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一篇消失的底稿

    若只是内部范围的论坛,关起门来怎么争论都无妨,毕竟都是自己人,影响可控。

    但眼下这是什么场合?全球目光汇聚之地,国内外媒体嘉宾皆在,这要是真当面PK,那真是成何体统。

    如今,陈默这番“合格”甚至堪称“模范”的压轴发言,其内核与大会精神和整体大势相符,与老马的对比之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他们之前对老马有多恼怒,此刻看陈默就有多顺眼。

    他们彼此交换着意见,很是一致,那就是:

    “陈默.别看年纪轻轻,是个顾大体识大局的。”

    领导们的心放下了,老马的心却如同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般飘忽不定,越悬越高。

    其实他不怕陈默当众发飙,拥有表演型人格的他反而很期待陈默怎么驳斥拆解他的发言。

    那样反而能替他分担火力,转移矛盾,即便事后各打五十大板,他也认了。

    但陈默此刻的云淡风轻,反而将他推到了绝对的风口浪尖。

    事前弄出那么大动静:舆论战的污水漫天、电商市场的激烈团购、百亿补贴的经济对抗到了决胜时刻,他连防守反击的准备都做好了,

    最终却发现,对方却只是轻飘飘地路过,连正眼都不瞅一下,仿佛无声在说:“逗逗你的呀~”

    这种憋屈感让老马难受得想要吐血。

    以陈默的性格和脾气,绝不会如此克制,这背后必定有高人指点。

    无论你是谁,赶紧从陈默身上下来!

    老马猛然想起自己演讲时,曾感受到那道如有实质的锐利目光,心底不禁泛起一阵寒意。

    他好像知道了答案。

    9月20日下午,夏季达沃斯论坛正式落下帷幕,连续百余场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后续的媒体报道中,多数重点强调了华夏在全球创新浪潮中从“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角色转变。

    新华社、央视新闻等权威媒体聚焦于论坛开幕式上提出的重要主张。

    科技与产业融合、“互联网+”理念再度成为热点。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生物科技等前沿技术的讨论备受关注。

    第一财经、财新网等专业财经媒体则对与会企业领袖的发言进行了深度解读。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些报道中频繁出现了雷军、小马哥、陈默等科技先锋的名字和观点,却唯独缺少了某位原本应是焦点的人物。

    主流媒体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都在谨慎地观望风向,无人敢在此时贸然抢跑,为了流量而冒险。

    他们才是最敏感的一群人。

    而那些起初未能参透陈默为何“偃旗息鼓”的媒体人,此刻也终于回过味来。

    老马或者说蚂蚁不容乐观

    就在大会闭幕的当晚。

    老马连夜赶回杭州总部,与背后的集团成员紧急磋商,意图效仿滴滴,谋求釜底抽薪之策。

    与此同时,京城,一场将影响深远的巅峰议事,正在进行。

    “.这是陈默原本今天下午发言的底稿,大家可以看一下。”

    几位重量级人物依次接过那份薄薄的文件,随着目光逐行扫过,每个人的脸上都逐渐浮现出难以置信的震惊,甚至夹杂着一丝后怕。

    稿件的标题并无出奇,但内容却如出鞘利剑,寒光逼人:

    「.首先,我们要要警惕一种“点石成金”的思维。

    用几十亿美元资本金,通过‘点石成金术’撬动三千亿美元放贷规模——这种百倍杠杆的疯狂操作,连华尔街最贪婪的投机大鳄都要甘拜下风。

    当年雷曼兄弟不过用三十倍杠杆就引爆了全球金融危机,可想而知,敢玩出百倍杠杆死亡游戏的人,是何等胆大包天。

    所有自称能点石成金的江湖术士都是骗子,这种‘点债成金’的戏法,本质上与十七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十八世纪英国南海骗局一脉相承。

    甚至跟这些先例比起来,人家起码还有花朵或地盘作为载体,而我们面对的,可能只是纯粹的数字游戏和风险转嫁。

    泰坦尼克号的悲剧,并非源于它不够创新、不够庞大,恰恰源于它对冰山(规则)的傲慢与漠视。

    其次,我们要戳穿一种‘普惠’外衣下的‘高利贷’本质。

    有人喜欢高谈阔论‘绿色’、‘普惠’、‘可持续’,喜欢标榜自己服务了千万小微企业和普通用户。动不动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挂在嘴边,听起来非常高尚。

    但让我们脱下这件华美外衣,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

    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手法,将规模指数级放大,利益层层加码,而风险却一层层打包、转移,最终让整个社会体系来承担终极风险,而自己则坐收最丰厚的‘过路费’。

    这哪里普惠了?

    这分明是披着科技外衣的当代高利贷,是用大数据精准画像后,对年轻人、低收入群体进行的系统性收割!

    最后,我们要警惕一种‘窃国者侯’的叙事陷阱。

    有人试图塑造一种叙事:我是创新的,所以我是正确的;我是庞大的,所以我是不可阻挡的;我是代表未来的,所以一切现有规则都需要为我让路。

    这是一种何其狂妄的霸权思维!

    仔细想想,这种思维是否让我们感到熟悉?

    最具蛊惑性的谎言,就是将监管偷换概念、污名化为‘阻碍创新’。

    须知,真正的创新从不需要法外特权,不要求‘特事特办’!

    这好比允许某些企业私自铸币却不受管制——这不叫创新,这叫谋

    所以,今天,在这里,我必须要说:

    创新,绝不能成为逃避监管的通行证;

    未来,也绝不能成为撕裂当下稳定基石的借口!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怀着敬畏之心,在规则的轨道内去创造,是带着责任感,去思考创新背后的社会代价,而不是挥舞着‘颠覆’的大旗,却行着‘掏空’之实。

    这不是在创造未来,而是在穿透整体金融稳定和透支一代人的未来!

    以‘普惠’之名,行‘放贷’之实。

    以‘未来’之名,来毁掉我们的‘未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做的事,有的人总爱畅享飘忽不定的未来,而我只关乎现在,为此我时刻准备着!

    谢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不错,请把《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