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什么野鸡出版社?!”

    “你这本杂志多少钱啊?”

    “两毛四,你吃不了多大亏。”

    “那行吧。”

    余华的《收获》比这本《人民文摘》贵一点,但是一想到自己接下来去京城的路途还很遥远。

    这长“路”漫漫,要是不换,再看上一路自己这本已经看过三遍的《收获》,那也太无聊了。

    干脆换来这本《人民文摘》,在候车室里翻看阅读起来。

    一读就发现,这本杂志和余华想象中的杂志不太一样。

    这就不是一本“纯文学”杂志!

    这本《人民文摘》上,除了“金短篇”、“压轴戏”、“记忆·故事”、“诗人空间”这几个栏目算是纯文学作品。

    剩下的在余华看来都和文学无关。

    像是“纸上展览”、“艺术中的修辞”.这几个栏目是关于舞蹈、音乐、绘画的艺术评论和赏析。

    “在地叙事”是关注当代中国的世情百态。

    “封面中国”、“历史的喘息”、“田野档案”是挖掘史海钩沉、人文记忆。

    另外,“物质生活”、“白领折子”居然是传递时尚动态和潮流资讯。

    小小一本杂志,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关键还有个栏目叫“海外资讯”!

    这块儿把余华看的真是欲罢不能。

    这年头,余华能接触到的那些海外作品,无非就是托尔斯泰、卡夫卡这些世界闻名的大文豪,他们的作品余华基本上都读过。

    然而《人民文摘》上的作品,并不取自那些已成名的文豪。

    而是一些海外刚发表不久、作者名声也相对比较小的作品。

    这些作品直接选材于《纽约客》、《大西洋月刊》、《花花公子》、《哈泼斯》这些著名的欧美杂志。

    文学性可能不够。

    但主打一个鲜!

    “新鲜!”

    “这也太新鲜了!”

    余华看的两眼发亮,颇觉惊喜。

    没想到自己和那老哥一换,真的换来本宝贝。

    他抬起头,刚想谢过那位老哥,却发现那位老兄已经不知什么时候走了。

    “人呢?”

    余华四下搜寻一阵,忽的想到什么,一拍大腿。

    “我的车!”

    紧赶慢赶,这才没耽误了火车。

    余华拎着行李,匆匆在自己座位坐下,气都没喘匀乎,又迫不及待的掀开《人民文摘》翻看起来。

    他看了汪曾祺、冯骥才的随笔,读了郑渊洁的童话,时事政解他不感兴趣,作家王硕的一篇《空中小姐》倒是让他读的津津有味

    “还能这么写?”

    “有点意思。”

    “就是怎么下个月才能在《当代》看到完整版呢?”

    读完《空中小姐》,再往后是漫画,漫画上面画的东西余华已经看过了,这是今年春晚大火的节目:陈佩斯、朱时茂俩人共同出演的小品《吃面条》。

    这节目能播出也不容易。

    当时春晚剧组邀请陈佩斯和朱时茂住在宾馆里创作剧本,俩人住了一周,写好个剧本拿给剧组看。

    结果没通过。

    哥俩想着,在宾馆吃饭还要交粮票,剧组也很困难,再加上年轻气盛,受不了来回修改。

    一合计,走吧!

    春晚剧组又连忙去找俩人回来写。

    反复如是,前前后后,哥俩一共跑走三回,临春晚播出前半个小时,央视的领导都没敢点头让《吃面条》通过。

    最后春晚导演黄一鹤站了出来,顶住压力强行让哥俩上了舞台。

    一炮而红。

    余华也看这小品了,被里面那包袱逗得前俯后仰,此刻看着漫画寥寥几笔,就把陈佩斯的滑稽模样勾勒的活灵活现。

    他光是看着那几幅图,就能在脑海里想起春晚上陈佩斯、朱时茂深入人心的精彩表现,忍不住又弯了嘴角。

    除了今年春晚的小品,今年春晚上马季表演的相声《宇宙牌香烟》,也选了一段写进了杂志里。

    余华光是看着一行行的文字,脑海里都能映像出唐山口音的调调来。

    “.你不抽我这宇宙香烟,你就没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你年轻人你就搞不上对象!你学生你考不上大学!在座的各位都过不好年!”

    “.你想收藏我一套图案,就是八仙过海一套,你最少买我八盒香烟;金陵十二钗你买我十二盒;苏杭三十六景买我三十六盒;一百零八单将你买我一百零八盒;五百罗汉买我五百盒;我那还有百万雄师下江南呢!”

    余华越看越上头了。

    这《人民文摘》,每一页的每一个版块、每一个角落。

    都好看呐!

    都不容错过呐!

    就连页码上面的一小行空白也不放过,要写上一行小字: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一页一页连起来,就是今年大火的歌曲《大海啊故乡》的歌词。

    有意思!

    意犹未尽的翻到最后一页,余华发现还有几道益智题目。

    数独游戏猜灯谜.

    编辑部说了。

    欢迎读者朋友把答案寄到他们的编辑部,他们杂志社将从来信里头挑选几个幸运读者赠送奖品。

    “头等奖1名,奖品:永久牌自行车一辆。”

    “一等奖3名,奖品:回力高帮白球鞋一双。”

    “二等奖10名,奖品:精品果匣子一份。”

    “参与奖30名,奖品:下一期《人民文学》+《人民文摘》各一本。”

    哟,还送自行车!

    余华激动起来了。

    永久牌自行车啊!

    他都骑不上这么好的!

    这手段在后世都快用烂了,顾客们也司空见惯了,搭理都懒得搭理。

    但在如今就是一剂猛药。

    青涩又单纯的市场,哪见过这么凶残的营销手段。

    妈呀,自行车都舍得送了!

    这编辑部不得亏死啊?!

    余华马上心动起来,可惜他数学不行,那数独连题目都看不懂,猜灯谜又猜不中,琢磨了半天,想出好几个答案都无法确定。

    一时间反倒对奖品没了什么兴趣,更好奇这几个题目的正确答案。

    可惜答案下一期杂志上面才会公布。

    也就是说,要想确定答案,你得先买下一期的《人民文摘》。

    “这不是吊人胃口么.”余华好奇的牙痒。

    他把自己的答案全在本子上记下来,又看了一眼寄信的地址,是在京城的翠花胡同那边。

    “也不知道离《京城文学》远不远。”余华暗自嘀咕。

    他觉得要是不远,自己可以过去问问答案,这样都省了他再买下一期杂志的钱。

    不过这杂志确实办的可以,虽然文学性没有文学期刊那么高,但是老少皆宜,而且特别适合拿来解闷、打发时间。

    余华觉得回头可以跟单位那边说一说,让单位订几本看看。

    不过那都是从京城回去的后话了。

    王硕已经在新华书店门口蹲了好几天了。

    他兴奋呐。

    虽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发表了,但还是兴奋,毕竟他之前也就正式发过那么一两篇,也没掀起什么波澜,而且时隔那么久。

    这会的他,充其量一名文坛的新兵蛋子。

    于是《人民文摘》发行以后,他第一时间跑到了新华书店门口蹲点,想看看自己的这篇《空中小姐》引起的反响如何。

    “这位女同志,你好。”

    “怎么的?您有啥事儿?”

    “害,我没啥事儿,我就想问问你,你买《人民文摘》了么?”

    “.关你屁事。”

    新华书店门口,王硕拦下个年轻姑娘,拉着人家还没问两句,人就翻个白眼扭着屁股走了,留他一个人站在原地尴尬。

    正尬着,听到一声叫喊。

    “姓王的!”

    王硕顺着声音方向看去,看着自己女朋友沈旭佳,双手掐腰怒气冲冲的朝他走来。

    不等王硕开口,沈旭佳劈头盖脸:

    “我说您怎么这几天倍儿有精神呢,怎么一大早太阳还没升起来就往外面跑呢,嗬,今儿我是明白了!您挺能耐啊,怪会找时间找地方作案呢,我也算是开了眼了,大早晨的屁颠屁颠跑新华书店门口戏果儿来了!放眼全京城您也是头一号呐!怎么,人家要是相中你,你这穷酸秀才是准备当场抖擞抖擞你那浑身的文艺细菌呐”

    “说啥呢你!”

    王硕气急,吼她一声,“我就是来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人买《人民文摘》!”

    “甭忽悠我,谁信呐?”

    “你爱信不信,我这心思都在我那上头,我还戏果儿,我有那精力吗?”

    “.”

    别看沈旭佳嘴能叨叨,其实属于外硬内软的类型,不然也不能窝囊到眼睁睁看着徐静蕾住进自己家里。

    “我又不知道,你又没跟我说,你别生气嘛,有没有人买啊?”

    “我哪知道,刚才拉着个姑娘,问了人家两句,人家还骂我。”

    “忒没素质了这也!”

    沈旭佳爱屋及乌,听着王硕被骂了,登时一百个不乐意。

    “行了,别瞎叫唤了,咱们进去瞅瞅。”

    王硕拉着沈旭佳,一块儿进到新华书店里。

    这会儿的书店大部分都没有开架售书这一说,门市部大厅沿墙转圈都是柜台,柜台后面就是高高的书架,读者都必须隔着柜台买书,流程大概是:

    顾客在柜台买书,营业员开出销售小票,顾客拿到收款台交钱,然后凭小票回到柜台,这才能取走自己要买的那本书。

    王硕去的这家是王府井的新华书店。

    之前提过一次,王府井的新华书店几年前就实行了开架售书。

    不过只开了一段时间,就闭上了。

    开不了啊!

    本来这会儿书就金贵,一开架,你一手、我一手,这会儿卫生条件又差,摸来摸去,图书全给抹的脏兮兮的。

    这还算好的。

    素质差一点的,揣怀里就给偷走了。

    书店里是呼吁一阵,有所好转,然后过不了几个月,故态复萌。

    所以一直到现在,所有的新华书店都还闭着,厚厚的柜台围着书架。

    “同志,你买什么书?”营业员看着王硕问了一句。

    “那啥,我不买。”

    “不买书?”

    “咳,事情是这样。”

    王硕腼腆一笑,“您猜我是干啥的?”

    “怎么的啊”

    营业员警惕的看他一眼,语气不善,“我可告诉你,我们这儿离派出所就两条街。”

    “哈哈哈哈。”

    沈旭佳笑的快要岔气。

    王硕挠了挠头,“同志,你误会了,我可是退伍军人,我能干那种事儿么?再说那种事儿我也得去储蓄所才对,我是个作家,我就想看看我的文章受不受读者们欢迎。”

    “害,您早说啊。”

    营业员松了口气,“您写的什么?”

    “《人民文摘》。”

    “《人民文摘》?”

    营业员诧异,“那不是杂志么?”

    “我的意思是,我的被发表在《人民文摘》上面。”王硕解释道。

    “哦。”

    营业员恍然大悟,无奈道:“那我不知道你的受不受欢迎,不过《人民文摘》这杂志卖的挺好的,这两天库里的全卖光了,昨天一天,还有今天一上午,老是有人来问,我们都要头疼死了。”

    “哟,是么?卖的这么好啊?”

    “是啊!”

    营业员也是真的郁闷,干脆跟王硕倒起了苦水,“也不知道上面怎么想的,这么火的杂志,业务员就拿到一百本,也不知道多订一本,害得我们掏不出,顾客买不到,最后受气的不还是我们这些柜员么?都快被顾客骂死了。”

    正说着,又跑来俩顾客,张口就问。

    “同志,《人民文摘》有么?”

    “《人民文摘》没了,《人民文学》还有,你要么?”

    “哎呀,怎么又没了?我一上午都跑了几家书店了!你们新华书店工作怎么做的,怎么总是要啥没啥,烦死了,我要投诉你们。”顾客骂骂咧咧的走了。

    王硕这才回味过来。

    刚才他跟那姑娘打听《人民文摘》的事儿,人家为啥骂他啊?

    没买着《人民文摘》么!

    可不浑身都是怨气嘛。

    王硕这时候凑过去,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下好了,人姑娘把气全撒他身上了。

    “怎么搞的嘛,两天了,一部《人民文摘》我们王府井的店一本都批不过来?你们发行所那边是怎么回事嘛!”店二楼办公室里,书店经理着急忙慌的给发行所打着电话。

    电话那头,发行所的人也特委屈。

    “你们跟我们发什么火啊?我们已经联系出版社了,电话都给他们打爆了,他们一本都拿不出来,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经理一听,血压上涨几分。

    “哪家出版社?怎么这么不靠谱啊?我就没听说过要加订结果一本存货都没有的!水平太次了,以后别和他们订货了!”

    “这可不行啊”

    发行所的同志幽幽道:“那可是作家出版社。”(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78合成系文豪不错,请把《1978合成系文豪》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