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谢家雏凤、撕破脸皮!

    【谢老太君缓缓落座主位,苍老的手指轻抚过檀木扶手,眉宇间不怒自威。】

    【满堂宗族之人屏息凝神,连衣料摩挲声都清晰可闻。】

    【场中之人丝毫不敢出声。】

    【两位玄衣的武者,已经前后围住谢观。】

    【李南天已经准备起身离开,接下来便是谢观的酷刑,再没有看下去的必要。】

    【让自家妹妹见到这种大家族的手段便适可为止,让她知晓九大姓暗底的流水,一旦掀开,不是头皮血流,而是尸骨无存。】

    【“琴岚走吧,书婉还在家中等着了。”】

    【李琴岚脸上有着黯然之色,她看着刑堂武者手中泛着寒光的蟒鞭,又望向堂中站的笔直单薄身影。】

    【怎么办,她一个小辈说不上话。】

    【李琴岚何尝不知,若事关家族存亡,大哥纵是刀山火海也敢闯。但是为了一个不想干的庶子,损害家族利益,是万万不能的,可是……】

    【谢观,就这样死在面前,她怎么能不心中有愧了,毕竟退婚的是她,把少年推下万丈深渊也有她的一份助力。】

    【谢玉见此,心中没来由多了可惜,谢家这一辈之中成才之人,少之又少。】

    【这谢观说到底还有有本事的,不然也不会闹出这么大的场面。】

    【可是,不知审时度势,最后只得这般下场。】

    【袁夫人慢条斯理地拨弄茶盖,期内茶水冒出热气腾腾。】

    【她唇角含笑,目光看在谢观身上,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庶子,该是什么下场,好教给旁人长长记性。】

    【两名武者一前一后逼近,铁钳般的手掌即将扣住谢观命脉——】

    【谢灵也准备告辞母亲离去,谢观在无转机。】

    【骤雨倾盆的庭院外,突然炸开一声大喝:“住手!”】

    【谢琦月紧绷的肩线终于松了下来,舒了一口气。】

    【谢原总算是赶到了。】

    【两名武者身形一顿,目光请示高座上的谢老太君。老太君苍老的眸子微眯,略一颔首。】

    【二人再不迟疑,周身气血翻涌如雪山倾塌,爪风凌厉,一左一右扣向谢观肩胛与命门!】

    【可下一瞬—】

    【少年身形如游鱼般一滑,竟从二人合围中脱身而出!】

    【二人一愣,还未回神,便听一道沉厚嗓音响起:“此地当禁先天武者!”】

    【话音未落,二人丹田如遭冰封,真元竟瞬息凝滞!好在此二人久经沙场,不慌不忙,体内经脉猛然震颤,硬生生冲开这无形枷锁。】

    【谢玉瞳孔微缩,“言出法随”,这是儒家元神修士的手段!】

    【谢原大步踏入正堂,身后跟着三人——诸葛间、张轼载、张云芝。】

    【方才出手的那位儒士,正是谢原的舅父诸葛间。这位隐居多年的早早就点燃了神火的大儒,自从入朝为官后便与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完美契合,修为更进一步,已然突破至第九境“紫薇恒界”。】

    【他所施展的“口含天宪”,乃是书院三先生独创的绝学,在儒门中独树一帜。】

    【那两名武者此刻再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另一道凌厉如刀的凶煞气机已将他们牢牢锁定。】

    【站在诸葛间身侧的正是张轼载。此人虽作儒生打扮,修的却是杀伐之道。曾在屠魔司担任都统一职,看似儒雅的外表下,隐藏着令人胆寒的凶煞之气。】

    【谢原快步来到你身旁,关切地上下打量:“观弟,可曾受伤?”】

    【“无妨!”】

    【一旁的张云芝眼中满是关切,朱唇轻启似要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抿了抿唇,沉默不语。】

    【袁夫人已然起身,眉头紧蹙,沉声道:“谢原,你这是做什么?”】

    【她目光扫过谢原身后的诸葛间和张轼载,语气中带着几分质问:“静月先生、张先生,二位此举何意?”】

    【谢原上前一步,恭敬行礼:“见过老太君、大娘。”】

    【他直起身来,目光坚定:“谢原此来,只是觉得此事不公,不该如此处置!”】

    【老太君沉声道:“今日之事与你无关,退下!”】

    【谢原却挺直腰背,“老太君容禀,孙儿并非无理取闹。谢观纵有过错,但谢人凤在群芳宴设局刺杀在先,此事千真万确。若要责罚,也该一视同仁!”】

    【谢人凤闻言脸色骤变,失声叫道:“谢原!你休要信口雌黄!”】

    【赵夫人猛地站起身,“谢原,你为包庇谢观,竟敢当众污蔑我儿?若无真凭实据,就不要信口开河。”】

    【老太君不理谢原,目光落在诸葛间二人身上,眉头微蹙。】

    【“二位来我谢家,不知对老身有何指教?”】

    【原本准备离开的李南天见状,又缓缓坐回席位,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看来这场戏,还未到落幕之时。】

    【张轼载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言辞恳切:“老太君明鉴,谢家治家严谨,朝野上下有目共睹。今日之事,张某虽未能尽悉其中曲折,但谢观身为谢家子弟,素来品德才学兼备,实乃难得之才。还望老太君能念及血脉之情,从轻发落。”】

    【赵夫人闻言,立刻接口反驳:“此乃我谢家家事,岂容外人置喙?”】

    【老太君的眉头几不可察一蹙,她深知眼前这位张轼载,不仅是九大姓张家的嫡系传人,更是曾在屠魔司担任要职,更曾任陇西道州牧之职,深受百姓爱戴。他以刚正不阿著称,当年三次顶撞苏相之事,至今仍为士林传颂,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都享有极高的声望。】

    【就在气氛凝重之际!】

    【诸葛间忽然展颜一笑,如春风化雨:“在下此来,实则是要向老太君和袁夫人道喜的。”】

    【袁夫人一愣,“道喜?”】

    【诸葛间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世人皆知谢家出了定远侯,威名赫赫。然而,却鲜有人知,定远侯当年并未借助谢家之名,而是凭借赫赫军功,被封为侯爵,被誉为九大姓中的第一豪杰。”】

    【“鸿先生,当年以一手时文名起汴京,引得满城纸贵,二先生折节为挚友,甚至差一点拜入夫子门下,三先生曾亲口赞其'如玉在璞',胸有万丈惊雷而不显,腹有锦绣河山。”】

    【“汴京也有人称,谢家双壁。”】

    【袁夫人听得怔忡,不解其意。】

    【堂上众人也都屏息凝神,连赵夫人都忘了反驳。】

    【诸葛间忽的话锋一转,“参天古木必有其根,浩荡江河必有其源。谢氏能出这等经天纬地之才,根源何在?”】

    【他朝老太君深深一揖:“今日方知,原是老太君持家有道,家族兴旺。”】

    【诸葛间笑意盈盈,继续说道:“所以我今日特来道喜,谢家如今又添一雏凤。谢观公子在群芳宴上所作的诗词,如今已传遍天下,不仅西厢楼中人人传诵,就连万里之外的大隋,也有学子争相研读。”】

    【“朝中的翰林院与书院诸位先生,皆对谢观公子赞誉有加,以‘惊才绝艳’四字相称,实至名归。”】

    【“早些时日,我有幸见过谢观公子治学,其笔墨间尽显大家气象,令人叹为观止。”】

    【说到此处,诸葛间忽然又是一揖,语气中满是敬意:“所以我才说,今日特来道喜。谢家双壁之后,又得一雏凤,谢家何愁不鼎盛?”】

    【袁夫人脸色愈发难看,却碍于诸葛间的身份与声望,无法反驳。】

    【这位诸葛间,同样出身于九大姓之中的诸葛家,更是三先生的亲传弟子,书院大儒,如今在朝中为官,位至正二品大员,其影响力与地位,绝非等闲之辈可比。】

    【谢玉面色微沉,他素来自诩为谢家这一代最出色的子弟,自认终有一日能比肩父亲与叔父的威名。可今日,却被一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谢观抢了先。】

    【诸葛间继续道,“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儒家有说,传家两字,在于日读与耕;兴家两宇,在于日俭与勤;安家两字,在于日让与忍。”】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婵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谢观虽有罪责,却不止于此。”】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悠悠慈母心。”】

    【“谢观虽无生母在堂,却有嫡母教诲,更有老太君垂怜庇护。”】

    【这一番话如春风化雨,既暗含儒家至理,又饱含人伦温情。赵夫人张了张嘴,竟一时语塞。】

    【堂上众人神色各异,有人若有所思地点头。】

    【谢人凤面露着急神色,此时绝不能让谢观逃过此劫。】

    【就在此时,一道苍老却斩钉截铁的声音骤然响起:】

    【“祖宗家法不可废!无规矩不成方圆。”老太君鹿头杖在地面重重一顿,“老身虽是个没读过书的妇道人家,却也懂得这个理——犯了错,就得受罚!”】

    【诸葛间与张轼载同时皱眉。】

    【李南天却听出了弦外之音,暗自摇头:老太君这是铁了心要惩治谢观,即便两位朝中重臣出面,终究难改谢家家事。毕竟血脉相连,外人终究不便过多干涉。】

    【然而,李南天心中也不免感到好奇,谢观一个庶子,究竟有何等本事,竟然能让两位朝中重臣如此相帮?这谢观,看来真有几分能耐!】

    【老太君话锋一转,语气稍缓:“不过……既然两位先生亲自说情,这个面子老身不能不给。原定的三百鞭刑,便减为二百鞭吧。”】

    【苍老的声音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若二位执意插手我谢家家事。”】

    【她浑浊的双眼骤然锐利,“就休怪老身不讲情面了。”】

    【此话也有警告之意,面子已经给了,之后便是撕破脸皮了。】

    【“行邢吧!”老太君语气坚决。】

    【谢原脸色焦急,拦在你的面前。】

    【老太君道,“谢原,你今日在胡闹,来人将谢原拉下去。”】

    【谢轩瞳孔微动,心中已然明了,今日即便是他叫来了苏云,也难改这铁板钉钉的局面。】

    【两名玄衣武者已经逼近。】

    【堂上气氛骤然凝固!】(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不错,请把《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