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宣明宣危矣

    贾诩一边说,一边扒拉着手指头道:“第一部分是以杜文渊为首、冯氏、于氏和吕氏等大家族为辅的豪绅集团。”

    “这个交由我来,我与他们都是熟悉的。”吉中直主动请缨。

    “好,那我们来说第二部分人,便是以兵部尚书许德勇,以及镇南将军伍定生和镇东将军余才动等人为主的原昌都军事集团。”

    “这个交给我,我来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林四海当仁不让的说着。

    大家不仅曾同朝为过官,还都在昌都一起共过事,双方算是很熟悉的。

    “那太好了,如此只剩下了最后一部分,以于万里为首的北府军,这些人就交给王上了。”贾诩是一边说一边笑。而短短时间的交谈,宣国的势力就被如此的划分完了。

    ......

    曹城。

    宣明宗正在摆烂。

    至少在大形势没有变化之前,他是不打算做一些什么了。

    就如林四海所分析的那般,只有五城之地的宣国,确要养活四十余万大军,平均到每一城,就要养军八万,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本着一动不如一静,本着军马不动,就能少消耗的原则,宣明宗已经在考虑是不是把手下的这些大军分到其它四城去,以减轻曹城这边的压力。

    心中刚有这样的想法,还不等着去实施呢,突然间就见到太监总管布达春一脸急色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何事如此慌张,你看你,哪里有一点宗师的派头?”

    一见到布达春这个样子,宣明宗便是心中不喜。

    对布达春,宣明宗内心中并不多么的喜欢,他毕竟是前任宣文宗的人。只是现在形势不如人,身边的确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加上对方好歹是宗师境高手,这才留了下来。

    可现在看来,这个人还是缺少静气,真不知道当初自己的皇兄是怎么调教的。

    “皇上,大事不好了,有从商临城逃回来的人说,秦军突然就出现在了那里。”

    布达春慌张,有着自己的理由。

    后路被人断了,换成谁都无法做到心如止水。

    就像是宣明宗,前一刻还在笑话对方,这一刻就已经吃惊起身,“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看他那吃惊的模样,哪里还有一点刚才训斥人时,风轻云淡的模样呢?

    “皇上,秦军来了,已经断了我们的后路,并攻占了商临城呀。”

    终于听明白的宣明宗身子就是一歪,差一点没有跌坐在地上。

    足足十几息的沉默之后,这才缓了过来,跟着就大声嚷嚷着,“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冷广杰率有三万羽林卫就守在福宁城,如果是秦军来了,为何他不通报,一点的消息都没有传过来呢?”

    “皇上,逃来的人说,冷广杰已经死了,被剥皮揎草就挂在秦军的大旗之上呀。”

    “冷广杰死了?这怎么可能,他手中可是有着最精锐的三万羽林卫的,秦军怎么可能就这样杀了他,而我们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

    宣明宗一脸的不相信,他甚至渴望现在他还没有睡醒,这一切的事情都是在做梦。

    就在宣明宗还在摇头,不相信一切是真的是时候,首辅杜明渊、次辅毛宇寰以及北府军大将军于万里和兵部尚书许德勇齐齐而至。

    “宣他们进来。”这一会的宣明宗已经恢复了一些神智,重新坐在首位上,尽可能让自己变得镇定一些。

    在他看来,一定是这些人也得知了冷广杰的消息,是过来问计的。哪里晓得,四人一出现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皇上,秦军由涞水关而出,现已经到了曹城城下。”

    “皇上,秦军足有八十万大军(守涞水关中有二十五万大军,只是留下了五万人守关),是我们兵力的两倍,怕是不可力敌呀。”

    “皇上,为以防万一,我们还是要做好撤出曹城,退向商临城的准备呀。”

    “皇上,还请您马上修书一封,请北统军派兵来援呀。”

    四人是你一言我一语,各自出着主意。

    但不管他们说些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局势已经是相当的不乐观。

    宣明宗呢,听着四人的你一言我一语,早已要麻木了。

    这一幕看得杜文渊等人还心生佩服,皇上果然就是皇上,泰山崩于前都不变色。相比之下,他们的心性还要锻炼呀。

    可他们又哪里知晓,比这个更坏的消息,宣明宗已然提前知道了,相比之下,四人所说的事情真不算什么了。

    “皇上,还请早做决断呀。”四人说完了,但久久未得到宣明宗的回答,他们就有些急了。

    就算是你镇定,但也要分时候,至少也要先说一个章程,大家好按这个意思去办呀。

    不管是人员的转移,还是物资的转移,那可都是需要时间的。现在秦军已经兵临城下,时间就是金钱,就是生命呢。

    “布总管,你把事情和他们说一下吧。”宣明宗已经懒得开口了,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去说这些事情。

    被点到名字的布达春点头答应着,随即便把刚才讲的事情又给讲了一遍。

    杜文渊四人最初还有些不解,这个时候了,让一个太监出来说话算是怎么回事。可随着听入耳中的消息,四人当场就麻了。

    没错,就是麻了。

    他们打死也没有想到,他们以为的天塌了,竟然只是小事情。

    相比之下,后路被断了,这才是重中之重。

    只要后路无事,他们就可以一直退下去,不就是放弃一些城池嘛。

    真有意思,他们又不是没有这样做过。

    东北三州都给丢了,你看他们不是依然还活着好好的嘛?

    只要人还在,一切就都有希望。大不了就逃到大统之地,去投靠他们嘛。

    跟着谁不是活呢?

    可是现在,后路被断,也就是说,他们除了面对秦军之外,已经没有了其它路可选,这个时候,大家如何会不慌乱?

    四人心中发慌的同时,又本能将目光看向宣明宗,想要看看他是不是还有什么主意或是办法。

    “不用看朕,这个消息朕也是刚刚知晓。倒是爱卿们,可有良策?”

    宣明宗的回答,算是彻底浇灭了大家心中最后的一丝希望。

    连皇帝都没有办法,指着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能出什么好主意吗?

    四人都没有出声,而是以齐齐摇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没有办法就回去想,想明白了来告诉朕,你们有今天,全赖于有我宣国的存在,我们大家现在是一体,一荣俱荣。而且那个贾平安对付世家、家族、勋贵和豪绅的手段你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个时候,正是需要大家群策群力的时候。”

    “皇上所言极是,臣等这就回去找人思索良策,臣等告退。”杜文渊等人连声答应,随即抱拳离开。

    很快,大殿中就只剩下了宣明宗与布达春的时候,角落之中,传出了一道声音,“皇上,形势已然如此危急,你是怎么想的?不如由我与小布子护你离开吧。”

    不用说,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只能是宣国皇族的守护者李四。

    皇族守护者,说白了,就是保证皇室一脉可以顺利的传承下去而已。

    之前宣国的内乱,其它的皇子还有王爷们都死得差不多了,保护宣明宗就等于是保住了李氏皇族的延续。

    “离开?去哪里?孤家寡人之下,朕还有翻身的可能吗?与其四处乞怜,不如与这个贾平安拼了,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也说不定。”宣明宗摇了摇头。

    他退的次数太多了,丢了昌都、丢了祖地,跟在大统军身后如丧家之犬一般。现在如果在把军队都给丢了的话,可以想见,他就算是能逃出去,也不可能在有翻身之日。

    他不想再去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不想。

    他要做一回真正的男人,做一回真正的皇帝,甚至不惜发动最后一战。

    摇头否定着离开之事后,宣明宗就开始骂起了大夏军。

    秦军是怎么突然出现在自己身后的?如果不是大夏军的纵容,根本就不可能。

    想他们宣军已经是北统的一条狗了,现在北统与大夏是联盟的状态,还合在一起对付着南统军呢。那也就是说,他宣国与大夏也应该是处于联盟的状态之中才对。

    可现在呢,大夏竟然坐视秦军过境奔向自己后方而不管,那他们想要做什么?

    果然,靠谁都靠不住呀。

    宣明宗心中有火气,这一刻全都发在了大夏的身上,痛骂之声在大殿中回响着。

    这倒是真有些冤枉了夏光帝。

    他得到秦王出现在福宁城的消息,并不比宣明宗早多少。

    得知消息的时候,他也很好奇,贾平安怎么就会出现在那里,又是如何瞒过了所有人把这件事情给做成的?

    心有疑惑而不得解的感觉是不好受的,可不管怎么说,这不算是一个坏消息。

    贾平安把矛头对准了宣国,他们大夏的压力就变小了,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向上古城增兵,争取在贾平安不在军中的时候,可以给秦军以重创,从而把局势向着有利于他们的一面发展。

    当然,对于贾平安,夏光帝不会全然的不管,他还是派人把消息传给了北统军知晓。

    统文帝陈子水得知消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福宁城可在鲁州之境,一旦有秦军大规模的出现,为何其它人没有来报呢?

    这个贾平安,到底用的什么手段做成的这件事情?

    统文帝心中仿佛一下子多了十万个为什么,但随着派出之人回报,说是福宁城早已经闭城多日,他才意识到,这一切可能都是真的。

    “快,马上调兵前往福宁城。无论如何不能让贾平安灭掉宣军。”得知事情的重要性之后,统文帝着急了。

    当初,他之所以慷慨的把福宁五城送给了宣军,为的就是让他们成为一颗钉子,挡住由那边而来的秦军。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好去对付北统军。

    一旦宣军被灭,那他就要直面秦军,那种感觉可一点也不好受。

    统文帝着急之下,开始火速调兵。但这都需要时间,对于宣军而言,现在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曹城。

    杜文渊从宣明宗那里离开,就一脸心事重重的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一入府门,管家就迎了上来,把冯氏、于氏和吕氏的族长都已经来了,且到了中堂里的事情说了一遍。

    正好,还想派人去叫他们呢,这就来了,倒省了麻烦。

    中堂里,冯之景、于致远、吕伯靖三人已经坐在这里有了一会。

    他们是得到了秦军大举来犯的消息,便一起来到杜文渊这里商量一下对策。

    三家之前在昌都是有名的大家族,产业也好、生意也罢,那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

    最巅峰的时候,每天的收入都是十分可观。

    其家族也都传承了上百年,在东北三州可以说是底蕴强大。

    不夸张的讲,凭着这份底气,就算宣国没了,这里不姓李了,换谁来,还是需要依仗他们的。

    不然的话,分分钟就让市场上的粮铺、布店等等关门,让百姓们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不天下大乱才怪。

    但当贾平安冒出头来后,一切都变了。

    这些家族的主导地位不在了,更多时候,他们还需要从贾平安的手中进货来赚取财富。

    这就有如突然杀出的一匹黑马,让大家不得不去正视。

    但你做生意就做生意吧,怎么好好的,想着自弄军队了?

    还偏偏又被你做成了,连李氏皇族都受到了威胁,最后不得不选择离开昌都,以避锋芒。

    眼见贾平安要来了,在走还是不走的问题上,几大家族是做了艰苦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被贾平安那套打土豪分田地的手法给吓到,还是跟着一起撤了出来。

    把家族中所有值钱之物能带的都带走了,想着只需要坚持一下,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重新打回去,重新做自己的富家翁,人上人。

    可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风起宁古塔不错,请把《风起宁古塔》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风起宁古塔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