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主战场’,在网络!在博客!”白晔带有小客厅的招待所套房内,七八个人或站或坐,都在认真记着笔记。白晔一句话就点到关键:
“以往我们习惯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意见,但是编辑审核严、见刊周期长,关键是传播范围窄,读者年龄偏大,不能精确覆盖到张潮的主要读者群。”
众人纷纷点头,白会长毕竟是见识过80年代文学鼎盛期刀光剑影的,一下就抓住了重点。
白晔继续道:“我之前已经在心浪博客上注册了账号,但是没有用心经营,主要也是精力跟不上。但是这次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张潮展开‘批评教育’,对不明真相的群众正本清源。”
随即问道:“你们都有心浪博客的账号吗?”
只有寥寥二三人点头,白晔痛心疾首道:“你们对舆论的敏感,都不如我这个50多岁的老头子!赶紧都注册去。”
接着安排道:“这次对张潮的‘批评教育’,切入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第一,他的作品问题。《少年如你》《消失的爱人》,过度渲染暴力和色情。尤其是后者,在啪行为中直接割开男性的喉咙,既色情且暴力。
第二,他的人品问题。从2年前出现在公众视野开始,他就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各种舆论争议当中。充分说明了他这个人的性格是有问题的。
第三……”
说完以后,不放心地又问了一句:“记好了吗?”看到众人点头,才开始交代其他安排:“这次不能只有我们搞文学批评的出手,还要更多地邀请作家们一起加入。”
冯铮有些犹豫地道:“昨天,作家们的情绪好像都被张潮、李娟两个带着跑,现在去找他们,会不会……”
白晔不屑地道:“你的观察不仔细。被他们鼓动的,大多也不成什么气候,没有我们捧着,他们什么都不是。今天我发言以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最后总结道:“张潮是操弄网络和舆论的高手,我们这次一定要‘快’、要‘多’!今天之内,我们每个人至少要写1篇文章发在网络上。
还要发动自己的朋友,特别是有影响力的朋友转发。这个月,我会安排至少一本杂志,集中选刊最有效果的文章。”
洪宇有点担心地道:“据说张潮在网络上的粉丝有几百万,怕是……”
白晔一挥手,说道:“我当然知道。你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不要担心,我还有撒手锏!诸君,中国文学批评的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众人这才稍微放下心来,附和了几句后,就各自散去。
白晔将房门关上,脸上没有了刚刚意气风发,而是变得疲惫且阴郁。他心里很明白今天做的事意味着什么——但凡有一点可能,他都不愿意和张潮陷入这样“不死不休”的局面。
但这场风波,就像十多年前的大兴安岭大火一样,起因只是几个不起眼的烟头,最终却蔓延成一场灾难。
当然,白晔并不认为自己是扔烟头的那个人。
张潮其实也没有料到白晔的反应会这么强烈。在他上一世的记忆里,这场“战争”原本应该发生在白晔和韩涵之间,而不是自己——也就是被评为年度网络事件的“韩白之争”。
“韩白之争”波及面很广,最后是以白晔关闭博客,韩涵大获全胜告终。
当然现在肯定是被自己“截胡”了。
张潮认为自己这两天的发言和文章虽然言语尖刻,但是并没有像韩涵当年那样的污言秽语和人身攻击,所以大概就是打几天口水仗,也就平息了。
全然没有想到白晔已经把此事从个人荣辱,升华到了整个文学批评界生死存亡的高度上来。
张潮忘了,虽然从个人角度讲,白晔不是什么“坏人”或者“恶霸”,他只是被国内畸形的文学生态推到这个位置上的一个代表而已;
但是“在其位、谋其政”,原时空当中,面对铺天盖地的网友谩骂,白晔可以认输关博;现在面对张潮触及行业根本的质疑,白晔会死战到底。
有时候,老文人的脾气就是这样。
第二天一早,张潮就接到了心浪微博官方运营人员的贴心提醒:“张潮老师,要不您关注一下这些文章呗。”——
《利欲熏心还是别有用心?警惕个别作家的“舆论霸凌”》
《出道两年十八个月在吵架——张潮的成名秘诀》
《打打打、杀杀杀、脱脱脱——当代文坛之怪象》
《走进迷局的张潮》
……
林林总总,大概有十篇。点击量最高的一篇已经有3000多,留言也不少,除了少部分是据理力争的自己的书迷,大部分的留言都是赞同文章观点的。
张潮确实颇为意外,因为他预估白晔等人最快的反击,至少也得到后天或者下个星期,因为这是传统期刊处理此类稿件的最快速度了。
没想到人家也学乖了,知道利用网络了。
不过张潮现在没有码文反击,因为他正在《新芽》杂志的办公室里,准备和赵常田、李启刚等人商量关乎《青春派》生死的大事。
赵常田满面春风,道:“经过再三争取,《青春派》的独立刊号批下来了!”
李启刚也笑道:“为这事,赵主编可谓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好不容易才争取到。”
赵常田摆摆手道:“也不都是我。张潮自己出的力也不少,这次尤其是得到了王濛老师的大力帮助……张潮自己的影响力也很关键。
我是发现了,你每上一次报纸、电视,上面领导的嘴就松一点。”
张潮来的时候,其实已经知道结果了,不过脸上的笑容并不浓烈,反而遗憾的吧嗒了一下嘴,赵常田看着冷汗直冒,敢情这小子还没放弃把《新芽》改制的念头。
不过张潮也是知足的,道:“申请下来就好。什么时候正式启用?”
李启刚道:“理论上下个月就能用,不过我建议,还是等到5月份为好。4月份刚好是《青春派》1周年,5月份是启用独立刊号后的第一期,挺有纪念意义的。”
张潮点点头道:“这样很好。关于《新芽》杂志在《青春派》里股权占比的事,我让黄杰夫过来具体谈。
另外,我认为《青春派》的改革计划,也可以启动了。独立刊号下,它不应该只是一个月刊……”
一直聊到中午,张潮才离开《新芽》办公室。
回到酒店打开电脑查看心浪博客上的风向,一篇文章顿时让他紧张起来——
《莫让“黄暴黑刊”占据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