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牧民急需消炎药

    因为岭南堂只卖野山参,不进入种植参行业,所以跟其他人参公司是井水不犯河水,跟同行是平安相处。

    但岭南堂另一个拳头产品“冬虫夏草”就竞争激烈了。

    虫草不是国家保护植物,买卖方面没有限制,但全国从事冬虫夏草买卖的大资本实在太多了,竞争非常激烈。

    其中最顶尖的三家公司,哪一家都是当地一霸的存在。

    档人财路,尤如杀人父母,岭南堂的虫草生意越好,也就意味着切走了最大的一块蛋糕,这是竞争对手不能容忍的。

    所以岭南堂西北分公司的处境非常难。

    分公司的经理,也是林三七的堂哥林江河,平时光是保镳就有10个,24小时贴身保护,由此可见岭南堂在西北有多遭人恨。

    要不是我们国家的控枪工作做得好,如果是在米国,那肯定是天天被打暗枪。

    竞争对手暗的没办法,于是几个资本联起手来,警告青藏虫草交易从业者,从牧民到收购商,全部禁止出售给岭南堂。

    岭地堂西北分公司驻地也被人紧盯着,只要有牧民上门去出售,轻则被警告,重则打一顿,反正就是要断了岭南堂的货源。

    但西北人都知道,岭南堂的虫草来源,主要是人家收购员下乡亲自收购的。

    嗳,你怎么限制?

    青藏高原有2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5个折江省那么大,几百几千人撒下去,跟在一瓢水撒入汪洋大海一样。

    你有多少人手能盯得住神出鬼没的岭南堂收购员?

    关键真相是很残酷的,岭南堂的冬虫夏草压根就是穿越来的,就问你大资本怎么限制?

    玉树、杂哆县、简易机场。

    当林三七驾驶着运-8运输机降落的时候,全县都轰动了,无数少数民族都等待在简易机场边上,好奇的眼神不断打量着这架大铁鸟。

    在这个汽车都很罕见的年代,飞机对少数民族老百姓来说,绝对跟UFO是一个级别的。

    当穿着一颗金星军服的林三七从机舱里走出来的时候,杂哆县里的干部全部都迎了上去。

    这次林三七是公开过来的,提前有电报发过来,从卡拉苏机场到玉树杂哆,距离并不算遥远。

    “林专员,你好你好,又见面了。”

    林三七也跟杂哆县的干部们握了握手:

    “次仁县长,黄副县长,咱们又有一年没见了,呵呵。”

    少数民族地区的条件非常困难,又地处偏远,所以到这里当干部,几乎很少有调出去升迁的机会,所以年年是这些县领导。

    挺惨的。

    次仁旺堆县长将一条哈达挂在了林三七肩上,然后敬畏地看了看那个金光闪闪的肩章,态度更加谦卑了:

    “林专员客气了,每年林专员到来,都能给我们杂哆县老百姓带来急需的糖盐、药品、日用百货,这可都是牧民急需的东西,我代表2万杂哆县老百姓感谢您呀。”

    林三七摆了摆手,又看向了人群后面的一老一少。

    “噶伦旺堆村长,尼玛次伦,好久不见。”

    这两人现在是林三七在玉树收购虫草的代理人,因为抱紧了首都大干部的大腿,两人在少数民族当中威望很高,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牧民的想法也很单纯,谁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就跟谁走,就这么简单。

    噶伦旺堆村长笑得眼睛也看不到了:

    “林首长,我收到你的电报后,已经通知了周边的牧民,现在大家都拿着今年新采的虫草来交易物资了。您放心,我们已经安排好一切。”

    尼玛次伦也激动地鞠躬道:

    “林哥,为了迎接您的到来,县里已经将您居住的房屋装修过,并且所有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县里的会计全部出动,就等您一声令下,我们就可以收购。”

    林三七非常满意杂哆人的配合,于是大手一挥道:

    “行,那我们马上就开始收购,飞机上有20吨的物资你们先卸下来,后面我还会继续运物资进来。咱们呀,敞开收购。”

    噶伦旺堆村长当着所有人的面问道:

    “林首长,请问今年的兑换比例怎么计算?”

    林三七知道老头为什么当着大伙儿的面问,于是也提高音量道:

    “兑换比例跟去年一样,糖、盐、药品、棉服、日用百货,还有钞票都可以。”

    其实林三七完全不用这么麻烦,一个个从牧民手里收购虫草,完全可以委托当地供销社帮忙收购,他统一打包带走就行。

    但他也是有恻隐之心,如果让代销社收购,价格肯定会被压得很低,因为供销社要赚剪刀差。

    玉树杂多是他林三七的发家之地,当初就是牧民们一根根虫草卖给他,他才赚到了第一桶金。

    做人要有良心不是,不能过河拆桥。

    幸亏几年下来,杂哆县这边也已经有一套收购班子了,很顺利便开始进行。

    一排20个收购员,拿着标尺开始收购了。

    林三七需要虫草王级别大虫草,最次也要是一级品,这种顶级虫草才能卖上大价格。

    但因为往年牧民们的恳求,所以林三七现在小虫草也收购。

    大不了以后制成以虫草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比如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至灵胶囊等等,也能小赚一笔。

    那些穿着破破烂烂的牧民们,纷纷拿出自己采摘的虫草,虔诚的排好队,换取自己想要的宝贵物资。

    收购员接过一个牧民的虫草,测量过大小后,又开始称重:

    “一共是5斤虫草王,还有30斤普通虫草,你要换什么?”

    牧民看了看那些堆积如山的物资,咽了咽口水,但还是坚定地回道:

    “给我换退烧药、消炎药就行。”

    旁边的工作人员熟练从架子上取出相应数量的布洛芬胶囊和阿莫西林胶囊给牧民。

    牧民接过药品,用一块羊皮小心翼翼包裹好,再轻轻放到自己怀里,这才千恩万谢离开了人群。

    林三七视线又移向了其他几只队伍,然后他惊讶发现,似乎兑换药品的牧民特别多。

    于是林三七对尼玛次伦招了招手:

    “尼玛,我怎么看到起码有一半的牧民都在兑换药品,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林三七最怕是青藏高原发生了什么大范围的传染病,那可就麻烦大了,医生的警惕心还是挺高的。

    尼玛次伦笑着回道:

    “林哥,你不知道,牧民们如果没有糖吃,没有脸盆,这些都是可以想想办法克服的。但是如果没有药品,一场小毛小病就可能夺走一条人命。

    以前牧民们不知道药品的重要性,但是以前换药品的牧民,生病了吃一两片药就好了,这消息马上传开了,所以现在牧民都愿意兑换能保命的神药。”

    林三七懂了。

    六十年代的青藏高原,可以说是比内地更一穷二白,几乎处于一个原始社会状态。

    先不说藏药灵不灵,就算有藏药,那也是那种和尚、部落首领才能享受的,普通牧民的死活是没人关心的。

    青藏高原气候恶劣,动不动就是刮风下雪的,人在野外放牧很容易就被淋湿。

    去过高原的人都有经验,在高原地带最怕的就是感冒,一场小小感冒就可能演变成严重的肺水肿脑水肿,神仙难求。

    这时候如果发烧了,咳嗽了,吃一片布洛芬,再来一粒阿莫西林,凭借白纸一样的身体,马上就会好。

    而且不止是发烧感冒,什么头痛了、牙痛了、关节痛了等等,没有什么病是一粒布洛芬解决不了的。

    哪怕是在几十年后,医学和社会高度发达的米国,老百姓同样是非常依赖这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

    非甾体抗炎药销量仅次于抗感染药,位居第二,可见使用人数之多。(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不错,请把《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