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惊险刺激

    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周家庄就将两辆卡车装好,满满当当的蔬菜塞满了整个车厢。

    周益民双手抱臂绕着车厢踱步,忽然在轮胎前驻足,冻得发红的指尖轻叩铁链交错的防滑链:“大福,看来安全意识还是不错。”

    他呼出的白雾在冷空气中凝成细小冰晶,没有想到周大福,刚刚转正就有这种安全意识,的确是值得表扬。

    周大福的耳朵瞬间烧得通红,工装裤下的脚趾不自觉蜷缩。

    他张了张嘴,喉结上下滚动,却只挤出几声支离破碎的音节:“这其实是.”

    就在他抓耳挠腮时,王师傅从另外一辆卡车跳下车,拍了拍身上的雪粒,嗓门大得震落车顶积雪:“周科长,不是大福安全意识好,是李队长的安全意识好。”

    这话如同一把雪,猛地泼在周大福发烫的脸颊上。

    王师傅浑然不觉,搓着冻僵的手继续道:“这个都是我们临出发之前,李队长交代我们的。非要看着我们把防滑链装好才放行。”

    他边说边比划,肥厚的手掌在空中划出夸张的弧线:“还说什么山路结冰比刀刃还险.”

    周大福僵在原地,恨不得把自己埋进雪堆里。

    他偷偷瞥向周益民,却见对方先是一愣,随即嘴角扬起笑意,抬手轻轻点了点他的胸口:“你呀!”

    周益民说道:“这李队长倒是个细心人!”

    寒风卷起棚檐的棉帘,发出猎猎声响。

    周益民收敛笑容,目光扫过两人冻得发紫的嘴唇和结霜的睫毛,语气陡然严肃:“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

    他指了指满载的车厢:“来是空车,现在压着重货,刹车距离至少延长三倍,遇到急弯提前鸣笛。”

    周大福和王师傅连忙立正,冻硬的棉帽檐跟着晃动。

    “知道了!”

    两人异口同声,声音里带着被戳破“小秘密”的窘迫,更有对前路谨慎的郑重。

    当卡车启动时,防滑链碾过雪地的“咔嚓”声再次响起,周益民站在风雪中目送尾灯消失。

    这才离开,往家的方向走去。

    呼啸的北风裹挟着雪粒,如细沙般拍打着卡车的挡风玻璃。

    周大福紧握着方向盘,不时瞥一眼后视镜,确保王师傅驾驶的卡车紧跟在后。

    轮胎上的防滑链与结冰路面摩擦,发出规律的“咔嚓”声,在寂静的山路上回荡。

    突然,后视镜里的灯光剧烈晃动起来。

    周大福心头一紧,猛踩刹车。

    刺耳的刹车声中,他看到王师傅的卡车在身后的弯道处失控打滑,车身呈诡异的角度横在了路面上,车灯在雪幕中划出凌乱的弧线。

    “不好!”周大福迅速拉上手刹,抓起手电筒跳下车。

    刺骨的寒风瞬间灌进衣领,他顶着风雪冲向事故车辆。

    只见王师傅的卡车半个车身悬在路边,后轮已陷入松软的雪堆,车头还在微微颤动。

    王师傅脸色煞白地推开车门,声音带着颤抖:“大福,刚才方向盘突然打不动了!”

    周大福蹲下身查看,发现车轮卡在了凸起的冰棱间,防滑链也有一节松动。

    “没事,只是卡到冰棱了。”

    他安慰道,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霜花。

    两人抄起随车携带的铁锹,开始奋力铲雪。

    寒风如刀,割得脸颊生疼,手指很快失去了知觉。

    但他们顾不上这些,一铲接一铲地清理着车轮周围的积雪和冰块。

    “来,试试能不能倒出去!”

    周大福大声喊道。王师傅重新发动卡车,引擎轰鸣中,车轮终于缓缓退出了困境。

    检查完车辆状况,确认只是虚惊一场后,两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多亏装了防滑链,不然今天可就悬了。”

    王师傅心有余悸地说。周大福帮他重新固定好松动的防滑链,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下次遇到弯道再慢些。”

    重新启程的卡车再次碾过雪地,“咔嚓”声依旧规律而坚定。

    周大福握紧方向盘,眼神更加警惕。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他对风雪中的归途多了几分敬畏,也更加明白李队长叮嘱的分量。

    终于在,早上不到十点钟的样子,终于回到钢铁厂。

    周大福的睫毛早已结满霜花,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因长时间紧绷而微微发麻,当厂区大门的轮廓终于刺破雪雾时,他听见身旁的王师傅重重吐出一口浊气,那团白雾在冷空气中瞬间凝成细小冰晶,簌簌落在褪色的工装裤上。

    两辆卡车碾过结冰的铁轨道口,防滑链与钢轨碰撞出尖锐的声响。

    仓库前的空地上,早有裹着军大衣的工人举着手电筒等候,光柱在雪幕中切割出晃动的光路。

    “可算回来了!”卸货班长小跑着迎上来,哈出的白气模糊了护目镜。

    周大福跳下车时,冻僵的双腿几乎无法打弯。

    他强撑着走向车厢,金属护栏的寒意顺着掌心直窜脊梁。

    “小心点些。”

    他扯着沙哑的嗓子指挥,手电筒光束扫过车厢里码放整齐的菜筐,

    “先卸青椒和西红柿,最后再卸白菜梆子。”

    话音未落,十几个工人已默契地排成长龙,麻绳摩擦声、竹筐碰撞声顿时在空旷的厂区炸响。

    王师傅蹲在卡车底盘旁检查,冻得发紫的手指捏着扳手拧紧防滑链卡扣。

    “大福,右后轮的铁链磨损得厉害。”他的声音被装卸的喧闹声撕扯得断断续续。

    周大福弯腰查看,发现铁链与冰面摩擦的部位已泛起毛边,像极了他们这一路惊心动魄的痕迹。

    周大福靠在卡车轮胎上,望着工人们逐渐远去的背影,这才发觉后槽牙因过度紧绷而隐隐作痛。

    王师傅递来半壶早已凉透的姜茶,两人就着壶嘴轮流灌下,辛辣的暖意驱散了几分刺骨的寒气。

    远处高炉传来沉闷的轰鸣,仿佛在为这场跨越风雪的运输之旅敲响终章。

    仓库的白炽灯在雪地上投下惨白光晕,周大福和王师傅拖着沉重的步伐将卡车缓缓驶入运输科车库。

    熄了火的引擎还在散发着余温,混着车厢里残留的菜香,与车库里刺鼻的柴油味交织在一起。

    王师傅解下冻得硬邦邦的围巾,突然拔腿朝值班室跑去,棉鞋踩在结冰的地面上直打滑。

    “李队长。”王师傅撞开值班室的木门,冷风卷着雪粒灌进暖意融融的房间。

    李峰正就着搪瓷缸喝姜汤,被这声呼喊惊得呛咳起来。

    还没等他反应,王师傅已经冲上前,粗糙的双手紧紧握住他的手,冻得发紫的嘴唇不住颤抖:“李队长,幸好有你叫我们安装防滑链,不然我不一定能安全回来。”

    李峰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一头雾水,望着王师傅通红的眼眶和睫毛上的冰碴,心底泛起一丝不安。

    “别急,慢慢说。”

    他抽出手,往搪瓷缸里续了勺热水,蒸汽模糊了镜片。

    王师傅一屁股坐在煤炉旁的铁凳上,将卡车在山路上打滑、车轮卡进冰棱的惊险过程娓娓道来,说到车身险些滑下悬崖时,声音不自觉地哽咽起来。

    听完叙述,李峰紧绷的肩膀终于松弛下来,他重重地呼出一口气,烟袋锅子在煤炉沿敲出闷响:“人没事就好,人没事就好!”

    煤油灯的光晕里,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过王师傅工装裤上的泥渍和周大福疲惫的面容,

    “年底正是运输旺季,咱科里的每辆卡车、每个司机都耽误不得。”他起身从抽屉里翻出两包红糖,塞进两人手里。

    “泡点姜糖水驱驱寒,明天好好歇着,后面还有硬仗要打。”

    窗外的雪仍在下,值班室的煤炉噼啪作响,将三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面上。

    周大福望着李峰鬓角新添的白发,突然意识到那些深夜亮着的值班室灯光,那些出发前的反复叮嘱,都是这位老队长扛在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晨雾还未散尽,钢铁厂食堂的蒸汽已冲破屋顶。

    当消息顺着叮当作响的工具、沾着铁屑的工装口口相传,车间里顿时炸开了锅。

    正在给高炉加料的老张猛地直起腰,铁铲磕在料斗上发出清脆声响:“真的?有新鲜菜了?”

    身旁的年轻学徒抹了把脸上的煤灰,眼睛亮得惊人:“听说有青椒、西红柿,还有水灵灵的油麦菜!”

    午休钟声刚响,通往食堂的水泥路上便挤满了工人。

    老李攥着不锈钢饭盒跑在最前头,军绿色棉袄的拉链都没拉好,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凝成雾凇。

    “慢点跑!摔了盘子赔不起!”

    食堂大妈隔着窗户笑骂,手里颠着的炒勺却一刻不停,菜籽油入锅的“刺啦”声混着葱花爆香,顺着门缝飘进排队人群的鼻子里。

    “给我来份青椒炒白菜”

    “多打点西红柿鸡蛋!”

    窗口前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震得玻璃直颤。

    大师傅挥舞着长柄炒勺,铁锅里的肉片与青椒翻飞得火红翠绿,油星子溅在滚烫的灶台上,腾起阵阵带着焦香的白雾。

    一名工人捧着盛满油麦菜的餐盘,蹲在墙角狼吞虎咽,脆嫩的菜叶咬下去“咯吱”作响,惊得他停下筷子直咂舌:“这鲜味,我还以为在吃山珍海味!”

    瓷勺相撞的清脆声响,混着食堂里此起彼伏的赞叹,让整个钢铁厂都浸在久违的鲜活气息里。

    就连平日里最沉默的锅炉工老周,都捧着空空的饭盒打了个饱嗝,满足地眯起眼睛:“可算不用顿顿啃白菜帮子了!”

    此时,食堂里飘来新出锅的炒菜香,大师傅站在窗口大声吆喝:“西红柿鸡蛋还有最后一锅,要加菜的赶紧来!”

    工人们一边应和着,一边笑着推搡着往窗口跑去,喧闹声再次充满了整个食堂。

    窗外的雪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但屋内温暖如春,钢铁厂的工人们吃着新鲜的蔬菜,谈论着这次惊险的运菜经历,笑声、赞叹声此起彼伏,驱散了冬日的严寒。

    午饭后的钢铁厂被一层薄雾笼罩,寒风卷着雪粒掠过空旷的厂区。

    王师傅捧着搪瓷缸,望着杯中逐渐冷却的茶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虽然上午平安归来,但山路上卡车打滑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仍像根刺扎在心头。

    “老王。”李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

    王师傅转身时,正看见队长手里攥着记录本,军大衣上还沾着未化的雪。

    “下午的出车任务我来跑,你留在运输科检查车辆。”

    王师傅张了张嘴,喉结动了动:“李队,这.”

    话没说完就被打断。

    “别啰嗦。”

    李峰将记录本拍在他肩上:“你检查车辆我才放心,尤其是今天出过状况的那辆。”

    他也知道,王师傅刚刚遇到这种事情,要是继续勉强出车的话,到时候之心理上真的有什么障碍的话,到时候就麻烦。

    阳光透过运输科斑驳的玻璃窗洒进来,在李峰的军大衣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王师傅望着对方布满血丝的眼睛,突然想起凌晨出发时,也是这双眼睛在风雪中反复确认防滑链是否牢固。

    喉头一阵发紧,他用力点点头,伸手接过记录本:“行!保证把每辆车都查个底朝天!”

    王师傅也明白,李峰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是十分感谢李峰,起码让他能有缓一下的空间。

    接下来的整个下午,运输科的车库里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王师傅戴着沾满油污的手套,拿着扳手仔细检查每一辆卡车的轮胎、制动系统,不时趴在冰冷的地面上查看底盘。

    远处传来李峰发动卡车的轰鸣声,王师傅望着渐渐远去的车灯,心里某个紧绷的角落悄然松弛下来。

    王师傅并没有偷懒,而是将所有的卡车都检查了一遍,要是遇到一些能一个人解决的问题,就顺手解决。

    要是一个人处理不了的话,只能等到人齐再解决。

    就这样,王师傅在运输科忙碌了一整个下午。

    终于在下班铃声敲响的前一刻,李峰和周大福驾驶着卡车回到了运输科。

    王师傅看到两人平安归来,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不错,请把《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