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挖坟、鞭S

    两小时后,林天明站在售楼处喧嚣的人潮中,感觉自己像在做一场荒诞的梦。

    “我买的时候1860万,前两天还涨到2500万,现在你告诉我只能按1400万退?”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抖。

    销售经理无奈地摊手,示意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

    “林先生,市场就是这样。蚂蚁上市被叫停的消息一出,之前涨得多快,现在跌得就有多狠。今天还是这个价,您要是明天再来,恐怕连这个数都保不住.”

    说完,经理转身就换上一副热情面孔,对另一位顾客说:“先生来看房?现在可是抄底的好时机!”

    听着这熟悉的话术,林天明心如刀绞。曾几何时,他也是被这样的话术吸引,以为自己在“抄底”,结果却抄在了半山腰。

    现在他面临着两个选择。

    他面临两个选择:割肉退场,经济上短期困难,但心灵创伤一时难以愈合;

    或者赌一把——赌公司半年后能重新上市。

    死扛下去,可万一呢?

    万一一年、三年,甚至永远上不了市呢?

    那他这样的技术精英就真的一辈子给银行打工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

    林天明只挣扎了片刻,便做出了决定。

    妈的,买定离手,赔了我认!

    他一把拉住要离开的销售经理:“退退退!现在就退!”

    说完这句话,林天明好像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豪宅、跑车.所有的美梦,都离他远去化作梦幻泡影。

    转念一想,倒霉的不止他一个,还有无数和他遭遇相似的同事。

    他这几百万的损失,比起那些损失数以亿计的高管和马老板,又算得了什么?

    “去他妈的蚂蚁金服!”他只能在心里狠狠骂道。

    属于像林天明一样在蚂蚁工作的员工,虽说还会继续这里如工蚁般继续工作,但这些人的心态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

    就像买彩票发现中了一千万,结果揣兜被洗衣机洗得粉碎,像当无事发生,发现根本回不去了.

    当晚,蚂蚁集团发布了十六字官方回应:“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

    这四平八稳的声明,试图向市场传递稳定与信心。

    然而舆论场早已炸开了锅。

    有网友戏谑地写道:“这一夜,我好像听到无数小蚂蚁财富自由破碎的声音。”

    无人能统计,这个暂缓的决定,究竟砸碎了多少人关于财富与阶层的幻梦。

    但一个颇具象征意味的变化是,有网友反馈,沪市地铁里那些无处不在、曾经熠熠生辉的“花呗”广告灯箱,已然暗灭。

    这熄灭的灯光,仿佛一个无声的注脚。

    杭州房产二手市场的房价一夜之间回落,也从侧面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它或许意味着,这只巨蚁确实需要停下狂奔的脚步,进行一次由内而外的、彻底的自我调整与检视。

    随着官方盖棺论定,这下各种剖析的文章和视频层出不穷,抢占B站、抖音、知乎等平台热榜。

    《点债成金的炼金术师》、《为什么临门一脚被叫停?》、《向我开炮,老马终偿所愿》、《一堂价值万亿的‘合规课’》、《互联网金融上市后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随着一些内部和信息披露,一场科技金融的宏大叙事被层层揭开,人们知道彼岸系、阿里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此刻才逐渐意识到这场互联网金融战争背后对所有人意味着什么。

    之前“马老师糊涂啊,怎么能由着性子乱来~”、“马老师飘了的”的论调,变成了“看来老马是预感到上市无望才发的这顿牢骚,想要通过发声誓死一搏!”的声音。

    曾经被无数消费者亲切称为‘马爸爸’的男人渐渐成了‘马粑粑’,被无数网友痛骂.

    甚至有网友还翻出2013年,老马在陆家嘴金融峰会上的讲话实录。

    「.未来的金融有两大机会,一个是金融互联网,金融行业拥抱变化,走向互联网;

    第二个是互联网金融,其实很多行业的创新都是外行进来才引发的。

    金融行业也需要搅局者,更需要那些外行的人进来进行变革.

    正是因为不懂,而世界往往是被那些不懂的人搞翻天的。

    所以,我说的开放首先是思想开放。只有思想开放,其他才能开放,比如技术、比如条款.

    今天的金融,确实做得不错,很多问题不是今天造成的,而是历史造成的。

    我们很难改变历史,但我们可以改变未来

    作为一个外行者,一个不懂金融的人,抱着对金融好奇,不是因为它能挣多少钱,因为我不差钱,而是因为它可以让很多人挣钱。

    我希望外行人能够参与这个领域,不仅仅是来搅局,而是共同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

    金融是为外行人服务的,不是自己圈里自娱自乐、自己赚钱的」

    或许当年有过报道,仅仅只是业内小范围传播,并未扩散,而随着那次冲锋号的吹响。

    蚂蚁在后续成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行动,花呗/借呗的推出并爆发、余额宝的持续扩张与基金业务深化、网上银行的成立等等。

    用几个字来概括就是:“抢时间、扩地盘、建生态”。

    五年后,待时机成熟,老马和他的资本朋友们开始实施最后一步,“谋上市!”

    随着文章的爆料和解析,一场为期五年的资本布局终于暴露在了大众视野,引起无数人的震惊和感慨,原来五年前某人就已经开始为今年的这场盛事埋下伏笔.

    《36氪》最终刊登的《蚂蚁折戟:一场“金融科技”的终极正名》一文,为这场能载入华夏经济史的重大事件画上了句号:

    「.截至目前,该企业上市计划被无限期推迟

    而且有传言其内部将进行结构性调整,旨在完善公司治理,但重启IPO的前提是全面完成整改并重获信任,短期内可能性极低.

    老马的讲话,看似是一次“畅所欲言”,实则是压垮蚂蚁的最后一根稻草。

    它激化了本已存在的矛盾,促使一些措施提前释放,以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并重新确立对金融科技领域的权威,这是一场三方博弈的结果,

    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命运,也成为了华夏互联网平台企业从“野蛮生长”进入“合规时代”的分水岭。

    从来没有什么科技外衣包裹下的金融叙事,

    有的只是让科技的归科技,让金融的归金融」

    在公众视野之外,一场悄无声息的人事地震蔓延开来,其影响之深远,或许要多年后才能被真正看清(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不错,请把《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