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四海归心

    建安九年,阳春二月。

    刘璋望着廊下消融殆尽的冰雪,以及草木抽出的嫩芽,春意顿时萌发。

    没有在廊下停留,他举步向前,来到府门前,笑呵呵的对着来人说道:“蒯君,上次一别,已是经年,不期今日又相逢也,真乃是人生快事。”

    “一载不见,大王英武胜过往岁。”蒯良作为谦谦君子,难得吹捧了刘璋一句。

    刘璋笑着摇了摇头:“蒯君,这样的话,不合出自你的口中,略显谄媚,少了君子的风采。”

    “良此语非是媚言,而是大实话,实话实说也。”蒯良一副君子坦荡荡的模样,似乎是真的出自本心。

    刘璋闻言,洒脱的大笑了几声,而后把臂蒯良,将蒯良迎入了府内。

    于左厢分主客坐定,刘璋先是安排人手温上一壶酒,和蒯良对饮了起来,一杯酒水下肚,他快人快语,向蒯良问道:“蒯君此来,可是刘荆州有什么话想说?”

    “大王怎么知道,刘荆州有话要说,而不是简单的祝贺大王扫定河北?”蒯良面露惑色,他这一行的使命,提前上报给过刘璋,所言是祝贺刘璋擒杀袁尚,克定河北,至于刘表托他带的腹心之语,却是没有表明在文书上。

    “刘荆州名列八俊,是聪明人,也是个通达的人。”刘璋意味深长的称赞着刘表。

    对于刘表这个人,刘璋自认了解的比较透澈,这是一个有点能力,但没有多大野心的人,所图谋的不过是坐保江汉,守户而已。

    如果再有多些,那就是刘表有识人之明,就如历史上他了解自家的长子刘琦,认为刘琦不是可以寄托后事的人,因而在曹操一统北方,荆州受到威胁的时候,有过将荆州托付给刘备的豁达行迹。

    只是荆州并非刘表一人做主,单骑入荆州的他,太过倚重蔡氏和蒯氏这些荆州的本土世家豪强,很多事情做不到独断专行,得权衡着来,商量着来,和一众的世家代表们。

    是以或许刘表真心想将荆州托付给刘备,但荆州的本土势力不会让刘表如愿,蔡氏和蒯氏,心心念念的是归降曹操,在大汉朝廷上登堂入室。

    所故因为刘表历史上有过这样的行迹,刘璋在蒯良抵达前,他对蒯良这一行所肩负的任务有过推敲,他认为蒯良应当不至于来此祝贺他拿下河北,应当还带来了刘表的心腹之言。

    正如刘璋所揣摩的一样,蒯良伸出手从袖口中抽出一封书信,经由侍从递到了刘璋的手上,于此同时他口中解释道:“大王,这是刘荆州托我带来的信,其中所言,是刘荆州的腹心之言。”

    刘璋从信封中抽出刘表的信,面容肃正的浏览了起来。

    信中,刘表声言他已经年迈,老来昏聩,实在是做不得荆州的主人,希望来日刘璋能接手荆州,使荆州得享太平,也算是他刘表在荆州牧的任上,为荆州做的最后一件好事。

    于信的末尾,刘表又言,他的长子刘琦平庸,没有什么大的才干,次子刘琮又过于年幼,希望刘璋能在他百岁之后,提携一二他的这两个劣儿。

    不得不说,刘表的文采很是不错,一字一句,都让刘璋感受到了刘表的诚心真意,以及对刘琦和刘琮的舔犊之情。

    “刘荆州的心意,孤已经知晓了。”刘璋放下书信,他向蒯良问道:“不知这件事刘荆州有没有和你们说,你们又是怎么看的。”

    蒯良作为使者,自然是知道书信内容,也是刘表在书写这封书信前,召集过蔡氏和蒯氏的代表,试探过他们的口风,一众人等多数皆以为可,所故才有了这封书信。

    这个时候,当刘璋问起,且不言你,而言你们,蒯良知道刘璋这是在问他们荆州世家的看法,毕竟刘表一个人的态度做不得数。

    “大王。”蒯良拱手言道:“我等自然是唯刘荆州之命是从,说来我等也早有归效大王的想法,不过碍于山川阻隔,不得从于大王左右。”

    “如此甚好。”刘璋不得不感叹,这世家到底是识时务的居多,愚忠的少,往往都是去低梢、倚高枝。

    虽说这种行为旁人瞧不太惯,但刘璋认为多少可以省去一番心力,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上上之选。

    “蒯君,你且还报刘荆州,就说孤应下了他所请之事。”

    “此外孤还有几句心里话,蒯君可以为我带到,刘荆州安集八郡,万里肃然,荆州士庶,安然于乱世,可谓功高也。”

    “此等高功,必当酬之,豫章之地,不知刘荆州有无意乎。”

    “大王所言,良必定带到。”蒯良心下松了一口气,他私下里受刘表托付,为刘表争取到和刘备一样的待遇。

    如今不用他开口请求,刘璋就降下了豫章之地,既是省了他一番力气,也是让他完成了刘表的托付。

    此行算的是圆满无缺了,蒯良如是想到。

    接下来,作为主宾的刘璋和蒯良二人,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下,欢饮了起来,直至日头西落,弯月站在了柳枝上。

    这一日,刘璋又迎来了一位使者-——刘备的使者孙乾。

    孙乾拱手向刘璋言道:“大王,我主不日就要北上辽东,右北平及辽西二郡,还望大王早日安排郡守和郡将。”

    “不急,待玄德公北上的时候,自会有郡守和郡将抵至。”刘璋说来也没有催促刘备前往辽东的想法,不过刘备听凑趣的,在二月就动身北上,不知道辽东的冰雪是否消融与否。

    “此外,我主有一个不情之请。”孙乾拱手再言道:“曹孟德幽禁天子,总览朝政,与王莽、董卓相仿,我主本欲亲自佐弼大王,发兵中原。”

    “然辽东不安,三韩、高句丽似有异动,所故我主请命,来日大王兵发中原的时候,以张飞、赵云二将,及其部众,从大王一起征讨中原,讨伐曹孟德。”

    “玄德公有此辅国之怀,孤自是允之。”刘璋乐呵呵应了下来,没想到还能体验一下张飞和赵云这两张sr卡,也算是一件幸事。

    再过了几日,来自交趾的使者,抵至了邺城,面见了刘璋。

    依着往日一样的进奉,士燮的使者带来了珍珠、珊瑚、玳瑁这些交趾的土物,虽说刘璋认为这些没有什么大用,可到底是些稀罕的东西,能用来嘉赏底下的臣子们。

    此外,士燮的使者带来了士燮的话,士燮和他的弟弟,有意将他们的子嗣送到长安就读,希望刘璋能够接纳。

    质子,识趣,这是刘璋对于士燮的看法,士燮这个小老头,当真是识时务的英杰,且过分的识时务了。

    可惜啊可惜,一想到历史上交趾士家的结局,刘璋心中暗道了一声可惜,士燮对于吴大帝孙权不可谓不敬,时不时供上土物,可孙权这个渣人,做起事来,是吃干抹净到底,最终士家没落个好结果。

    不过如今不一样了,有刘璋在,再加上士燮一家安分些,他会给士家一个好结果,当然,封王是不太可能,非刘氏不王,祖训尚在,他不好直接违逆,不过做人贵在变通,刘邦更是变通的高手,他自是有样学样,会给到士家和王爵同等的待遇。

    这也是刘璋的盘算,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没必要弄得天下处处郡县化,像一些鞭长莫及的地方,可以考虑安排镇的住的人居守。

    就如明代沐王府,世镇云南,为云南的安定和归化做出了不菲的功绩。

    再如明代的交趾,由于是流官,对于地方过于刻剥,导致地方不靖,最终出现无法挽回的败局。

    有沐王府和交趾这两个相反的例子,刘璋自然会吸取教训,以免得到一个不好的结果和泼天的过错。

    ……

    辽西。

    阳春已至三月。

    刘备和前来接收辽西郡的贾逵拱手告别,他举目南望,神色复杂,这一行他将要北上辽东,或许以后就没有多少机会能涉足幽州了。

    作为幽州涿郡出身的他,自然是有些感伤,念着多待上一些时日。

    不过自他领兵南下,攻伐右北平和辽西以来,辽东没有强兵镇守,虽是关羽把控的很好,没有为高句丽和三韩掀起大的动荡,可终归还需要他这位主君坐镇于襄平,震慑住高句丽和三韩。

    刘备收回南眺的目光,将目光看向北方。

    即是受下了朝鲜王的称号,他有心平定高句丽和三韩,为后世子孙博一个太平安稳的辽东之地。

    高句丽要灭,三韩也要灭。

    拓土攘夷,安靖辽东。

    刘备目光坚定向北,踏上了向辽东的道路。

    辽东和幽州的通道以艰辛著称,当下此地还是辽泽,无通道可行,一路北上,自是辛苦非常。

    当刘备抵达襄平,他就收到了来自关羽的通禀。

    “兄长,似高句丽、三韩此辈蛮夷,见辽东兵少,就生出了异心,时不时劫掠郡县,弟遣兵攻之,斩杀了一些人,此辈气焰方才止息。”

    关羽声调清正,朗声言道:“不过以弟之见,来日倘若我方势衰,彼辈必将复来,会当早日进剿为上。”

    “我也正有此意。”刘备颔首应声。

    不趁着眼下手中有精兵良将,顺势铲除高句丽和三韩,而将祸患留给后世的人,刘备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这也不是他的风格。

    刘备打算在他的手里,就将高句丽和三韩清剿,一来可以拓土,二来也是为后人留下一个太平的环境。

    ……

    荆州。

    “秦王怎么说?”刘表语气急促,向着风尘仆仆,从邺城赶回来的蒯良问道。

    蒯良应声作答:“明公,秦王有言,不知使君以为豫章之地如何?”

    “豫章之地如何?”刘表微微一怔,但他很快反应了过来,不由面上露出微笑。

    刘表知道,刘璋的这句话不是问他豫章的风土如何,而是问他是否愿意做豫章王。

    “豫章。”刘表喃喃着豫章二字,神色轻松,有了刘璋的保证,他就安心了,到底他也得了一王爵。

    虽说豫章不比中原,但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山水环绕,物产丰阜,于豫章做王,传之子孙,算是一件幸事。

    比之辽东好上不少,辽东苦寒之地,又有高句丽、三韩等蛮夷环绕,念来那位刘玄德当是会感到头疼不已。

    刘表如是想着,面上快意的神色又重了几分。

    “秦王可还有他言。”

    “有。”蒯良转述起了刘璋托他带来的话:“秦王有言,秦军不日将征伐中原,到时候还望明公助阵一二。”

    “这是自然。”刘表点了点头,即是做出了归降刘璋的决心,他自然是唯刘璋之命是从,和刘璋一起合力平定中原,然后将荆州奉上。

    接下来就等着刘璋荡定江东,到时候举家迁到豫章为王,过太平日子,胜过在荆州割据一方,内政和外敌都令人忧烦。

    ……

    交趾。

    士燮向前往邺城的使者打听起了中原的情况。

    “刘备北上辽东,于辽东为朝鲜王,这是秦王许给他的。”使者通报道。

    “啧啧啧。”士燮感喟的砸吧了下嘴,他有些羡慕刘备,能平平安安的落地,还得了一个王爵。

    比起被秦军诛杀的袁尚,被秦军夺取平原的袁谭,刘备的待遇不知好到哪里去了。

    说来如果袁氏早早的归降,想来也可以从秦王手中拿到一个不错的待遇吧。

    冒出这样的念头后,士燮摇了摇头,自我哂笑了一声。

    不可能的,袁氏前面把控河北,安肯以河北凭空的让于他人。

    这自己称孤道寡,和给别人做臣子,一般人都是向往前面的日子。

    不过他士燮不一样,士燮有着清晰的认知-——交州这块偏鄙之地,他士家之所以能占着,全靠天下大乱,没人顾得上交州。

    等到天下太平,交州就会落入有心一统天下的真命之主的眼中,到时候以区区交州之力,安能抗衡扫清寰宇的雄师。

    莫不如早日归效真命之主,为来日在新朝中获取良好的待遇努力一二,放弃割据交州的狂妄念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季汉刘璋不错,请把《三国:季汉刘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季汉刘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