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嘛,天又热,除了苹果,唐植桐还想带点水。
家里只有一个小王同学“陪嫁”过来的便携式水壶,人多,一个水壶明显是不够用的。
众人回家骑自行车的时候,唐植桐找出了去年装番茄酱的盐水瓶子,打算凑合一下。
唐植桐捞起水缸旁的舀子就往里面灌,被张桂芳一通说道:“这是干啥?出去玩可不能带生水,喝坏肚子咋办?”
“妈,没事,咱自家的水干净,我没少喝。”自家的水是什么水准,唐植桐再清楚不过,那可是康麻子夸过的,估计他也没少直接喝。
“你这孩子,不听劝,也不怕让文文喝坏肚子。”张桂芳看儿子不听自己的,有些不乐意。
“妈,我觉得嫂子才是你亲生的,我们就像是从野外捡的一样。”凤芝在一旁酸酸的说道。
“去,小孩子家家的净胡说。”张桂芳没生气,笑着赏了闺女一巴掌。
氛围是欢乐的,唐植桐装了两瓶,连同苹果一同放在挎包里,和小王同学、两个妹妹出了门。
四个人,三辆自行车,唐植桐载着凤芝在前,小王同学和凤珍骑车跟在后面。
小王同学背着水壶,唐植桐背着挎包,凤芝在后面拿着风筝。
上车前都交代好了,这风筝如果破了,今儿就没得玩了,所以凤芝很是小心翼翼。
随着两条腿的上下起伏,挎包里传来两瓶玻璃瓶清脆的碰撞声,仿佛在提醒唐植桐:快发明点东西让我们下岗吧!
唐植桐听着动静,尽量将上身挺直,减少玻璃瓶的碰撞。
玻璃瓶在眼下实用性是很强的,不少人都会用来当盛水的用具,为了方便携带,也是为了减少磕碰,不少人都会可着玻璃瓶的形状用布缝制或用毛线钩织一个瓶套。
出去玩的时候有这么一个装备,不亚于九十年代有一个耐操的富光。
玻璃瓶跟富光除了价格相差很大外,还有一个显著差异,玻璃瓶从四楼做自由落体会碎给你看,富光则会蹦给你看。
一行人来到天坛的北门,先把自行车存上。
自行车是进不了天坛大门的,不过汽车可以,但得买上一张汽车入门券,有点停车费的意思。
唐植桐去买票,门票价格有些出乎唐植桐的意料,足足有五毛钱,难道上一章的票据是给友人打了九折?
不过好在凤芝不够年龄,给免了一张票。
四个人花了一块五,终于进了天坛的大门。
对于这个价格,小王同学也有些意外,一旁的好心人给了个答案:天坛开放之初,一张门票卖到了三毛银元,这边票价一直就不便宜。
便不便宜的吧,小两口也没太拿着当回事,来这边又不跟袁大头似的为了登基,自己一家人就是为了放个风筝罢了。
天坛地盘大,刚进门没走多远,唐植桐就看到了旁边有地里种了菜,稀稀拉拉的,有点陶渊明的风范。
“草盛豆苗稀”,这要是放普通农民身上,绝对会被骂做“懒汉”,但陶渊明不同,他后面有家族做支撑,他种的也不是地,是那种意境。
如果此时有无人机俯拍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草盛豆苗稀”的不仅仅只有北门入口这一块,东南角有一大片,几乎都开垦出来当了农田。
也许是天坛太大,显得游客少,也许这边游客就是少,毕竟门票价格贵。
众人走到祈年殿就住了脚,这边稀稀拉拉的有几个放风筝的,不过人家都是买的那种精致风筝。
与人家的风筝比起来,唐植桐和小王同学通力协作做出来的“燕子”就有点不够看了。
好在凤芝没有跟人家攀比,兴致勃勃的要求先飞一个。
唐植桐没办法,只能先由着她,怎奈她没有掌握放风筝的技巧,哪怕唐植桐先给她扶着,让她跑起来,风筝也没能飞上天。
“来,给我,等风筝飞稳了我再给你。”唐植桐见状,接管了风筝的控制权。
唐植桐绕了绕线,缩短风筝线,一手抓着风筝下面的线,把风筝摆正位置,然后逆风小跑,边跑边往外放线。
风筝在起飞阶段是最难的,等飞上去后就稳定了很多,只需时不时的拽一下线即可。
凤芝急不可耐的接过了风筝的掌管权,凤珍跟在旁边照看着,唐植桐拉着小王同学找了个树荫坐了下来。
“大意了,下回得准备个风筝轮。回头我问问科委,能不能搞到个纺车轮,用那个放风筝也勉强能用。”唐植桐刚跑出一身汗,此时拽着衣领呼扇,试图让身上凉快一点。
“用这个就行,咱一年到头就放这一回,说不定明年就不想放了呢。”小王同学的潜意识里跟公家要东西就是给公家添麻烦,更何况要的是一个玩的东西,打心里就不支持丈夫这么做。
“咱这个也太糊弄了,你待会放的时候小心勒伤手。”风筝是做好了,但唐植桐没有准备风筝轮,今儿出门为风筝准备绳的时候才发现,不过现在再弄也晚了,只能用螺丝刀凑合一下。
放风筝用的是缝纫机上的缝纫线,当初买了一堆,家里不缺。
螺丝刀插在缝纫线轮上,刀头那边塞入玉米瓤子内,就是一个简易的风筝轮,能用,但不太好用。
听了丈夫的话,小王同学捂嘴笑,指着飞在天上的风筝说道:“你还是盼着风筝掉不下来吧,这要是掉下来,今儿可能就放不成了。”
“呸呸,好歹得让你过过瘾啊!”唐植桐眼瞅着风筝在凤芝的操控下左右摇摆,拍拍屁股又站了起来,再不上前接手,估计一会的工夫风筝能一头栽下来。
若是风筝是科技布料制作的也就罢了,大不了缠线麻烦一些,起码风筝不会坏,但自家这风筝是纸糊的,无论是落在地上,还是挂在树枝上,都得完犊子。
唐植桐过去的及时,风筝没能掉下来,不过稳住之后再交给凤芝,却又会飘摇,仿佛风筝跟凤芝相克似的。
“来,让你姐玩一会。”顶着大太阳放了一会,唐植桐有些累,将风筝线递到了凤珍手里。
凤芝对此没有任何异议,正巧她累了满头汗,回头找小王同学位置,打算过去喝点水。
还没等凤芝迈开步子,祈年殿台阶上有个小男孩朝凤芝做鬼脸:“略略略,你们的风筝真丑。”
凤芝看看小男孩的风筝,再看看自己家的风筝,撸撸袖子就想上去“以德服人”。
唐植桐也听到了小男孩的挑衅,看了眼想向前理论的凤芝,嘱咐道:“凤芝,别打架,骂回去得了。”
凤芝这次听了哥哥的话,认真的看了一眼小男孩,真诚的评价道:“我风筝再丑,也没你丑。”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小男孩破防了,若不是他手里有风筝线牵绊着,估计能冲过来给凤芝创造“以德服人”的机会。
但唐植桐不给他这样的机会,朝那边喊了一句:“喂,谁家的孩子?且看好了,别让他在这找事。”
小男孩被唐植桐这底气十足的声音给镇住了,憋了一句,没敢吭声,但脸上明显不服气。
唐植桐才不管他服不服气呢,催促凤芝道:“看你热了一头汗,去找你嫂子擦擦,再喝点水。”
反观小男孩那边,却没有人去说他,陪着他的不知道是奶奶还是保姆,瞪了唐植桐一眼。
唐植桐同等回礼,这一老一少明显是富贵人家,衣服整齐,小皮鞋擦得锃亮。
这事到此也算了了,对方没说什么,唐植桐也没再开腔,双方各方各的风筝。
一会的工夫,凤珍将线交到唐植桐手里,说要回去喊嫂子过来玩一会。
小王同学没有空手,而是拿过来一瓶水,在交给唐植桐的时候,唐植桐手一滑,掉在了地上,发出了清脆的破裂声。
“别动,小心划着脚。”唐植桐此时也顾不得风筝了,弯下身子看小王同学有没有受伤,风筝则摇摇晃晃坠了下来。
那小男孩又起了劲,在一旁欢起哄:“哦~风筝落喽,瓶子碎喽。”
不仅如此,陪着他的老妇人还拿出一个精致的水壶喂他水。
要说这一老一少不是故意的,唐植桐是不相信的。
唐植桐没理他们,但也不打算放过他们,这风筝是小王同学亲手画的,不光说丑,还幸灾乐祸。
琢磨出了个小主意,唐植桐悄悄的跟小王同学说道:“我捡捡玻璃,你去把苹果拿过来。”
小王同学笑笑,懂了丈夫的意思。
唐植桐放下风筝线,专心收拾玻璃碴子,大个的捡起来,用手端着,细碎的则用空间薅。
眼下能穿得起皮鞋的总归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穿布鞋,甚至不穿鞋。
今天的天坛是没有不穿鞋过来的,但过阵子就是五一,到时候很多单位甚至公社都会发游园票,若是这边的管理人员打扫不及时,是可能发生刺破脚的事情的。
唐植桐将玻璃扔进垃圾桶,回来收风筝的时候,小王同学也带着两个小姑子走了过来。
三人都没空手,手里都拿着苹果,小王同学将苹果分给丈夫一个,四个人当着小男孩的面,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凤芝不仅吃,还故意吧唧嘴,一边吧唧,一边故意感叹:“真甜!真好吃!”
这下换小男孩那边傻眼了。
这个季节的苹果本来就稀缺,由于品种和储存条件改善等原因,往年的时候,水果公司会少量多次放出一些来销售,但今年嘛,市面上就基本没了苹果的踪迹,因为绝大部分都拿去做苹果酱了。
在眼下,如果说最勾人的,肯定是吃的,越是稀缺的东西越能勾起人的欲望。
小男孩也不挑衅了,风筝也不放了,一撒手转头跟旁边的老妇人闹着也要吃苹果。
老妇人明显变不出苹果来,被闹的没办法,朝唐植桐这边看了好几次,神色很复杂,五分愤恨,三分犹豫,还有两分挣扎。
最终,老妇人放下了面子,拉着小男孩的手过来找唐植桐,想用钱买几个苹果。
“没了,就带了这几个。”唐植桐摇摇头,就这熊孩子,今儿就算给再多的钱,自个也不会卖苹果。
“那你是从哪买的?”老妇人不死心,打算循着车辙给小男孩买点。
“吆,那可不近。德胜门您知道吧?”唐植桐一本正经的问道。
“知道知道,那边有卖的?”
“没有。您知道德胜门就好。您听好了:
从德胜门出发,穿越清河、沙河,进入昌平县。
南行至口镇,途经青龙桥、康庄子,到达怀来县。
沿途经过沙城、保安、下花园、宣化,穿越俞岭、张家口,至柴沟、西湾、天镇、阳高县,继续北上,到达聚乐堡、周氏庄,进入大同。”
“到了大同就好了,大同好啊,大同的苹果啊,它又大又圆,还嘎嘣甜。您要是过去,可得多买点。”
鬼知道大同有没有苹果,但这都不影响唐植桐蒙人,也就是背不下来《地理图》,否则唐植桐能让老太太跑更远。
此时此刻,唐植桐无比盼望着老太太信以为真。
“敢情你在这消遣我呢?”老太太明显不相信。
“嘿,你这老太太,不讲道理,好心讲给你听,你怎么还骂人呢?爱信不信!”唐植桐见她不信,也懒得搭理,得亏这段贯口没多讲,否则更浪费唾沫星子,还收不到门票。
老妇人讨了个没趣,拉着小男孩骂骂咧咧走了,唐植桐则跟小王同学一起配合着卷风筝线。
现在线也不太好买,卷起来无论是继续放风筝,还是放在缝纫机上,都还能继续用。
风筝已经烂了,半边翅膀漏了一个大洞,明显放不成了。
唐植桐对此很遗憾:“说带你出来放风筝,你都没拉上几下就坏了,回去咱再重做一个,改天再带你出来。”
“没事,我这么大人了,早就不爱放了。能跟你一块出来玩玩就很高兴了。”小王同学笑语嫣然,她看重的不是放不放风筝,而是丈夫对自己的这片心意。
虽然小王同学这么说,唐植桐还是将损坏的风筝拿在了手里,即便不放,也能修补一下挂在墙上当个装饰品。
风筝没得放,但每人五毛钱的门票不能白花,好在天坛除了树林、几个建筑外,还有一处儿童乐园。
来都来了,总得让这一趟春游的体验值回票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