵平原,几近荡定一郡,就差平原县这座平原郡的郡治没有攻下,差一点就擒获袁谭而归,而袁谭曾经遭逢如此危难,心中有气是应该的。

    “明公。”沮授拱手出言道:“长公子或是一时不明,所以才拒绝了明公的请和。”这里沮授不言袁谭同袁尚之间的忿怨,只言袁谭一时不明,没有看清当下的局势。

    “然长公子虽是不智,但明公不可因此动怒,可再拣选巧舌之辈,遣使平原,向长公子陈说时局,令长公子以大局为重,与明公共同发兵邺城。”

    “嗯?”袁尚发出了一声疑惑,他已经被袁谭打了一巴掌,且是他凑上去挨的一巴掌,而今沮授竟是还要他再度凑上去挨上一次可能的巴掌,这让他心下不明,神色不爽。

    “明公。”沮授瞧出了袁尚的不情不愿,他诚心进言劝道:“如今邺城为秦军所夺,河北已经是到了存亡的时候,如果这般危局下,明公同长公子之间,再生出什么嫌隙,乃至于爆发大战,则当下危殆的时局,就怎么也不能再挽回了。”

    “还望明公舍弃小忿,顾全大局为上。”

    沮授言语诚恳,态度谦卑,所进的言辞,也是直白清晰——现在河北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再也经不起一场内战了,若是袁谭和袁尚两兄弟再争下去,袁氏只有灭亡的结局。

    可沮授的进言虽是忠言切切,但袁尚却是只觉逆耳,他对于再度遣使平原,为自家寻不自在一事,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兴趣了,先前遣使平原,他已经做了极大的忍让了。

    “沮卿,且容我思量一二。”袁尚道出了推脱的话语,没有应下沮授进献的忠言。

    “明公。”在袁尚言辞推脱、态度不怎么情愿的情况下,田丰站了出来,他朗声道:“今可速遣使者往平原一行,向长公子进行劝说,不然若是秦王刘季玉先行一步,鼓动长公子北上同明公争横,则河北大事去矣。”

    不同于沮授进言较为委婉,田丰的语气生硬,近乎在指使袁尚做事。

    非是田丰不知君臣之别,对待君上的态度不能过于强硬,而是现在局势万分危急,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的情况,再加上田丰本性耿直,向来言辞直率,所故他的进言,有若吩咐袁尚做事。

    可田丰一心为了袁氏,然因为态度不佳,惹来了袁尚的不喜,袁尚微微皱起双眉,心中升起了逆反的心思,究竟你田丰是君上,还是我是君上,什么时候轮得到臣子安排君主做事。

    不过袁尚虽是心中不喜,溢于言表,但他心中计较一二后,还是按捺住了出言反驳田丰的念头,说来田丰毕竟是在为他着想,且田丰家小失陷于邺城,仍旧追随于他左右,忠心耿耿,无以复加。

    对于田丰这等忠臣,袁尚就算心中有气,但他也不会显露出来,以免寒了忠臣良将的一颗忠心,到时候旁人见之,恐是会生出舍弃他而去的念头,让他成为一介孤家寡人,不得光复河北,成就他的霸业。

    “别驾所言,是乎在理,我当从之也。”经田丰强硬直白的劝说,袁尚捏着鼻子应下了田丰的劝言,他点头同意了再度遣使平原,以求同袁谭兄弟和睦,共同发兵邺城。

    然而,在袁尚应下之后,一桩来自平原的消息,让列席的一众文武莫不震动。

    “报。”报信的小吏拱手通禀道:“秦王刘季玉遣使崔琰,护送长公子家小到了平原,而后长公子设宴招待崔琰,商谈到了深夜,后几日,长公子每日都设宴款待崔琰,情谊是乎非常。”

    袁尚闻言震动,他没有想到,秦王刘璋竟是将袁谭的的家小送归给了袁谭,这说明什么,说明秦王和袁谭之间的关系莫逆,两家好比一家了,不然秦王刘璋怎么会放弃用袁谭家小拿捏袁谭的手段。

    ‘袁氏贼子,竟是与仇敌相和。’袁尚在心中痛骂起了袁谭,他能理解袁谭不接受他的请和,这在他的接受范围内,可他不能忍受袁谭与外人联合,共同谋图他这位弟弟。

    袁谭这样的行为,于私,对不起他和袁绍,毕竟哪有兄长和外人对付自家弟弟的,于公,袁谭不管怎么说都是袁氏的臣子,可袁谭背叛了袁氏,和外人手拉手,脚搭脚。

    不管从公私方面哪个角度来说,袁谭都是典型的贼子,汝南袁氏的乱臣贼子。

    田丰和沮授各自皱起了双眉,神色不虞到了极点,二人也都没有想到,袁谭和外人勾连在一起,将要对付起自家的兄弟,这和前面袁谭和袁尚相争的事情,还要恶劣一百倍。

    作为武将的张郃和高览,二人是大为不解,哪有和外人一起对付自家人的。张郃心下轻叹一声,到了河北这般危急的情况,袁谭和袁尚还是争争不休,河北只怕早晚落入秦军的手中,一旁的高览神色不变,可眸子却是提溜的转了起来,思索起了他的未来。

    一时间,堂内死寂一片,好似在守灵一般,没有一丁点动静发出。

    “明公。”作为辅臣之首,田丰的发声打破了平静,他拱手进言道:“臣请为使者,往平原一行,说动长公子同明公相和。”

    田丰依据当下的情况,他决定亲自赶赴平原一趟,以他的资格老、身份尊,来说动袁谭放下同袁尚之间的怨愤,以求兄弟二人做出合理的举动——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不可。”

    “不可。”

    随着田丰的话出口,沮授和逢纪,张郃和高览等文武纷纷出言反对。

    “别驾为国之重臣,明公所赖,安能轻身前往平原,万一见拘,则明公将向何人垂询时事,向何人咨询良策。”逢纪发出了反对的话,他以田丰身份太过尊崇,不能做冒险的事情。

    沮授的想法和逢纪一般无二,只是他知道遣使平原一事理当执行,所以他拱手道:“明公,别驾,遣使平原一事,臣请领命为使者,往平原郡一行,说动长公子弃小怨而全大局。”

    “嗯,别驾为我所依托,固当不为使者,就劳烦沮卿往平原一行。”袁尚从善如流,他点头同意沮授代田丰往平原一行的任务。

    不日,沮授带着两名仆役,踏上了南下平原的道路,魏公袁尚亲自送别了数里的路程,同时殷勤嘱托沮授道:“沮卿,若事实不可成,可早些回来,无需淹留于平原,这里我有些事情还需同沮卿商议,不然难以得到正确的决断。”

    “诺。”沮授应下了袁尚的吩咐,而后他拱手告退,向着平原行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季汉刘璋不错,请把《三国:季汉刘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季汉刘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