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迎王师

    饶是赢宣元神强大,也感到一阵阵虚脱感传来。

    但他动作不停,一座水库成型蓄水,立刻转向下一处选址。

    他如同不知疲倦的神祇,在西北广袤的土地上游走。

    每至一处合适的山谷或洼地,便以道法移山填谷,筑起堤坝,形成水库雏形。

    再引动世界权限,聚云降雨。

    最后,不惜消耗元神本源,从黄河、甚至更远的其他河流中,强行引水注入!

    整整一天一夜!

    赢宣的身影在西北的天空中不断闪现。

    当他停下时,原本荒凉的西北大地上,已然多出了上百座大小不一、镶嵌在山谷间的巨大水库!

    这些水库在星月光辉下波光粼粼,映照着新筑的堤坝,散发着湿润的水汽,彻底改变了这片土地的气息!

    “还不够。”

    赢宣微微喘息,元神之力消耗过半。

    他望向东方那浩瀚的海洋。

    强行从内陆河流远距离引水,消耗太大。

    而海洋上空,永远不缺富含水汽的云层。

    他再次沟通世界本源意志,这一次,目标锁定在东海、南海等大洋上空那些庞大的雨云系统上。

    “风起!云移!”

    一股温和却持久的季风,在赢宣意志的引导下生成,推动着海洋上空那些饱含水汽的厚重云层,缓缓地、持续地朝着西北内陆飘移而来。

    这个过程,比强行引水要缓慢得多,但对赢宣元神的消耗却微乎其微。

    数日之后,在自然风力和赢宣引导的共同作用下,来自海洋的丰沛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西北上空,形成持续的、温和的降雨。

    雨水滋养着干渴的土地,补充着新建的水库,更在潜移默化地改善着整个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当第一场由海洋水汽形成的甘霖洒落在新建的水库水面时,负责观测的当地官员激动得热泪盈眶,颤抖着在奏报上写下。

    “西北新筑巨库百座,引天河之水充盈。今又得海云甘霖,联绵不绝。旱魃之患,自此绝矣!陛下神威,泽被苍生!”

    汴梁城外,旌旗蔽日。

    四座巨大的军营如同四头蛰伏的巨兽,扼守着汴梁城的东南西北四门。

    军营上空,分别飘扬着四面猎猎作响的大纛:一面是铁画银钩的“戚”字,一面是古朴厚重的“韩”字,一面是杀气凛然的“吕”字,一面是沉稳如山的“王”字。

    营盘相连,刁斗森严,肃杀之气弥漫四野,压得整座汴梁城都喘不过气来。

    中军大帐内,戚继光一身戎装,端坐主位。

    他面前跪着几个面如土色、瑟瑟发抖的官员,正是被秦军先锋擒获的汴梁城外几座州府的太守、县令。

    “尔等听着。”

    戚继光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威严。

    “本帅奉大秦皇帝陛下之命,率军至此。城外四十万大军,乃是我大秦韩信、王翦、吕泽三位上将军与本帅所部。

    尔等即刻入城,面见宋帝赵佶,传本帅之言:大秦皇帝陛下,仁德布于四海,威仪震慑八荒。念及生灵涂炭,特予尔等一条生路。令宋帝赵佶,即刻开城,举国归降,献上降表国玺。

    如此,可保赵氏宗庙不毁,皇室血脉不绝,汴梁百姓免遭兵燹之祸。若负隅顽抗,待我大军破城之日,便是大宋国祚断绝、赵氏宗亲尽戮之时!勿谓言之不预!”

    “是……是!小人等……定当将大帅之言……一字不漏……禀报陛下!”

    几个太守县令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去吧。”

    戚继光挥了挥手。

    几人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冲出大帐,在秦军士兵的“护送”下,跌跌撞撞地朝着汴梁城门跑去。

    汴梁皇宫,紫宸殿。

    往日庄严肃穆的大殿,此刻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恐慌。

    龙椅之上,宋帝赵佶脸色惨白,拿着那份由几个地方官哭嚎着呈上的“最后通牒”,双手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

    那“戚”、“韩”、“吕”、“王”四面大旗,如同四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四十万大军……韩信、王翦、吕泽、戚继光……”

    赵佶的声音干涩嘶哑,带着无尽的恐惧。

    “这……这四人……皆是史书所载,不世出的兵家神帅……大秦……大秦竟将他们尽数派来……这是……这是要亡我大宋啊!”

    他猛地抬头,布满血丝的双眼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满朝文武。

    “说话!都说话啊!平日里不是都自诩国之栋梁吗?如今强敌压境,社稷危如累卵,尔等可有退敌良策?!”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大臣们个个低着头,恨不得将脑袋埋进胸口。

    大秦兵锋之盛,早已传遍天下。

    如今四大名帅齐聚汴梁,四十万虎狼之师围城,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泰山压顶!

    良久,丞相蔡京颤巍巍地出列,他须发皆白,此刻脸上也毫无血色,声音带着一种认命的苍凉。

    “陛下……老臣……老臣斗胆直言。大秦此举,势在必得。城外四十万大军,皆百战精锐,更有四位当世名帅统领……我汴梁……守军不过十万,且久疏战阵……如何能敌?

    若……若强行抵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陛下宗庙……恐难保全啊!”

    他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

    “为今之计……唯有……唯有顺应天命,开城……纳降。献上降表国玺,或可……或可保全陛下与诸位皇子性命,延续赵氏血脉……此乃……此乃不得已之下策,亦是……唯一生路啊!”

    蔡京此言一出,如同在死水中投下一块巨石。殿中沉默片刻,随即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丞相所言极是!陛下,留得青山在啊!”

    “大秦皇帝陛下仁德,若陛下归降,必不会苛待!”

    “是啊陛下,当以宗庙血脉为重!”

    一些原本还存有血性、想要主战的将领,看到满朝文武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投降,再看看龙椅上那位早已被吓破胆的皇帝,心中最后抵抗的念头也熄灭了,只能痛苦地闭上眼睛,沉默不语。

    “投降……投降……”

    赵佶喃喃自语,脸上满是挣扎。

    他猛地站起身,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不!朕是真仙下凡!朕有上界天庭庇佑!朕的国师!国师何在?!”

    他像是疯魔了一般,嘶声喊道。

    “快!快传国师林灵素!还有……还有京中所有有道行的真人、道长!全部召进宫来!快!”

    皇帝的旨意如同催命符。

    很快,以林灵素为首,上百位身着各色道袍、手持拂尘法器的道士,被匆匆引入紫宸殿。

    他们大多面色凝重,眼神中带着惊疑不定。

    汴梁城外那冲天的煞气和四十万大军的威压,他们这些修行者感受得比常人更加清晰。

    赵佶如同看到了救星,几步冲到林灵素面前,紧紧抓住他的手臂,声音带着哭腔。

    “国师!国师救我!城外秦军凶焰滔天,四位杀神兵临城下!朕乃上界真仙临凡,天庭绝不会坐视朕受此大难!国师,你道法通玄,快快开坛做法,上达天听!请天庭降下天兵天将,诛灭秦寇,护我大宋江山啊!”

    他眼神狂热,充满了最后的希冀。

    “对!朕是真仙!天庭不会不管朕的!”

    林灵素被赵佶抓得手臂生疼,他看着眼前这位近乎癫狂的皇帝,又感受着殿外那令人心悸的军阵煞气,心中一片冰凉。

    他沉默片刻,轻轻挣脱了赵佶的手,后退一步,对着赵佶深深一揖,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陛下……贫道……贫道方才,已神游太虚,面见天庭大天尊……”

    “哦?!”

    赵佶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大天尊如何说?可是要派天兵下凡助朕?”

    林灵素抬起头,目光直视赵佶,一字一句,如同重锤敲打在赵佶和所有朝臣的心上。

    “大天尊言:下界纷乱已久,黎民苦战火久矣。为平定凡间,重整乾坤,大天尊已亲自下界,化身为人……”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难以言喻的敬畏与……臣服。

    “大天尊之化身,正是……当今大秦皇帝陛下,赢宣!”

    轰!

    如同晴天霹雳在紫宸殿炸响!

    赵佶脸上的狂喜瞬间凝固,化为一片死灰般的绝望和难以置信的惊骇!

    满朝文武,包括那些道士,全都目瞪口呆,大脑一片空白!

    林灵素的声音还在继续,带着一种洞悉天机的沉重。

    “而城外……那四位统兵大将……戚继光、韩信、王翦、吕泽……皆乃……天庭星宿神将下凡,奉大天尊法旨,前来……拨乱反正!”

    “不……不可能……这不可能!”

    赵佶踉跄着后退,一屁股跌坐在龙椅上,双目失神,口中无意识地喃喃。

    “朕才是真仙……朕才是……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最后的希望,彻底破灭。

    支撑他信念的最后一根支柱,轰然倒塌。

    林灵素看着失魂落魄的赵佶,心中叹息一声,再次躬身。

    “陛下……天命已定,非人力可违。大天尊化身亲临,神将下凡……此乃……天意啊!请陛下……顺应天命,为天下苍生计,也为……赵氏宗庙血脉计……”

    他最后的话语,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赵佶瘫在龙椅上,眼神空洞地望着殿顶华丽的藻井,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许久,一滴浑浊的泪水从他眼角滑落。

    他缓缓抬起手,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

    “拟……拟旨……开……开城……投降……”

    紫宸殿内,死寂被林灵素的话语彻底打破,又在更深的绝望中凝固。

    赵佶瘫在龙椅上,面如金纸,双目空洞地望着藻井上那些象征祥瑞的彩绘,只觉得那些神兽仙禽都在无声地嘲笑着他。

    真仙下凡?天庭庇佑?

    原来自己深信不疑的仙缘,竟是一场天大的笑话!那高踞九天的大天尊,早已化身为人,成了城外那虎视眈眈的大秦皇帝!

    “陛下……”

    林灵素的声音带着悲悯,再次响起,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贫道等深知陛下心中悲苦。然天命昭昭,非人力可逆。大天尊化身赢宣陛下,携一百零八位天将星君下凡,非独为我大宋而来。此乃重整诸天万界之序,拨乱反正之举!

    大宋,不过是陛下统御的百千世界之一隅。若陛下执意顽抗,非但大宋江山顷刻倾覆,汴梁百万生灵涂炭,便是陛下自身……恐亦难逃天威浩荡,届时仙籍削除,万劫不复啊!”

    林灵素身后,上百位道士齐齐躬身,声音低沉却带着沉重。

    “请陛下顺应天命,为苍生计,为宗庙计!”

    “百千世界……一百零八天将……”

    赵佶喃喃着,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上。

    他环顾四周,满朝文武,包括那些平日里高谈阔论、自诩忠烈的臣子,此刻全都低垂着头,如同霜打的茄子。

    丞相蔡京更是老泪纵横,对着他无声地摇头。

    最后侥幸和妄念,被彻底碾碎。巨大的恐惧和无力感将他淹没。

    他颤抖着抬起手,声音嘶哑得如同破败的风箱,每一个字都耗尽了全身的力气。

    “拟……拟旨……传……传令……大开……大开四门……迎……迎大秦王师……入城……大宋……归降……”

    “陛下圣明!”

    蔡京第一个跪伏在地,声音带着哭腔,却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

    满殿文武,无论真心假意,此刻都纷纷跪倒,山呼万岁之声,却透着无尽的悲凉与屈辱。

    汴梁城,巨大的城门在沉重的吱呀声中,缓缓洞开。

    城外,戚继光立马阵前,看着那洞开的城门,以及城门后跪伏在地、手捧降表国玺的宋国官员,脸上无悲无喜。

    他挥了挥手,身后如林的秦军铁骑,沉默而有序地涌入这座曾经繁华的帝都。

    与此同时,宋辽边境。

    韩信勒马立于一处高坡之上,身后是严阵以待的十万秦军铁骑。

    他望着远处辽军大营升起的袅袅炊烟,以及更远处那些宋国边军壁垒森严的营寨,眉头微蹙。

    阻止辽军南下,接收宋国边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刚成仙秦人皇,你跟我说这是洪荒不错,请把《刚成仙秦人皇,你跟我说这是洪荒》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刚成仙秦人皇,你跟我说这是洪荒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