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朕今天好好批评你

    顺天府尹南宫冶一身朱色官袍,头戴乌纱帽,正襟危坐在南华门值房的角落里,十分安静。

    进进出出的内侍和奉宸司军官也不打扰他,都知道他性子恬静,有点随遇而安的意思。

    南宫冶跟严嵩沾点亲,嘉靖三十八年就被延请为严府幕僚,成了严嵩的“私人秘书”,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严阁老的令史。

    嘉靖四十一年,严党被时为裕王世子的皇上,居中纵横捭阖,借着天时地利人和,一把推倒。

    南宫冶记得当时介溪公严嵩心灰意冷,心存死意。

    私下闲聊时,介溪公话里的意思是他太了解世宗皇帝,这位主上性子刻薄。

    臣工有用处时,他用着你。

    等你没有用处时,下场可想而知。

    夏言、张经等人无不如此。

    信任时无以复加,宠荣有加。

    一旦失势惹恼了他,死路一条。

    正当介溪公带着满府上下准备等死之际,裕王世子来了。

    一番密谈后,介溪公马上换了一个人似的,在阁老的位置上继续发光发热。

    暗地里顶住清流的压力,继续支持胡宗宪和杨金水,让东南系迅速坐大,帮世子拿到了兵权和财权,成为皇太孙。

    到后来,南宫冶才明白,介溪公跟皇上做了交换。

    介溪公支持皇上羽翼丰满,再交出不肖子严世蕃,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换取了皇上保严家平安的承诺。

    南宫冶记得介溪公离京前一晚,拿着皇上叫人悄悄给严家祠堂添置的三千亩上好水田的地契时,泪流满面。

    然后把自己放心地托付给杨金水,临别时还拉着自己,切切叮嘱。

    “皇太孙当为千古一帝,气度不凡,你安心做事,定有你的前途。”

    南宫冶去了东南,在杨金水主持的输捐局做事,心里还很忐忑。

    担心自己身为严党残余,会不会早晚被清算。

    也担心老世伯介溪公到底能不能得善终。

    万万没有想到,几年后,介溪公的老对头少湖公(徐阶)落得个家破人亡,介溪公反倒得了善终,一家老小现在做官的做官,经商的经商,还有做文化名流的。

    有了遗臭万年的徐家和徐阶做对比,严府和严嵩的名声没有那么臭了。

    而今又到了换届之年,人心动荡之际。

    许多人在恶意猜测,内阁总理张相会不会跟他老师徐阶一样,落得个惨烈的下场。少说也会跟严嵩一样,人走政息,“晚年凄凉”。

    南宫冶觉得这些人实在搞笑,还在用前朝的规矩来算新朝的趋势,无疑是瞎子摸象。

    皇上的气度摆在那里!

    张相的功劳也摆在那里!

    皇上不会因为个人喜恶去肆意妄为,他会站在历史的高度去认真对待每一份政绩,每一位臣工。

    南宫冶胡思乱想着,不由自主地想到皇上召见自己,到底什么用意。

    自己身为顺天府尹,管着天子脚下这一亩三分地,被召进西苑的次数不少。

    但是而今敏感微妙之际,南宫冶知道这次召见没有那么简单。

    自己可能要挪地方。

    挪去哪里呢?

    说实话,南宫冶知道自己的长处,处理案牍之事得心应手,但是缺乏魄力。

    按照皇上的说法,就是执行力非常强,细心谨慎,但是开创性不够。

    自己在顺天府尹任上,基本上是萧规曹随,然后就是坚决执行西苑和内阁的指示。

    做得不差,没有出什么岔子。

    但是南宫冶心里知道,自己在顺天府尹任上,可能还达不到皇上的要求。

    他在机要局做过一段时间机要秘书,皇上的脾性还是了解一些.

    达不到要求,那皇上会怎么安排自己呢?

    正想着,值房里进来一人,正是河南巡抚刘禹浦。

    他穿着朱袍官服,一屁股在南宫冶旁边坐下。

    两人很熟,以前是输捐局的同僚。

    “汤臣,你今天也被皇上召见?”

    “是啊,刚接到通政司的通知,匆匆从刑部赶过来。”

    刑部?

    南宫冶打量了一下刘禹浦。

    “前段时间河南修铁路,发生几起重大盗窃案,需要跟子荐(王一鹗)沟通下。”

    “关于铁路工程,各地盗窃案不断啊。顺天府涿州就发生过一起重大盗窃案,一伙山民组队洗劫了一处工地的仓库。

    湖北、湖南、山东、江苏、山西、辽西.但凡有修铁路的省份,都有类似的盗窃案发生。

    你说这些山贼傻不傻,那些铁轨钢,设备工具抢走后卖给谁?

    又不是金银,融了后还可以出手。那些钢铁疙瘩,那么大件,就是想炼化了,他们都不够煤钱啊。”

    刘禹浦说:“这世上总有些利欲熏心的人。看到铁路是好东西,以为摆在那里的东西都是稀罕物,又地处荒郊野外的,想着抢一回是一回。

    子荐说,刑部警政总局、督捕局联合锦衣卫镇抚司、警卫军都指挥使司,与各省刑曹和警政厅进行的“清风护路行动”很有成效,犯了案、上了名册的人,九成都抓到了,检法和审判工作也交给各省。

    现在关键是宣传不到位,很多地方百姓还不知道铁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跟太常寺杨凤鸣开过碰头会。

    太常寺准备组织一批地方戏班下乡,重点进行铁路知识宣教。”

    “地方戏班?”南宫冶点点头,“各地百姓最喜欢的就是地方自己的戏曲,这个宣教手段通俗易懂。

    戏班下乡,直接到最基层搞针对性宣教?”

    “对,就是这么回事。”

    南宫冶左右看了看,轻声道:“前两天精神文明建设委的凤磐公,在东会堂召开戏曲协会扩大会议,不仅亲自主持了戏曲协会改选,还发表了讲话。

    这篇讲话被一字不差地刊登在《皇明朝报》和《中国政报》上。《顺天政报》报社总编也跟我说,接到太常寺的通知,要求全文转载。

    动静不小啊。

    凤磐公这是要绑上窜天猴,一步登天啊!”

    刘禹浦嘿嘿一笑:“南宫,你少在这里说风凉话。人家凤磐公,也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人家才五十出头,还年富力强。”

    南宫冶嘿嘿一笑:“汤臣,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了?”

    刘禹浦死活不认,“我能听到什么风?我在地方耳目闭塞,进京来就是睁眼瞎。

    倒是南宫你,不仅是京师父母官,京畿土地爷,还有机要局那么多老同僚在通政司。

    说说,给咱也透点风,让我也进步进步。”

    “透你个大头鬼!”南宫冶揶揄道,“汤臣,这个关口,你跑去刑部到底什么目的?那几个盗窃铁路器材的毛贼,用得着你这位资政学士亲自跑一趟。”

    刘禹浦睁着眼睛装糊涂,“我真是去处理公务。

    盗窃铁路器材大案啊,通天了。西苑御批要严办的大案要案,谁敢马虎?

    原本早就要去,只是子荐公没空,这才拖到今天。”

    “你编,你个刘汤臣,你以后不要做巡抚了,你去编戏本算了?”

    刘禹浦嘿嘿一笑:“我去编戏本,你给发俸禄津贴。”

    南宫冶身份特殊,严党故旧的标签,外加他的性子,大家都知道他对自己的仕途没有什么“威胁”。

    加上他这个人非常谨慎嘴严,属于“西苑严选”过的,肯定不用担心从他嘴里泄漏半点消息出去。

    所以亲近的同僚们跟他相处,非常轻松。

    两人说着话,祁言进了值房。

    “南宫大人,刘大人,皇上召见两位。”

    两人连忙起身,先拱手谢一句:“有劳祁公公。”

    然后走到值房门口旁边的一人高的穿衣镜,整理仪容,提着前襟,跟在祁言身后,进了西苑前苑,很快来到紫光阁。

    被引到偏殿坐下,有内侍奉茶。

    过了四五分钟,朱翊钧身穿赭黄盘领窄袖常服袍,头戴翼善冠,大步走了进来。

    南宫冶和刘禹浦连忙起身,高叉手长揖。

    “臣正三品嘉议大夫、河南巡抚刘禹浦/从三品大中大夫、顺天府尹南宫冶参见皇帝陛下。”

    朱翊钧摆了摆手,“免礼,两位都坐。”

    等到朱翊钧在上首座椅坐下,南宫冶和刘禹浦才敢斜着屁股坐下。

    “南宫,你在顺天府尹任上做得很好,京城继续日新月异,不仅市政做得不错,民生也非常重视。

    你去年搞的那个菜篮子工程,在涿州、良乡搞蔬菜种植基地,在顺义、昌平搞养猪基地和养鸡基地,还搞大棚种植,科学养畜.

    不仅确保京师五城官庶军民,还有周边院校工厂学生工人的日常肉菜禽蛋保障,很好,非常好。

    朕给张相说,这个必须作为地方施政的典范,要向全国推广,号召地方主官们学习。

    大明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是国强民富,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南宫冶连忙答:“回皇上的话,菜篮子工程计划,还是臣得了皇上的指点才开窍,只是跑跑腿,动动嘴,微不足道的功劳。”

    朱翊钧继续说:“还有京师大兴热电厂的修建,功在千秋。前日西苑通了电,电灯亮时陈太后和皇后她们非常欢喜,说天上宫阙也不过如此。”

    “皇上,这是臣的本职。”

    “但是南宫你这个人,优点明显,缺点也明显。在顺天府尹任上,你还是有显而易见的缺点啊。”

    南宫冶心头一动,知道戏肉来了。

    他低着头,恭敬地答:“臣才浅德薄,在顺天府尹任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肯定有做得不尽职的地方。

    臣也时常在顺天府政务会议上做自我批评,只是当局者迷,臣的自我批评肯定不到位,还请皇上垂训批评。”

    朱翊钧笑了,指着南宫冶点了点,“好,那今天就好好批评批评你!”(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朕就是万历帝不错,请把《朕就是万历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朕就是万历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