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太古城项目

    7月12日,杨文东安排完了美国的各种事情,便乘坐私人飞机,返回了香港。

    在自己的私人飞机上,休息时间是充沛的,不过无论怎么说,也倒了一个时差,杨文东也还是额外休息了一两天,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财富也不过是过眼浮云罢了;

    如果不是想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那其实十年前,便可以退休了,香港、乃至全球无数商人其实都是一样,当财富到了够用的时候,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标了。

    7月15日,杨文东来到了康乐大厦,负责地产与金融的郑志杰以及方先名也已经在这里等待了;

    “最近半个多月,香港发生了哪些事情?”杨文东不慌不忙的问道;

    其实在美国的时候,他也会适当的关注香港这边的情况,但毕竟没有互联网,很多事情都是靠人工传递的,所以不是超级大事,杨文东也不会在美国还很关注;本身他也花不了多长时间便可以返回香港了。

    郑志杰道:“杨生,最近最大的事情,莫过于香港地铁公司的准备策划成立了,港府单独注资成立的公司,专门负责未来香港地下建造地铁的项目。”

    “港铁公司?嗯.按照香港的人口密度,也应该差不多了。”杨文东点点头,随即道:“不过目前经济还没有恢复,港府居然就有这样的动作,麦理浩的魄力还是不小啊。”

    在原先历史上,香港地铁公司成立于1975年,那个时间段,香港经济已经走出危机,前途一片看好,加上人口变多、交通拥挤,这种情况下,成立地铁公司倒也正常;

    但如今经济还没有触底反弹,想不到麦理浩居然提前一年将地铁公司给搞出来了;

    不过这也有可能是受自己的影响,毕竟长兴集团的存在,实打实的使得香港的就业情况增加数万人,即使是经济危机,这么多稳定的收入群体,占比超过1%人口总数,也让香港的经济变的更加稳定。

    郑志杰回道:“是的,据说港府内部反对声也挺大的,麦理浩强行推动的,不过也因为阻力大,所以目前也只是一个计划,我估计还是要等经济好转之后,才会成立。”

    杨文东笑道:“那估计也差不多了,恒生指数都快170了,也应该差不多了,再跌下去,可能性也不太大了。”

    受到自己的影响,73年的经济危机提前半年开始,到今天也已经超过一年半了,时间方面与经济指数方面也差不多了。

    方先名也同意道:“是啊,我也感觉经济快要开始复苏了,不少人如今对于未来还是很有期望的。”

    恒生指数高的时候,那谁都没有什么信心,但如今指数已经低到麻木了,很多人自然相信即将见底;

    当经济指数越低的时候,就会有越多的人恢复信心、意图抄底,一旦这个群体数量足够,然后再赋予行动,那大量资金注入,经济就真的复苏了。

    杨文东笑道:“我们的抄底也差不多了,那就等着吧,港铁公司那边要关注一点,要先了解第一座地铁的情况,我们也要趁机拿下一些地铁站旁边的优质物业。”

    在任何城市,除了商业最发达的中心地带,地铁周边的位置,也是最被资本看好的;

    甚至前世很多大城市的租户出租房子,但凡自己的房子离地铁站近一点,那租金价格甚至都是可以翻倍的,这也是交通带来的巨大优势。

    郑志杰道:“明白,不过按照目前港府推出的意见书来看,以后香港地铁公司,会独立运营,起始资金就是地铁站周边物业的竞拍,咱们那个时候,也得实打实的竞争了。”

    “竞争就竞争吧,咱们也不惧任何人。”杨文东淡笑说道。

    香港地铁公司是全球少数可以盈利的,其核心就是物业出售、租赁以及地铁票价格等等,这种模式,让港府摆脱了正常国家地区的每年巨额补贴,但也让香港地铁票价非常昂贵,使得其“地铁”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不过这种事,也是港府说了算,外人也不好插手,他能做的,也就是顺势而为罢了;

    郑志杰又道:“除了港铁公司,廉政公署这段时间,也开始对社会及JC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这导致了最近社会混乱;

    从经济层面,对我们的影响不大,可因为太乱,所以也请杨生在香港的时候,也要注意这方面。”

    “廉政公署?是会有点混乱的,这个我会注意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廉政公署的成立,其实就是新旧势力的一次博弈,旧势力为了自保,开始拼命反击,纵然最后还是输了,但也造成了香港社会面的一点小乱局;

    不过这也算是黎明前的黑暗了,熬过这一段时间,那香港的治安也会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为香港转化成新的国际大都市做好准备;

    当然,廉政公署也并非那么“公正”,其也是有自己目的的,但无论如何,长久来看,还是有好处的。

    方先名接着道:“其他方面就没什么大事了,我这边也已经将大量资金抄底恒生指数中的地产上市公司,如今也就等待经济复苏了。”

    “我这边也差不多,我也囤积了不少地皮。”郑志杰也道:“不过最近我们与太古集团的一些合作业务暂时停了下来,因为太古那边,对于资金投入很不积极,似乎在观望。”

    “太古?”杨文东想了想,问道:“以前太古码头所在的位置,太古集团有开发的打算吗?”

    香港历史上有三大传统码头,分别是九龙仓、太古以及黄埔集团控制,这三个码头在货柜码头出现之后,分别被开发成了海港城、太古城以及黄埔花园;

    这其中前者是香港最大的收租机构,后两者虽然被开发成了住宅,没有了长期收益,但当时也都是给背后公司获得了巨额的收益;

    如今自己有了海港城,黄埔码头目前还属于和黄,暂时没办法,只剩下一个太古城了。

    郑志杰摇头道:“没有,那块地如今一直空在那,位置也很好,不开发实在是太可惜了。”

    杨文东道:“这样,约一下约翰施怀雅,就说我请他喝茶。”

    “好的,杨生。”郑志杰立刻答应道。

    第三天,香港四季酒店:

    “杨生,你好。”太古家族的掌门人约翰施怀雅见到杨文东后,立刻笑着握手说道。

    杨文东也同样握手道:“施怀雅先生,你好,请坐。”

    二人坐下后,稍微寒暄一会,便直入主题,杨文东问道:“施怀雅先生如何看未来的香港经济趋势?”

    “我对香港的经济自然充满了信心,现在的情况,不过是正常的波动罢了。”约翰施怀雅笑了笑,也问道:“杨生收购九龙仓,必然对香港的未来也是一样看法了,不知道这次约我出来,是为了何事?”

    杨文东道:“我是想着能够与太古集团,能够在地产方面进行更多的合作。”

    “怎么样的合作法?”约翰施怀雅反问道。

    杨文东直接道:“我想买下太古港口的地皮,价格方面,好商量。”

    “杨生,这块地可是非卖之物啊。”约翰施怀雅拒绝道:“其他地皮都有商量的余地,但这一块是万万不行的。”

    杨文东道:“那我们就合作开发,如何?太古集团有地,我这边有专业的开发团队,你我联手,快速将这块地开发出来后,套现成现金,这样对太古集团也是一件好事吧?听说石油危机对于太古集团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刚刚想购买,那自然是狮子大开口,他也知道太古集团是不会出售手中这么一块优质地皮的,任何人都不会,除非是67年那种情况,有些人想要离开香港,那才有机会;

    可太古集团虽然是英资洋行,却是对香港未来最有信心的,其核心产业也主要依赖香港,断然不可能离开的;

    “合作开发?”约翰施怀雅有些犹豫了,问道:“杨生觉得这次经济危机很快就要过去了?”

    杨文东摇摇头道:“这个我没有把握,但我想时间方面应该差不多了,等经济复苏,地产必然也会一样,我们现在早点开发,等到那个时候正好可以出售楼花,时间方面绝对完美。”

    “这我需要考虑一下,也需要内部商讨。”约翰施怀雅自然不会立刻答应。

    杨文东笑道:“这是当然,只是这样的大型合作,也是需要很长时间准备的,所以还请尽快快一点,无论行还是不行。”

    其实原先历史上,太古城的项目,太古集团因为本身开发能力不足而找了一个华资公司合作,结果最终因为利益太大,太古想要反悔,可为时已晚,还是付出了一亿多代价才成功;

    这也是英资地产公司的通病,一点地产开发能力都没有,最终只能让华资占了便宜。

    .

    ,.

    PS:求月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不错,请把《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