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凯的热情在现状面前有所黯淡。
以及,他对俞总的“应该”也觉得要进行更多的考虑。
没听说俞总炒股厉害啊,虽然他一定对阿里这种互联网公司十分了解……
余凯思虑很久,趁着第二拨五家风投到来之前提出一个极其合理的要求,想看看俞总的炒股账户。
俞兴双手一摊:“我哪有什么账户,我又不炒股,余博士,我就是提个建议,今年要是真没筹够钱,只能说不管是研究力量还是研究环境都不够成熟,我们以后也可以搞后发嘛。”
他确实觉得眼前是个很好的撮合时机,也愿意付出行动,但结果要是不尽如人意,那也能接受。
余凯闻言却不愿就此作罢,充分表达自己的疑虑:“俞总,这个事不太对啊,我这边拉人过来,还要人家自己掏钱上班……”
“余博士,你看我的碳硅集团,我就是把卖了微信的钱都几乎砸进去,然后才有投资人跟着进来。”俞兴笑道,“领头的人可以技术入股,也可以资金入股,就看大家一起做这个事的意愿,能成就成,不能成就算,碳硅这边现在就是一个投资人的角色。”
他问道:“所以,从投资人的角度出发,你们自己都不愿意掏钱,让别人怎么有信心跟着一起玩,哪怕少点呢。”
余凯难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同时,这个问题也像是在问他自己的“地平线”项目。
最终,他只能叹道:“融资这事真没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啊。”
归根结底,余凯轻松的得到了俞总的支持,本以为能顺理成章的达成目标,没想到掏钱的人都抠抠搜搜,但转念一想,让自己掏钱又何尝不是如此。
第二拨风投的接触仍然以失败告终。
临港仍旧按部就班的邀请着投资人,丝毫没有因为十家风投的全军覆没而有所波动,但余凯已经暂停了在机器学习圈的呼朋唤友。
这么算一算,他发现自己已经被十一连拒,人已经有点麻了。
然而,共襄盛举这件事在传播上是有滞后性的,余凯遭受资本的吊打,机器学习的华人学术圈却已经被点燃了热情,相互打听着情况就一起约来临港。
等到又有一批投资圈抵达,学术圈的人也基本齐了。
两拨人就在两间相邻的办公室。
东边是华创、真格、同创、五源、普华五家投资机构。
西边是微软研究院的刘铁岩、麻省理工的朱俊彦、脸书AI研究院的何恺明以及代表DMLC社区的陈天齐等人。
余凯为此就很煎熬,东边是资本市场的受挫,西边是热火朝天的讨论。
两边都很纯粹!
一个太偏商务,一个太偏学术!
没过两天,俞兴忽然接到临港副主任朱泽辉的电话,本以为对方是再次询问碳硅集团的电车进展,没想到对方佯装批评的调侃自己这边做了大事不汇报。
“主任,我有点糊涂了。”俞兴颇觉讶异,要说大事,确实有一桩过山峰将要袭击车圈的大事。
“你们那个机器学习暨通用人工智能大会都胜利召开了,你怎么也不说一声啊?”朱泽辉先责怪,后热情,“还没结束吧?得让咱们临港去报道报道啊。”
俞兴在心里重复了一遍这个会议名,已经知道怎么回事。
他有些哭笑不得,那边的钱还没着落呢,名字倒是很大气。
俞兴简单的介绍了相关情况,心里忽然一动,十步之内,必有解药。
碳硅集团和碳硅数据是吸引着投资人主动来投,自不用临港这边多介绍,但这个深度学习基金会DLF是需要推一把的,而这种明显需要长期投入的项目找找他们却是正好。
虽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动静,这个钱花在这里还是正经事。
他心里存了念头,嘴上介绍便更科学,更是提及全球科技巨头对这方面的重视,最重要的是,这个项目还会吸引很多顶尖的华人学者回国。
朱泽辉果然越听越认真,问出了俞兴最想听到的话:“这个会议有着很不错的意义啊,俞总,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跟区里说。”
俞兴一秒都不带犹豫的:“就一个忙,它现在缺钱,我这边帮忙撮合了一批投资人,但融资还是挺困难的,余凯余博士一直在为此奔走,希望能推进国内这一块的发展,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顶尖科学家回来。”
朱泽辉倒是比较习惯俞总直来直去的风格了。
他想了一会后说道:“那就让市里跟着接触接触,这样的会议完全可以在申城冠名嘛。”
俞兴感谢了朱主任,从心里希望他还能继续往上走一走。
等到这边电话结束,他立即就找了余凯,询问这个所谓的会议情况。
余凯愁眉苦脸:“哎,大家都很热情,说着说着就把事情都规划了,也在脸书和推特上分享了消息,有的都开始着手论文了……”
他感慨道:“这边融资还冷着呢,他们一帮搞科研的,不知道做企业的难啊。”
俞兴斜觑一眼:“你又知道了?”
余凯郑重点头:“现在略知一二了。”
他现在是代表DLF基金会和投资机构们碰面的人,但除了谈这个,也会聊起自己地平线公司想要做的东西,几乎没有意外,也是很冷淡。
余凯现在咂摸出投资人的一些心思,这一趟除了卖俞总的面子,他们也是秉承着过来听课长见识的心情,全程客客气气,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学术圈里越热情,他就自觉肩上的压力越大。
他能感觉到大家是真愿意付出乃至牺牲个人利益的,就像刘铁岩,他是微软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态度很干脆的愿意加入,而这份工作还有很不错的前景。
俞兴瞧着余博士的表情,笑着提及市里会过来的接触,总算是给出这段时间的一个好消息。
余凯闻言,终于振奋了一些,露出笑容之余把草台班子的会议进程说完。
虽说资金还没有,但大家自发的讨论出当前阶段的四个方向,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生成模型以及深度学习框架。
这样着重推动从实验室算法到工业级工具,从单任务优化到通用范式探索,就是结合了国际现阶段最顶尖研究的方向。
“俞总,我们也讨论了这个基金会的运作。”余凯最后提到组织机构的事,“决定基金会走向的委员会,我是一个,麻省理工的朱俊彦是一个,他是搞生成模型的,还有脸书的何恺明是一个,他做的是计算机视觉,带着DMLC社区的陈天奇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你。”
“陈天奇可以负责基金会的一些日常运作,他做社区有一定的经验。”
俞兴失笑:“怎么还有我?你们倒是把位置都排好了,不对啊,你刚才不是说讨论出四个研究方向吗?那个,那个自然语言处理呢?没人代表这个吗?”
余凯没想到俞总还真的有认真听。
他解释道:“我这个委员就是想让刘铁岩来当,他是搞自然语言处理的,但他不愿意,我就先当了,然后,微软那边其实还有一位研究院的副院长周明,他在这方面更擅长,这次没过来,只是遥祝。”
余凯思忖道:“如果能说服周明,那就让他来当委员,俞总,反正你得有个位置,你是金主,你是帮忙搞钱的,别人没有都行,你没有不行!”
俞兴倒是没拒绝,只是笑着提醒:“挺好,一切都很好,除了没钱。”
余凯脸色一暗,这时候也再次提及俞总上次的建议。
“俞总,既然你觉得炒股能搞到钱,阿里现在没上市,你看其它上市公司怎么样?那些已经上市的,有业绩的,是不是更稳妥啊?”
俞兴沉吟:“这个嘛,这个,余博士,到了我这样,其实我看上市公司都是看它们失败的地方,反而不研究它们成不成功,之所以推荐阿里,实在是我几年经常打交道,所以有把握,要是你们乐意,加密货币也不错,但可能需要时间更长的持有。”
余凯听了,没觉奇怪,阿里的马伝不也是上来就挑失败嘛,但他对加密货币断然拒绝:“加密那个不行,那个波动太大了!”
他也看过一些加密货币的新闻。
余凯又问道:“那百度和企鹅呢?也不行吗?”
“先排除一个百度,企鹅嘛,没以前好,但还是那句话,长期肯定没问题,国内市场还会继续兑现移动化的红利。”俞兴认真的分享,“优先推荐阿里,是因为它现在的故事太容易说了,也很容易被美股那边的投资人对标认可。”
余凯看了两眼俞总,放低声音的问道:“俞总,百晓生呢?百晓生能不能有利好消息?”
俞兴立即严肃的答道:“余博士,千万不要走到邪路,内幕交易不行。”
余凯叹了口气:“俞总,这说不上是光速筹资还是光速破产啊。”
“不要上杠杆就是了。”俞兴不以为然,“你买了阿里的股票,它就算不赚,亏也亏不了多少,你还怕它突然腰斩啊?想什么呢,这已经是很稳的路了。”
余凯思考一会,忽然说道:“万一呢?万一过山峰来做空阿里呢?”
俞兴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那更不可能了,过山峰绝不会过来做空的。”
余凯没有问为什么,只是突然想到了这么一茬。
他摇摇头,思忖道:“那我问问几个委员的意思,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在技术之外筹资占股,嗯……市里有钱,这样吧,俞总,你可以和领导说,我们这个DLF可以和高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可以给高校的相关领域提供研究经费,然后每年再让高校派出一两个优秀学生来实习。”
“高校的研究资金有限,学生在那边一般都是苦哈哈的,基金会可以提供从暑期开始的研究,这样九十月份搞论文,十一月投稿,次年中稿了还能去参加会议,也算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了。”
俞兴惊奇道:“余博士,你这个怎么这么熟稔?”
“嘿,都是我们在硅谷做过的东西,当年搞NEC Lab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其实也是互利的,像来自中科大的杨建朝,还有周曦,当初跟着我的实习生,现在都很厉害了。”余凯说道,“我们这一套是验证过的。”
俞兴记了下来,打算还可以去游说一次。
不管怎么样,多少还是有所推进,如果决定筹资炒股,没准阿里大涨翻倍,资金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余凯心情算是轻松了一些。
“余博士,我看你们这个工作规划的很好。”俞兴笑吟吟的提出了一个来自碳硅的要求,“既然大家都很有热情,反正也在筹资阶段,这能不能验验货?”
余凯不解:“怎么验?”
“碳硅集团的车机上需要更有效的语音识别,这方面现在的进度落后。”俞兴说道,“你们一帮大科学家,能不能给试试帮个忙?”
余凯一愣,念头转了转,说道:“俞总,你这钱还没给,就先想着把东西往回收啊。”
他答应了下来:“行,就当是我们这次会议的小作业。”
俞兴心里一喜,自己提的不是那种开拓性研究,还是相信这帮顶尖专家能有助力的。
国内的投资人继续一批批的飞来临港,虽说大多数都没有兴趣,但广撒网之下还是有人传递出乐观信号的,高瓴资本就愿意进行下一步的接触。
不光是对DLF,同时胃口很大的愿意积极参与到地平线、碳硅集团和碳硅数据这三家的融资之上。
余凯对此很吃惊,向俞总询问来路。
“你那两个是赔钱货,我这两个是能赚钱的。”俞兴没怎么惊讶,很平淡,“他是想来投我的,顺道带着你的赠品。”
余凯有点尴尬,但转念一想,当赠品有什么不好?
他情绪转为积极:“俞总,能不能多找找这种拼命想投你的机构?拜托了!”
俞兴:“……”
他觉得余博士的创业之路会很不错的,脸皮最起码成长的很快。
不过,碳硅集团和碳硅数据的下一轮融资都要扩大很多的规模,本身也需要接触更多的投资机构,这次能带上也算多赢。
俞兴思考着如何接纳更多投资人朋友的善意,没过多久忽然接到在美国奋战的邢宏宇的电话。
“俞总,企鹅的微视团队解散了!”邢宏宇声音振奋。
俞兴笑道:“你在美国,对这边的事情倒是了如指掌,我都没听说啊。”
“我还是有朋友在的,准确说,是彻底被微聊吸收了。”邢宏宇鼓动道,“但不少人都有离意,那些中坚是没有竞业协议的,完全可以挖来碳硅数据,就是没法先做Mus,不过,吸纳进来,国内市场做起来的时候就能快速上手。”
俞兴同意了来自邢宏宇对前东家的关怀,让他拟个名单,再由百晓生进行接触。
微聊吸收微视,从负责人到中坚,这下是真的要把正统精神放在临港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