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推重比

    “鹤立鸡群”稻种的产量,并没有如他所期望的一般,达到亩产千亩的预估。

    反而产出的水稻参差不齐,没有一个像“鹤立鸡群”稻种。

    说到这里,原农平微微停顿了一下,道:

    “不怕李顾问您笑话,当时学校都传我疯了,只有一个学生敢回来看我。”

    “好在受到她的启发,我又找到了新的方向。”

    “而且托了帮我割水稻的同志们的帮忙,我发现‘鹤立鸡群’产出的1024株秧苗中,有768株为同一形态,256株为不同形态……”

    他缓缓地讲述着这些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不过提及曾经遭受的质疑和不公时。

    原农平的眼中却并没有多少愤恨之色。

    “所以鹤立鸡群低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做雌雄分离?”李暮反问道。

    虽说他有着后世的资料。

    但听杂交水稻的发明者亲自阐述自己的研究历程,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闻言,原农平点点头,道:

    “没错,就是这个原因。”

    水稻是两性花,也就是雌雄共体体。

    换句话说,水稻总是近亲结婚,所以产量提不上去。

    而想高产,就需要远亲结婚生子。

    如果“鹤立鸡群”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的话。

    就具备着雌雄分离的可能性。

    李暮听完后,想了想,道:

    “我觉得你的理论非常的不错。”

    “这样吧,一会儿吃完饭,你们跟着我一起坐车去农科院。”

    “我和金院长见过几次面,给他说说,争取让他给你们提供最大的帮助。”

    原农平在后世的地位,不亚于古代圣人。

    而且他不像是自己有外挂,是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完成的研究。

    以前是担心破坏其成长轨迹,才不好直接接触。

    但既然这次碰到了,能帮肯定要帮一下。

    “这点小事怎么能麻烦李顾问您。”原农平摇了摇头,道。

    话音刚落。

    他身旁的成立农就赶忙拉了一下他的衣服,道:

    “农平,你说得对,是不该麻烦李顾问。”

    “但我们来京都,人生地不熟的。”

    “如果李顾问帮忙,肯定能方便许多。”

    听到这话。

    原农平犹豫起来。

    见状,李暮笑着道:

    “不用担心麻烦我,你们做的是利国利民的事,就不是小事。”

    ……

    原农平最终还是没能拒绝。

    毕竟李暮能带他和成立农去农科院的话,确实能有很大的帮助。

    否则两个小地方的农校老师。

    能够得到多少重视,十分难说。

    于是,在吃完东西后。

    三人便动身前往农科院。

    ……

    到了地方。

    李暮带着人,出示证件后,便走了进去。

    三人一边走。

    一边还在闲聊。

    不过他能够看得出来,原农平的心思,已经不在和他的谈话上。

    见状,李暮也不再闲聊,带着两人快步来到农科院的院长办公室。

    就在三人来到门口,准备敲门的时候。

    走廊里突然响起一道声音,道:

    “你们是?”

    “金院长。”李暮回过头,看向农科院院长金山宝。

    只不过两人只见过几面。

    所以后者并没有立刻认出他。

    李暮也不着急,先介绍身旁的两人,道:

    “这两位是胡南安江农校的教员,原农平和成立农。”

    “他们这次来,是有一些杂交水稻的理论问题想向农科院求证。”

    “希望金院长您能够给予他们一些帮助。”

    听到他的这番话。

    金山宝下意识地看了看一旁的原农平和成立农,然后道:

    “杂交水稻的研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我建议你们还是换个方向更合适。”

    这话就是在拒绝了。

    倒不是看不起原农平和成立农。

    只是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国内外那么多的专家教授都没有能解决掉这个问题。

    “我觉得还是要多给他们一些机会。”李暮笑着道。

    闻言,金山宝又看了看李暮。

    正想继续拒绝。

    却发现眼前的人看着似是有几分眼熟。

    不对,是很眼熟。

    他忽然震惊道:

    “您,您是李顾问?”

    “是我。”李暮摘下眼镜。

    见状,金山宝一改之前的态度,道:

    “来来来,里面请。”

    “既然是李顾问推荐的,我怎么都要帮忙才是。”

    “您放心,我们农科院一定会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

    他一边说着。

    一边热情地将三人邀进办公室坐下。

    这个转变,让一旁的原农平和成立农两人不禁有些愕然。

    但很快。

    金山宝就自己说出了原因,道:

    “李顾问,难道您有兴趣在杂交水稻上进行研究吗?”

    “只要您打算研究。”

    “我们农科院一定不遗余力地支持,满足您的一切需求。”

    他说话时,眼中满是兴奋。

    毕竟如果是李暮来做的话。

    哪怕是杂交水稻这种世界性的难题,也未必没有解决的可能。

    “哈哈,金院长您误会了。我暂时没有这个心思,也没有这个时间。您不知道,我今天一早才从实验室里出来。”李暮道。

    他没有将话说得太死。

    假如以后有机会在理论上帮帮原农平,他还是很乐意的。

    闻言,金山宝遗憾道:

    “那就太可惜了,要是您能够出手,肯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这话并非是在吹嘘。

    毕竟李暮可是曾经发明出拟新型化肥和农药,让无数人民吃饱肚子的人民科学家。

    在京都,乃至全国的科研界,也有着全才的美名。

    “您过奖了,杂交水稻是一项需要苦功的伟业。我是不合适的,但我很看好他们。”李暮笑道。

    听到他这么说。

    金山宝这才第一次将目光放到了原农平和成立农身上。

    打量的目光,立刻让两人有些紧张地坐直了身体。

    不过很快。

    原农平便反应过来,道:

    “金院长,我对我的理论有信心,也对这项伟业有信心!”

    “哦,你详细说说。”金山宝起了好奇。

    三系法在被刚刚提出来的时候。

    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

    作为一个创新性的设想,许多人都对它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持怀疑态度。

    这也就导致它的传播并不广泛。

    袁隆平当即道:

    “三系法的具体内容,包括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个体系。”

    “利用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繁殖不育系种子。不育系再与恢复系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子。”

    “最后在将杂交种子用于大田种植,实现高产的目标……”

    他慢慢地将自己的理论介绍了一遍。

    听完之后。

    金山宝陷入沉思。

    过了许久,他才道:

    “你很有想法,不过这个三系法,在技术可行性、不育系的稳定性、恢复系的育性回复能力等等方面,恐怕都有很大的难度。”

    “我们国家现在条件落后,科研经费我可以给你解决,但实验设备,我也没有办法。”

    “如果你想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恐怕并不容易,而且最终很可能不会有任何的成功。”

    金山宝这番话并非看不起原农平。

    只是国际上曾经有许多科学家尝试研究杂交水稻,但均未取得过突破性的进展。

    这样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想要在他们夏国突破,实在是太难了。

    “我不怕困难,更不怕失败。失败的经验也是经验,即便我不成,也能给未来成功的那人一些参考。”原农平掷地有声道。

    他研究杂交水稻,从来就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吃上一口饱饭。

    金山宝道:

    “好,既然你有此志向,又有李顾问的推荐,那我就给你一个机会。”

    “你知道农大的鲍文夔教授吧,他是我国作物遗传育种的专家。”

    “我给你写一封介绍信,你拿着过去。他看了之后,会全力帮助你的研究。”

    说完,他便站起身,来到桌边。

    半分钟的功夫,就写完了一封介绍信回来。

    看到介绍信。

    原农平的脸上满是感激之色,连忙连声道谢。

    “不要谢我,要谢李顾问,没有他,恐怕我没那么容易答应你。”金山宝笑道。

    闻言,原农平又赶忙向李暮道谢。

    李暮摆了摆手,道:

    “举手之劳而已,不用放在心上。”

    ……

    在拿到介绍信后。

    原农平和成立农便飞快起身告辞。

    两人能待的时间不长,必须争分夺秒。

    即便李暮说能让他们多待一段时间。

    他们都没办法答应。

    作物栽培,最重要的就是季节。

    错过的时间,就很可能要再等一年,所以必须尽快完成研究赶回去。

    听到这番解释的李暮也没有强留他们。

    直说让他们以后有困难的话,尽可以找自己帮忙。

    ……

    送走原农平和成立农后。

    李暮也没有久留,很快离开。

    回到家中后。

    他来到书房。

    不过屁股都还没坐热。

    便听到客厅的电话“叮铃铃~”响了起来。

    听见声音。

    他当即起身准备去接电话。

    不过没等他靠近。

    一道人影便以极快地速度冲到电话边,接起电话,道:

    “喂。”

    “我是关建民,李顾问正要休息。”

    “对,最快也要明天才能过去。”

    ……

    几句话后。

    关建民便直接放下电话。

    见状,李暮赶忙先发之人,道:

    “是谁的电话啊?”

    “半导体研究……休想转移话题,赶紧去休息!”关建民瞪了瞪眼睛,道。

    上来前还跟他保证,回家立刻睡觉。

    要不是他留了个心眼,回来看看。

    肯定要被蒙骗过去。

    “我知道,我不研究,就是问问。”李暮无奈道。

    只是这话显然没有办法说服关建民。

    后者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让他也有些无可奈何。

    没办法,他只好回到房间。

    不过躺在床上,李暮却还是忍不住想道:

    “八成应该是航空院那边的问题。”

    玄武-1主战重坦他之前估算过,一两个月内不会有大问题。

    当然,这个时间并不绝对。

    就比如威龙-1战斗机,就比他预计地要提前了几天。

    想到这里,李暮打开聊天页面,心道:

    “先再看一遍资料,争取明天过去就迅速地把问题解决掉!”

    ……

    就在李暮这边忙于研究的同时。

    老大哥这边。

    乘坐特快列车回到莫斯卡的老伊万,也带着报告,走进国家科学院的大门。

    他刚刚一到地方。

    便被将军派人直接带到了大会议室。

    一进去,便看到国内的顶尖卫星专家、顶尖计算机专家、顶尖火箭发动机专家齐坐一堂。

    毫不客气的说。

    这个会议室里的人,就是站在他们国家航天航空领域最尖端的那一小撮人。

    当然,除了他们之外。

    将军伊利亚斯拉夫和国科院院长朱加什维利,也列席在座。

    看到他过来后。

    伊利亚斯拉夫先抬手示意还在窃窃私语地众人安静,然后道:

    “老伊万教授,我们需要您为大家说明关于夏国天基工程的计划,尤其是这个天基动能武器。”

    “如果它真的可行。”

    “将代表着战争的形势会有彻底的改变,让我们拥有一举战胜过M帝的实力!”

    他的神色中写满激动。

    毕竟消息中,天际动能武器可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高速打击的存在。

    如果能掌握这项技术。

    他们完全可以想办法,将一枚枚大蘑菇送到M帝的头顶。

    不是不让他们在股巴部署D弹吗,那他们就在外太空布。

    一旦实现这个计划。

    他们在这场世界霸主的竞赛当中,就能牢牢地占据着主动权。

    “将军,我所得知的信息也并不多。”老伊万道。

    伊利亚斯拉夫笑了笑,道:

    “没关系,我们召集这么多专家教授过来,就是为了确定它是否可行。”

    “好,那我先和大家说一说夏国关于天基动能武器的信息。”老伊万飞快道。

    闻言,在场的众人立刻竖起了耳朵。

    不过听完之后。

    所有人都有些疑惑。

    火箭和卫星方面的专家,米哈伊尔·杨格尔站起身,问道:

    “基于动能杀伤,利用高速运动的弹头直接撞击目标,这听起来未免有些匪夷所思。”

    “不能这么说,陨石大家应该都知道,只要体积足够大,速度足够快,完全能够具备极大的威力。”另一个专家站起来紧接着道。

    随着两人的起身。

    在场的专家和教授,也逐渐分出两个阵营。

    不过认为天基动能武器可行的,只占少数的一部分。

    毕竟谁都没有办法想象。

    夏国一个连卫星都没有的国家,能够造出这么厉害的武器。

    面对着众人的争论不休。

    伊利亚斯拉夫听了片刻后,随后示意了一下身旁的国家科学院院长朱加什维利。

    后者立刻站起来,道:

    “各位,先安静一下,我们不能这么无休止地争论下去。”

    “天基动能武器可不可行,能不能行。”

    “我觉得还是交由伊万教授评判更为合适,也相信他能够给出一个相对正确的判断。”

    听到他的话。

    会议室内逐渐安静下来。

    众人的目光,也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老伊万。

    见状,老伊万道:

    “说实话,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相信。”

    “夏国这两年的科技发展速度,确实非常惊人。”

    “如果不是因为基础太差,我甚至觉得再给他们10年20年的时间,就能够超越我们。”

    他说完后。

    立刻就有专家和教授反驳,道:

    “伊万教授,你怕是糊涂了,夏国只是在半导体和计算机对我们有所领先而已。”

    “在国力上,他们远远地落后于我们。”

    “别说是20年,就算是40年他们也未必赶得上。”

    ……

    夏国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领先。

    但很显然,那点方面的优势,并不足以打倒学界的信心。

    毕竟在四年前。

    夏国还是一个依赖于他们的技术援助,才快速地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

    “情况已经变了。”老伊万无奈地看看争辩得面红耳赤的众人。

    不过这句话,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毕竟这些人说得也是事实。

    夏国是在一些方面超越了他们,甚至是M帝。

    但整体的发展水平,还处于远远落后的阶段。

    ……

    回到京都。

    这边,李暮一觉睡到晚上9点。

    没办法。

    虽说他已经很努力地在保持清醒。

    但躺在床上的感觉实在是太舒服了一些,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起床后。

    他先是吃完关建民带来的饭菜。

    然后才问道:

    “现在可以说电话里面说得是什么事了吧?”

    “是吴所长的电话,他说航空院那边对于发动机的研究出了点问题。”关建民道。

    闻言,李暮又道:

    “有说是什么问题吗?”

    “没有,不过他说黄之前教授他们后面几天都会在半导体研究所等你。”关建民继续道。

    听到这个答案。

    李暮便清楚了问题的难度。

    想了想,他道:

    “也别等明天了,就现在去吧。”

    “现在?不行!”关建民想都没想便直接拒绝。

    一连高强度工作了7天时间。

    才睡了一觉,就打算继续去研究。

    这他要是放人,回头肯定会被批评。

    李暮无奈道:

    “研究的事耽误不得,我就去一会儿,解决了问题就回来。”

    “呵呵。”关建民笑而不语。

    他才不会信这种话。

    只要人到了半导体研究所。

    到时候恐怕只能叫郭默来劝才可能劝得动。

    李暮见状,只好想了个折中的法子,道:

    “那这样,你去将黄教授他们带过来,我在家里和他们谈总成了吧。”

    威龙-1战斗机作为重要的国防利器,研究不容有失。

    “这……”关建民露出迟疑的神色。

    将人带回来,也不是不行。

    至少在家里的话,等王娅回来,李暮肯定不敢继续。

    想到这里,他才勉强答应下来。

    ……

    一个小时后。

    关建民带着宋文聪,回到特楼。

    看到只有两人过来,李暮有些意外。

    见状,宋文聪当即解释道:

    “是这样,黄教授和吴所长他们担心人来多了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所以就让我一个人过来了。”

    现在的夏国,可谓是备受关注。

    先是机械狗,又是天基动能武器。

    先别管老大哥和M帝信不信,调查是肯定要调查的。

    “原来如此。”李暮微微颔首,然后先将宋文聪带到一旁的沙发上坐下。

    才接着道:

    “说说,遇到了什么问题?”

    闻言,宋文聪当即道:

    “首先是推重比需求的问题,战斗机想要实现高机动和超音速飞行,必须要高推重比。”

    “我们尝试了优化气动设计,提高压气机和沃伦效率的办法。”

    “不过最终的成效都不大,所以打算转向提高涡轮前温度以增加推力……”

    他问问题的同时。

    还给出了黄之前等人讨论过后的解决方案。

    不过这个方案难度颇高。

    李暮道:

    “你们的办法,首先就需要解决材料耐高温的问题。”

    “这样,你们先采用钛合金和高温合金,去减轻压气机和涡轮的重量。”

    “至于材料耐高温的问题,我回头给你们一份热障涂层的研究方案。”

    听到这个答案。

    宋文聪愣了愣。

    热障涂层,是M帝国家航空航天局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于在极端环境条件下保护金属部件。

    可M帝虽然有这种技术,却没有过实际的应用案例。

    当然,夏国连技术也没有。

    没想到李暮竟然直接就拿了出来。

    想到这里,他请教道:

    “李顾问,您能跟我说一说这个热障涂层吗?”

    望着宋文聪满是求知欲的眼神。

    李暮能拒绝吗?

    当然不能!

    而且黄之前和涂吉达等人都来。

    却让相对比较年轻的宋文聪过来,意思也非常明显。

    就是想让李暮多教教他。

    毕竟后者的年纪最轻,最有成长的空间。

    他解释道:

    “其实就是一种陶瓷涂层,沉积在耐高温金属或超合金的基体材料表面,起到隔热和降低基体温度的作用。”

    “它主要通过4个机制,来实现上述的功能。”

    “它们分别是低热导率、热反射性、热膨胀匹配和抗氧化与耐腐蚀……”

    李暮简单地和宋文聪参数了一下热障涂层的原理和机制。

    在听完之后。

    宋文聪若有所悟。

    他紧接着又问道:

    “我们又该怎么去完成热障涂层的制备工艺问题呢?”

    技术原理是一回事。

    可能不能搞出来,搞出来了又能不能应用。

    才是最重要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不错,请把《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