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她”力量

    “超哥,你玩真的?”

    听完李建超的想法,陈默倒吸一口凉气,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在陈默的用人哲学里,忠诚永远排在能力之前。

    而说起忠诚,李建超堪称典范——从商河时期的颇多关照,到后来的跟随他体现出的义无反顾,无论在小米还是彼岸,展露出极强的行动力。

    世人皆称张小龙是“微信之父”,其实李建超才是,微信只不过在张小龙手里发扬光大罢了。

    因此,无论是开拓微信业务还是远征海外市场组建团队班底,这位老将都为彼岸集团立下汗马功劳。

    在陈默心里,李建超的重要性可是仅次于孙子维的存在,甚至超过许朝军、陈彤、张长发等人,更不用说王坚、周受资这些后来者。

    虽然正如李建超自己所言,他的能力确实存在天花板,就像一头勤恳的老黄牛,开疆拓土或许力有不逮,但守成维稳却最是可靠。

    陈默罕见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皮鞋在地毯上留下凌乱的痕迹。

    李建超的请辞,有些打乱了他对海外业务的布局,本来这件事实在明年才会调整。

    “你这样”陈默突然停下脚步,“先别急着下决定,你先把手头工作交接下,我先给你放一个月好好考虑清楚!”

    “老大,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李建超声音温和却坚定,“当然不是立刻就走,我会等到继任者到位.”

    “不就是陪家人时间少吗?”陈默打断道,“你才四十出头,正是出来闯的年龄,告什么老还什么乡?

    如果要是调你回总部呢?”

    “这”

    看到李建超神色松动,陈默趁热打铁:“六月底前,我会物色一位新的彼岸国际CEO接你班,到时候调你回来如何?要不你跟嫂子商量下?”

    “那倒不用.”

    “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陈默一锤定音,“超哥,你太妄自菲薄了,能把遍布二十多个国家上千人的团队管理得井井有条,这份能力放眼集团都是独一份的。”

    被陈默如此推心置腹地肯定,李建超眼眶微微发红:“好,我听您的。”

    待李建超离开后,陈默将双腿架在桌上,陷入沉思。

    李建超这边国内什么岗位比较合适呢?

    想了一会,陈默心中已有计较——新设一个国际业务事业群,统筹国内外资源协同,正是最适合这位老将的舞台。

    看来周受资的提拔计划要提前了,牵一发动全身,可接替周受资的人选,冷宁暂时还不够成熟.

    这时想到之前挖来的投资干将吴旦表现不错,陈默眉头稍展。

    想着后续的计划,看来是时候找小周谈谈了,这么想着他掏出手机开始摇人。

    不多时,周受资来到陈默房间内,2个小时后才离开

    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卸下重担的高管们终于得以纵情欢愉。

    陈默也褪去老板的光环,大家吃喝玩乐,称兄道弟没有半点架子。

    唯一的小插曲是,当众人在K歌房里群魔乱舞时,陈默因为歌声太过“惊艳”,被集体投票禁麦,只能委屈巴巴地当起气氛组组长。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假期结束,众人重整行装,带着焕发的活力奔赴各自的战场。

    驶出山庄的车队迎着朝阳前行,彼岸集团新一年的征程随之展开。

    此时,在千里之外的杭州。

    冬日暖阳里,滴滴总部却是一片热火朝天。

    整个团队度过了异常充实的三天假期——当然,是以调休代替加班费的那种“充实“。

    元旦上线的顺风车业务犹如一匹黑马,令市场的反响远超预期。

    这让柳清终于松了一口气,毕竟之前打的出行那边给的压力实在太大的,每天烧着数百万的补贴,虽说滴滴现在兵强马壮,进行对等补贴,但就是纸钱也不能这么没日没夜的烧啊。

    “彼岸系的人,都是疯子。“她揉了揉太阳穴,转身看向会议室。

    把顺风车这个业务掌门之位交给黄洁丽,看来她没有选错。

    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她发现此人是一个非常干练的职业经理人,此前曾在雅虎和藤迅都工作过,善于打硬仗,是腾讯微博跟新浪微博白热化竞争时期的核心操盘手之一。

    回想当初她跟程唯找黄洁丽谈话,想让其负责顺风车业务的场景

    当时黄洁丽觉得此前自己做的都是用户侧产品,让她直接负责具体某一个新业务,还有些畏难情绪,表示“做业务太累了,不想干。”

    程唯面色一沉,说道,“这不是你想不想干的问题,这是公司要求你必须干的事情。”

    柳青见状,笑着说道,“程总,让我跟洁丽两人单独聊聊.”

    程唯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径直离去.

    待程维离开后,柳青轻轻带上门,高跟鞋在地面踩出优雅的弧度。

    柳青款步绕过会议桌,从原本的对峙位置,转而坐到黄洁莉身侧,牵着她一只手,说道,

    “姐妹.”她的声音放得很轻,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不要跟我说你不适合做这个,不适合做那个。

    我们女人在职场不要一上来就把自己框住了,记住我们是有无限可能的,自我设限只会让我们失去了成长的可能性。

    看看历史长河中在父权社会被男人们低估却最终闪耀的女性先驱者,从居里夫人到董明珠,历史告诉我们,女性从不缺少能力,只缺少展现能力、公平竞技的舞台。

    我们每负责一个业务,不仅仅是承担一种责任,也要在这个领域不断成长。

    当你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洞察用户需求,用细腻的管理智慧凝聚团队,能绽放属于我们女性的力量,击碎迎面而来的质疑和挑战。”

    说到这,柳青从文件袋掏出一份名单,

    “当然,你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是我从各事业部抽调的精兵强将,都会归你调配。

    今日你掌舵的是顺风车的业务,来日有可能是在书写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女性商业史’”

    柳清略微停顿了下,才缓缓说道,“未来的滴滴会在我们手中绽放夺目的光彩!”

    黄洁丽听完大为感动,反握住柳清的手就像找到组织一样,往日犀利的言辞此刻却由于激动说不出话来。

    柳青流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拍了拍对方的手背,“我懂.我懂”

    随后滴滴顺风车核心管理团队在柳清的筹建下逐渐成型。

    (滴滴“她”力量:左二黄洁丽、居中柳清)

    元旦假期刚过,滴滴顺风车业务的数据曲线就划出了一道令人振奋的上扬线。

    黄洁莉带领的团队在首战告捷后打算乘胜追击,准备为顺风车引入社交元素,为此在产品层面进行不断的优化。

    无视已经连续加班十余天的技术团队的疲惫,日夜赶工,终于在2015年1月8日,滴滴上线全新的版本。

    滴滴顺风车功能嵌入了“社交出行“的全新概念:乘客与司机可以互评可见,个人主页新增“颜值高“、“声音甜“等颇具暧昧色彩的标签分类。

    滴滴官网的slogan也悄然换成了“遇见美好“三个字。

    滴滴顺风车超出市场预期的火爆一举压制住了打的出行,也让负责人黄洁丽一时间风光无限。

    黄洁莉身着一袭干练利落的Chanel职业西装,面对媒体长枪短炮的采访侃侃而谈:

    “此次滴滴的版本更新,我们不只简单解决出行需求,而是在重构陌生人之间的连接方式。

    通过顺风车的精准匹配,可以拉近车主和乘客之间的距离,让这个社会充满温度。

    让用户把顺风车当成'认识朋友的新方式',这个场景.”

    她涂着豆沙色口红的嘴唇吐出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词汇,

    “.难道不sexy吗?”

    本来按照黄洁丽的想法,滴滴顺风车马上就会变成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华夏出行市场上肆意狂奔。

    随后也是如她所料那般顺风车业务迅猛扩张,每天的数据曲线就像一个昂扬前行的勇士,可不到半月勇士就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从数据来看,当顺风车司机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增长曲线明显放缓。

    这背后反映出一个鲜明的用户特征:能够开私家车通勤的人群普遍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几元到十几元的收入对快车司机颇具吸引力,但对顺风车主而言却显得微不足道。

    毕竟,大多数顺风车主都有固定的通勤路线,为这点微薄收入绕路费时显然得不偿失。

    深入分析发现,经济收益只是少数顺风车主的次要需求,相比之下,平台早期主打的社交属性反而更具吸引力。

    与此同时,优步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市场策略——推出力度空前的冬季补贴计划。

    该计划规定,司机只要完成每周80单的基础任务,就能获得7000元额外奖励,表现优异者甚至能月赚2.8万元补贴。

    这种简单粗暴的补贴方式,与去年饿了么跟美团外卖的打法如出一辙。

    然而,优步的高额补贴很快遭遇了“薅羊毛“危机。

    部分用户利用系统漏洞,通过虚假下单等手段套取补贴,由于优步的决策系统远在美国总部,华夏这边的本地技术团队又没有修改的权限。

    这就暴露了老美“一个系统吃全球”的全球化战略弊端所在,直接导致其服务质量明显落后于另外两家竞争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滴滴顺风车的快速扩张,打的出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

    这家企业正悄然完成战略转型:从早期的地推补贴等运营驱动模式,转向以产品创新和技术突破为核心的数据驱动模式。

    这标志着网约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行业大战正从单纯的烧钱比拼1.0时代,升级为技术实力与商业模式综合较量的2.0时代(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不错,请把《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