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帮手

    谢承信旁边的那桌应当是几个商贾,他们说话的声音不小,刚好落入谢承信的耳朵。

    “瓷行推举的时候,我就在外面,前前后后也就一个多时辰,谢大娘子就做了瓷行行老。”

    “可见这谢大娘子不简单。”

    “你说这些,我也听不懂,我就想知晓,对咱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几个商贾互相看看,从对方眼睛中看到了茫然的神情,主要是他们对谢大娘子着实不了解。

    之前只知晓南城码头这边的买卖做的不错,但是让她管整个瓷行,谁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行?

    “说不好。”

    一个穿着长袍的中年人突然开口。

    几个商贾见状忙将人请过来,倒上一杯茶请教:“老先生与我们说说。”

    那长袍中年人笑道:“我不是说过了吗?”

    “说不好,得看这段时间汴京瓷行能不能乱起来。”

    “最近抓了那么多人,之前定好的买卖该怎么办?瓷器的价钱变不变?”

    商贾也正是愁这个:“我们就是之前交了定钱,现在赶来提货的,谁知道刚进城就听到这个消息。”

    他们要买的瓷器还少些,定钱也只交了几百贯,还算好的,有些人比他们更着急。

    “跟你定契书的是谁?”长袍中年人问。

    商贾叹口气:“是之前的行老韩泗。”

    另一个商贾摇头:“瓷器拿不走了,定钱八成也要不回来了。”从前遇到有陶窑出事,都是这样的结果。

    又有商贾凑过来:“你们买瓷器还好,不过就是少个定钱,我们是从两浙路运瓷器过来的,从前都是先去韩家,与行老商定好了,再将瓷器卸下,现在不知晓该怎么办?如果汴京城内不肯收,我这些瓷器就得带回去,往返花费那么多银钱……这买卖可要亏死了。”

    “听说谢大娘子在大名府有许多瓷窑,是不是以后汴京只能卖大名府的瓷器,其余瓷窑烧制的瓷器都得带回去?”

    “或者,”商贾出主意道,“你多给些银钱过去?也算是恭贺新行老上任。”

    “给多少银钱合适?”

    很快众人就商议起来。

    眼看着聚过来的人越来越多,谢承信不由地皱起眉头,谢氏接替了行老没错,但后面不知还有多少麻烦。

    万一这里面再混进去几个故意闹事的,只要谢氏走错一步,就会被人抓住把柄。

    谢氏大约就看到了做行老的好处,岂不知利益背后必然有纷争。

    听着议论声越来越大,渐渐压制不住,谢承信心中五味杂陈,他不该关切这桩事,弄不好会被卷入其中。

    祖父死有蹊跷,二妹妹被换了,他都装作一无所知。甚至怕被人怀疑,有意在如今的二妹妹面前有意提及从前的事,就是为了不卷入其中。因为祖父过世那日,父亲的目光着实吓到了他。

    他隐约猜到,父亲有许多他不知晓的秘密,而且那些秘密……能让父子之情化为乌有,他这个嫡子的身份也难护他周全。

    即便父亲不会向他下手,也会强迫他顺从,他胆小懦弱,不敢反抗,所以宁可骗自己“一无所知”。

    如今二妹妹的身份也很可疑,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父亲对二妹妹的态度不太一样,那目光就似对自己的亲生骨肉。

    他甚至怀疑,二妹妹真是父亲的女儿。

    总之这一切……越想越可怕,他虽然佯装平静,骨子里却开始抵触父亲,下意识地反抗父亲,想要从那个家中逃离。

    如果他是个让人厌弃的嫡子,兴许就能获得离开汴京的机会。正因为这般,他才不想娶夏二娘。

    以夏家的地位,这门亲事成了,他这辈子就得活在谢家、夏家的眼皮底下。

    从前他很喜欢自己的家世和嫡长子的身份,现在每一日他都过得战战兢兢,这种痛苦,他不能向任何人倾诉。

    宝德寺看到了谢氏,他真的吓了一跳,忍不住惊呼出声,还好他扯谎掩盖过去,以为这事忘记就好了,偏偏谢氏总能弄出一些动静,让他愈发好奇,想要知晓谢氏到底打算做什么?

    谢承信正想着,就听到茶楼中有人喊起来:“大名府来了不少人。”

    “在哪里?”

    随意窗子被人推开,众人登时挤到窗口向下张望,果然看到一行人从茶楼前走过。

    这些人带着包袱,一看就是远道而来。

    “这是……谢大娘子的人手到了?”

    “肯定的啊,不然能从大名府来吗?”

    谢承信皱眉,算一算时间,谢氏……在大名府不过逗留了几个月,真的就能稳住夫家,又收揽这么多帮手?

    他们都是心甘情愿为她做事的?

    眼见这行人越走越远,有人按耐不住,急着出去打听消息。

    谢承信一不留神被人挤到一旁,好在被人扶住了肩膀。

    “小心。”

    这声音很是熟悉,谢承信抬头看去,登时与淮郡王的目光撞在一起。

    谢承信方才一直在思量二妹妹的事,陡然遇到淮郡王,下意识地有些心虚,欲盖弥彰地道:“郡王爷怎么在这里,我都没发现……委实吓了一跳。”

    淮郡王与平日里没什么不同,只不过穿着简单,不那么引人注意。

    “我也是来凑凑热闹,”淮郡王说着向楼下伸伸手,“我们出去再说。”

    谢承信颔首。

    两人走出茶楼,跟着人群一直到了谢玉琰院子前。

    杨小山正带着人在那里忙碌:“若是有人想问瓷行之事,可以往瓷行去。”

    这话不知说了多少遍,但在这种时候,谁敢轻易前去?没有摸清楚里面的道道,不知深浅地往下踩,踩空了怎么办?

    众人正迟疑着,从院子里走出两个人。

    这二人向众人道:“我们是城中董家书铺的讼师,只要手中握着契书的商贾,现在就可以与我们一同前去瓷行,大娘子吩咐了,韩泗做行老的时候,签订的契书,只要合规矩,瓷行必定帮大家处置好。”

    前提是契书是真的,且没有问题。

    大名府的刘致听得这话,将身上的包袱交给身边的杨家人,拉住杨小山:“我与他们一同过去。”

    刘致是大名府的讼师,谢玉琰在大名府的那些讼状,八成都是经他的手写出来的,讼状突然多起来的时候,他也手忙脚乱,随着应对的多了,他也愈发熟练起来,更是从族中选了些人教他们讼学,在他身边打杂,现在即便再多讼案,他都能应对自如。

    不过,那是在大名府。

    现在来了汴京,谢大娘子身边,刘致又感觉到了当初在大名府的紧迫感。

    不过他倒是不会慌乱,反而有些兴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四合如意不错,请把《四合如意》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四合如意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