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反经济常识的现象,那就是有些商品,在贫穷国家反而更贵;
肯德基在亚洲持续开店,密度上面比不过美国,但单店效益却高的多,因为肯德基这种在美国的普通食品,在亚洲走的却是高端路线;
如同前世内地一样,早年能够在肯德基吃饭,都是很高大上的,甚至有钱人还在肯德基举办婚礼,那是土豪的象征;直到经济起飞之后,肯德基、麦当劳才逐步的恢复了自己的正常定位;
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其实在肯德基、麦当劳这种连锁店吃饭,反而是最健康的.
“亚洲门店?”西德尼想了想,道:“这方面我也知道一些,在你收购肯德基之后,亚洲那边也就一起发展,但据我所知,你在亚洲所采用的主要模式,都是自持的吧?为什么不选择跟美国一样,进行加盟?”
杨文东摇摇头道:“亚洲那些地方,很多人做生意比不上美国这边有考虑的,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那对品牌打击是致命的,所以亚洲那边,都是我自持的。”
“可是这样的话,发展速度那就太慢了,有点可惜了。”西德尼道:“亚洲目前的经济,发展的还是不错的。”
杨文东笑道:“这一点你不用担心,这十几年来,亚洲那边的团队已经很成熟了,早前是我独资的,所以便购置物业便发展;
不过这次融资,我会剥离物业业务,转交给香港专业的亚洲地产公司,然后这家公司会配合肯德基的需求,在亚洲市场大规模扩张。”
能够上市的企业,一般都跟他的先知能力不怎么相关的,肯德基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地产业务却是正相关的;
亚洲的地产市场,在97年之前都是一直上涨的状态,虽然它不是很清楚具体情况,但当时很多亚洲城市都是要争夺香港地位的,足以看出这些城市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剥离地产物业,那这方面的收益就归自己了。
且如果肯德基本身物业自持,在融资上市之后,这种模式反而会成为累赘,现如今麦当劳也开始国际化,甚至来到了香港,所以剥离物业也是必须的。
“这样也行,单纯的餐饮生意,其实跟更符合投资者的需求。”西德尼笑道:“我其实也看好亚洲的地产业务,不过肯德基还是不需要参与过多,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对。”杨文东点点头;
类似高盛CEO这种人才,也是能够看出未来亚洲经济的崛起的,现在的四小龙四小虎可是很厉害的;
他们肯定也参与了进去,所以对于肯德基参不参与,反而无所谓。
西德尼点头道:“那行,总共差不多一万家门店,估值12亿美元也差不多,但是,我这边还是需要一些肯德基的基础财务数据的,如同一般上市公司的财报即可,等我方确定了,那我们再详细查看财务资料,如何?”
“可以,这方面的资料我也已经安排人准备好了,明天就会送到高盛。”杨文东同意说道。
既然都要准备融资了,那最基本的财务数据,肯定是要给对方的;
等对方觉得可以,那就签署谅解备忘录,定好职责与义务,然后就可以再详细查看更深的资料,再讨论融资多少以及占比多少等等;
且高盛,也不可能是唯一一家参与融资的对象;无论是百思买IPO,还是肯德基融资,他肯定是寻找多家投行一起合作的。
“好。”西德尼点点头,随即又道:“对了,艾瑞克,你们之前委托高盛在欧美寻找愿意出售的汽车零售店,之前我们在德国已经替贵方找到一个小的连锁店。
而后续我们也询问了很多家,他们都表示无意出售,但我们在南美洲那边找到一家连锁店,有这方面的意向,你觉得怎么样?”
“南美洲?哪个国家?”杨文东反问。
西德尼道:“阿根廷与巴西的。”
“暂时不考虑,不过先留着联系,或许过几年,我会考虑一下。”杨文东想了想回道;
南美洲,在前世很多内地看来,经济水平一般,也就足球踢的比较好,农业也比较发达;
但在70年代之前,南美洲的经济是仅次于欧美的,毕竟跟美国一样,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没有参与一战二战,还靠着战争发了一点财,虽然只是捡了老美的残羹剩饭,但也足够了;
只是,当全球贸易化逐渐被美国推动后,集装箱的出现,使得欧美日的工业产品席卷全球,南美洲的工业跟英国一样,属于靠着内部温室发展的,于是也就崩溃了;
而两次石油危机,虽然没怎么直接冲击南美洲,但老美为了压制通胀而大规模加息,使得全球资金疯狂回流美国,各个国家也不得不大规模加息。
过去几十年,南美洲因为靠近美国,发展也主要靠美国的资本,而当太多美国资本抽出美元,南美洲便陷入了流动性危机,外汇储备急剧降低。
不过因为底子厚,加上能够借钱,于是从70年代一直撑到80年代,直到1982年墨西哥第一个债务违约,然后引发了南美洲的经济崩盘。
阿根廷与大英的马岛战争,其实本质上也是阿根廷经济崩溃之后,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赌一把,然后又输了.
到了那个时候,才是自己投资南美洲的最佳时间,南美洲还是有着很多不错的项目可以让他投资的,特别是农牧业,在80年代,那里也还有着很多永久产权的土地,这些可都是永远无法工业化生产的资源。
当然,南美洲的市场也不小,包括汽车产业,毕竟也是有着几亿人口的。
西德尼点点头道:“好,这个没问题。”
他也不是很在意,很多跨国投资,谈判谈个几年都是正常的,因为里面的各种利益取舍太多了;
反而像杨文东这样迅速果断、目标明确的,反而是异数,这种做法在正常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容易因为不全面审查而出现亏损;
不过意外的就是,杨文东的多次投资,回报都非常丰厚,甚至成了华尔街以及美国大学MBA的课程,这也是高盛想要与杨文东交好的原因之一。
杨文东接着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你知道我在英国买了一家汽车公司吧?”
“当然知道。”西德尼道;“你还准备收购其他汽车企业?”
石油危机,的确导致很多车企陷入危机,眼下的确是收购的最佳时机。
杨文东道:“不是汽车,而是卡车或者大巴车类型的企业,我准备收购一家,你帮我在全球范围内找看看。”
未来国内最需要的其实不是汽车,而是卡车与大巴,这些才是真真正正的生产资料;只是原先历史上,并没有非常成功的合作案例,倒使得早期的他给忘了;
直到上一次去内地才想起来;
“行,我去打听一下。”西德尼答应道;
在与高盛会面后的接下来几天,杨文东又分别拜访了美国的其他几个顶级投行;
华尔街这一点就是很不错,方便杨文东的行动,只要花费几天时间,就能将事情全部搞定,同时,也可以拉近各个投行的关系,方便利用他们的资源人脉,来扩大自己的商业帝国。
在走访完六家投行,谈妥一切之后,杨文东便来到了洛杉矶;
第一个会面的,则是如今在洛杉矶负责金融业务的负责人黄柏涛;
“杨生,您好。”黄柏涛礼貌说道。
杨文东道:“柏涛,苹果上市快三个月了吧?”
黄柏涛回道:‘是的,还有不到半个月,就到三个月了。’
“那好,我与苹果的协议是3个月内不能套现股票,现在时间也快到了,那就准备好逐步套现吧。”杨文东沉声说道;
原本,他还想看看,会不会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使得苹果公司能不能避免80年代中期的崩盘;
但苹果上市之后,内部就开始出现问题,乔布斯的独裁以及追求完美的性格,与董事会乃至于沃兹都发生了很大的矛盾;而外部,IBM公司已经崛起,甚至荣耀的电脑公司,也获得了一定市场;
这种情况下,他作为竞争公司的老板,再作为苹果大股东就不太好了,且本身,苹果公司股票未来的涨幅,基本上也不高了,甚至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还有可能引起苹果公司的过早出现问题;
其实他当初也大概猜到会有这一天,所以当初投资苹果,主要的目的就是经济投资,以及借着苹果公司投资的成功,来增加自己在美国金融市场的名气等等;
黄柏涛谨慎问道:“杨生,要套现多少?”
“全部套现,不过要慢慢来,不要影响苹果现在的市值。”杨文东回道;
无论怎么样,苹果公司现在的名气还是可以的,即使遇到了很多竞争对手的狙击,市场还是对其希望很高的,乔布斯本人也登上了时代周刊,还被新总统里根邀请至白宫,风头正盛;
最近一年内,苹果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但有点渠道消息的人,也会知道一点异常,而再过两三年,当矛盾激化,市场萎缩的时候,就彻底不行了;
一年的时间,也足够自己脱手了。
黄柏涛想了想道:“杨生,我们手中的股票还是很多的,您是苹果最大的股东,按照美国的法律,股东套现,都是需要提前告知董事会,另外,每降低5%,都是需要对外公布的;
如果我们逐步套现,那恐怕苹果董事会以及华尔街的人很快就会知道,以您现在的名气,以及作为最大股东的身份,恐怕绝对会影响苹果的股价的。”
杨文东听完后,点头问道:“那你觉得该怎么做?”
美国这边,可不是香港,无论是收购还是抛售股票,对于持有很大份额的股东、或者知晓公司运营情况的董事、公司高层,都是有着很多限制的;
这样也能避免老鼠仓的存在,不像香港那边,那可真的是随意的割股民韭菜;
且即使是在香港,杨文东也从来没有尝试在二级市场,抛售占比如此之高的股票,之前他可都是收购为主的,在美国市场的话,那难度就更高了
黄柏涛道:“如果想安稳的套现,那就不能在股票市场上出手,而是选择合适的买家,直接大规模交易;
非二级市场的交易,不影响股价与股民,那被限制的就非常少了。”
一个股东直接将手中股票转手卖给其他公司或者个人,这并不影响股市本身;除非是涉及非常知名的人,比如前世的巴菲特、索罗斯,他们抛售一个股票,就会引起股价大跌,他们购买一家股票,就会引起股票大涨;
但这种个人名气,是不可能被法律限制的,不能因为人家有名气,就对他们区别对待,这本身也不符合法律之中人人平等的准则;甭管是不是真的人人平等,但理论上得是。
“行,那你放出消息,就说有苹果公司的大股东,有意出手手中股票,看看什么人愿意接手。”杨文东点点头,道:“特别是那些大型工会基金、养老金机构等等,他们手中资金雄厚,很有可能接手的。”
美国最大的几家基金公司,不是高盛或者摩根,他们只是管理着大量资产,但这些资产是不属于他们的;而很多行业的退休基金、工会基金,那是真的手握几十亿乃至几百亿美元的,超级有钱。
“好的。”黄柏涛答应后,又问道:“杨生,无论我们怎么套现,这件事是瞒不住苹果的,我们要不要先告知他们?”
杨文东道:“要的,明天你和我一起去一趟苹果公司吧,我也很久没见乔布斯与沃兹了。”
“是,杨生。”黄柏涛答应道;
第二天,杨文东与黄柏涛等人一起来到了苹果公司,乔布斯也是亲自来到门口迎接,带着他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是一间差不多有一千尺的豪华办公室,看来乔布斯,也变的跟以前不一样了,但这也正常,少年得意,真的没几个人能够保持不变的;
前世互联网上有句话,二十几岁的人如果赚到大钱,往往可能不是好事,因为根本掌握不了巨大的财产,乔布斯的失败,可能也是跟年龄阅历有关,过早的成功让他性格飘起来了;
直到十几年后,人到中年,经历太多背叛与失去之后,他才再一次成功,打造了iPod以及智能手机的时代;
几人寒暄一会后,杨文东也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乔布斯很是惊讶:“你真的准备全部抛售苹果公司的股票?”
PS:求月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