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他说好吃你别信,他说难吃你别犟

    “看来是要往后延一些日子了。”

    景泰帝在宫中来回踱步,只因各部尚书都来汇报说丰收大祭效果非常好,但现在的问题就是虽然眼看时间到了,但各地百姓商人却还是源源不断往这里涌来,有的是因为路途遥远之前没能赶到的,有些则是进货补货的,有的单纯就是陆续过来凑热闹的。

    “还有别国使臣也纷纷上书请求多办几日。”鸿胪寺寺卿拱手道:“说是日子太短没法将他们本国特色一一展示。”

    景泰帝抿了抿嘴,略带几分为难的说道:“可是这丰收大祭劳民伤财,是不是啊,户部?”

    户部尚书一听,立刻便支棱了起来,因为一开始说劳民伤财的就有他来着,但事实就是这短短几日的货物成交量能抵得上以往半年的,而又因为许多都是大宗,所以税收加上仓储、运输上的份额,这半个多月的收益甚至能赶得上往年七八个月的总和,可谓是让户部一众算账的家伙大开眼界。

    想到自己之前再三劝谏景泰帝说这是劳民伤财之举,这会儿就觉得脸上发烧,而如今好不容易有个借坡下驴的机会,那怎能放过。

    “臣以为此举甚妙,百姓也喜闻乐见,从大典开幕以来,金陵税收不断,虽还不能完全统计,但想来已有往年一倍有余。”

    一倍有余,精妙就在这个余字里,实际上他们经过初步统计来看,这半个月的收益是往前同期的百分之一千四百五十,也就是十四倍还有多,但他们也不敢多往上报,毕竟这只是一笔粗账还有支出没有核算,所以一倍有余就一倍有余吧……

    “那就是说诸位爱卿都是同意顺延几日咯?”

    “臣附议。”

    “礼部附议。”

    “户部附议。”

    那既然是这样,景泰帝也不好去多说什么,只是说这顺延的话,那岂不是就要跟科举撞日子了?

    于是景泰帝清了清嗓子:“礼部,朕记得科举秋闱也就在这几日吧?”

    “回陛下,正是。”

    “科举乃是重中之重,比丰收大祭更为重要,你们要妥善安置,莫要叫大祭之时延误了科举。”

    “回陛下,礼部都已准备妥当,试卷考题皆已封题入库。”

    景泰帝再次清了清嗓子:“哦?拿出一份来给朕瞧瞧。”

    “啊这……”礼部尚书明显愣了一下,接着继续说道:“陛下,先帝有……”

    “好了好了,不看就是了。你莫要啰嗦了。”景泰帝连连摆手:“不看了不看了!”

    “谢陛下宽宏大量。”

    “诶,那我问你。这第一次文理分试,你们可有何对策?”

    “回陛下,此番我们将参照夏……参照新法进行分级考试,两科考试对南北考生各有不同,南难而北易,力争叫南北方录取之人一样之多。”

    “哦……这样啊,那若是这般算来,朕算是南方还是北方啊?”

    礼部的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有个啥也不知道的上来说道:“陛下的话,当以算南方。”

    “胡闹!”景泰帝大惊,瞪大了眼睛呵斥道:“你还给朕改了籍贯不成?”

    “臣不敢……”

    “那若是这般算的话,那夏林算是南方是北方啊?”

    那官员明显摸不准头脑,幸亏旁边的尚书大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扯扯下属的衣服比划了一个下字。

    “夏大人的话,理应属南方。”

    “南方啊?好好好,他就应该属南方。”景泰帝点了点头道:“对了,朕前几日在外头偶遇一个考生名叫林木森,你们去查一下,这人谈吐不凡,朕觉得此人能堪大用,你们去给他调到南方去,朕要好好考验他一番。”

    “这……陛下……”

    那礼部主事还要说话,但突然腰上一疼,回头便看到尚书大人在给他使眼神,他立刻会意道:“一切听从陛下安排。”

    其实这会儿考题和考生信息都已经封存,皇帝老子也都只能等开卷之后才能知道,哪里是他说能调取就调取的呢,可问题制度是制度,制度是死的,但皇帝老子可是活的,虽然这样干有些不仗义,但到时候只能在考场上把这个林木森的卷子换成南方卷了……

    到时真出了事,无非就是一时失察罢了,而且这种为皇帝背锅的事,大部分人可都是乐得去背,而且这也不算舞弊,考生有真才实学也不怕,若是闹起来无非就是一个同进士名额或者一个殿前补考的资格。

    到了晚上的时候,景泰帝脑袋上绑着一根白布条在那恶狠狠的刷题,金莲为他端来了莲子汤放在面前,看到景泰帝的样子有些诧异。

    “陛下,您贵为九五之尊为何还要如此呢。”

    “你不懂。”景泰帝撩起袖子:“朕这一辈子可能没啥机会超过他了,好不容易这次有可能,那自然是要干他一下的,到时候我看他还猖狂不猖狂!”

    金莲只是觉得好笑,一国之君居然如此孩子气,但她能说什么呢?只能是默默的应了一声,然后退出去等候。

    中秋之后酷暑渐渐褪去,选在这个时候秋闱的确也是先帝的宅心仁厚,景泰帝第二日也没去上朝,反正用他的话说就是临时抱佛脚不快也光。

    就在这暗暗较劲的气氛下时间来到了科考的当日,一共有八十个考场,每个考场容纳五十名考生,而这一大早天都没亮金陵城的街道上就站满了送考的人群。

    今日的大祭暂停,全体休息,车马禁行,画舫茶楼酒楼甚至就连暗娼和赌场都不能营业,所有的事情都为考试让行,虽然听上去离谱至极,但实际上居然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反倒是许多外国人跑过来跟着送考的队伍一起看看到底怎么一回事,而在口口相传之间,这便成为了中原帝国之所以是中原帝国的根本原因并结合他们本地的风俗改良了许多版本出来。

    草原版的是:《汉人的父母从小就给用奶酪与酥油当墨水吸引孩子们读书》。

    波斯版的是:《知识在汉帝国里比黄金还要贵重,如果一本书与一块金子落在地上,他们永远都会选择那本书》。

    当然了,刻板印象版本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个来的,反正文明的朝圣之地嘛,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也是正常,就像大部分第一次来金陵的外国人基本上就跟第一次去纽约的李中堂一样,看是看不明白的,只知道如果自己的国家跟这中央帝国打起来,他们不会有任何希望。

    “会写的先写,不会写的先空着,千万不要在一道题上苦熬,知道不?”

    夏林此刻也是有人送考的,只是那豆芽子逼逼叨叨的架势着实有些烦人。

    “行了行了,哎呀。”夏林摆了摆手:“我先进去了。”

    “记住啊,策论题不管怎样你都不能写功过是非,考试是叫你答题不是叫你骂街!切记切记啊!”

    夏林夹着包便跑了进去,周围的人也都纷纷侧目……

    来到考场门口,依照惯例先是要搜身查包,确定无有夹带之后才能放行,往年虽也查,但今年格外严,严厉到叫人心中发毛的地步,而且基本每个考场都会有一两个人因为夹带而被驱逐出去。

    进入到考场之内,这里的考试条件其实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不再跟以前一样需要自己带屎盆子,而是有了比较干净的公厕,单间里头也有防蚊的熏香之类的供应,甚至还免费配饭供水。

    而在经过一刻钟的冷静之后,考场内便开始净场了,接着巡考监考的便都到了位。

    这会儿巡考的走了过来,手上拿着一份试卷对派卷的监考说道:“这是林木森的卷子。”

    监考拿出名册对了一下,轻轻点头后问道:“大人,此为何意?”

    “陛下点名的,对他客气点,保不齐以后要当你上司。”

    “明白,多谢大人提点。”

    此刻金陵皇城内的钟声敲响三遍,考试正式开始。

    夏林很快拿到了自己的试卷,他审题一圈:“嘶……叼你妈,这么难啊,怕不是被资本做局了吧?”

    怎么说呢,这个题目一看就是江南道书院里出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江南道的题库启蒙就是夏林,但夏林也是通过作弊器抄的,而且这里还根据原始题目做出了数十种变体,有些甚至百度都度不出来,想用AI解题但发现AI胡说八道……

    最经典的就是这卷子上有一道融合题,说一头熊从树上掉下来,压死了一头野猪,问:若你为此地父母官,当如何因地制宜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夏林看到这题目人都麻了,短短一句离谱的描述,里头涵盖了地理、人文、时政等等……

    但凡弱智一点那是真连题目都看不懂。

    还有一题,那更是阴间到没边了,题目是:若你是《红楼梦》中贾家的家主,你如何改变家族败落的命运,要求从经济、时政、人物性格多方面分析。

    夏林看着直挠头:“妈呀……要死了要死了要死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不错,请把《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