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安这个人,给他的感觉就是性格上太跳脱了一些,做事总不按规矩出牌,这样的人,栽跟斗不过就是早晚的事情罢了。
只是碍于女儿就认准了贾平安,他这才口头上答应,实则就等着贾平安身体不好,一死百了。
想不到,所谓的人家身体不好,竟然就是装的。
真难以想象,他是怎么做到从懂事开始就表现出身体不好的。难道那个时候他就有了这种野心吗?
想不通。
索性也不用去想,女儿已经嫁给了贾平安,还成为正妃,那就是皇后呀。
那自己做为利益即得者,还去想这些做什么。
一家团聚,尤其是得知自己还可以为官,可以被重用之后,林四海父子都很高兴。一旁的许德勇用着艳羡的目光看着这一切,内心感叹着,自己怎么就没有这样的一个好女儿呢。
一直到吉中直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许尚书,我们应该入城了。”
“哦,好,入城,入城。”许德勇连声答应,收回了有些不舍的目光,进入丰化城。
一下子来了两位使者,吉中直出于感情因素,还是先见了许德勇,看看这一次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改变。
果然。
不仅有改变,改变还很大。
像是什么承认秦国的合法地位,答应了。
双方通商也答应了。
就连奉秦地为兄,宣国为弟的事情也一并答应。并表示因为现在的宣地面积太小,产出有限,所以纳贡之物不会太多都给说了出来。
贾平安差那点东西吗?
他要的是一个态度。
许德勇态度如此之低了,就连吉中直都不好意思再说出兵的事情,双方就愉快的签订了国书,暂时止兵停战。
等再见到宋轶文的时候,对方再提联盟,并邀请秦国兵出中原,参与大战时,吉中直委婉的表示了拒绝。
“为什么?难道秦王就甘于只在北地三州,坐井观天不成吗?”宋轶文脸上带着不解。
他虽然没有见过贾平安,却是调查和了解过。
这就是一个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而已。
年轻人,不正是血气方刚,敢打敢冲之时嘛。
自己可是说了,只要秦军愿意兵出涞水关,大夏就会提供一定的军粮和军饷,这么好的条件按说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呀。
“呵呵,宋尚书,其实世人都不了解我们王上。我们王上虽然年轻,但做事并非是冲动之人,相反他并不喜欢打打杀杀,他是爱好和平之人。”
“呵呵。”
宋轶文坐在那里,像是看耍猴一般看向吉中直。
秦军爱好和平?
如果真是这样,为何还分别与大夏军、齐军和大统军与宣军交手呢?
有这样的爱好和平吗?
谈判人员,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脸皮要厚。
明明看到宋轶文一脸的鄙视,吉中直面色依然如常,“宋尚书,请喝茶。”
“吉尚书,只要秦军愿意出兵,我们愿意再加一成的粮草和一百万现银,如何?”
对大夏而言,雄居最富有之地,又是这么多年的上国,其富有,便是几个下国合在一起,也无法比之。
拿出一些粮草与银两而已,就可以分担自己在战场上的压力,那绝对是大赚特赚的事情了。
吉中直沉默了。
似乎是被大夏给出的好处所打动。
宋轶文当下打蛇随棍上的说道:“吉尚书,现在的形势想必你也知晓,大统联合越、齐、大凉与我大夏为敌,形势看似于我们是不妙的。但我们大夏会真的怕了吗?谁胜谁败尤为可知吧。“
“好,我们就算是做最坏的打算。大夏真被灭了,大统那时就会更加的强大,真到那时,那你们秦国还能好到哪里去不成?那个时候,怕是就要轮到你们孤军奋战了。”
“宋尚书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还能怎么办呢。这样,我马上把事情汇报给我家王上知晓,尽快会给你答复的。”吉中直一副听进去了的深思之状。
“好,那就等吉尚书的好消息了。”宋轶文很自信的笑了起来。他坚信,有这么好的机会与条件,那位秦王一定会紧紧抓住。至少换成自己,绝对会做这样的选择。
贾平安真的会如他所愿吗?
答案当然是不会。
缓称王九字可是他率先提出来的。
事实上,他也一直在这样去做。
就像是他现在都没有称帝,大家称他为王上也不是皇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如宋轶文所说,大夏底蕴之强,大统就算是联合了其它几国,也未必就可以打败他们。既然是这样,他为何现在就出兵呢?
有机会坐山观虎斗,为何要马上下场。
等你们打出狗脑子,都元气大伤的时候,我在出场不好吗?
你以为贾平安为何愿意与宣明宗谈判?
真是没有能力吃掉他们?
当然不是了。留着他们,就是留下了一个缓冲地带。
只要宣明宗还在,大统等国的手就伸不到自己面前,这就是最好保护自己的方式。
而借着这段时间,他可以更好的发展,从而强大自身。
大夏也好,大统也罢,想要打败他们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到了必须的时候,他们光是军队就可以召集到几百万,以秦军现在这点体量,还真不到打他们主意的时候。
可是现在不行,以后就未必了。
凭着空间之利,凭着可以让百姓欢喜的种种政策颁布,秦军的强大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只是这一次大夏颇有诚意,也不好直接就给否了。
更重要的是,贾平安还没有狂到要举世为敌的地步。能与大夏结盟,哪怕是表面上的结盟,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都是有利的。
“这样,你再去见那个宋轶文,告诉他。我们可以出兵,但接连几仗下来,粮食储备远远不足。若是能把粮草送到我秦地,我们就可以马上出兵。”
吉中直站在那里,听得这些后就是一愣。
秦地是不缺粮的。
年初高产粮草已经大范围的种了下去,年底的时候,可是大丰收的。
还有就是他们的王上,似乎总有办法可以弄到更多的粮食一般,反正他是从未见过秦军有缺粮之时。那怎么还找这样的一个借口呢。
但这是贾平安的命令,吉中直可是不敢质疑的,这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只是在出府之后,一脸的不解。正好就碰到了来这里汇报事情的汤红鹤,当即就将对方给拦了下来。
要说汤红鹤明明得罪过贾平安,但还是被重用了,的确有他的能力。
吉中直说出了自己的疑惑之后,汤红鹤便笑着给予了解释。“我们不缺粮,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别人不知晓呀。”
“那这能证明什么?”吉中直还是疑惑不解的样子。
“嗯,这么说吧。如果我们不缺粮的事情一旦被外人所知,你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面对这个问题,吉中直还好好的思考了一下才回答道:“这应该不算是好事吧,别人知道了,会提防我们的。”
“说得好,就是这个理呀。”
“你想,一旦别人提防了我们,那我们还能有时间安心去发展吗?说白了,这就是王上在向外示弱,也是在间接的告诉其它人,我们实力很弱的,你们不必要太过看重我们。”
“哦,我明白了。”吉中直被点醒,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可是跟着他又想到了什么的说着。“但王上也说了,只要大夏把粮食运到我们这里,我们就会出兵。万一他们真这样做了,难道我们要失信于人吗?”
“不会的。”汤红鹤笑着摇头。“大夏没有这样的能力,宣国不会允许,更重要的是大统军不会允许,大夏军也知道这一点的。这分明就是我们王上的另一种拒绝方式。”
吉中直又去见了宋轶文,说他们愿意出兵,但也提出没有粮草的要求。对方果然沉默。
是呀,秦军刚立,北地又一直缺粮,人家的诉求是正常的,自己做不到,那就怪不得别人了。
宋轶文还是走了,至于他是怎么和夏光帝说的,贾平安并不知道,但大夏军再没有了动静是真。
趁着这段平和的时间,贾平安开启着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打地基活动。
......
古州,泉都。
东凉凉永帝在皇宫之中一脸的愁容。
在洪氏的支持下,马啸天称帝,分裂了大凉国。
初时,的确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便是大夏都送来了不少的粮草。
说起来,凉世宗马洪云也是果决。后院着火了,他很干脆的停下了与大夏军的争战,转头就带军向着古州杀来。
攘外必先安内。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马洪云,洪不悔奉命带兵给予还击,双方在古州之外来了一场鏖战。
共动用的骑兵数量超过十万,打得那叫一个昏天暗地,两个月之后,齐军突然于侧翼出现,迫于压力,洪不悔不得不带军向古州后撤,收缩着兵力。
消息传到了泉都,凉永帝马啸天急召丞相葛多入宫,商议对策。
“皇上,凉世宗好是卑鄙,这原本是我们凉人的内部争斗,他们竟然寻求外援,忒没有本事了,既然这样,我们也可以寻找援军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