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新计划赤脚医生

    李部长不知道林三七内心的小九九,一听林三七要上交20亿美元,其中还有10亿美元是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个人都兴奋地跳起来了。

    “多,多少?给我们部里5亿美元?让我们自己支配着使用?哈哈哈,发财啦~~~”

    林三七吓得赶紧提醒:“李部长,你小声点,这也太赤果果了。”

    老太太大手一挥,无所谓道:

    “这事不用保密,不但不保密,我们反而还要大张旗鼓宣传,宣传你林三七同志的先进事迹,宣传宝安县的伟大之处。”

    林三七赶紧摆手:

    “李部长,你忘了,上级对于宝安县是不支持,不反对,不宣传的‘三不政策’,我们要低调发展,避免引起争议。”

    李部长看着林三七,惋惜道:

    “你在宝安县做出这么重大的贡献,如果不宣传,不为世人所知,那不是太委屈你了……”

    林三七心想老子都在瑞士银行里存了20亿美元,就这还叫委屈?

    等过几年你们要没收所有药厂资产,换人来当宝安县一把手的时候,把他逼得有家不能回时,那才叫真正的委屈咧。

    “没什么委屈的,都是为人民服务嘛,现在国家如此困难,希望我们宝安县这点钱能帮我国家缓解一下财政困难。”

    二十亿美元虽然多,但针对一个国家来说,的确是杯水车薪的事情。

    李部长平复了一下心情,又问道:

    “那第二个好消息是什么?”

    林三七从背包里取出5盒药来:

    “李部长你看,这三个药是我们最新研发出来的口服抗菌药,疗效远在盘尼西林之上,到时我给你一批,你们完全可以找家医院试验一下。

    另外一只是退烧止疼药,还有一只是胃药。

    噢对了,说到胃药,你们现在马上送一批到荷南兰考,交给一位叫焦裕禄的书纪。”

    老太太点点头,随后又兴奋道:

    “你这三种抗菌药,疗效真的比盘尼西林还好?那这药一定很贵吧?有没有可能大规模推广?”

    李部长不得不兴奋,这好比在2016年,有人说他已经发明了一种药物可以治愈癌症,相信所有人都会激动兴奋。

    林三七却是摇头否决道:

    “李部长,这药挺贵的,我们已经在香江试着出售,就这么一盒药,几乎就是一名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换算成人民币20到50元不等。

    就这,在香江地区,完全是供不应求状态。

    但是我吸取了抗结核病药的教训,决定先不做外贸,不忙着赚钱,而是先将这几只抗菌药,包括这些退烧药、胃药,优先在国内推广,让我们中国人先用。”

    李部长看着手里的几个药,为难道:

    “药是好药,可是也太贵了,一盒药一个月工资,国内恐怕没有多少人买得起,尤其是农民兄弟们。”

    林三七呵呵解释道:

    “放心,这是对外销售的价格,如果是国内,这一盒药我们准备亏本了卖,比如这盒头孢,1块钱一盒,够便宜吧?

    现在工人的平均工资在37元左右,应该是负担得起的。

    就是农民兄弟们困难一些,但如果一盒抗菌药可以挽救回一条生命,1元钱对农民来说,也不算是个天文数字。

    等将来我们的原料厂自己能生产原料药了,这个价格还能再便宜下去。

    我当初就说过,最好的模式是在国外赚钱,然后用国外的钱补贴国内,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老太太连连点头:

    “你这个法子好,太好了,现在临床疾病,现在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79%。

    只要有药物能控制住感染,我们完全可以挽救更多人的性命。三七同志,你这事做得功德无量啊。”

    林三七提醒道:

    “李部长,现在光有药也不够啊,我们缺少医院,缺少医生,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宝安县生产再多的药物也没用啊。”

    老太太啧了一声,随后有些泄气道:

    “培养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哪怕是最低学历的中专生也起码要3年。另外,新建医院也是费时费力的事情。

    你几个月前在部份省市开展的传染病医院计划,据我所知,除了邢台、唐山等地在按计划快速建造医院外,其他地区都是拖拖拉拉。

    说到这事我是真生气,以前说是我们部里不给钱,地方没钱没办法新建医院。现在钱给他们了,还是这样拖拖拉拉,真是对医疗卫生事业一点不重视。”

    全国一共有3000个左右的县级行政单位,截止到1964年,国家仍然没有完成县县有一家医院的目标。

    林三七之前的目标是每一个地区(地级市)拥有一家传染病医院,就这同样没有完成计划。

    可见到了六十年代初,干部作风已经开始松懈了,再过几年,一个个都变鹌鹑变得瑟瑟发抖,更不可能加快医院建设。

    林三七鼻子轻哼了一下,非常不爽道:

    “说来说去还能为啥?那是因为钱在宝安县手里,我们宝安县也不是随便给钱。

    为了防止工程款被挪用,宝安县严格要求专款专用,按工程进度打钱。

    聪明点的干部知道,这医院是替地方建的,不用自己掏钱,等建好了地方上的老百姓是获利的,于是抓紧时间造医院。

    而不聪明的地方干部,觉得钱不能用来造职工宿舍,不能用于其他单位职工发福利,不能用来造办公大楼,于是积极性没有了。”

    老太太也叹气道:

    “谁叫咱们卫生部门属于弱势部门,哪怕我们部里一再强调,一点办法都没有。”

    林三七这时候趁热打铁说道:

    “李部长,所以我这次准备换一个思路,学习伟人,决定来个农村包围城市。

    先解决基层普通老百姓的常见疾病,我想在全国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工作。”

    李部长知道林三七鬼点子多,又有钱,想出来的办法肯定实用,于是兴趣大增问道:

    “说说,你准备怎么干?要我们部里怎么配合?”

    “李部长,我是这么想的。

    首先是医生来源,刚刚你也说了,医生培养起码要3年,太久了,我们等不起,而且毕业学生人数也远远不够全国使用。

    我的计划是,我们可以从每一个农村里,抽调一名有文化的知识青年来当这个赤脚医生。

    这个有知识的青年可以是本村的,也可以是下乡知青。可以是中学文凭,降低点要求,小学文学水平也是可以。或者私塾出来也行,只要识字就行。

    然后我们把这批青年农民集中起来,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脱产培训。

    不用教他们什么高深的医学知识,什么解剖学、生理学、生化学、药理学等等,通通取消。

    而是以疾病为中心,只要教会这批赤脚医生如何辨别疾病,如何治疗,如何识别中草药等等,简单明了。

    这样一个村一名赤脚医生,只要全国推广开去,马上就可以解决掉大多数老百病没地方看病的尴尬场景。

    老百姓在村卫生室里能解决掉大多数小病小灾,就不至于拖到大病要跑大城市,这样老百姓的健康问题就能很好解决了。”

    李部长眼睛亮了,又急切问道:

    “那这些村卫生室准备怎么个办法?医院场所的问题怎么解决?现在全国上百万个村,建造卫生室的费用可不是几个亿就能解决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不错,请把《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