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白莲底蕴

    此时的许宣尚不知晓这些变化,他给保安堂的蝴蝶里写的是来两三个好手就行。

    虽然陈胜是个历史名人,但本身战绩和功业以及传说度在当前时代并不高。

    而且死的时间也不算长,更没有血统加成,经营能力也欠缺了吴广的那一部分,所以这一场副本的难度应该不大。

    至于阴兵他可是有厄土的男人,根本不缺兵马。

    谁知道终于激发了青堂主的无限热情。

    这一下地狱可能要遭遇些波折了。

    对此还没有准备的圣父正在大泽乡忙“正事”。

    比如,深入了解一番白莲教这个“自家产业”的内部组织结构。

    说来惭愧,他这位理论上的“二代圣父”对于圣母留下的这份庞大遗产的了解,大部分竟都来自于“敌对势力”净土宗的档案记载,以及通过物理超度大宝、大慈两位法王等途径获得的零碎信息,可谓相当片面且不够“官方”。

    如今好不容易碰上一个能被“和平”交流,且看起来知道不少内情的教内骨干侯生,自然要好好把握机会,填补一下知识空白。

    当然,身为“大慈法王”,若是直接开口询问教内基础架构,未免显得太过可疑,有失身份。

    许宣深谙此道,于是采取了更为迂回的方式。

    先是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审视,问了些诸如“大智法王麾下,除了你这类看守仪轨的,还有哪些得力干将?”。

    接着是“你入教年头也不短了,怎地混来混去,还是个看守偏远之地的差事?”之类的扎心之言。

    既符合“法王”身份,又能刺激对方为了表功或辩解而透露更多信息。

    当然,更少不了类似“蓟县这等小池塘,终究难养真龙。侯生,你……可曾想过再进一步?”、“若此番差事办得妥当,本座或可向总坛举荐,予你一个更能施展才华的位置。”之类的经典画饼之术,胡萝卜与大棒齐飞。

    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友好交流,总算对北地白莲教的实力和地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结论是:确实有点厉害。

    可以说,若能将北地白莲教分散的各部势力真正统合起来,其凝聚的力量就是当下最能打的民间团体,没有之一。

    教内地位最高者自然是圣母,这点毋庸置疑。

    谈及圣母,即便这等老教徒语气中也充满了近乎神话的敬畏。

    毕竟是真正横行过一个时代,杀得人间顶尖高手凋零的恐怖存在。

    她不仅亲手创造了一个理念诡异,生命力顽强的“怪物”教派,更曾几乎断了佛门一脉重要传承,其终极目标是自诩为新的“未来佛主”,要开创属于自己的真空纪元。

    这等气魄,这等战力,都是有实打实的恐怖战绩作为背书的。

    侯生透露教内许多高手,当初选择加入白莲教,未必是完全认同那套“真空家乡”的教义。

    更多是看中了圣母那无可匹敌的实力与势头,想跟着这位仿佛“时代之子”的强者,搏一个从龙之功,以期将来能鸡犬升天,跟着成佛作祖。

    再往下,便是教主之位。

    这教主之位,乃是圣母“入灭”之后,由教内残余势力共同推举出来,旨在代替圣母处理日常教务,并筹备迎接圣母“回归”的各项事宜。

    初代教主亦是位了不得的人物。

    出身于早已销声匿迹的太平道遗脉,一手“黄天大法”修炼得出神入化,曾凭此单枪匹马震碎了同为道门旁支的“李家道”山门,凶名赫赫。

    只可惜,三十年前,白莲总坛被叛徒出卖,引来朝廷诸多大佬与正道群雄联手围杀,最终力战而亡,未能等到圣母回归。

    如今的教主,已是第二代。

    这位二代教主……行事作风却与前任大相径庭,极为隐秘,堪称神龙见首不见尾。

    据说其警惕性极高,稍有任何风吹草动,便会立刻转移总坛,绝不恋战。

    其在教内的风评似乎并不算太好,有传言说他对于“迎接圣母回归”之事,远不如初代教主那般热衷。

    此人上位以来,并未干成几件真正震动天下的大事,反倒热衷于四处“认领”各种或大或小的恶性事件,以此虚张声势,彰显白莲教的存在感,手段显得有些……不上台面。

    当然,侯生也坦言这些关于二代教主的信息,即便以他香主的地位,也多是道听途说,真假难辨。

    教主之下,便是威震四方的四大法王,皆是屹立于四境之巅的顶尖高手,各具神通,是白莲教真正的中流砥柱。

    大宝法王,行事最为果决狠辣,出手不计后果,在白莲教中兴风作浪,声势一度最盛。

    许宣:可惜,已于新安江畔惨死,壮志未酬。

    大慈法王,其梦境神通与《白莲真经》最为契合,诡异莫测,几乎无人见过其真身,行踪飘忽。

    许宣:真身是伯奇鸟,已经被我顶号。

    大智法王,据说是与二代教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位,常年坐镇北地,暗中布局,教内许多阴谋诡计、长远谋划,多半出自其手笔,堪称白莲教的智囊。

    许宣:这一次就扯上因果了,希望他能好吃一点。

    大乘法王,则最为神秘,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关于他的信息少之又少,仿佛只是一个存在于教义和传闻中的影子。

    许宣:最讨厌这种类似影子一样的人物设定,总是会带出什么很离谱的大事件。

    侯生在分享,许宣在吐槽,还挺默契。

    “咳咳,除了威名在外的四大法王之外,教内其实还潜藏着不少其他高手,只是他们大多性情孤僻或另有缘由,并未担任具体职务。”

    许宣听到这里,心中也是信了的。

    画壁魔僧那等净土嫡传的白莲教徒,前段时间才被自己彻底打死。类似这等人物九州之上不知道还有几个。

    不禁暗自感慨,这白莲教能绵延三百年而不绝,屡次被围剿又能死灰复燃,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光是明面上已知的四境修士,恐怕就有七八位之多,这还不算那些隐藏的底蕴。

    若是真能将这股力量彻底统合起来,一般的宗门大派,怕是说灭也就灭了,绝非虚言。

    至于中层骨干如各路香主、使者,以及底层那遍布九州难以计数的普通教众,数量就更为庞大了,构成了盘根错节的庞大网络。

    更值得注意的是,侯生提到,四大法王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其实都创立了属于自家的支派。

    这些支派虽然都共同供奉白莲圣母为最高信仰,但由于几位大佬对《白莲真经》的理解不同,侧重各异,逐渐衍生出了不同的理念和行事风格。

    听到这里,许宣倒是觉得颇为正常,甚至可以说是必然。

    便是堂堂道门正统,也分为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等诸多流派,各有主张与传承,大部分都号称源自某位天上仙尊的道统。

    佛门亦是如此,虽有禅宗、净土、天台、华严等八大宗派之说,但每一宗之下又门户林立,对佛理的阐释与修行法门也各有侧重,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修行之道,本就如此。

    “道理”是根基,决定了能走多远;“法力”是枝干,体现了当下的实力。

    道理越是圆融透彻,根基越是扎实,所能支撑和衍生的法力自然也越发浩瀚强大。

    白莲教内部出现理念分支,恰恰说明其教义本身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可阐释空间,并非简单的蛊惑之言,真正有了几分正法的气度。

    佛道两家之所以能牢牢占据修行界最顶层的位置,历经万劫而不倒,究其根本。

    一在广开山门,有教无类,使得道统传承不绝;二在道传寰宇,理念精深,能吸引世间英才。

    加之两家修行法门对持修者的心性要求极高,强调积德行善、明心见性,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世人眼中的“正道”代表,承载了人道的期许与气运。

    如此一来,既有天道对其传承有序道法自然的认可加持,又有人道香火愿力气运所钟的鼎力支撑。

    两家根基之深厚、势力之庞大,自然达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境地。

    即便近古以来仙神踪迹渺茫,人间王朝更迭,势力几经洗牌,道门与佛门的超然地位,却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白莲圣母那等惊才绝艳意图自创一教,妄图比肩佛道的人物自然深谙此中关窍。

    单靠一人之力终究有限,唯有鼓励属下广开枝散叶,吸纳、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不断丰富完善白莲教的经义与总纲,方能汇聚庞大气运争夺那冥冥中的天命。

    这才是真正“成佛作祖”、开创万世基业的必经之路。

    于是,在其默许甚至鼓励下,各大法王纷纷行动:

    大慈法王创建了专注于梦境修行导人向善的“梦善社”。

    大宝法王在北地组建了势力庞大行事更为直接的“同善社”。

    大智法王则精于谋划,建立了结构更为严密的“九宫道”。(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不错,请把《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